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东鸡司令面对失败不服输
【摘要】
“鸡司令”刘亮和他的土鸡
他虽然在外务工10年,但他牢记“叶落归根”古训;他虽然是个“鸡技盲”,但他立志当“鸡司令”;他虽然连续三年养鸡血本无归,但他凭着毅力与坚持,苦拼7年终成致富能手。这个面对失败不服输的“鸡司令”,就是湘东区东桥镇南岸村农民刘亮。
今年36岁的刘亮,因少年时家庭生活贫困,读完初一就辍学。2000年,刘亮背井离乡,南下打工,且一干就是11年。这些年来,他发现一个商机:一些农庄发展绿色种养,自产自销,生意火爆。他想,老家山田土较多,不如回乡创业,搞个生态农庄,发展种养殖业,反正手上也赚了10多万元。
于是,2011年初,刘亮趁热打铁,回乡养鸡,并把养鸡场选在了比较偏僻、环境天然、空气清新的山旮旯里,也就是南岸村大石冲水库库尾,并坚持不喂饲料,不圈养,让鸡在青山绿地中自由生长,养殖原生态的土鸡,并让它们产原生态的土鸡蛋。
作为一个养鸡“门外汉”,困难比想象中要大得多。第一年,从第一批600只到第二批400只,再到第三批300只,因不懂科学管理和鸡病预防,盲目养殖,最终造成辛辛苦苦饲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宝贝土鸡”,每一批都成批死亡而告终,一只也不剩。遇上这种血本无归的失败,他愁眉苦脸,也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从而开始在网上学习养鸡技术。
第二年,他自认为已基本掌握了这项养鸡技术,想大干一场,挽回前面的亏损。可是,第一批1200只,当饲养到三四市斤一只时,仅卖了300多只,余下的又因鸡发病而全部死光了。而第二批600只,笫三批300只,也只卖出一部分,余下的又因鸡发病,也全部死光。这一年,他心痛得哭了,但还是没丧志,努力找原因。
第三年,刘亮又养了几批土鸡,可是,也是血本无归,到了年终,心痛得像患了病似的,每天以泪洗面,吃不下,睡不好。家人劝他不要再搞这个赔本行业了,除在外打工的积蓄耗费一空,还欠下10多万的债,要是再失败如何办?但刘亮还是不信邪。“我认为,失败的原因是因为我不懂技术,资金缺乏,纯粹就是门外汉瞎搞,但我对自己的选择始终有信心!”
常言道,创业,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刘亮深知这个道理,在他看来,要想成功,贵在坚持。到2015年,因为养鸡,已负债30多万元的他,买来书籍潜心学习,并拜访知名的蛋鸡养殖场,积极参加各种养殖技术交流会和同行前辈交流,向他们学习取经。由于他好学善学,肯吃苦,不久,他就掌握了饲养各个环节的关键技术。
在学习摸索中,刘亮采用种植中草药喂鸡,并在农场的每个角落都种上了黑麦草和中草药。不仅增加了鸡饲料来源渠道,也起到对鸡病的防疫作用,养出来的鸡更安全,更健康,还是一道美丽的景色。他继续向亲友求助,想尽一切办法筹集资金。终于,在2015年,他满怀信心成立了嘉屹农场。
失败是成功之母。刘亮的创业之路越走越宽,此后,他的农场,蛋鸡存栏达到3000余只,鸡蛋不仅销往萍乡和周边地区,而且销往东莞、深圳、广州等地,2016年产值达到60万元,2016年纯收入达到20多万元以上。另外,他还成功饲养有鸭、鹅、鸽子、蜜蜂、兔、鸵鸟等。
如今,刘亮和父母住在一栋荒废多年的旧房里,对此,刘亮说,创业初期,只有这样将就着。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一直坚持自己的绿色创业梦。“绿色养殖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绿色循环生态养殖,发展健康农业生态才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今后准备成立专业公司,加强科研、管理等力度,搭建互联网+平台,向观光农业的方向发展。”
谈起他几年来的艰苦创业历程,刘亮说,当他养鸡养到第三年时,因失败,家里人对他失望了,都离家外出打工了,他看着爸妈一大把年纪还出去打工,心里确实不好受,一个人跑到山里养鸡。当时,虽然这里的养殖环境比较好,但到了晚上,一片漆黑,孤身一人露宿在茅棚屋内的刘亮,根本不敢出门,到处有野兽和不知名的鸟叫。再加上这里的茅草比他还高,路也没有,吃饭基本上都没有菜,出去买又太远了。“亏损时间太久了,也没钱,家里人总是想让我快点摆脱养鸡,第二年亏损的时候,觉得绝望了,没想到第三年更绝望。”他说,“一路走来,特别感谢很多支持我的亲友,尤其是乡政府和湘东区就业局,给予了我很多学习的机会,使我的蛋鸡养殖业发展开始步入快车道。”
巴中农民工返乡创业成鸡大王致富不忘乡亲
“咯咯咯、咯咯咯……””循着这声音,日前,记者走进巴中市恩阳区明阳镇凤梁村4社的生态养鸡场,只见郁郁葱葱的树林之中,掩映着一间一百多平方米的白色瓦房,房子四周、树林下,一大群一大群的鸡,有的在追逐嬉闹,有的在悠闲觅食。
冷水鱼养殖带村民走上致富路
马兴辉 山鸡养殖奔富路
马兴辉所在的三河坝乡水草坝村是该乡最偏远的村之一,山高林密,人烟稀少,群众收入门路单一,出外打工一直是这里青壮劳力的首选。马兴辉就是其中的一个。但其他人还在终年奔波在异地他乡挣体力钱的时候,马兴辉却回来了,回家办起了养殖场。短短一年时间,就让沿河七个村的人刮目相看,翘起了大拇指。
水果大王韦信成 一颗青梅闯出致富路
艾丽娟 哀牢山中的茶娘
让小毛驴驮起致富大产业
流水养鱼 流金淌银致富忙
三月的大别山乍寒乍暖,刚一波雨水过去,天气开始放晴,气温逐渐回升。凉亭河边的诚宜众佳家庭农场,一小拨前来参观学习的游客被水池里五颜六色的金鱼吸引着,发出连连赞叹声。大别山区空气清新,光照通透。在阳光的照耀下万条金鱼红如火、黑如墨、白如玉,人群的惊呼声时而惊动安静的鱼群,不时有鱼儿窜出水面,引起微波涟涟。
张号杰 身残志坚的致富人
李奎 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紫阳富硒茶,芽叶嫩壮匀整,白毫显露,色泽翠绿,香气高长带花香,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美、回甘。就像紫阳民歌里唱的:“三月三,上茶山,山山飘清香,处处好茶园。”正是这得天独厚的富硒茶资源,使茶产业成为紫阳县农民经济来源的依靠。
石棉枇杷 老树开新花 致富全靠它
枇杷在我国的种植历史最早要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宋代宋祁曾赋诗曰:“有果实西蜀,作花凌早寒。树繁碧玉叶,柯叠黄金丸。土都不可寄,味咀独长叹。”由此可见,当时产自四川境内的枇杷已获得人们的喜爱。上个世纪后期,随着植物专家和研究人员的不断考证,基本确定了贡嘎山东南大渡河流域中段石棉一带是普通枇杷的起源中心。目前,石棉境内已发现的野生枇杷共计16000余株,其中百年以上的古树150余株,主要分布在大渡河和楠桠河两岸海拔780—1700米的区域范围内。
小田并大田 农民说了算
一户多块地,不仅成为农户的烦恼事,也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是否能把一家一户的零散地块合并成一整块地,实现联耕联种?为了适应农业机械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的需要,各地都在积极尝试探索中。近日,记者在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调研了解到,通过探索农户“一户一田”改革,当地以二轮延包为基础进行了调整,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还实现了节约土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多种效应。
沈萍发展生猪养殖年入百万
在铁岭市清河区杨木林子镇有这样一个平凡的农村妇女,她有致富的梦想,也在不断地创业,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在养殖的致富路上越走越远,带动了一方产业发展。她多次被评为杨木镇三八红旗手和科技致富女能手,并在2007年当选清河区人大代表,她就是养猪能手沈萍。
广西容县 种香水柠檬 助脱贫致富
4月30日上午,阳光明媚,鸟语花香。走进广西玉林市容县容州镇峤北村富深家庭农场的四季香水柠檬种植示范基地,举眼望去,只见一株株葱笼翠绿的柠檬树挂满了拳头般大小的柠檬果,果皮淡黄的柠檬散发出诱人的芳香。场主叫张家深,是该县一位年近40的农民。由于他试种香水柠檬大获成功,成为当地种香水柠檬,助脱贫致富的典型。
宁县陈亚平 养生态猪 闯致富路
“在注册合作社、组建优质生态种猪繁育饲养基地前,我考察了北京、山东等地的现代生态优质种猪繁育饲养示范企业,向许多专家讨教繁育饲养优质生态种猪的市场前景、繁育饲养技术。”4月23日,宁县盘克镇街西村返乡创业能人陈亚平说,“规模繁育饲养生态肉猪,目的只一个,就是和乡亲们一起,用先进的养殖理念、繁育饲养技术,增加收入,共同小康。”
厨师汪龙回乡养大雁带领乡亲一起致富
人物档案
孙生官 娃娃鱼养殖游出致富梦
娃娃鱼学名大鲵,属国家二类保护两栖野生动物,常年生活在野外山涧溪流中,很少有人见过它的“真身”。但汝南县的孙生官却从娃娃鱼身上发现了商机,在获得养殖许可后,开始饲养娃娃鱼,还将娃娃鱼带上餐桌,成为市民口中的一道美食。同时,他还创办合作社,吸引了上百户社员加入,让更多的村民开始养殖娃娃鱼,成为又一增收致富的“法宝”。
山东宁津富贵牡丹开出增收致富的希望之花
桃花、杏花、梨花芳菲刚落,素有“万花之王”美称的牡丹迎来了鼎盛花期。走进李景龙的牡丹园里,花的香气扑鼻而来,占地500多亩的100多万株油用牡丹竞相开放,一大片白色的花朵在阳光的照耀下,在绿叶的映衬下宛如一片白色的海洋。
靖州刺宝贝敲开致富门
一排排水泥饲养池被半人高的围墙围成一个个“小庭院”,200多头浑身长满棘刺的豪猪欢快进食……5月1日下午,在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渠阳镇官团村豪猪种养专业合作社,陆坤正在给他的“刺宝贝”们准备“晚餐”。
张杰 退伍回乡带领村民同致富
茶乡父子兵 带动茶农致富路
1月22日,雅安市在名山区联江乡藕花村,一位头发花白,衣着朴素的老人,正在茶地里忙碌。乍一看,今年68岁的周杰和普通茶农没什么两样,殊不知,他却是茶界远近闻名的专家。他倾尽一生心力选育的优质茶种,为雅安茶农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点击阅读更多农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