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健康网>饮食禁忌网>正文内容 母猪肉能吃吗?

母猪肉能吃吗

【摘要】在猪类中产过仔的任何年龄的雌性猪被称为母猪,而母猪肉就是老母猪的肉,常常有不法分子将淘汰之后的母猪经过屠宰去皮,按部位分割,几经伪装之后,这样的老母猪肉是很难分辨的,但是却被混为普通猪肉卖,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母猪肉能不能吃吧!

专题:母猪 能吃

母猪肉能吃吗?
 母猪肉能吃吗?

母猪肉能吃吗?

原则上母猪肉是可以食用的,但最好不要吃,营养差且无香味。所谓的“母猪肉”是指专门用来繁殖的、年老以后被淘汰了母种猪的肉,准确叫法是“老母猪肉”,老母猪肉是可以吃的,但是比较老,而且一般很少(种猪本来就是少量的),没有多少人吃。另外,母猪肉营养差,无香味。更严重的是母猪肉含有危害人体的物质(免疫球蛋白),特别是产仔前的母猪含量更高。食用母猪肉易引起贫备、血红蛋白尿、溶血性黄疸等疾病,一定不要食用。

母猪肉的鉴别

1、皮:母猪肉的皮一般较厚,皮面上的毛孔比普通猪大,特别是臀部皮肤上有大如米粒,小象芝麻粒的凹穴(俗称沙眼),小腿部皮肤的皱褶明显。

2、乳房:母猪的奶头比普通肥猪的长、细、大,乳房突出明显,用刀横切乳头有时可看到有乳汁渗出。

3、猪肉:正常的猪肉呈粉红色,母猪肉则呈暗红色或黄色,另外母猪肉弹性差,用指压后会留下指痕,肌肉纹路比较粗糙,不细腻。

4、膘:母猪的脂肪组织色黄、干涩,并与肌肉分离,而肥猪肉的脂肪则密而细嫩、色白,有的母猪皮与皮下脂肪之间的一薄层脂肪呈粉红色,即俗称的母猪“红线”。

5、骨:母猪的排骨弯曲度大,背脊骨筋突出,显黄色,骨头特粗。

6、骨髓:母猪的骨髓(骨油)呈污红色且有黄色油样的液体向外渗。

7、猪肚:母猪的肚子比肥猪肚子要大一到两倍,外面显得干涩。

8、猪头:母猪头比较大,嘴巴长,嘴两边有较长的獠牙。

猪肉如何鉴别?

1、注水肉:注水肉表面发胀、发亮,非常湿润,结缔组织(网状组织)呈水泡样,新鲜的切口有小水珠往外渗,如果切口的皮肤连着会渗出一汪血水。正常的肉用纸贴试,纸是油的、易燃,把纸贴在注水肉上,纸是湿的,不易燃烧。

2、变质肉:变质肉外表有干黑的硬膜或粘液,粘手,有时甚至有霉层。切面发暗而湿润,轻度粘手,弹性减弱,肉汁混浊。脂肪发暗无光泽,有时生霉,有哈喇油气味。筋腱略有软化,无光泽,呈白色或淡灰色。轻度变质的肉,必须按规定高温处理后可供食用,重度变质肉应作工业用或销毁。

3、米猪肉:米猪肉就是含有寄生虫猪肉绦虫囊尾蚴的病猪肉,瘦肉中有呈黄豆样大小不等,乳白色,半透明水泡,象是肉中夹着米粒,故称米猪肉。米猪肉一般不鲜亮,肥肉瘦肉及五脏、器官上都有或多或少米粒状的囊包,囊包虫呈石榴籽状,寄生在肌纤维(瘦肉)中,腰肌是囊包虫寄生最多的地方。

4、公猪肉:因公猪体内含有睾丸酮等激素,故公猪肉常发出腥臊的气味。皮肤与皮下脂肪界限不清,皮下脂肪较薄、颗粒粗大,切开下腹部皮下脂肪,可见到明显的网络状毛细血管。毛孔粗而稀,皮肤呈浅白色或发黑。肌肉发达,肌纤维尤其是臀部和肩部和颈部肌肉呈暗红色,无光泽。后臀中线两侧有时可见阉割的睾丸皮。

5、母猪肉:母猪肉皮肤组织结构松弛,发粗发白,较厚硬,颈部和下腹部皮肤皱缩,若宰杀时间长,皮肤干缩会更显著,失去弹性。皮肤与皮下脂肪结合不紧缩,两者之间有一层薄脂肪呈粉红色,即所谓“红线”,脂肪外膜黄白色。由于皮下脂肪薄,显得肌肉瘦,常呈砖红色。乳头大、长而油滑,呈圆锥形,两侧乳房有乳腺,切开可见灰白色乳腺深入脂肪层,类似蜂窝状,乳房周围毛孔粗大而稀少。肋骨一般扁而宽,骨膜淡黄色,老的母猪肋骨隆起显著,正常猪的肋骨呈青红色。

6、黄疸肉: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增高使动物的皮肤、黏膜、脂肪、肌肉和实质器官呈现黄色称“黄疸”,此类肉体放置时间越长,黄色越深。检验时注意与黄脂肉进行区分,黄脂肉是由于动物生前吃了含胡萝卜素等特殊种类的饲料,宰后脂肪或浅部肌肉呈浅黄色,属非病理性的,随着肉体放置时间的延长,黄色可渐渐消退。

7、病畜肉:病畜肉通常是急宰的肉,肉体明显放血不全,肌肉色泽深或呈暗红色,脂肪及结缔组织、胸、腹膜下的血管显露,内有余血,指压有暗红色血滴溢出,脂肪组织染成淡玫瑰红色。病畜肉的宰杀刀口一般不外翻,刀口周围组织稍有血液浸染的现象,骨髓红染。淋巴结肿大,且有暗红色或其他相应的病理变化。

8、死畜肉:吃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猪肉,会引起食物中毒或引起人畜共患疾病。一般表现为极度放血不全,切割线平直、光滑、无皱缩和血液浸染现象。肉呈黑红色且带有篮紫色,切面有黑虹色血液浸润并流出血滴,管中充满血液,指压无波动感。腹膜下血管怒张,表面呈紫红色,脂肪红色。死畜肉的宰杀刀口不外翻,切面平整光滑,刀口周围无血液浸染现象。骨髓呈暗红色。肉体一侧的皮下组织、肌肉和浆膜,呈现明显坠积性淤血,血液浸润组织呈大片紫红色,侧卧部位皮肤上有淤血斑。淋巴结肿大,切面呈紫红色或有其它病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