>农村资讯网>致富经网>正文内容 [致富经]一根筋的男人如何从500元起家到年入6000万 20170405

一根筋的男人如何从500元起家到年入6000万

【摘要】他是个敢想敢干的人。16岁时,他靠500元起家,成了当地有名的豆米大王。明明可以卖十万元的豆米,他不仅不卖,还喂了牛。他还把种出来的蔬菜也喂了牛。看云南大理的单加文,如何靠反常之举赢得非凡财富的?

专题:蚕豆 蔬菜 大理

单加文:牛吃起来是好东西,牛是高兴了,但是人不高兴。那十几亩几十万元一下子不见了,那个打击肯定是挺大的。但是因为那是大自然造成的,算是天灾,没有办法的。

公司员工 段富文:老板是含着眼泪给了,不给咋整呢,卖是卖不成。

随后,单加文又花了60多万元连着打了三口井,因为泥沙太多,达不到灌溉要求。到2013年,不仅没有水,钱也没有了。单加文不仅已经赔光了自己的全部积蓄500多万元,还欠下了600多万元外债。

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刘厂镇大波那社区原供水员 杨学顺:我都替他捏把汗。你说要水水不来。坚持下来真的不容易啊。

单加文:360行,没有哪一行是好做的,没有哪一行是难做的。我自己自信还是有能力的。最起码碰到困难了,没退缩。碰到困难了我想方设法寻找突破口,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我就坚持这个信念往前走。

2014年,祥云县政府帮助单加文打了一口305米的深水井,终于能灌溉了,缺水的问题解决了。可新的问题又来了,菜是种好了,但卖不出去。

单加文种了结球生菜、上海青、芦笋、油麦菜等30多个蔬菜品种。可很多品种当时在大理白族自治州乃至整个滇西地区都很少见。

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局种植业管理科科长 杨红军:原来这些品种不多,就是他引进后,释放进来的,并且这些品种,像奶白菜,油麦菜,这些在我们地方已经发展起来了。他种了以后发展起来了。最初我们蔬菜的种类统计只有22种,但现在我们的蔬菜统计种类已经发展到36种。

原来,当地人都种青菜、白菜等传统蔬菜品种。芦笋、上海青、奶白菜等都是单加文从外地引进的新品种。可这样一来,单加文公司的销售员在推销的时候非常头疼。因为当时很多当地人压根就不认识这些菜。

公司销售员 段富文:我们说我们的菜叫奶白菜。新品种菜。人家就拍一巴掌,说哪个白啊?我说我们卖的菜叫奶白我说。他说是开玩笑我说不是开玩笑。我们菜品种叫奶白。我们新品种菜啊,都没见过,买菜的没见过卖菜的也没见过。

菜种出来却卖不出去,但单加文却并没着急。

单加文:对我来说已经非常熟悉了,而且我也掌握这些品种要是销售出去,要比我们这边的常规农业利润要高四到五倍。我有这种把握有这种信心我才来种。而且我喜欢做到别人还没有的,我就有了。别人有了,我比别人还要新。

为了打开销路,单加文做出了一个决定——白送。连着两个多月,每天送出去一百多斤蔬菜。而且还让销售员在市场里现场炒菜,告诉人们怎么吃。

公司销售员 单飞:现场做给人家吃。

记者:围观的可多了吧?

公司销售员 单飞:多。老以为我们是神经病呢,在市场上做饭吃。

蔬菜经销商 赵双军:开始人家不愿意吃啊,还是销路不好。

来来来,我给你们炒几个菜尝尝。看好不好吃,就这样。

公司销售员 单飞:蔬菜经销商 赵双军:慢慢的,人家吃了,就来买了,销路就好了。

免费送了两个月的蔬菜后,逐渐,就有经销商主动找单加文批发蔬菜。单加文的蔬菜销到了滇西地区,以及北京、上海、杭州等地。2014年,通过销售些新品种蔬菜,单加文2014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2000多万元。

记者:这种的是什么菜啊?

单加文:这个叫上海青。

记者:上海青?我看它跟小青菜差不多啊。

单加文:它的学名就叫上海青。像这一棚刚好是差不多可以采收。但是现在采收产量稍微低一点,要是再养个五天到一个星期的话,产量稍微高一点。

记者:可以高多少?

单加文:最起码可以高的出来百分之十几。

记者:那你为什么不晚一点收?

单加文:那个时候产量是高一点了,但是质量就没有这么好了。口感吃起来就没有这么好了。

记者:为什么?没有这个脆是吗?

单加文:对。

记者:挨着根削吗?哎呀,我这个不行,我这个给掉了。

单加文:能要的要像我这种。直接损伤的少,一个叶子都不掉。这个完全可以吃的。

单加文:甜甜的,你吃一点吗?

记者:我拿一个里面的。这真的挺好吃的,里面都是水分。没有涩涩的感觉。

单加文:这个菜要是再养大了,养老了就有菜茎出现了。你看着两棵菜是不是正好跟你这个年龄相比。

记者:青葱岁月是吗?

单加文:要是再大了就是跟我们这个年龄相比了。

宁可产量低一点,也要保证质量。单加文像做豆米一样,对他的蔬菜精益求精。

单加文:我种菜要种到人家像做豆米一样评价我。我不敢说做得最好,一定要力求往最好的方向去做。我们这个蔬菜公司基地,最重要把它做得赫赫有名。就是一提到,没的说的,口感一流,内在质量放心吃。

如今,单加文已经在家乡流转了2100多亩土地,他不仅种蔬菜、加工豆米,还建了一个养牛场。实现了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2016年,单加文公司的年销售额达6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