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苔素多久喷一次 作用功效 什么时候不能使用
【摘要】芸苔素是一款、广谱、的多用途植物生长调节剂,其生物活性比常规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高数百倍,深受农户朋友的
喜爱。那么,芸苔素多久喷一次呢?它的作用功效你知道吗? 什么时候不能使用芸苔素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芸苔素多久喷一次
芸苔素是一种、广谱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百,适合于各种花卉和农作物上使用,在花卉的各个生长阶段都可以使用,其使用方法是:使用浓度为度0.02-0.04ppm,例如10ml有效成分0.01%的芸苔素兑水问25-50公斤,即得此使用浓度;在生长期每间隔7-12天叶面喷施答1次。使用效果:提早开花,延长花期,花色艳丽,提高商品档次。
芸苔素内酯的作用功效
1、芸苔素内酯又被称为逆境条件的缓冲剂
在干旱和盐碱、低温(倒春寒)等逆境下,芸苔素内酯能够增强作物根系吸水性能,稳定叶片、植株膜系统的结构功能,维持较高的能量代谢,调节细胞内生理环境,促进正常的生理生化代谢,从而增强植物的抗逆性,因此芸苔素内酯又被称为逆境条件的缓冲剂。
2、芸苔素内酯是的药害(除草剂)解除剂
芸苔素内酯对缓解除草剂:西草净(simetryn)、丁草胺、甲黄隆、胺苯磺隆、草甘膦、2,4-D等药害的研究标明,作用明显。其主要作用机理是促进作物新陈代谢,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根系吸水活力,使作物较快恢复生长。
与尿素等肥料混用对缓解药害效果更好,具体使用:芸苔素内酯15ML+尿素20G对水15公斤喷雾,每3-4天一次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或在打农药(除草剂)时加上芸苔素内酯,也能很好的预防药害的发生。
3、芸苔素内酯对病毒病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病毒病”素有“植物癌症”之称,由于目前世界上没有治病毒,防治十分困难;瓜果蔬菜等作物一旦被病毒侵染,植株体内的平衡被打破,生长畸形;病毒复制需要植株体内的养分,破坏瓜果蔬菜的养分供应,当植株体内病毒达到一定浓度就可破坏植株整体新陈代谢,使其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因此严重影响作物产量与品质。
什么时候不能使用芸苔素
1.混搭出错,芸苔素是一种植物类所需的生长调节物质,但在和农药或者肥料混搭时用的时候要注意不能喝碱性混合。
2.雨天勿用,夏季天气变化莫测,在给作物喷洒芸苔素内酯时候要注意观察天气状况,下雨天不能喷,因为雨天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于再次稀释了溶液浓度,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高温勿用,叶面喷施芸苔素不能在中午时段也就是气温的时候,这个时候叶面蒸发快,一是不容易使得作物吸收,同时就是防止高温快速蒸发水分使得芸苔素溶液浓度变大。
芸苔素的相关信息就介绍到这里了,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农资的新消息,可以关注: ,关注后你也可以留言回复想了解的信息。
水稻立枯病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食粮作物,但是目前在全国各稻区生产中普遍存在秧苗品质差的难题,主要表现为病秧、弱秧。尤其是近年来旱育秧立枯病成为旱育稀植技巧的最大障碍,正常条件发病率15%左右,因为气候、管理等方面的起因,毁灭性发病也履见不鲜。
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又称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叶片染病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后期病斑常纵裂。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变黄枯死。
白菜细菌性叶斑病
白菜细菌性叶斑病是大白菜上又一个重要普遍发生且为害严重的细菌病害。主要为害叶片,起初在叶背上产生呈水浸状稍凹陷的斑点,后来扩展,因为受到叶脉的限制而呈不规则形的角斑。在叶子正面则出现呈油渍状的黄褐色病斑。病菌主要在种子上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
大白菜细菌性软腐病
大白菜细菌性软腐病多从包心期开始发病,病部软腐,有臭味。多数病株表现为初时外叶在中午萎蔫,继之叶柄基部腐烂,病叶瘫倒,露出菜球,俗称“脱帮”。也有的茎基部腐烂并延及心髓,充满黄色粘稠物,病株一触即倒或菜球用手一揪即可拎起,俗称“烂疙瘩”。
蝗虫
蝗虫是蝗科直翅目昆虫。俗称“蚱蜢”,种类很多,全世界有超过10000种。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口器坚硬,前翅狭窄而坚韧,盖在后翅上,后翅很薄,适于飞行,后肢很发达,善于跳跃。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农业害虫。
鹅流感
鹅流行性感冒简称鹅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中的某些致病性血清亚型毒株引起的全身性或呼吸器官性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30日龄内的小鹅。近年来,鹅流感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大多是因为气候突然变化,饲养管理不善,小鹅受寒而感染,死亡率一般为50%~90%。
二十八星瓢虫
二十八星瓢虫是危害蔬菜的典型有害瓢虫,它是马铃薯瓢虫和茄二十八星瓢虫的统称,以危害茄子和马铃薯为主。二十八星瓢虫典型特点就是背上有28个黑点(黑斑),这是与其他瓢虫最显著的区别,在昆虫学分类上属于鞘翅目瓢虫科,俗称花大姐、花媳妇。
水稻鞘腐病
水稻鞘腐病是一种新病害,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开始发生,是为害叶鞘的真菌病害。病菌在病稻草和种子内越冬。田间发病主要靠病稻草上病菌产生的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为害。高温、多雨、偏施氮肥发病重。
玉米青枯病
玉米青枯病又称玉米茎基腐病或茎腐病,是世界性的玉米病害,但在我国近年来才有严重发生。1981年河南省大发生,全省被害面积100万亩以上,严重地块发病率达80%-90%,甚至绝产;1985年河北省涿鹿县发病面积在10万亩以上,每亩减产50-100公斤;1987年吉林省怀德、榆树、扶余 等
小麦纹枯病
近年该病已成为我国麦区常发病害。小麦受纹枯菌侵染后,在各生育阶段出现烂芽、病苗枯死、花秆烂茎、枯株白穗等症状。烂芽 芽鞘褐变,后芽枯死腐烂,不能出土;病苗枯死 发生在3—4叶期,初仅第一叶鞘上现中间灰色,四周褐色的病斑,后因抽不出新叶而致病苗枯死;花秆烂茎 拔
新城疫
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禽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高热、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紊乱、黏膜和浆膜出血为特征。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是危害养禽业的一种主要传染病。OIE将其列为A类疫病。
小麦散黑穗病
小麦散黑穗病主要在穗部发病,病穗比健穗较早抽出。最初病小穗外面包一层灰色薄膜,成熟后破裂,散出黑粉(病菌的厚垣孢子),黑粉吹散后,只残留裸露的穗轴。病穗上的小穗全部被毁或部分被毁,仅上部残留阔数健穗。一般主茎、分蘖都出现病穗,但在抗病品种上有的分蘖不发病。
玉米丝黑穗病
玉米丝黑穗病又称乌米、哑玉米,在华北、东北、华中、西南、华南和西北地区普遍发生。此病自1919年在中国东北首次报道以来,扩展蔓延很快,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从中国来看,以北方春玉米区、西南丘陵山地玉米区和西北玉米区发病较重。一般年份发病率在2%~8%,个别地块达6
水稻黄矮病
水稻黄矮病又叫黄叶病、暂黄病。我国主要分布于华南、西南、长江中下游等稻区。由水稻黄矮病毒(RYSV)引起,主要危害水稻,也可为害大黍及李氏禾等。
腐蹄病
腐蹄病也叫蹄间腐烂或趾间腐烂,秋季易发病,是羊、牛、猪、马都能够发生的一种传染病,羊腐蹄病有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两类,是由坏死杆菌侵入羊蹄缝内,造成蹄质变软、烂伤流出脓性分泌物。其特征是局部 组织发炎、坏死。因为病常侵害蹄部,因而称 “腐蹄病”。
红蜘蛛
红蜘蛛,又名棉红蜘蛛,俗称大蜘蛛、大龙、砂龙等,学名叶螨,我国的种类以朱砂叶螨为主,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分布广泛,食性杂,可危害110多种植物。
小麦根腐病
小麦根腐病是由禾旋孢腔菌引起,为害小麦幼苗、成株的根、茎、叶、穗和种子的一种真菌病害。根腐病分布极广、小麦种植国家均有发生,中国主要发生在东北、西北、华北、内蒙古等地区,近年来不断扩大,广东、福建麦区也有发现。
毒蛾
毒蛾别称桑斑褐毒蛾、纹白毒蛾、桑毒蛾、黄尾毒蛾、桑毛虫等,寄主常以桑、苹果、梨、桃、山楂、杏、李、枣、柿、栗、海棠、樱桃、柳等,为鳞翅目毒蛾科昆虫,发生于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在华北地区主要危害月季、玫瑰、蔷薇、苹果、西府海棠等花灌木。
东亚飞蝗
东亚飞蝗别名蚂蚱、蝗虫,为迁飞性“杂食性大害虫。东亚飞蝗属昆虫纲,直翅目,蝗科。据统计,蝗总科共有223个属,859种。东亚飞蝗在自然气温条件下生长,一年为两代,第一代称为夏蝗,第二代为秋蝗。飞蝗有六条腿,驱体分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两对翅
小麦全蚀病
小麦全蚀病又称小麦立枯病、黑脚病。全蚀病是一种根部病害,只侵染麦根和茎基部1—2节。苗期病株矮小,下部黄叶多,种子根和地中茎变成灰黑色,严重时造成麦苗连片枯死。拔节期冬麦病苗返青迟缓、分蘖少,病株根部大部分变黑,有的时候在茎基部及叶鞘内侧出现较明显灰黑色菌
点击阅读更多农业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