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菇高效循环蘑菇种植方法 带动村民集体增收就业
【摘要】漷县镇军屯村村头树林里,十几个披着黑色遮阴网的大棚显得异常“神秘”。大棚里,地面略带潮湿,地面上堆放着厚厚的落叶,一簇簇顶着酒红色伞帽的蘑菇从落叶中钻出,白胖的腰杆显得野性十足,它们是今年军屯村“七大菇”的“新选手”——大球盖菇。
漷县镇军屯村村头树林里,十几个披着黑色遮阴网的大棚显得异常“神秘”。大棚里,地面略带潮湿,地面上堆放着厚厚的落叶,一簇簇顶着酒红色伞帽的蘑菇从落叶中钻出,白胖的腰杆显得野性十足,它们是今年军屯村“七大菇”的“新选手”——大球盖菇。
“七大菇”带来“三丰收”
“这种大球盖菇,外观与云南野生松茸相似,因此也叫赤松茸,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特色品种之一,也是国际食用菌市场上交易的主要食用菌之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市食用菌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刘宇介绍,今年,将大球盖菇引进军屯村科技小院,并开展林下种植试验。相比其它蘑菇,大球盖菇种植更简单、易上手。“平菇、香菇等都需要无菌操作,对于农民来说需要注意的环节较多,比较繁琐,大球盖菇则不需要,更容易被农户接受。”
军屯村是北京市21个林下经济试点村之一。在全村1000多亩的平原造林当中,有将近500亩适合发展林下经济。军屯村科技小院在市农林科学院的帮助下,近两年先后引进了“颜如玉”玉木耳、“菌中新贵”榆黄菇、“素中之荤”大球盖菇、“珍稀食用菌”黄伞、“传统吉祥物”灵芝、“清香鲜美”小白平菇、“口感柔韧”灰平菇等食用菌品种,形成了军屯村“七大菇”特色品牌。
今年,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帮助下,依托科技小院平台,越来越多的学科专家走进军屯村,将农业新品种、新型实用专利在这里试验转化。村里扩充了优质农产品种类,带动解决集体增收、村民就业,探索全过程高效循环蘑菇种植方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丰收”。
市级专家提供保姆式服务
“玉木耳名如其菇,出耳时全身晶莹剔透,洁白无瑕。”每次到村里走访,刘宇都对蘑菇的长势格外关注。盘算着玉木耳快到了出耳期,他提醒村民,玉木耳出耳光线越暗越好。专家出了招儿,村民马上办。没有几天,村里就购买了高密度遮阴网,为出耳提前准备。
今年,军屯村玉木耳种植数量约占北京地区的五分之一,是北京地区种植规模最大的基地。“我们预估今年仅玉木耳的产值就将达到40万元。”市三中院派驻村第一书记韩德芳表示。
为了帮军屯村建好林下蘑菇产业,刘宇等农林科学院专家从前期规划就步步参与,可谓提供了保姆式服务。当看到规划图纸上的大棚一个挨一个时,刘宇当即建议:“每个大棚之间都间隔一排空行,要保持距离。”有村民不理解:“大棚不是建得越多越好吗?为啥还要有距离?”刘宇解释道,夏天温度高,大棚挨得过于紧密会影响棚内通风透气,棚内温度一旦过高势必影响蘑菇生长。“以前出现过类似的案例,所以咱们的大棚规划得改。”说改就改,按照刘宇提出的专业建议,村里现在的蘑菇大棚都间隔一排空行。
此外,刘宇还将团队研发的林下高棚新型实用专利应用到了军屯村,一方面帮助大棚内的蘑菇更好更快生长,另一方面也将实现了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
村党支部书记王宗军表示,经过前两年的试种试验,在专家的指导下,村里的技术人员已经基本掌握了这些食用菌的种植技术、具备了较为成熟的管理经验。“我们将一产食用菌种植与休闲观光农业三产相融合,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林下经济‘七大菇’能为村庄的产业振兴提供强劲动力。”
四月的春风,吹绿了大地,吹红了桃花,漷县镇军屯村林下也是一派生机勃发。十几个披着黑色遮阴网的蘑菇大棚里,新引进的大球盖菇(商品名为赤松茸)已经胖墩墩地迎来采摘期。
种植模式实现高效循环
今年,市农林科学院专家探索性地在军屯村开展高效循环种植模式试验。在大棚里,大球盖菇不像平常从食用菌棒中长出,而是从地面的枯枝烂叶中钻出。“大球盖菇的种植原料全部来自林下修剪下来的枝杈和树叶。”刘宇说,无论是林地修剪下的枝杈落叶,还是玉米芯、秸秆等农业废料,粉碎后加水混合,经过堆积发酵,按照穴播的方式,一层料一层种,帮助蘑菇自然发菌生长,适当时候浇水,就可以等着收菇了。待蘑菇全部收完后,留下的原料又可以再次返回到林下,成为助力树木更好更快更健康生长的天然养料。“这就形成了高效循环模式。”刘宇说。未来,市农林科学院也计划在北京郊区大力推广大球盖菇种植,“孩子们扒开树叶寻找蘑菇,可以体会到原始的采摘乐趣。”
除了蘑菇,军屯村还依托科技小院打造了林下中草药观光科普区,种植了大量食用百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草业花卉与景观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张秀海说:“相较于传统的食用百合,军屯村的百合品种更耐热,适合在北京、在林下种植,景观效果也更好。”
目前,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区农业农村局、科技小院的帮助下,军屯村在创建美丽休闲乡村的同时,积极开展乡村休闲文旅活动的引流工作。通过“十百千万”畅游行动建设,村里2022年首次引来团体游客,且游览路线、游览内容已基本成型,具备了一定接待能力。2022年10-11月,村里分批次接待了三批乡村休闲团队游客,通过餐饮、田园采摘、售卖特色伴手礼、小菜园租赁等形式,日销售额均突破万元。
未来,军屯村还将借助科技小院平台,引进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更多专家,让小院成为专家科研成果的转化平台,用科技农业助力乡村振兴。“我们计划每两至三年就为军屯村引进一个新菇类品种,把老百姓没见过的品种陆续引入军屯村,此外还计划将市农林科学院的智能控团队引入军屯村科技小院,为村里发展智慧农业增添新科技力量。”刘宇表示。
植保机械分类及目前补贴的品种有哪些 数量又分别是多少
我国目前已补贴各种植保机械2万多台。本次,我们来看看这些植保机械中,有多少喷雾机和植保无人机,哪些省区补贴数量多。
北京以网络直播形式举办2023年动物疫病监测技术培训班
为切实做好2023年全国动物疫病监测工作,提高疫病监测技术水平,提升疫病监测效能,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于4月12日在北京以网络直播形式举办2023年动物疫病监测技术培训班。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翟新验总兽医师出席培训班并讲话。
养老保险高质量发展 促进城乡居民共同富裕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主要目的,就是保障和改善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我国农村人口体量大,老年人口数量多。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2020年我国农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达到了1.21亿,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达到23.81%,比城镇高出7.99个百分点。随着中青年人口向城镇流动、家庭养老和土地保障功能弱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将在助力实施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战略中发挥更为重要作用。
“泰国香米”用香精掺假 企业已被连夜查封 商家无底线
2023年3月15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了3·15晚会。晚会揭露了“用香精掺假的泰国香米”,多个地方的市场监管局已经立即采取行动。

13个农村创业项目,看看哪个好商机适合你!
农村创业项目有哪些?在农村创业做什么好呢?农村创业成本低,国家对农村创业也特别支持,如今农村创业已经不是鲜见,很多人都想在农村这块肥沃的土地自主创业,却苦于不知道选择什么创业项目。在农村有哪些好商机,针对农村市场和农民的需求,我们整理了适合农村的创业项目,大家可以看看。
移动“柜台”农商银行进村入户,掀起首季“开门红”活动高潮
今年以来,滑县农商银行认真贯彻落实省联社、市办工作部署,迅速掀起首季“开门红”活动高潮。截至1月底,该行各项存款余额193.93亿元,较年初净增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87.86亿元,较年初净增1亿元。

江西万亩油菜花基地大丰收,确保油菜高质量顺时开花
近日,正值油菜花生长的关键时期,江西作为全国油菜的主产区,为实现今年油菜的大丰收,农业农村部也在积极实施多措并举的手段确保油菜安全高质量生长,为开年丰收奠定良好的基础。

湖南祁阳七里桥镇草莓大棚,采摘、旅游赚不停,实现增收“开门红”
早春时节,立春回暖,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市七里桥镇的草莓大棚里却依旧春意盎然,一颗颗鲜红诱人的草莓正散发着浓郁的果香,吸引着不少的游客前来采摘,不仅实现草莓的销售经济增长,还有力地带动了旅游经济增长,实现今年增收“开门红”。
乡村也能遍开双创花
近两年,越来越多的个人、团体、机构投身或参与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之中。但谈及“双创”,不少人往往一开口就是北上广深、跨国企业,抑或海归博士、顶尖机构。难道“双创”成功案例只有“高大上”吗?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改什么 怎么改
小农菌语:近日,农业部副部长叶贞琴表示:2018年,将继续扩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将试点由现在的129个增加到300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当前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点任务,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制度支撑。本期《一周热点》,小农菌为你深度解析:为什么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改什么,怎么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原因我国农村集体资产总量规模庞大,
济南不断扩大休闲农业影响力
济南市长清区突出特色产业不断扩大休闲农业品牌影响力。一是做大做强长清茶产业。积极扩规模、创品牌、保质量、促营销,产量规模节节攀升,品牌价值逐年走高。截至目前,长清区茶园总面积已达到10095亩,采摘面积6000余亩,干茶产量达到225吨,实现产值1.2亿元。二是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重点打造马山中医药文化产业园、万德灵岩御菊生态示范园、五峰山蒲公英观光农业园、
长在树上的面包可以吃吗
你听说过面包果吗?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面包果一向是只闻其名不见其物,而在南太平洋的一些岛屿上,它却随处可见。张小娴在小说《面包树上的女人》里对它有过这样一段描述:面包树,树高三十多米,会开出雄花和雌花。雌花的形状像一颗圆形的纽扣,它会渐渐长大,最后长成像人头一样的大小,外表粗糙,里面塞满了像生面包一样的果肉。将这种果实烤来吃,味道跟烤面包非常相似。看了这样
河北迁西 全域旅游收入20亿元
日前,笔者从河北省迁西县政府获悉,去年该县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为主线,以规划引领,全民参与,项目支撑,开拓市场为重心,接待游客达40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6亿元,同比增长20.8%。迁西是著名的中国板栗之乡,拥有120万亩茂密森林,境内有潘家口、大黑汀等84座水库,63%的森林覆盖率让绿色成为迁西主色调。该县荣获中国十佳宜居县城,并连续两年荣登中国
黑龙江玉米优质玉米增收入
2017年黑龙江玉米品质好,在市场销路和售价上也得到了体现。日前,在接受采访时,中粮贸易黑龙江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颖岩兴奋地说,由于品质好,黑龙江省新产玉米在港口交易的价格每吨整体上移了100元到150元。近两年,黑龙江大幅调减第四、第五积温带非优势产区的玉米种植面积近3000万亩,使其向优势产区集中,2017年全省玉米种植面积减少至8160万亩。据测算,201
山东阳谷 养兔也能发家致富增收3万元
近日,笔者走进山东省阳谷县安乐镇袁楼村王小兰养兔场,只见四排兔笼排列整齐,几千只肉兔正在悠闲地吃料。这肉兔发展快,产仔多,一年10多窝,一只兔能挣20-30元。在王小兰带动下,村里成立了顺农养兔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方法,吸纳26农户养兔。该镇扶持农户养兔对用地、用电、贷款给与优惠,有23户年增收3万元左右。图为袁楼村王小兰在观察兔子的生长情况。
奇珍异果引进来大胆创业有未来
2015年起,陈吉行返乡创业,用心在福建省大田县屏山乡内洋村种植火参果、姑娘果等奇珍异果,培育种植深山野果,发展农业旅游,在全国打造合作基地,一个奇特水果产业链正在他手上越做越大。陈吉行小时候比较淘气,天天钻进深山采野果。他在江西帮朋友管理企业时,省农业厅一位技术干部说,种植奇珍异果市场空间大,是创业方向。三十而立,为人子、为人父的他有了新的人生目标。201
嗅出商机养草龟赚千万元
浙江小伙沈文昌是华南农业大学的一名毕业生。2015年毕业后,面对着同学要么深造做研究,要么转行当白领,他却不走寻常路,选择投身一线养殖成为龟农,在黑泥塘里摸爬滚打创业养草龟。两年过去了,他凭着学农出身的专业范和新一代的市场眼光与思维,创造了年销售额超6000万元的业绩,更是上央视讲述了自己的致富经与奋斗路,他坦言,每一个行业都存在着机遇,这个世界不缺少机遇,
济南12月份农副产品价格分析
济南市天桥区物价局2017年12月份对主要农副产品价格监测显示,与2017年11月同期相比,米面粮油、牛羊肉价格相对平稳;猪肉、鸡蛋价格出现小幅上涨,蔬菜价格涨多跌少,香蕉、桔子出现上涨。其他农副产品价格保持平稳。具体情况分析如下:一、粮油类价格2017年12月米面粮油类价格基本稳定,目前天桥区米面粮油市场供应较为充足,预计近期价格将继续保持平稳态势。二、水
山东2020年建成50个农业机械化示范县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山东将提升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农业生产全面机械化、提高农业机械化质量、增加农业机械化效益。近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到2020年,山东省建成50个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到2025年,在全国率先建成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省。根据《意
青岛畜产品检测合格率99.6%
记者从青岛市畜牧兽医局获悉,2017年农业部和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在青岛市抽检畜产品共1120批次,青岛市总检测畜产品17万批次,其中市本级实验室定性定量检测8071批次,检测合格率高达99.6%。对抽检不合格的产品全部责令生产企业召回,并将企业列入黑名单重点监管;涉及通过无公害认证的企业,全部经农业部批准取消企业的无公害认证资格;涉及违法违规的企业,全部移送公
点击阅读更多农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