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澧新农人丨笃定前行的年轻创业者—韩苇
【摘要】经历了从业者到创业者的身份转变,并取得成功。看似含蓄的外表下,藏着他严谨而笃行的作风。前方未必坦途,但追梦的的目光炽热依然。他,就是玖木渔具的负责人韩苇。

路虽远,行则将至
2017年,大学毕业的韩苇开始了自己的求职之路,辗转多家公司,最终面上了一家武汉的渔具公司做起了企划专员,出于对钓鱼的热爱,这一干就是两年。2020年疫情爆发,无法返工又被迫闲置在家,耐不住寂寞的他便拿起了渔具边钓鱼边拍视频分享钓鱼的诀窍与日常。这样断断续续拍摄了几个月,直到2020年5月一条短视频的爆火,迎来了转机。
因为这条149万播放量的短视频,新增了将近3万的粉丝量,同时还有大量的评论和私信,钓友和粉丝们都在争先求购他所使用的饵料。看到商机的韩苇很快下了决定,在常德市石门县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玖木渔具,并把大学同学叫过来帮忙,开始了直播带货的创业之路。
事虽难,做则必成
九层之塔,起于垒土。创业的开始是紧凑而充实的,但是持续增长的订单也让情况变得棘手了起来。千条丝万条线的工作成为更大的挑战。“上午钓鱼拍视频,下午剪视频煮饵料,晚上开直播,直播完还得骑着三轮车,把要发的货拉到最近的快递点。”被问及创业的经历时,韩苇如是说。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也让他成为了外人口中的“时间管理大师”。他坦言“当时刚入行,很多事情不懂也没有人教,走了不少弯路。”,在当时所有的订单都是通过添加的微信形式下单发货,过程的繁琐不仅让订单整理困难,也因为无法及时的沟通处理流失了大量的客户。
2021年11月,由临澧县商务局组织,临澧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开展的短视频直播技能培训引起了他的注意,好学的他了解到课程正是自己想提升的,于是立刻参加了这场培训。三天线下两天线上的培训,详细讲解了视频拍摄剪辑、文案创作、直播带货、抖店运营的相关知识。通过几次系统性的学习也让韩苇对之后的经营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培训结束后,韩苇添加了培训讲师的微信,咨询了自己目前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从讲师口中得知临澧当地的电商企业都可以通过和公服运营人员申请,入驻到临澧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不仅无偿提供独立办公室、家具、水电、网费,公服内还有专业的运营人员可以为入驻的企业提供服务和帮助。2022年2月入驻申请通过后,便把工作室搬到了临澧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
在入驻公服之后,韩苇运用培训所学到的知识开通了抖店,优化了自己的直播话术和视频内容,实现了更高的订单转化率。通过公服负责人的帮助谈好了发货快递,并在惠农网上找到了制作饵料所需要的原料,减少运营成本。日常所遇到的运营问题也可以随时找专业人员进行沟通解决。他说:“好像在迈出第一步之后,就不断有人帮助着我往前走。”
聊到这段经历的时候韩苇脸上满是感慨,“如果不是国家的政策好,还有临澧县商务局对我们这些创业者的帮扶,我也不知道现在自己可以走到哪一步”。2022年,韩苇的玖木渔具直播销量达到十万单。新的一年里,他希望可以组建自己的团队,实现新的突破。为家乡的电商行业发展献上一份力量。
每个优秀的人,背后都会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段时光叫扎根。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保持热爱,奔赴山海,只有登上山顶,才能看到山那边最美的风景。
国家储备林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国家储备林建设管理办法(试行)林工规〔2023〕2号
2023已补贴粮食收获机械10万多台 及其品种与数量
农机购置补贴公示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4月26日,我国已补贴粮食作物收获机械10万多台。这两年各省区补贴的粮食作物收获机械有哪些品种,数量各有多少。
康平乡界碑村奋力打造三个一批 扎实推进了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
近年来,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康平乡界碑村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绿美乡村,聚焦“三个围绕”,奋力打造了“三个一批”,扎实推进了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
山西省落实到户补贴 生产补助 金融支持等14项政策保障粮食生产
近日,从山西省农业农村厅传来消息,今年山西省落实中央及省级到户补贴、生产补助、金融支持等14项政策保障粮食生产。
完善农村儿童保护 教育 健康等体系 促进农村儿童高质量发展
为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儿童发展的机遇及挑战,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日前在京发布了《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23:促进农村儿童的高质量发展》(以下简称《报告》)。
我国四大海域5月1日12时进入海洋伏季休渔期
5月1日12时,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及北纬12度以北的南海(含北部湾)海域全面进入海洋伏季休渔期,海洋捕捞渔船和捕捞辅助船将回港休渔。当日,农业农村部、中国海警局、公安部联合在山东、福建、广西,分三个海区同步启动2023年海洋伏季休渔专项执法行动,发出行动令,全面动员海上执法力量,共同维护休渔秩序,保护海洋渔业资源。
倾力支持新农人成长 让他们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大红人
近年来,宣城市宣州区通过技术培训、人才培养、政策扶持、项目助力,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他们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大红人”,引领产业升级,带动农民增收。
产教融合为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高水平的农业复合型人才
近日,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和上海市计算机行业协会联合主办了一场农业数字技术应用创新论坛,数字农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同时举行。会上,宣布成立上海市计算机行业协会可控农业专委会,并启动《可控农业人才能力等级与评价规范》的团体标准编制工作。
九大举措确保土壤墒情稳 耕种速度快 农资保供足的良好态势
为全力确保今年春耕生产高效有序推进,立春以来,省农业农村厅坚持“早字当头”,实施九大举措,4月初后,全省春耕播种速度呈线性加速状态,平均日进度在1.33万公顷以上,呈现出“土壤墒情稳、耕种速度快、农资保供足”的良好态势。
帮助脱贫地区解决农产品滞销卖难问题 销售额超900亿元
为进一步加大消费帮扶力度,帮助脱贫地区解决农产品滞销卖难问题,扩大农产品销售规模,增加农民群众收入,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国家乡村振兴局动员中西部22省、东部协作地区、有关中央定点帮扶单位和电商平台企业等开展“消费帮扶助农增收集中行动”。
以工代赈政策带动近280万农村脱贫人口就业增收
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实施以工代赈吸纳20.7万当地低收入群众就业,人均增收超过1万元。22个省份在45个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中实施了以工代赈,涵盖水利、交通、林草、能源、生态环境等建设领域,吸纳当地群众务工就业20.7万人,人均增收1.4万元。
落实对青海湖封湖育鱼十年育鱼的决策 持之以恒确保零捕捞
自4月初青海湖迎来“开湖季”,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紧紧围绕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工作,认真落实青海省对青海湖封湖育鱼“十年育鱼”的决策部署,开展了新一轮青海湖南岸的巡护检查工作,切实维护好青海湖复合生态功能的保护恢复工作。
中央财政下达资金100亿元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
近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考虑农资市场价格走势和农业生产形势,中央财政下达资金100亿元,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统筹支持春耕生产,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2023中国种子大会南繁硅谷论坛在海南三亚举行 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
2023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武维华,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兴旺,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第三巡回法庭庭长王淑梅,科学技术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朝晖等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各地财政单位采购农副产品 推进脱贫地区乡村产业振兴
日前,为做好2023年地方预算单位预留份额填报和脱贫地区农副产品采购工作,财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地方预算单位做好2023年政府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建设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 助推农产品出口和农民增收
建设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是新形势下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克服国内外多重不利因素影响,加快培育农业国际合作,通过强服务、抓平台、创新模式等方式推动农业国际贸易基地建设取得实效,助推农产品出口,助力农民增收。
开展高素质农牧民培训 积极开发农牧民合作社
今年,青海省以家庭农牧场经营者、农牧民合作社带头人、养殖大户和分散小农户为培训重点,聘请各级农业技术专家,采取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现场解答、实地观摩等形式,在设施农业、畜牧、水产和疫病防控等方面开展技术指导和应急保供培训,有效提升广大农牧民科学素养和技能水平。
将发展节水灌溉1000万亩 推进节约用水条例立法审查
《节约用水工作部际协调机制2023年度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日前正式印发。《要点》细化提出27条要点,涵盖了农业、工业、城镇生活等重点行业领域,涉及节水制度政策、科技推广、宣传教育和非常规水源利用等各个方面。
协会商会招商引资超过2.5万个项目 乡村振兴资金超过9.5亿元
民政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推动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各地开展社会组织助力就业服务活动14万场,招聘高校毕业生8.5万余人,带动会员单位发布就业岗位55万个。
黄河全域4月1日12时进入为期4个月的禁渔期
4月1日12时,黄河宁夏段至入海口进入为期4个月的禁渔期,至此黄河全域进入禁渔期。当日,农业农村部会同公安部联合在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和山东等省区,同步举办中国渔政亮剑2023黄河禁渔专项执法行动启动活动。这是贯彻落实今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黄河保护法的重要举措。
点击阅读更多农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