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科技助力 下好春耕春播先手棋
【摘要】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有数据显示,我国春播粮食产量占全年六成左右,春管粮食产量占主要口粮的近四成,春耕春播和春管工作与天气气候密切相关。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振林介绍,我国春季冷暖变化大、雨雪区域差异大,晚霜冻、春旱、渍涝、低温阴雨、倒春寒等气象灾害时常威胁春季农业生产。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有数据显示,我国春播粮食产量占全年六成左右,春管粮食产量占主要口粮的近四成,春耕春播和春管工作与天气气候密切相关。
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振林介绍,我国春季冷暖变化大、雨雪区域差异大,晚霜冻、春旱、渍涝、低温阴雨、倒春寒等气象灾害时常威胁春季农业生产。
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最佳时机。全国各地气象部门也在抢抓农时,做好春耕春播气象服务。
“预计2023年全国春耕春播将于2月下旬至5月上旬由南向北陆续展开,春季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到偏高、降水接近常年,总体有利于春耕春播以及夏收粮油作物产量形成。”2月9日,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延昊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但部分地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依然较高。”陈振林表示,如黄淮海麦区局部可能出现春旱,气温起伏较大,有可能出现“倒春寒”;东北地区东部可能发生低温春涝;西南地区局部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阴雨,华南地区东部可能发生春旱等。
入冬以来,我国出现4次寒潮天气,造成常年带绿越冬的地区小麦叶片枯黄率偏高,返青促发时肥水需求增加;油菜受南方干旱影响,播期拉长,苗情复杂,长势旺弱并存,春季农业生产分类管理、促弱转壮、防灾减灾任务十分繁重。
“针对春耕期间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气象科技主要提供‘分作物、分灾种、分区域’的全国农业气象灾害预测产品和针对性的春耕春播预报产品,今年监测分辨率从5公里提升到1公里。”延昊说。
根据中国气象局部署,各级气象部门要在“细”字上下功夫,做好精细服务。如加强冬小麦返青拔节、抽穗扬花、灌浆成熟等关键发育期气象服务,做好油菜促弱转壮气象服务。同时,还要确保“早”,强化农业年景展望和气候预测、农作物适播期预报等。
2月8日,湖北省赤壁市气象局组织开展越冬作物长势情况调查和气象服务。工作人员深入新店镇花亭村、赤壁镇九毫村、赤马港办事处营里村,了解农作物前期受冻和受旱情况。
2月5日,江西省崇义县进入春耕备耕整地阶段,县气象局组织农业气象服务人员前往过埠镇黄背村蔬菜种植基地提供技术服务。针对此次冷空气带来的一场“春雨”,农业气象服务人员提醒农户,未来天气和土壤条件适宜旱田整地。气象技术服务人员还将对土壤墒情、旱情和雨情监测预报进行实地指数评估。
不仅如此,中国气象局还明确强调,要聚焦减灾增收,做好人工增雨和防雹作业。去年12月下旬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各县(市、区)均出现阶段性的轻旱。正值春耕备耕时节,南宁市各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单位持续关注天气变化,抢抓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2月3日至5日,共开展增雨作业6次,全市普降中雨,有利于及时犁耙田地,适时播种春植甘蔗、春玉米,促进冬种农作物生长。
在陕西,宝鸡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抢抓1月31日至2月2日雨雪、降温天气过程,指导各地及时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助力农田抗旱保苗。
“气象工作就是如此,通过向各级政府农业管理部门、生产部门及农户等发布各类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产品、春耕气象预报产品和生产建议措施,开展为农服务,助力春耕春播顺利完成。”延昊说。
陈振林表示,今后要更加注重提升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能力,制定完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服务导则标准和灾害调查业务规范,助力农业防灾减灾从“灾后救助”转向“灾前预防”。同时,强化业务科技支撑,加强科研机构为农气象服务关键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应用,加强卫星遥感、大数据等技术应用,提升气象为农服务科技含量。

上线京东智能云 用科技赋能莓好
合作社的草莓长势良好。
萝卜重要性状标记开发及优质耐抽薹新品种选育及应用
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作为广西重大专项“萝卜重要性状标记开发及优质耐抽薹新品种选育及应用”项目课题2承担单位,2月14日,课题组主要成员在主持人广西农业科学院黎炎研究员带领下深入桂林市灌阳县水车镇,开展‘灌阳雪萝卜’选种工作。 项目组成员不畏寒冷,在当地农业技术人员及种植经验丰富的农户带领下,深入田间地头,通过深切交谈、仔细观察,了解‘灌阳雪萝卜’的种植历史、面积、生物学性状等。随后,项目组根据‘灌阳雪萝卜’

遇见田野里的春耕科技范
卫星平地机驾驶员在介绍电脑控制装置。

加紧生产建设 助力春耕备耕
2月16日,在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一家化肥生产企业,工人驾驶叉车转运准备外销的化肥(无人机照片)。

大白菜怎么储存 冬季大白菜的储存方法
大白菜是冬天里经济又实惠、美味的蔬菜品种之一,在我国不少地区冬天还有贮藏大白菜的习惯,像一些家里种植的比较多的农友就会要先储存一部分,下面一起学习一篇冬季大白菜的储存方法。一、沟藏法

河北 春耕备耕忙
2月15日,唐山市丰润区高各庄村农民在麦田里开展备耕作业。人勤春来早,沃野备耕忙。早春时节,河北各地农民购买良种、化肥、农机,为春耕备播做好准备。河北日报通讯员朱大勇 梁志青摄

高架无土有机草莓 颗颗打上科技印记
高架无土种植;全自动智慧水肥一体化检测灌溉系统;独家发明专利的智能化物联网管理系统;手机上点点,就能实现大棚卷帘系统、通风系统的运行,实现全自动浇水和施肥;一部手机就能实现草莓种植过程全程跟踪、记录以及自动智能化管理……

蚕桑上云 农民增收
中国移动打造智慧桑蚕产业管理平台,对传统蚕桑养殖进行产业智能化升级。

田间地头启用黑科技 庄稼丰收有底气
在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一处智能蔬菜育苗基地里,全自动播种机正快速运转,甜瓜种子准确地落在育秧盘中。工作人员将育秧盘整齐放置在智能温控棚里,做好集中育秧准备。目前,鼎城区正加大智慧农机推广力度,重点在耕、收、烘等作业环节实现智能化、高端化,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切实提高机械化种植效益。
药剂防病这些雷区千万别踩
俗话说:“人吃五谷杂粮,孰能无病?”蔬菜也一样。受环境、肥水、土壤、管理等因素影响,在蔬菜生长过程中,难免会遭受病虫害侵染。入春后,蔬菜生长速度加快,隐藏在土壤中且处于休眠状态的病原菌、虫卵等“蠢蠢欲动”,陆续开始为害植株。因此,菜农用药频率增加,为提高用药效果,提醒菜农避开以下用药“雷区”。“雷区”一:随意加大用药浓度

五月初上市 荔枝新品种仙桃荔来了
仙桃荔具有果实大、果肉厚、成熟早等优势,市场前景广阔。

当好群众养殖贴心人 助力畜牧产业兴旺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县开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三个年”活动精神和县农业农村局2023年百名农技人员“三贴近”技术服务大比武活动要求,近日来,合阳县畜牧发展中心立即召开专题会议,迅速落实包镇同志负责,深入各镇街畜禽养殖场,积极开展“贴近养殖场户、贴近基层一线、贴近生产实际”技术服务大比武活动。 走进畜禽养殖场,包镇同志围绕“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新理念,从畜牧养殖场的市场行情、场区布局

以虫治虫 助力绿色农业发展
春耕时节,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天敌昆虫繁育中心利用生物防治原理,培育害虫天敌控制害虫,以虫治虫,助力农业生产。据悉,该中心成立于2017年,以“绿色防控、生物防治、以虫治虫”为目标,将成果运用到茶叶、玉米、蔬菜等农作物上。目前,该中心已具备年繁育蠋蝽3000万头、食蚜瘿蚊2000万头、蚜茧蜂1.2亿头的生产能力。图为2月26日,贵州省凤冈县天敌昆虫繁育中心工作人员给躅蝽的食物粘虫投喂专用饲料。 新华社记者 杨楹 摄

地上地下两手抓 春季蔬菜持续高产不断茬
药剂灌根春季蔬菜生产中,大部分菜农通过多留果来提高产量,以获取高效益。那么,对于长势偏弱蔬菜,如何管理才能让植株高产呢?建议菜农抓好地上、地下两方面管理,让蔬菜健壮生长高产、不早衰、不断茬。

我国科研人员揭示猕猴桃维生素C抗寒功能的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科研团队研究发现植物在冷胁迫下诱导维生素C(抗坏血酸)生物合成以减轻寒冷对植物氧化损伤现象,揭示了猕猴桃通过合成维生素C抗寒的分子机制。日前,该研究成果以“猕猴桃bZIP转录因子AcePosF21诱导抗坏血酸生物合成以减轻冷胁迫的氧化损伤”为题在国际植物学期刊Plant Physiology刊登发表。不同进化地位的植物(A)在冷胁迫下AsA浓度(B)的变化
2023年2月20日大连玉米期货收盘高开收涨
2023年2月20日,大连玉米期货2305合约高开收涨,全天在昨结线上方震荡上行。主力合约增仓缩量,收阳线。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期货主力合约2305,开盘2868元,最新2877元,涨19元,最高2879元,最低2861,昨结2858,结算2871元,总手225785,持仓644475。

陕西 选育油菜良种 守好国家油瓶子
陕西是油菜育种、制种大省,也是我国杂交油菜的诞生地,全年共生产优质油菜杂交种子约350万公斤,种植面积约占全国杂交油菜种植面积三分之一。在“中国农科城”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科研人员正在温室和实验室里选育新品种。由陕西省科研机构首创的杂交油菜种子生产技术体系、种子纯度检测技术、制种质量控制技术等,已成为全国普遍应用的核心技术。
全力打造具有洞庭水乡特色的移民美丽家园 生活有保障 致富有盼头
机械化种植花生一气呵成 成本低且效率是人工的10倍
春光正好,农事正忙。5月5日,在葫芦岛市连山区新台门镇新台门村,两台大型一体化播种机在平整的土地上来回穿梭,旋耕、起垄、施肥、播种、覆膜、施药等环节一气呵成,机器“一走一过”间,花生播种的全过程就完成了。
机械化育秧助力水稻高质量生产 坚持生态种植绿色发展
连日来,沪郊各地抢抓农时开展春耕,在奉贤区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穿梭的农机和忙碌的农户,新的一季耕耘已经拉开帷幕。
点击阅读更多农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