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田并大田 农民说了算
【摘要】一户多块地,不仅成为农户的烦恼事,也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是否能把一家一户的零散地块合并成一整块地,实现联耕联种?为了适应农业机械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的需要,各地都在积极尝试探索中。近日,记者在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调研了解到,通过探索农户“一户一田”改革,当地以二轮延包为基础进行了调整,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还实现了节约土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多种效应。
“零碎地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农业需要,农民改革意愿强烈,那就应该尊重”
“我家原来有9块地,总共18亩,东一块西一块,大的有3亩多,小的有几分,因为地块小,小麦机收每亩需70元,9块地要收三四天。而现在变成一大块地后,小麦机收每亩只需要50元,差不多3个小时就能全部收完。”怀远县殷尚村东邵组68岁的邵东洋说,这种“补丁地”家家都有,村民为此很头疼。
由于地块零碎,只能依赖人工耕作,种地成本越来越高,“最多的一户家里甚至有42块地,这是很多农民撂荒土地的原因。”蚌埠市农委经营管理科科长刘春丽告诉记者。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地域土质存在差别、用水用电条件不同、距离村庄有远有近等因素,一个村组的耕地普遍存在地类等级差异,“这直接导致承包土地的细碎化。”刘春丽说。
当年进行第二轮土地承包时,东邵组的土地主要分为好、中、差三类,而区别土地等级差异则主要是看土地排水情况。“高处不受淹的地为好地,一般能放水的地为中地,易淹的洼地为差地。”殷尚村党支部书记魏伟说,1992年至2013年,殷尚村共投入土地整治资金2000多万元,主要是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土地综合整治等财政项目资金,用于挖沟、修桥、铺路等建设,逐步使地类差异有所缩小,“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互换并地达到‘一户一田’奠定了基础。”
“干脆小田并大田吧!”2014年土地确权,每户十几块田登记起来相当困难,于是,殷尚村东邵组的邵志敏、邵东洋等几位村民代表萌生了并田的想法,提议把本组当前过于分散、零碎的承包地,以互换并块的方式进行重新合并,形成户均“一块田”。没想到,这个提议立即得到全组村民的一致赞同。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东邵组20户原467亩、168块耕地就完成了合并。村民自发成立组织,研究制定方案,找法律政策依据,争取乡村两级支持,认真丈量土地,在并地过程中坚持“以原二轮承包分地人口不变”为基本原则,按照“一户一田”重新承包分配到户,使19户村民实现了“一块田”,另外1户村民有2块田,实现了一户一田的目标。各户的地块面积,少的有10亩多,多的达到30多亩,成方连片,便于耕作。
“零碎地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农业需要,农民有并地的愿望,改革意愿强烈,那就应该尊重。”蚌埠市农林委主任王红说。
要通过民主协商、政府引导的方式,稳步推进“一户一田”经营试点,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出一条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土地经营道路
“小田并大田,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魏伟深有感触。
“并地的最大阻力来自那些实际地亩大于应分地亩的农户。”白湖村党支部书记白云新告诉记者,在1992年土地二轮承包时,由于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等多种因素,造成当时部分群众实际分到的地亩面积大于应分的地亩面积。再加上土地承包到户后,各家各户不断在自家土地周边包沟占路,有的开荒、推池塘实际增加了不少新土地。
“而这次并地要把全组现有的土地统一进行测量,而后把总地亩数除以总人口数,得出每个人应分地亩面积。这样一来,这些实际地亩大的群众自然就不愿意了。”白云新说,为了说服这部分群众,村干部们简直是跑断了腿,磨破了嘴。因为看到了并地的好处,很多老百姓也会积极主动地去做这部分群众的工作。同时,加上宣传“五个不变”原则,即:坚持国家现行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不变,坚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性质不变,坚持以二轮承包原村民组为单位的互换范围不变,坚持二轮承包原人口基数不变,坚持发展现代农业用途不变,最终,阻力最大的农户打消了对“一户一田”制度的抵触心理。
然而,在并田中如何保障公正公平,又成了一个难题。“劳动人民总是有着无限的创造力,面临并地过程中公平公正的问题,他们创造性地发明了两轮抽签规则。”刘春丽说。村民将组里的田地以10亩为单位标上号,第一轮抽分田先后顺序,第二轮根据排序号再抽地块号。殷尚村79户村民的1280多亩土地,从原先的426块的“零碎田”,合并成81块“集中田”,基本上做到了“一户一块承包田”。至此,殷尚村彻底结束了耕种地块零碎的历史。看到并田带来的好处,其他村也跃跃欲试。
“小试验、大方向,探路子、作示范”,徐圩乡党委书记蔡永这样概括“一户一田”,他说,“我们搞的是‘小试验’,但这一定是运用确权登记颁证成果,深化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的‘大方向’;我们目前的工作,就是为此积极‘探路子’,如果总结出来的经验能够为普遍推行‘作示范’,我们的工作就更值得了。”
目前,徐圩乡已进行试点的村民组85个,占村民小组的37.1%;涉及农户占总农户数的27.5%,共合并田块面积46159亩,占12.5万亩耕地的37%。今年底,全乡“一户一田”面积将达到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8%;2018年底,全乡将全面实现“一户一田”的经营模式。
基层的探索引起了蚌埠市的高度重视。今年5月,蚌埠市农委印发《关于扩大农户互换并地实现“一块田”承包经营试点工作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有关扶持政策:对通过农户互换并地,实施“一块田”合并土地100亩以上的村,市财政按照互换地面积每亩100元的标准进行奖补。补助资金主要用于并地地块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互换并地过程中地块测绘、变更影像信息、数据库调整等所发生的费用,由县(区)财政承担。农户互换并地实现户均“一块田”或“二块田”承包经营,免费变更换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所需费用由县(区)财政支付。
零散地变成整块地,生产效益、土地利用效率和社会效益等成效明显
初冬时节,记者在徐圩乡殷尚村看到,整块的麦田整齐划一,说起并田的好处,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如数家珍。
首先,户均“一户一田”后,土地相对集中,便于机械化耕种,农户耕种、灌溉、收割等环节的工时大幅度减少,物力、财力等投入也明显降低。魏伟告诉记者,小田并大田后,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生产,亩均可降低生产成本约二成。加上农户有效耕地面积增加、单产有所提高等因素,生产经营效益得到明显增加,户均增收20%以上,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沈萍发展生猪养殖年入百万
在铁岭市清河区杨木林子镇有这样一个平凡的农村妇女,她有致富的梦想,也在不断地创业,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在养殖的致富路上越走越远,带动了一方产业发展。她多次被评为杨木镇三八红旗手和科技致富女能手,并在2007年当选清河区人大代表,她就是养猪能手沈萍。
广西容县 种香水柠檬 助脱贫致富
4月30日上午,阳光明媚,鸟语花香。走进广西玉林市容县容州镇峤北村富深家庭农场的四季香水柠檬种植示范基地,举眼望去,只见一株株葱笼翠绿的柠檬树挂满了拳头般大小的柠檬果,果皮淡黄的柠檬散发出诱人的芳香。场主叫张家深,是该县一位年近40的农民。由于他试种香水柠檬大获成功,成为当地种香水柠檬,助脱贫致富的典型。
宁县陈亚平 养生态猪 闯致富路
“在注册合作社、组建优质生态种猪繁育饲养基地前,我考察了北京、山东等地的现代生态优质种猪繁育饲养示范企业,向许多专家讨教繁育饲养优质生态种猪的市场前景、繁育饲养技术。”4月23日,宁县盘克镇街西村返乡创业能人陈亚平说,“规模繁育饲养生态肉猪,目的只一个,就是和乡亲们一起,用先进的养殖理念、繁育饲养技术,增加收入,共同小康。”
厨师汪龙回乡养大雁带领乡亲一起致富
人物档案
孙生官 娃娃鱼养殖游出致富梦
娃娃鱼学名大鲵,属国家二类保护两栖野生动物,常年生活在野外山涧溪流中,很少有人见过它的“真身”。但汝南县的孙生官却从娃娃鱼身上发现了商机,在获得养殖许可后,开始饲养娃娃鱼,还将娃娃鱼带上餐桌,成为市民口中的一道美食。同时,他还创办合作社,吸引了上百户社员加入,让更多的村民开始养殖娃娃鱼,成为又一增收致富的“法宝”。
山东宁津富贵牡丹开出增收致富的希望之花
桃花、杏花、梨花芳菲刚落,素有“万花之王”美称的牡丹迎来了鼎盛花期。走进李景龙的牡丹园里,花的香气扑鼻而来,占地500多亩的100多万株油用牡丹竞相开放,一大片白色的花朵在阳光的照耀下,在绿叶的映衬下宛如一片白色的海洋。
靖州刺宝贝敲开致富门
一排排水泥饲养池被半人高的围墙围成一个个“小庭院”,200多头浑身长满棘刺的豪猪欢快进食……5月1日下午,在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渠阳镇官团村豪猪种养专业合作社,陆坤正在给他的“刺宝贝”们准备“晚餐”。
张杰 退伍回乡带领村民同致富
茶乡父子兵 带动茶农致富路
1月22日,雅安市在名山区联江乡藕花村,一位头发花白,衣着朴素的老人,正在茶地里忙碌。乍一看,今年68岁的周杰和普通茶农没什么两样,殊不知,他却是茶界远近闻名的专家。他倾尽一生心力选育的优质茶种,为雅安茶农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村主任试种大球盖菇替村民趟致富路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这些日子,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回虎村村主任李健强总是笑容满面,每天上午和下午两次从地头采收的400多斤大球盖菇,第一时间就被送往泸州城区的大超市,每公斤12元的批发价让他每天都要收入2000多元。“没想到种大球盖菇这么划得来,按目前的产量,我去冬试种的5亩大球盖菇可实现纯收入6万元。”李健强在地头一边采收球盖菇一边高兴地说。
长丰退伍青年养龙虾 带领贫困户致富
怀柔女劳模的虹鳟致富经
河南民权 采着蘑菇唱着歌
反季节蔬菜紧俏 订单式农业坐地淘金
近年,横县马岭镇清泉村方兴家庭农场把反季节蔬菜、订单式农业、绿色食品等产业发展元素有机结合起来,带动当地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天津市宝坻区青年岳川用小蚯蚓开创致富路
天津市宝坻区退伍青年岳川用八年的时间,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儿,完成了自己从一名无业青年到拥有一家养殖场、一家合作社,带动超过十七个养殖户创业致富的引领者的华丽转身。
重庆这位养殖户养鱼养出致富新路子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波光粼粼的水面倒映着蓝天白云,在重庆梁平区礼让镇现代渔业示范园内一条条欢快的鱼儿在鱼塘里摇摆着尾巴觅着食,撒欢儿的模样甚是惹人喜欢。
靠种玫瑰花 朱运芬走上致富路
五个月赔光200万后 他凭啥绝地翻身
一次莽撞的投资,让他十年辛苦血本无归。借钱去养鱼,还闹了大笑话。莽撞行事让他的人生跌到了谷底。重整旗鼓再出发,巧借民俗活动,一天签下200万元的合同,如今合作社年销售额达到900多万元。
哈巴河县林下健美鸡开启扶贫增收路
“队长,谢谢你,你看,你给买的鸡苗长得很快呢!再过几个月就可以卖钱了。要不是你们帮忙,我还真不知道干些啥脱贫呢。”5月3日,当哈巴河县加依勒玛乡西玛依沙斛村工作队队长走到贫困户古丽·胡马太家时,她正在照料她饲养的小鸡,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