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和蚂蚱的区别是什么
【摘要】蝗虫和蚂蚱都是我们常见的虫类,很多朋友认为蚂蚱就是蝗虫的俗称,其实这个说法是不对的。蚂蚱的学名为蚱蜢,也叫草蜢,是整个昆虫纲直翅目椎尾亚目下所有昆虫的总称。也就是说,蝗虫是蚂蚱的一类,那么蝗虫和蚂蚱的区别是什么?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类别不同
蝗虫,属直翅目,包括蚱总科、蜢总科、蝗总科的种类,全世界有超过10000种,我国有1000余种,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蝗虫主要包括飞蝗和土蝗,其中东亚飞蝗在我国分布范围最广,危害最严重,是造成我国蝗灾的最主要飞蝗种类,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农业害虫。
蚂蚱是整个昆虫纲直翅目椎尾亚目下所有昆虫的总称。在整个的椎尾亚目下又分为蝗总科、短角蝗总科(又称蜢科)、菱蝗总科(又称蚱科)、蚤蝼总科,所以蝗虫是蚂蚱的一类。蚂蚱有着细长的身体、发达的后肢,主要以植物为食,根据环境而定的体色。
二、体型大小不同
蝗虫的体型较大,成年的蝗虫体型最长可达15-17厘米,呈黄褐色。而蚂蚱体型较小,体长大约在3-4厘米左右,全身成黄绿色。
三、生活习性不同
蝗虫除了以青草、稻叶、麦叶、甘蔗、芦苇等草本植物的叶为食外,还以其他植物叶为食,喜欢生活在干旱炎热的地方。而蚂蚱主要以嫩青草和水稻叶为食,喜欢生长在温度适宜,湿度高的地方。
四、营养价值不同
蝗虫营养丰富,肉质鲜嫩,味美如虾,在香港等地具有“飞虾”的美称,是各国人民的喜食佳品,但一些体型较大的蝗虫品种,一般无人选择食用。而蚂昨蛋白质含量非常高,是我国西南三省及东南亚国家,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印尼等民众较为喜欢的昆虫食材。
以上就是蝗虫和蚂蚱的区别,蝗虫和蚂蚱长得很像,但蚂蚱身形比较小,蝗虫身形较大,且蚂蚱另一种叫法是蚱蜢,很多朋友都用“尖头蚱蜢,圆头蝗虫”来区分。
关于蝗虫和蚂蚱区别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邓武杰
(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开幕式现场。图片来源: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组委会)

末伏是什么意思进入末伏之后还会热吗
现在正处于三伏天当中,大家都觉得气温炎热难耐,很多人都会在夏天中暑,所以吃一些清热解火的食物是非常有必要的,马上就进入末伏天气了,那么末伏是什么意思?进入末伏之后还会热吗?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七夕当天有哪些习俗
七夕要到了,今年的七夕是8月4日,这天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因此该节日也被称为情人节。那么七夕当天有哪些习俗?一起来了解下。

处暑是什么意思各地处暑吃什么食物
处暑,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很多人都对二十四节气不太了解,我国很多农事活动都是根据二十四节气来的,那么处暑是什么意思?各地处暑吃什么?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中元节的由来和风俗
马上就是中元节了,很多人对于中元节不太了解,中元节在民间也叫做七月半、盂兰盆节,是从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和时祭演化而来,和除夕、清明、重阳节一起构成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下面就来说说中元节的由来和风俗。

立秋后多久才不热了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立秋意味着凉爽天气到来,但是由于有秋老虎,立秋后还会热一段时间,那么立秋后多久才不热了?一起来了解下。

中元节烧纸什么时间好有哪些讲究
说到中元节,相信很多农村朋友都是比较熟悉的吧,这天很多人会烧纸钱拜祭自家祖先,以求保佑后人。那中元节烧纸什么时间好?有哪些讲究呢?下面就让小编来告诉大家吧。

七夕节为什么叫乞巧节
再过几天就是七夕情人节了,很多人已经在给自己对象挑选礼物了,所以年轻人都比较期待这一天的到来。那七夕节为什么叫乞巧节呢?下面小编就来告诉大家吧。

立秋后多久才会凉快
再过几天就是立秋节气了,这也意味着天气也会逐渐凉快起来了,那么很多人就会问,立秋后多久才会凉快?下面小编就来告诉大家吧。

农历七月十五为什么叫鬼节有哪些风俗
马上就是七月半了,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鬼节,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在民间都有很浓重的祭祀活动,其实鬼节的正式名称应该叫中元节,它与清明节、寒衣节合称为三大冥节,那么农历七月十五为什么叫鬼节?有哪些风俗?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立秋是秋季开始吗有什么习俗
马上就是立秋节气了,立秋节气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立秋之后,天气会慢慢转凉,不会感觉那么炎热,8月7日是立秋节气,那么立秋是秋季开始吗?有什么习俗?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白色银耳和黄色银耳的区别
银耳是很受欢迎的食材,银耳在经过熬煮之后,会产生大量的胶质,可以搭配莲子、百合、冰糖和红枣,就是一碗营养丰富的甜品。买银耳,常见的有白银耳和黄银耳,下面一起来了解白色银耳和黄色银耳的区别。

出伏是什么意思还要热多久
有句话叫做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三伏天指的是夏天当中最热的时间,很多人在三伏天的时候,白天都不敢出门,只有过了三伏天,天气才逐渐转凉,那么出伏是什么意思?出伏后还要热多久?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处暑节气相关的俗语有哪些
这个月马上就会迎来立秋和处暑两个节气,在以前,古人多以节气来判断天气的变化,因此也衍生出了很多和节气相关的俗语,下面一起来看看处暑节气相关的俗语。

大家平时所用的八角,其实是八角树的什么部位
八角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一种调味料,北方人叫大料,可以用于各样美食的烹制,如炖、煮、腌、卤、泡等。 一般我们平常使用的八角基本上是风干后的,可立即用的,但是大家平时所用的八角,其实是八角树的根还是果实呢?

七夕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吗为什么说七夕节是古代的妇女节
今日七夕,相信很多人都在为送礼、表白等而绞尽脑汁,而实际上,七夕这一人们印象中所谓爱情的节日,其实在古代则是妇女节,在古代这一天所有的活动都是以女性为中心而展开的。那么七夕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吗?为什么说七夕节是古代的妇女节?一起来了解下吧。

七夕这一天不可以做什么
七夕是我国的古老节日之一,它是以牛郎织女的故事为背景,流传至今已经有几千年,七夕除了爱情,还有祈福,乞巧等,这一天民间有很多习俗,但七夕也有一些禁忌,那么七夕这一天不可以做什么?一起来了解下。

传说故事中,七夕是哪一种动物的诞辰
现在的人多把七夕称为“中国的情人节”,而有关七夕传说的故事,最广为人知的就是牛郎织女了,相信爱看爱情故事的朋友,都为牛郎织女的故事感动过。但实际上我国很多民间故事都有其不同的寓意,下面主要一起来了解下传说故事中,七夕是哪一种动物的诞辰?

春雷响,万物长描写的是哪个节气
我国很多的民间谚语和古诗词其实都是描写的天气状态,而这些天气状态也往往代表着一个不同的节气,那么大家知道“春雷响,万物长”描写的是哪个节气吗?

蝈蝈的寿命有多长怎么分辩公母
大家对于蝈蝈并不陌生,养蝈蝈、斗蛐蛐是很多文玩爱好者的乐趣,蝈蝈便是这京城四大鸣虫(蝈蝈、蛐蛐、油葫芦、金蛉子)之首,但是很多人对蝈蝈并不了解,不知道区分蝈蝈的公母,也不知道蝈蝈的寿命,那么蝈蝈的寿命有多长?怎么分辩公母?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点击阅读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