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东县大力推进循环经济模式 强化畜牧养殖项目招商
【摘要】今年,鸡东县提出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加快推进以“两牛一猪一禽”为重点的畜牧业发展方向,为全县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信心、赋予动能。今年一季度,全县猪、牛、羊、禽出栏分别达到8.5万头、0.8万头、1.5万只、27万羽,同比增长11%、15%、12%、20%,畜牧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经过近三年的蓄势发展,鸡东县畜牧产业迎来了好成绩——
去年,全县实现畜牧业总产值16.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7%。
今年,鸡东县提出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加快推进以“两牛一猪一禽”为重点的畜牧业发展方向,为全县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信心、赋予动能。今年一季度,全县猪、牛、羊、禽出栏分别达到8.5万头、0.8万头、1.5万只、27万羽,同比增长11%、15%、12%、20%,畜牧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截至目前,全县有生猪规模化养殖场28家、肉牛规模化养殖场7家、肉羊规模化养殖场1家、蛋鸡规模化养殖场5家、白鹅规模化养殖场3家,畜牧业家底儿雄厚。
政策扶持稳基础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相应政策的扶持。
为了加快畜牧业快速高质量发展,鸡东县制定出台了《鸡东县加快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用真金白银扶持畜牧业规模化发展,累计投入370万元用于补贴规模化养殖场建设及良种引进。
为有效应对2022年生猪市场低迷的严峻态势、扎实做好母猪保种工作,鸡东县投入41万元为全县能繁母猪投保,稳定存栏,全县能繁母猪达到了2.2万头,稳住了生猪产业发展基础。
扶持资金的注入、鼓励政策的实施,为畜牧产业发展打下了强心针,给畜牧养殖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位于鸡东县哈达镇程家村新义屯的鸡东县禧旺养殖场,2020年7月开工,现已完成投资1.7亿元,是一家集种猪及商品猪繁育、养殖和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养殖企业。养殖场占地面积31公顷,总投资1.9亿元,存栏母猪6000头,年出栏育肥猪14万头。养殖场人事部经理郭奇峰告诉记者:“项目建设中,鸡东县实行专班包保服务,帮助我们解决了用地、用电、运输等多种实际困难,确保了项目如期建成并投入使用。”
鸡东县立波养鸡场位于永安镇永丽村,目前蛋鸡存栏4.4万羽,是该县最大的规模养鸡场,年可产鲜蛋700余吨,转化粮食约2000吨,年收入约100万元。记者在这个养殖场看到,养殖实行全自动化,自动给料给水、自动光照、自动清粪、温控。
养殖场负责人王立波告诉记者,一直以来,县畜牧水产技术服务中心为养殖场提供帮助,解决各类难题。去年,该中心帮助他们申报强制免疫“先打后补”资金6000元,还协调养殖场与鸡东县菜园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合作,每年处理粪污2500吨。眼下,养殖场运行正常,有产蛋鸡18000只,每天产蛋约1900斤。
龙头带动强规模
为了壮大畜牧经济、促进产业良性健康发展,鸡东县引进和培育畜牧业龙头企业,全力推进畜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改变以往养殖企业小、散、弱状况。
依托三德牧业,鸡东县扶持和鼓励企业建立生猪高标准规模化养殖示范基地,构建了“龙头企业+养殖场”的链式推广模式。目前,该企业自有及合作经营的养殖场6家,年设计可出栏生猪30万头以上。
鸡东县还大力倡导合作共营,通过“自愿、民主、平等、互利”的原则组建畜牧养殖合作社,为社员提供养殖全过程服务。鸡东县凤凰山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现已吸纳会员78户,存栏肉牛1380头,年可出栏肉牛750头以上,产品销往哈尔滨、牡丹江等地,带动会员户均年增收3.8万元。
去年年初,鸡东县委带头主动发力,强化畜牧养殖项目招商,引入总投资5000万元的和牛养殖项目,现已建成牛舍5栋,计划引进基础肉牛1000头,预计今年10月完成建设。此外,还落地建成了润茂肉牛养殖场等多个养殖项目。
目前,鸡东县正全力推进总投资4亿元的德馨食品百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
配套产业齐头并进
畜牧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饲草饲料、防疫和粪污处理等相关配套产业的齐头并进。
鸡东县依托域内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立足畜牧产业饲草饲料需求扩增的实际情况,于2022年投资1500万元建设了向阳镇卫国村饲草加工项目,利用玉米、水稻秸秆揉搓加工饲草,年可生产饲草6万吨,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为肉牛养殖提供了充足、优质饲料。
鸡东县还紧盯重大动物疫情防控,搭建服务平台,拓宽服务范围。仅去年,该县就投入400万元,用于养殖保险补贴、贷款贴息、购买疫苗等,持续提升养殖集约化水平。
去年,围绕品种改良、饲养方式、疫病防治等实用技术的应用推广,鸡东县政府出资6万元组织合作社代表、养殖场负责人到哈尔滨、牡丹江等地学习规模化养殖相关知识,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今年,鸡东县招考畜牧人才5名。截至目前,县、乡、村三级服务技术人员216人,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鸡东县大力推进循环经济模式,促成养殖场与种植户签订《种养结合协议》,鼓励种植户把生畜粪污熟化后制成有机肥料。该县还推进规模养殖场配建粪污处理设施工作,目前在平阳、永和、兴农、哈达4个乡镇布局村级粪污收集试点,全县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8%。
康养文旅融合发展 带领村民走上乡村振兴路
“夏天在夜市码头摆摊卖烧烤,收入很可观,一晚上能挣2000块,有时候还会更多。”天津市静海区台头镇北二堡村村民张新晶说,得益于北二堡村沿子牙河发展旅游的举措,她家的日子越过越带劲了。
开创棚膜经济发展新模式 打造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
近年来,吉林市坚持保障“菜篮子”稳产保供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目标导向,紧紧围绕“寒地、黑土、天蓝、水绿”生态资源优势,在“四季”增收上做文章,把数九隆冬变成满园春色,把棚膜经济打造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富民产业。
推进土地流转工作 加快农业高质量规模化发展步伐
“把土地流转出去对我们农民来说是件好事,流转后土地集中连片种植啤酒花,咱还可以在合作社务工,在家门口挣钱……”文殊镇冯家沟村村民田学礼高兴地说。冯家沟村扎实推进土地流转工作,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加快农业高质量规模化发展步伐。
打造中国棉花产业新优势 开拓新疆棉花的国际市场高质量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消费国,形成了全球体量最大、最为完备的纺织产业体系,也是最大的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国。”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侯顺利,在日前举办的2023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棉业发展年会上介绍。
秦安县以花为媒赋能文农旅游 做强做大林果产业使农民脱贫致富
4月12日,2023年甘肃秦安桃花会开园仪式在秦安县“中国美丽田园”核心区刘坪镇秦洼村举行。据介绍,秦安县旨在以花为媒、以节赋能,设置五大主题板块、23项具体活动,全方位展示秦安林果产业、文化旅游、特色美食、民俗文化等方面的优势成果,旨在进一步擦亮“中国桃之乡”品牌,持续做大做强林果特色产业,促进文农旅融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天津市农副产品出村进城在展销会上竞相争艳 拓宽农民增收致富
为推动宝坻、蓟州、武清、静海农副产品“出村进城”,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天津市城管委及多家驻村工作队积极借助相关会展平台公益助农,4月6日,为期20天的助农展销会正式拉开帷幕。
安次区仇庄镇发展庭院经济 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近日,走进安次区仇庄镇宋王务村,街道干净整洁,庭院整齐划一,村民金福年正在自家小菜园里翻地。
蓟州区以绿色食品产业为重点 打造早晨在田间晚上到餐桌的供应体系
十项行动”见行见效系列报道,今天来看蓟州区,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行动中,以绿色食品产业为重点,培育“早晨在田间、晚上到餐桌”产销一体供应体系,打造服务北京绿色食品供应基地。
新疆北疆棉区棉花适宜播种期预报 确保棉花品质好质量高
2023年新疆北疆棉区棉花适宜播种期接近或略早于常年、晚于2022年。预计4月中下旬气象条件有利于北疆棉区棉花播种,其中,新疆伊犁河谷棉区在4月上旬末至中旬初、新疆精河县至新疆呼图壁县的新疆北疆沿天山一带棉区及新疆哈密市棉区在4月中旬至下旬较适宜大面积播种。
十个农村致富项目掀起乡村振兴热潮
近日,走进綦江区三角镇中坝村,时刻能感受到这里乡村振兴已按下“快进键”——产业路修通后,村民们纷纷回家修房,就业创业;90万元慈善资金的注入更是让中坝村的茶园发展蓬勃兴旺,520户村民实现增收致富;更有村民当起了“主播”,线上销售土特产,将慈善助力乡村振兴的成果传递到各地。
让创新红薯变致富红薯 国家对马铃薯种植农户开展技术指导
正值冬作马铃薯的收获季节,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云南农业大学二级教授郭华春带着4名博士生,来到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采收专家工作站科学试验基地里的马铃薯,并对当地薯农开展技术指导。
培育5个以上年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的传统优势食品产区
培育5个以上年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传统优势食品产区,25个以上年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龙头骨干企业,打造一批全国知名地方特色食品产品品牌和地方特色小吃工业化典型案例。
打造区域特色品牌 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促增收兴边富民
走进长白朝鲜族自治县,这里绿水青山,绿色发展欣欣向荣;这里民族团结,文旅融合魅力无限;这里兴边富民,百姓生活越来越好。在这片山水相连的热土上,广大干部群众踔厉笃行,唱响边疆地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奋进之歌。
签约200亿元 首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已开展
3月25日,在第七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食博会·预博会”)签约仪式现场,广东省预制菜产业联盟与河北保定市京津冀农产品市场签署了采购意向书。当天,共有15个项目在仪式上参与签约,总签约金额超过200亿元。
发展山药酒、山药粉等深加工项目 打造山药特色农业品牌
利用地处黄河故道、土壤富含矿物质的优势,近年来,大名县打造了3万亩白玉山药种植示范基地。随着种植规模扩大,村民收入增加却不明显。张铁集乡党委书记董建强介绍,为打破丰收不增收的怪圈,去年大名县启动实施特色农业品牌化发展战略,提升山药品质,申请注册了“张铁集山药”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未来10年,农村的10大“暴利”行业有哪些?
农村创业,永远都是人们最关心的话题,但是农村创业也真的不是那么容易成功的,说到底关键还是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合适当地的项目,只要项目找对了,也就成功了一大半。近年来,农村的发展越来越好,在农村创业想要挣钱必须要有新意,未来10年农村挣钱的项目有哪些呢?

广西灵山为农户们传授水稻“旱直播”技术开辟增收之路!
日前,在广西钦州市灵山县石塘镇苏村垌的农田中,举办着2023年石塘镇春耕生产工作现场会,农技特派员们也正在现场为农户们进行农技指导,为农户们传授水稻“旱直播”技术”,促进水稻更高质高效生长。
农村小本创业要注意哪些事项?
对于农村的很多人来说,打工并不是唯一的出路,在农村扎根并发展自己的事业成为了很多年轻人或者是中老年人的愿望,但是很多人由于不善于经营,导致小本的亏空。其实,农村小本创业也是有需要注意的地方。那么,「农村小本创业」要注意些什么?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村宝妈和家庭主妇怎么创业?
现在的农村发展得越来越好,很多农村人都建起了小别墅,和在城市里挤小三房的人相比,农村其实发展得更好,居住得也更加舒适。不过,农村并没有多少工作场所,尤其是农村家庭主妇。不过,农村家庭主妇可以自己创业赚钱。农村家庭主妇该如何创业呢?

2020年金针菇价格多少钱一斤种植金针菇赚钱吗
人总是离不开食物,而食物的主要来源就是农业,而且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是不可替代的,随着现在种植技术的不断提升,我国的许多农产品也可以获得非常不错的利润,就拿金针菇来说,近些年,金针菇的价格波动不断,很多种植朋友们从中获得了不错的利润,那么2020年金针菇价格是怎样的?种植金针菇赚钱吗?接下来一起了解下吧!
点击阅读更多农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