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知识网>农业常识网>正文内容 入行30年,上过电视、现做主播,他的人生写在

入行30年,上过电视、现做主播,他的人生写在希望的田野上

【摘要】四十多年前,一首《在希望的田野上》在全国各地开始传唱,激励了无数的青年人,也鼓舞了十多岁的王光宏。

专题:写在 田野 上过

入行30年,上过电视、现做“主播”,他的人生写在希望的田野上
 入行30年,上过电视、现做“主播”,他的人生写在希望的田野上

因为这首歌,他毅然选择了报考临沂大学农学院,开启了农业科学技术教学与推广的事业。

从业30余年,王光宏做过老师、上过电视,现在又在农技学堂做起了“主播”。扎根泥土几十载,王光宏将农技的“希望”撒向更广袤的“田野”之中,他的人生也“写”《在希望的田野上》。

农技专家王光宏

王校长的单车路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可以为蔬菜种植提供温室空间,促进其高品质生长,是现在一种常见的农业技术。然而它的“常见”,离不开无数农技人员不辞辛劳地下乡下户推广。

上世纪九十年代,正是全国大力推广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阶段。那时还是郯城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校长的王光宏,带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骑单车来回25公里,去农户家里建大棚,一边做技术推广,一边做知识教学。

王光宏回忆道:“那个年代,建一亩大棚需要投入五六千块钱,对于农民而言是一项很大的支出。如果你不跑勤点,不让农民看到实在的效益,这种技术根本就没办法推广开来。”

王校长与学生们还定期去大棚里做蔬菜管理,通过这来来往往的单车路,村里的大棚慢慢地建了起来,棚里的蔬菜也越长越好。农民的收入增加了,学生们的收获也更多了。

在王光宏的教导下,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们走进了乡间的农业技术服务站,成为农技推广第一线的中坚力量。

“当时一起下乡的学生们,很多人现在也成为了我的同行,继续帮老乡解决生产中的难题,我感到很欣慰。”

王主讲的草莓经

2010年起,草莓因其良好的经济效益,吸引了郯城县不少农民种植。但是,那时老乡们对草莓栽培管理十分粗放,严重缺乏技术。

“我真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内退的前两年,王光宏开始搜集有关草莓栽培方面的技术知识,时刻准备为莓农服务。

“当时县农业广播学校需要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的讲师,而我恰好专业对口,就教起了草莓种植和蔬菜栽培。后来,我又被推荐成为县电视台《绿色田野》栏目的主讲人,向更多‘学生’传授知识。”

有一天晚上,一位姓赵的莓农打通了王光宏的电话,说他的草莓定植后很好,5、6天后却开始死棵,正不知如何是好。

一听描述,王光宏判断,这有可能是炭疽病。草莓都是莓农的“命”,而炭疽病会导致毁灭性的损失。

一开始,莓农怎么样也不愿意相信。于是次日一早,王光宏就赶到了莓农的生产基地,正看到莓农将棚内大量的萎蔫苗扔向路边。

经过田间诊断,莓农的草莓苗确实如王光宏所言得了炭疽病。王光宏用专业的分析和真诚的态度说服了莓农。

最终,这位莓农决定破釜沉舟,将所有苗都拔掉,重新补种新苗,挽回了损失,也没让心血白费。

王主播的明星课

王光宏今年年过六旬,但是却是一个“时髦”的人。他的农技课从课堂到乡间,从线下到线上,只要能将技术传授出去,什么授课方式他都愿意尝试

王宏光说,刚有微信那会儿,他就建立了“草莓种植群”,在线上解答莓农的疑问了。

“现在群里已经有170多人了,大家虽来自全国各地,但对学习农技知识,进行科学种植的心是相通的。”

因此,当了解到农技学堂后,王光宏欣然加入。自2020年入驻农技学堂以来,他解答超1500次农民的提问,回复率达100%,上线专业农技课程67节,还开设直播课5期。

点击图片,即可咨询王光宏专家

“农技学堂确实是一个集专业教学、科技推广、技术交流、经营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平台。”王光宏说。

现在,在农技学堂里提问的农友们越来越多了,这也意味着大家越来越相信农业科学,相信知识能带来效益。对于我这种做了一辈子农技推广的人来说,农友们的信任是成绩,更是责任。

还想咨询更多专家

点击下方图片

登陆农技学堂

超千名农技专家“在线坐诊”

为你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