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节烧纸的正确方法和时间
【摘要】鬼节是我们常说的七月半,人们认为七月十五这天,地府会打开鬼门,很多人会在这天摆上祭台,供奉先祖。每到七月半,很多地方都会烧纸钱,下面就来说说鬼节烧纸的正确方法和时间。

一、鬼节烧纸的正确时间
鬼节烧纸最好选择在农历七月十一至十四这几天夜晚和黄昏烧包最好,不过有些地方是七月十五烧纸,也可以提前几天烧,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不同,烧纸的时间也会有所差异。
农历七月十五是我们祭奠亡灵最好的时间,据说是地狱之门打开的日子,民间在这一天普遍进行祭祀鬼魂活动,烧香、上坟、烧纸。烧纸里面有很多讲究,如果烧不好的话,亲人很可能收不到你烧的纸钱。
二、鬼节烧纸的正确方法
1、鬼节烧纸要先给孤魂野鬼送些纸钱,这叫财布施,然后再给自己的亲人烧纸钱,因为那些孤魂野鬼也是可怜人,无家可归还没有钱用,可以给一点过路钱。
2、在烧纸钱的时候可以念叨亲人的名字,要亲人和祖先来带钱走。
3、如果要烧包袱,先要在纸口袋上面写上先人的名字,收款人的地址,如亲人XXX的名字收,这样才方便亲人收到你烧的纸钱。
三、鬼节烧纸的讲究
1、时间
烧钱需要讲究时间,太早或太晚都不行,最佳时间是傍晚,太阳刚刚落山,阳气散去,阴气未至,烧纸钱的效果最好的,7点半之后就别外出烧纸了。
2、地点
烧钱需要讲究空间,这个倒没有特定的说法,可以在自家门口摆个火盆,或者到外面烧纸都是可以的,不过烧纸的地面最好稍微干净一些。
3、画圈
有些地方会在地上画个圈,在这个圈里烧纸。家里的老人家,都说这个圈必须要有开口,开口的位置还要在西南方向。
以上就是关于鬼节烧纸的一些介绍了,这是一直流传下来的节日传统,人们也一直遵循着这种传统,不过各地鬼节的习俗都有所差异,大家也不要过度迷信。
关于鬼节烧纸的正确方法和时间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人工降雨方法最早是在哪里发明的
现在各地正值高温炙烤的盛夏时节,在以前天气持续酷热且连续很久都没下雨的情况下,人们常常会用人工降雨的方法来适当解决一下天气干旱的问题。那么你们知道人工降雨方法最早是在哪里发明的吗?是谁发明的?

鸡蛋价格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如何挑选
鸡蛋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食用价值高,很多朋友为了补充营养,每天都会吃一个鸡蛋。市场上的鸡蛋种类非常多,有土鸡蛋、普通鸡蛋、初生蛋等,价格差别也比较大。那么鸡蛋价格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如何挑选?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

蝗虫和蚂蚱的区别是什么
蝗虫和蚂蚱都是我们常见的虫类,很多朋友认为蚂蚱就是蝗虫的俗称,其实这个说法是不对的。蚂蚱的学名为蚱蜢,也叫草蜢,是整个昆虫纲直翅目椎尾亚目下所有昆虫的总称。也就是说,蝗虫是蚂蚱的一类,那么蝗虫和蚂蚱的区别是什么?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

邓武杰
(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开幕式现场。图片来源: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组委会)

末伏是什么意思进入末伏之后还会热吗
现在正处于三伏天当中,大家都觉得气温炎热难耐,很多人都会在夏天中暑,所以吃一些清热解火的食物是非常有必要的,马上就进入末伏天气了,那么末伏是什么意思?进入末伏之后还会热吗?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七夕当天有哪些习俗
七夕要到了,今年的七夕是8月4日,这天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因此该节日也被称为情人节。那么七夕当天有哪些习俗?一起来了解下。

处暑是什么意思各地处暑吃什么食物
处暑,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很多人都对二十四节气不太了解,我国很多农事活动都是根据二十四节气来的,那么处暑是什么意思?各地处暑吃什么?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中元节的由来和风俗
马上就是中元节了,很多人对于中元节不太了解,中元节在民间也叫做七月半、盂兰盆节,是从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和时祭演化而来,和除夕、清明、重阳节一起构成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下面就来说说中元节的由来和风俗。

立秋后多久才不热了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立秋意味着凉爽天气到来,但是由于有秋老虎,立秋后还会热一段时间,那么立秋后多久才不热了?一起来了解下。

中元节烧纸什么时间好有哪些讲究
说到中元节,相信很多农村朋友都是比较熟悉的吧,这天很多人会烧纸钱拜祭自家祖先,以求保佑后人。那中元节烧纸什么时间好?有哪些讲究呢?下面就让小编来告诉大家吧。

七夕节为什么叫乞巧节
再过几天就是七夕情人节了,很多人已经在给自己对象挑选礼物了,所以年轻人都比较期待这一天的到来。那七夕节为什么叫乞巧节呢?下面小编就来告诉大家吧。

立秋后多久才会凉快
再过几天就是立秋节气了,这也意味着天气也会逐渐凉快起来了,那么很多人就会问,立秋后多久才会凉快?下面小编就来告诉大家吧。

农历七月十五为什么叫鬼节有哪些风俗
马上就是七月半了,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鬼节,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在民间都有很浓重的祭祀活动,其实鬼节的正式名称应该叫中元节,它与清明节、寒衣节合称为三大冥节,那么农历七月十五为什么叫鬼节?有哪些风俗?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立秋是秋季开始吗有什么习俗
马上就是立秋节气了,立秋节气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立秋之后,天气会慢慢转凉,不会感觉那么炎热,8月7日是立秋节气,那么立秋是秋季开始吗?有什么习俗?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白色银耳和黄色银耳的区别
银耳是很受欢迎的食材,银耳在经过熬煮之后,会产生大量的胶质,可以搭配莲子、百合、冰糖和红枣,就是一碗营养丰富的甜品。买银耳,常见的有白银耳和黄银耳,下面一起来了解白色银耳和黄色银耳的区别。

出伏是什么意思还要热多久
有句话叫做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三伏天指的是夏天当中最热的时间,很多人在三伏天的时候,白天都不敢出门,只有过了三伏天,天气才逐渐转凉,那么出伏是什么意思?出伏后还要热多久?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处暑节气相关的俗语有哪些
这个月马上就会迎来立秋和处暑两个节气,在以前,古人多以节气来判断天气的变化,因此也衍生出了很多和节气相关的俗语,下面一起来看看处暑节气相关的俗语。

大家平时所用的八角,其实是八角树的什么部位
八角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一种调味料,北方人叫大料,可以用于各样美食的烹制,如炖、煮、腌、卤、泡等。 一般我们平常使用的八角基本上是风干后的,可立即用的,但是大家平时所用的八角,其实是八角树的根还是果实呢?

七夕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吗为什么说七夕节是古代的妇女节
今日七夕,相信很多人都在为送礼、表白等而绞尽脑汁,而实际上,七夕这一人们印象中所谓爱情的节日,其实在古代则是妇女节,在古代这一天所有的活动都是以女性为中心而展开的。那么七夕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吗?为什么说七夕节是古代的妇女节?一起来了解下吧。

七夕这一天不可以做什么
七夕是我国的古老节日之一,它是以牛郎织女的故事为背景,流传至今已经有几千年,七夕除了爱情,还有祈福,乞巧等,这一天民间有很多习俗,但七夕也有一些禁忌,那么七夕这一天不可以做什么?一起来了解下。
点击阅读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