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资讯网>农村新闻网>正文内容 徒弟 布鞋 农民增收

收徒弟建合作社 非遗传承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摘要】孙金花向记者展示手工制作的老虎布鞋

专题:手艺 手工 传承

收徒弟建合作社 非遗传承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收徒弟建合作社 非遗传承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朱大嫂手工坊生产的手工艺品

大众网滨州6月1日讯(记者 王亚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也是民间流传的技艺。用这些技艺的传承和开发,来给农民增收,滨州市滨城区三河湖镇的孙金花,就是这样一位有手艺的非遗传承人。6月1日,在三河湖镇党建综合服务中心,“科学发展看滨城”全国主流媒体采访团走近这位非遗传承人,探访她让民间手艺创造财富的故事。

孙金花,今年55岁,是滨州布老虎鞋民间工艺品的传承人。在滨州农村,能做出一手好针线活的妇女很多。把这些村里的“巧手”组织起来,用老手艺给多挣些家庭收入,是两年来孙金花一直在坚持的事儿。

2015年,孙金花为了传承手工千层底布鞋、手工棉衣套装和手工棉被等手艺,成立滨州市滨城区三河湖镇朱大嫂手工坊并招收徒弟,在传承这门手艺的基础上,带动农村妇女用“手艺”给家庭多挣点收入。目前,孙金花已招收了8位徒弟,利用空闲时间制作手工千层底布鞋、暖宝宝棉衣套装和思乡棉被等手工艺品,并把这些手工艺品挂在网上店铺出售,也接受客户的定制。

由于朱大嫂手工坊生产的手工艺品以其舒适的穿着感和在造型上既保留传统的样子又融入了当代元素的创新,深得广大客户的喜爱。如今,朱大嫂手工坊生产的布老虎鞋、暖宝宝棉衣套装、手工棉被等远销香港、广州、深圳等城市。在孙金花的带动下,不仅自己可以有4至5万元的年收入,还带动8位徒弟年收入1至2万,在传承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让民间手艺创造出了财富。

通过生产性保护,老物件儿、老手艺从沉睡封存的乡村记忆,变成了脱贫的新载体。非遗的活态传承,让普通农民靠艺术挣了钱,也让原本需要保护的民间文化有了自我升华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