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为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高水平的农业复合型人才
【摘要】近日,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和上海市计算机行业协会联合主办了一场农业数字技术应用创新论坛,数字农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同时举行。会上,宣布成立上海市计算机行业协会可控农业专委会,并启动《可控农业人才能力等级与评价规范》的团体标准编制工作。
近日,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和上海市计算机行业协会联合主办了一场农业数字技术应用创新论坛,数字农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同时举行。会上,宣布成立上海市计算机行业协会可控农业专委会,并启动《可控农业人才能力等级与评价规范》的团体标准编制工作。
此举向业内抛出了关于数字农业人才培养所要关注的方向。
其一,职业教育人才的精准对接和支持对于数字农业发展变得十分紧迫。
其二,产教融合成为数字农业共同体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
其三,针对数字农业的人才测评亟待形成融入教学及行业培养的规范和标准。
一
相对“智慧城市”而言,“数字农业”或“智慧乡村”的提出略晚。但当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或空间导航系统等技术通用于支撑农业农村数字化开发时,融合之下便很快迎来快速发展期。
业内人士将其视为“新赛道”,在上海而言,至少基于三点:
第一,新的政策导向。在《上海市“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将“夯实数字农业发展基础”“推动5G与智慧农业等垂直领域深度融合”等列为工作任务,要求深化数字农业建设,推进农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促进智能机器人在现代都市农业等领域推广应用等。
第二,新的需求导向。都市现代农业农村发展与数字科技生产“碰撞”所带来的改变和转型将是革命性的,不仅有效助推绿色农业发展,也会触发新产业、新业态的融合,带来乡村治理效能的全面升级。
第三,新的技术导向。基于先进技术所建立的强大的农业农村数据库,只有转化为生产资料,进而推动生产力的提升,才能触发其应用价值的最大化,而新技术的应用正是让这些数据资源实现从生产资料到生产力的加速转化。
在这样的产业转型与探索背景下,与此相关的行业或领域纷纷将破题的关键聚焦在数字农业“共同体”建设上。
二
“产教融合”并非新兴话题,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高水平的农业复合型人才;反过来,产教融合的程度成为衡量农业职业教育是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出现,显得顺理成章。
然而,产教融合长期普遍存在着企业与高校“冷热不均”对接难的问题。上海市职业教育协会会长、博士生导师马树超在谈及“产教融合”时直接指出了这一点。
“热”是明显的。农业企业诉求越发明确,迫切需要大量在教学、实践与科研融合中培养起来的人才,直接融入到农业应用的环境和场景中来;高校教学目标也越发明确,期待农业人才在高质量就业中为未来农业发展真正发挥出重要作用。
但为何又“冷”?高校培养的人才能否精准输送到农业企业,企业与高校能否在同一语境中实现对话与互通,仍然还存在信息不对等、需求不对等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农业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供给侧与现代农业产业需求侧匹配度并不高。
那么,“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提出,究竟是概念上的昙花一现,还是能够成为可持续性的平台和纽带?此次大会上,笔者看到来自政府、高校、企业、行业与研究机构等多方达成的“共识”。
“共识”来自于对产教融合共同体核心价值的理解:
这是一个战略共同体。从战略思维看待数字农业和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在体系化建设层面,让农业职业教育在数字农业所处的真实社会环境中寻求自身价值,实现校地互动、区域联动。
这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在乡村振兴和科技创新中寻找各方的利益共同点,在多元主体之间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共同应对数字农业领域的机遇与挑战。
这是一个思想共同体。产教融合要落实落地,还在于来自教学与实践一线的核心师资的融合,在于多方专家、业界精英与优秀教师等保持对职业教育培养的同频共振,实现观念和理念的深度融合。
这也是一个实体共同体。大会明确提出要推动关于教育链、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和价值链的“五链”实体融合,实现教育资源核心内容的联合开发,创新“校中厂、厂中校”模式等。
基于这些“共识”,来自教学、科研和上下游企业等首批7家产教融合共同体成员单位,将侧重于数字农业重点领域的跨区域探索,以推进制度体系设计的创新和办学模式的创新。
三
各方期待这一平台能够在数字农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期,尽早发挥新作用和新价值,“数字农匠”的培养策略由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蔡红在会上提出。若将“数字农匠”理解为产教融合共同体联合培养的重要目标,那么,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具体路径,更好地理解和推动数字农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创新探索。
笔者认为,有这样几个“亮点”值得关注:
注重数字农业“学徒制”培养。比如,围绕都市可控农业打造专业群,立足重点企业需求开设“园区型”特色现代学徒制班级;推进“委托班、订单班、合作班”等人才按需培养模式;推进“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
注重数字农业“教改”深化。注重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提升,推进项目式、模块化的教师团队建设,重构专业群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同步打造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推进适用于新课堂的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注重数字农业技术与社会服务。借助可控数字农业专业群的智力与技术优势,依托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和产业学院,探索建立在数字农业产教融合方向的技术与社会服务体系,以新农科服务参与乡村振兴的行业实践。
九大举措确保土壤墒情稳 耕种速度快 农资保供足的良好态势
为全力确保今年春耕生产高效有序推进,立春以来,省农业农村厅坚持“早字当头”,实施九大举措,4月初后,全省春耕播种速度呈线性加速状态,平均日进度在1.33万公顷以上,呈现出“土壤墒情稳、耕种速度快、农资保供足”的良好态势。
帮助脱贫地区解决农产品滞销卖难问题 销售额超900亿元
为进一步加大消费帮扶力度,帮助脱贫地区解决农产品滞销卖难问题,扩大农产品销售规模,增加农民群众收入,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国家乡村振兴局动员中西部22省、东部协作地区、有关中央定点帮扶单位和电商平台企业等开展“消费帮扶助农增收集中行动”。
以工代赈政策带动近280万农村脱贫人口就业增收
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实施以工代赈吸纳20.7万当地低收入群众就业,人均增收超过1万元。22个省份在45个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中实施了以工代赈,涵盖水利、交通、林草、能源、生态环境等建设领域,吸纳当地群众务工就业20.7万人,人均增收1.4万元。
落实对青海湖封湖育鱼十年育鱼的决策 持之以恒确保零捕捞
自4月初青海湖迎来“开湖季”,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紧紧围绕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工作,认真落实青海省对青海湖封湖育鱼“十年育鱼”的决策部署,开展了新一轮青海湖南岸的巡护检查工作,切实维护好青海湖复合生态功能的保护恢复工作。
中央财政下达资金100亿元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
近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考虑农资市场价格走势和农业生产形势,中央财政下达资金100亿元,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统筹支持春耕生产,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2023中国种子大会南繁硅谷论坛在海南三亚举行 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
2023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武维华,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兴旺,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第三巡回法庭庭长王淑梅,科学技术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朝晖等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各地财政单位采购农副产品 推进脱贫地区乡村产业振兴
日前,为做好2023年地方预算单位预留份额填报和脱贫地区农副产品采购工作,财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地方预算单位做好2023年政府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建设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 助推农产品出口和农民增收
建设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是新形势下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克服国内外多重不利因素影响,加快培育农业国际合作,通过强服务、抓平台、创新模式等方式推动农业国际贸易基地建设取得实效,助推农产品出口,助力农民增收。
开展高素质农牧民培训 积极开发农牧民合作社
今年,青海省以家庭农牧场经营者、农牧民合作社带头人、养殖大户和分散小农户为培训重点,聘请各级农业技术专家,采取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现场解答、实地观摩等形式,在设施农业、畜牧、水产和疫病防控等方面开展技术指导和应急保供培训,有效提升广大农牧民科学素养和技能水平。
将发展节水灌溉1000万亩 推进节约用水条例立法审查
《节约用水工作部际协调机制2023年度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日前正式印发。《要点》细化提出27条要点,涵盖了农业、工业、城镇生活等重点行业领域,涉及节水制度政策、科技推广、宣传教育和非常规水源利用等各个方面。
协会商会招商引资超过2.5万个项目 乡村振兴资金超过9.5亿元
民政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推动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各地开展社会组织助力就业服务活动14万场,招聘高校毕业生8.5万余人,带动会员单位发布就业岗位55万个。
黄河全域4月1日12时进入为期4个月的禁渔期
4月1日12时,黄河宁夏段至入海口进入为期4个月的禁渔期,至此黄河全域进入禁渔期。当日,农业农村部会同公安部联合在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和山东等省区,同步举办中国渔政亮剑2023黄河禁渔专项执法行动启动活动。这是贯彻落实今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黄河保护法的重要举措。
全国供销合作社 全力保障2023年春耕农资供应
全国供销合作社全力保障2023年春耕农资供应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据悉,去年10月冬储以来,供销全系统累计从生产厂家采购各类肥料5800多万吨,比常年同期略有提高;2月末全系统肥料库存1848万吨,与常年同期基本持平,为今年春耕农资供应奠定了良好基础。
助力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和农业强国建设
据了解,当前一些地区存在县乡村三级治理体系功能不健全、协调联动机制不完善、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比如,有些地方在工作过程中,县级相关部门有执法权,但基层一线力量薄弱,“管得了但看不见”,乡镇了解基层情况但是不具有相关职权,“看得见却管不了”,“条”“块”之间职责边界不清楚,工作衔接不顺畅。
发展壮大脱贫地区农业特色产业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日前,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印发《2023年河北省巩固提升脱贫地区农业特色产业工作方案》,将脱贫地区产业纳入全省乡村产业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一体推进,将脱贫群众放在农民增收大格局中统筹考虑,加快推进脱贫地区农业特色产业提档升级,确保2023年全省脱贫地区帮扶产业高质量发展、全省脱贫人口产业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走在全国前列奠定坚实基础。
1500多亿元乡村振兴票据 强化支农财政投入
据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交易商协会”)消息,截至2023年2月末,共有131家企业发行乡村振兴票据1500多亿元,发行金额占公司信用类乡村振兴债比重超7成,支持项目覆盖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形成良好示范带动效应。
9万余家合作社带动农业绿色发展 农户超276万户增产增收
据悉,甘肃省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暨整县推进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农民合作社规范化水平持续提升,带动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截至2022年底,全省农民合作社9.32万家,成员212.5万人,带动农户276.1万户,分别较2020年增长4.6%、4.5%、12.1%。
农村现代化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党二十大作出的重大部署
党的二十大作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大部署。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从哪些方面推进建设?
国家推出一系列稳定大豆生产的政策措施
为稳定今年大豆生产,保障种豆农民合理收益,中央农办协调推动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部门,统筹考虑大豆市场供需形势、比较效益和农民种植意愿等因素,出台一揽子稳定大豆生产支持政策措施,形成补贴、保险、收储协同发力的一套政策“组合拳”,多措并举、综合施策,释放明确信号。
7种途径助残帮扶行动 助力农村残疾人就业增收
据悉,中国残联、工信部、财政部等8部门日前共同印发《关于加大对农村残疾人就业帮扶工作力度的通知》,聚焦有就业愿望、就业能力且生活能够自理的农村残疾人,加大力度帮扶其参加生产劳动和就业创业实现增收。
点击阅读更多农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