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大比武一线干部出大力
【摘要】脱贫攻坚大比武是贵州继春季攻势行动后又一次聚力脱贫攻坚的重磅举措,始终将大扶贫战略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号召全省各级干部积极投身扶贫事业,比责任担当,比路径方法,比干部作风,比精神状态,比群众获得感,一时间,数以万计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驻村干部、村带头人等奋起拼搏,为脱贫事业挥洒汗水,播种致富希望。
“国家林业局给独山县争取了1500个护林员的指标,每个护林员一年收入1万元,足够一个四口之家脱贫了,全县就有6000名贫困人口因此脱贫,这些都要感谢张书记积极帮助我们向娘家争取,这才有了今天6000名贫困人口的脱贫路啊!”听闻国家林业局派驻独山县紫林山村任第一书记张明吉与独山县扶贫开发局局长龙魁闲谈生态保护脱贫路径时,村民发出深深的感叹。
近日,记者一行来到张明吉所在的紫林山村,见到运输车辆正忙着往通村路上运送石料,规划能够容纳两辆车并行的通村大道已将完工。走进村里,发现这个原本因高寒没有产业支撑的村庄终于找到了发展门路,种植着耐寒喜阴的海花草,饱尝贫穷的紫山村村民争相说着他们村这些年的变化。
紫林山村地处紫林山国家森林公园、都柳江省级湿地保护区腹地,是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水源涵养区,也是独山县最为偏远的山村之一。地理位置偏远、气候条件恶劣、生产方式落后、思想观念陈旧等因素造成这个村发展落后。
张明吉与紫林山村结缘源于2016年8月,新婚三个月后的张明吉主动申请到紫林山村挂任“第一书记”,驻村以来,始终坚持与村民同吃同住,身体力行地践行“两学一做”,为当地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2015年全村有贫困人口400户、1040人。其中一般贫困户200户、718人,低保户200户、322人,贫困发生率达到了41.0%,其中的老紫林山村更是国家一类贫困村。基层组织弱、基础条件差、贫困程度深、发展任务重是紫林山村最明显的特征。”提起村情,张明吉如数家珍。
熟悉村情的背后是张明吉同村民们两年肝胆相照的结果。“我是辽宁人,刚进村的时候用普通话都没法和村民沟通,现在村班子成员已经都会说普通话,不少群众也能直接和我们无障碍沟通了。”张明吉回忆说。
通过调研,张明吉将发力点瞄准了紫林山村基层组织,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通过考察学习、名师授课、庭院讨论、现场调研等多种方式,引领紫林山村的党员、群众寻找差距、引导思路、完善想法,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能力和业绩。同时,选择大学生和先进的致富带头人作为村干部,充实村“两委”班子。
通路难是紫林山村人世世代代发展的障碍,修路成为村民们最迫切的需求。修路资金从何来?几经辗转,在张明吉的协调努力下,争取到项目资金8000万元用于紫林山村通村通组路建设。如今,全村多条通村通组道路扩宽硬化工程已开工建设,断头路均已打通,总里程超过40公里。“以前的公路只有三米宽,逢年过节回家车一多就容易堵,通组路也没通,有些村民出门要走很长的路才能坐得到车,去县城要折腾两个多小时。等这路全部修好了,我们到县里至少要节约一半的时间。这都得感谢我们的‘第一书记’啊!”紫林山村村民吴天学说。
路修通了,村基础设施也正日趋完善。在张明吉的帮助下,紫林山村安装了太阳能路灯47盏,修建完成了3000多米田基路。投资30多万元的文化广场和会议室已建成使用。投资50万元的村饮用水提升建设工程即将启动建设。
党组织能力提升了,基础设施跟上了,如何让村民实现增收致富?在调研过程中,张明吉发现,当地原生的泥炭藓,是一种重要的涵养水源的湿地类植物,当地村民经常会去采摘售卖,这成为他们重要经济来源,但也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
针对这一情况,张明吉采用了“堵”“疏”结合的方法,在紫林山村开展了湿地奖励补偿与扶贫发展模式探索。一方面,申请建立了50人编制的生态护林员队伍,对野生泥炭藓区域进行全面管护;另一方面,引导村民利用农田栽培泥炭藓,先后整合林业等近500万元资金,支持村中合作社、村民进行农田种植;同时申请发放了中央湿地保护奖励资金80多万元。
目前,全村泥炭藓农田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不仅对农业污染进行了有效控制,初步实现了种植规模化和产业化,形成了“山上全面保护、山下适度开发、农田采养结合”的生态保护与区域发展扶贫模式,仅此项产业就将为种植农户每亩年增收2500元以上。
“今年3月初我就卖了600袋,赚了2万多元呢。”紫林山村泥炭藓种植大户吴龙梅说。通过了解,吴龙梅不仅在当地种了40亩,还到上司镇承包了100亩。去年,她家年纯收入就达20万元,同时还带动就业10余人,成了名副其实的小老板。
瞄准了紫林山村优美的自然风光优势,张明吉动员6位党员干部带头成立紫林山农林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村党支部+公司+合作社+村民”的产业发展模式发展乡村旅游,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户就业,其中村集体经济占股60%。2016年9月,紫林山村筹资70余万元修建的第一家乡村客栈正式营业,成为村集体经济稳定收入来源。同时,通过举办“杜鹃花观光节”、开展扶贫产业资金入股分红、特惠贷分红等,进一步拓宽了紫林山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2016年实现村集体经济零的突破,共为村集体增收15.1万元,顺利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空壳村”脱壳。
目前,紫林山村一般贫困户已由原有的200户、718人下降到现有的71户、262人,其中老紫林山村顺利实现一类贫困村脱贫摘帽。
转眼六月又至,铜仁市职业技术学院派驻江口县德旺乡堰溪村的第一书记谭越峰来到堰溪村已一年有余,自2016年4月开始驻村以来,他尽心尽力办民事,凝心聚力谋发展,硬是凭着自己的拳拳之心和殷殷深情温暖着堰溪这片土地。如今在村里说起谭越峰,村民们个个竖起大拇指。
堰溪村位于德旺乡北部,辖13个村民小组,共292户1304人,其中贫困户102户347人。该村群众经济来源少,基础设施薄弱,增收困难大,是江口县重点贫困村之一。
初来堰溪村时,通过一个多月的深入走访调研,谭越峰走遍了堰溪村的各个组寨,对该村的组织建设情况、基础设施现状、公共服务及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重点梳理,全面、翔实地掌握了村情及贫困户的第一手资料,并亲手绘制了堰溪村民情地图。
他经常说,“驻村要眼睛向下看、身子向下沉、脚步向下迈,多下去走一走,多听听群众的心声。”一年多来,他坚持和群众吃在一起、干在一起、住在一起,用脚步丈量民情,与群众面对面,认真倾听群众的心里话,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与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科右前旗合作社+模式成为农户脱贫致富聚合力
5月31日,记者走进科右前旗额尔格图镇图门嘎查,奔康合作社社长顾连国正带领合作社成员们在甜菜地里进行微喷,脸上洋溢着喜悦。
山东乳山农商银行助力乳山茶叶产业升级
本报记者 刘凌
「砥砺奋进的五年」农业搭上互联网+快车 农民致富走出新路
“真没想到,在张书记的引导下,我们60多岁了还开起了农家乐,终于实现了年轻时候的梦想。不仅开起了农家乐,我们还连上了互联网,订餐用手机一扫就行,真是现代化,又好又方便。”武川县坝顶村委会二道凹自然村的李仙兰满脸喜悦地跟记者拉呱起来。
养殖业致富就是个骗局,养殖竹鼠水蛭一年赚200万
本人就是农村的,我家村搞养殖的也有一些人。
发展特色产业 带动村民致富
本报赣州讯 (记者黄继妍)5月31日,副省长吴晓军来到赣州市赣县区调研精准扶贫和现代农业工作。
益禾堂加盟费即将揭晓凭借电视剧提升品牌知名度,致富好选择
你还在劳劳碌碌的为别人打工吗?曾经的梦想你还记得吗?青春无限,活力无限,你看到各地商业街、步行街、学校、社区美食火爆场面了,是不是也很想经营一家冷饮店面呢??下面这个项目是个致富的好项目,快来围观啦!
品正网 树网商标杆带动农民发家致富
本网讯(记者 郑海燕)“为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拓展网上销售渠道,我们将充分利用电商红海红利,创造一个有品质的电商平台,从田头到餐桌从源头保证农产品质量,吸引更多的个人创业者参与,为贫困农户增加收入,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将电商配送速度缩短到2小时内。”在近日在京举行的“品正网”首批全国战略合作伙伴签约仪式上,广东品源归正物联网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柴玉发说。
深怀家乡情 扶贫凤还巢——那些回乡的致富带头人
新华社北京6月2日电(记者张彬、许杨、高洁、王作葵)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有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是从农村飞出来的“金凤凰”,经过多年打拼,事业有成。但为了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他们又选择再次回到家乡,带领乡亲们开辟新的致富之路。
5年内农村创业致富项目,农业政策好农产品电商轻松赚20万
5年内农村创业致富项目,农业政策好农产品电商轻松赚20万
黄河湿地稻花香 碱稻致富在托县
近日,记者走进托县黄河湿地管委会碾子湾村亿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占地十五亩的育苗大棚,大棚里合作社法人雷军正在用对讲机指挥着工人们测试新上的浇水设备,因为大棚里正在培育第二批稻苗,必须要保证供水。
致富途上领路人
本报记者 刁岩
砥砺奋进的五年·脱贫攻坚——搭科技快车助农民致富
唐为兵的妻子向记者展示使用高分子膜大棚里的蔬菜(右)要比普通大棚的蔬菜个头大,产量多。(记者牟敏摄)
丹东 勤劳致富
5月30日,在凤城市蓝旗镇砖瓦窑村,汤洪亮正在水稻田里插秧。今年52岁的汤洪亮,平日里除了种水田外,还盖大棚种草莓,一年辛苦下来有10多万元的收入。
富人致富的10个秘诀 活得像个穷人
想要一夜致富几乎不可能,抛开股市和彩票的微渺机率,大部分人的财富都是勤勤恳恳一步步累积而来的。而且,真正成功的富人都有着顽强的意志力和眼界,并非投机取巧。今天联金所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富人致富的10个秘诀,希望大家读后能有所收获。
六月开门红,属马人鸿运当头 外加贵人的帮助,绝对可以顺利致富
每个人的运势到了不同的月份都会来一个巨大的改变,有些人的运势会由巅峰跌至低谷,也有些人的运势会从低谷升到巅峰。那么今天小编要说的这个生肖他们一到五月就会横财遍地走,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发财。
扶产业 帮就业 同致富——新野36家企业与贫困村签约
扶产业 帮就业 同致富——新野36家企业与贫困村签约
这种植物毒性很强,却有农民靠种植它来致富!
附子,是乌头的子根。生附子是毒品,吃了之后会中毒,症状为身体麻木、恶心呕吐,较为严重的时候会致人死亡。
龚招南 试养豚鼠为早日脱贫致富
请输入标题 bcdef
收徒弟建合作社 非遗传承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孙金花向记者展示手工制作的老虎布鞋
内蒙古杭锦后旗 擦亮农业金字招牌
近日,记者在杭后三道桥镇澄泥村盐碱地改造暗管排盐生态治理示范园区看到:一台大型机械正在铺设暗管,开沟、铺管、填沙等程序一次完成。这里正在实施的是改盐增草(饲)项目,3~5年后,白色的盐碱滩将披上绿装。近年来,在发展现代化农牧业进程中,杭后借助科技的力量擦亮农业金字招牌,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治理盐碱 土质改善今年开春以来,大型机械和科技人员
点击阅读更多农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