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轮作培育壮大水果豌豆产业 带动群众增收8000万元以上
【摘要】近年来,昭通市昭阳区因地制宜在土地上做“加法”,积极探索耕地高效利用途径,扶持引导群众采取土地轮种方式,培育壮大水果豌豆产业,让冬闲田变成了增收田,有效促进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今年,全区推广稻田轮种水果豌豆2.5万亩,预计带动群众增收8000万元以上。
近年来,昭通市昭阳区因地制宜在土地上做“加法”,积极探索耕地高效利用途径,扶持引导群众采取土地轮种方式,培育壮大水果豌豆产业,让冬闲田变成了增收田,有效促进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今年,全区推广稻田轮种水果豌豆2.5万亩,预计带动群众增收8000万元以上。
眼下,旧圃镇三棵树社区千亩连片种植的水果豌豆进入采摘期,家家户户采收忙。经过半天的劳作,村民余云凯和老伴采了46公斤豌豆,送到田边的收购点上卖了420元钱。10多年来,余云凯家靠种植水果豌豆生活悄然变化。余云凯说,自从种上水果豌豆,冬季闲田变成了增收田,不但把孩子们供养出来有了好工作,还盖起了三层小楼。
水果豌豆年前种下次年五月采收,利用稻谷采收后土地闲置的半年轮作,当地群众种出了甜脆饱满水果豌豆,在家门口的收购点就卖成钱。余云德是三棵树社区人,他看准商机卡车开到田间收购水果豌豆,加入到水果豌豆销售行业里,市场越走越宽、生意越做越大。余云德介绍,他在昭阳区收购水果豌豆已有17年,在各地都建立了稳定的合作销售渠道,今年他收购的水果豌豆主要销往上海、武汉、长沙这边,很受欢迎。
三棵树社区巧借土地做加法,实现水稻、水果豌豆轮种1800余亩,人勤地不闲,同样的田地耕种出“1+1”的经济效益。同时,在水果豌豆种植技术和产业链上做加法,形成了连片种植、品质上乘、批量收购的水果豌豆产业。三棵树社区党委副书记张广波介绍,三棵树社区最初开始轮种水果豌豆时,种植户不多,种植技术也不成熟,社区干部和小组长带头种,慢慢带动发动群众,经过农业专家指导和上级的关心,不仅家家种而且还种得好,收购车辆开进来了,三棵树社区的水果豌豆名声在外,每年有350万斤远销外地,产值达960余万元,水果豌豆成了群众致富的“金豆豆”。
旧圃镇三棵树社区水果豌豆种植是昭阳区土地轮作增效益的一个缩影。昭阳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周开勇介绍,昭阳区推广水稻、水果豌豆水旱轮作2.5万亩,错开了大理等地的水果豌豆上市时间,以较好的价格和市场需求上市,亩产800公斤的水果豌豆,以4元至7元每公斤计算,每亩至少为群众增加收入3200至5600元,全区2.5万亩水果豌豆,可增加收入8000万元以上。
据了解,昭阳区土地轮作面积共有4.5万亩,主要涉及九个乡镇(街道),以旧圃镇、永丰镇、乐居镇、凤凰街道为主推广水稻、水果豌豆轮种模式2.5万亩,以田坝乡、炎山镇、大寨子乡为主推广玉米、金豌豆轮种模式0.6万亩和玉米、绿肥轮种模式0.3万亩,以苏甲乡为主推广马铃薯、绿肥轮种模式0.8万亩,以苏家院镇为主推广玉米、豆类轮种模式0.3万亩,最大化发挥土地优势,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青海省牦牛藏羊数突破760万 推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
一扫就知道牦牛藏羊的品种、性别、养殖合作社的规模地点,还有详细的屠宰信息、加工日期等。为稳步推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青海省持续实施牦牛藏羊原产地可追溯工程,从生产端、监管端同向发力,筑牢质量安全底线。
木耳、赤松茸、灵芝种植实实在在让土地生金 鼓起村民钱袋子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如何找到符合当地情况、促进农民增收、推进产业发展的新路径?北京市密云区不老屯镇大窝铺村大胆试、大胆闯,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和林下土地资源,种植木耳、赤松茸、灵芝等,深耕林下经济,实实在在让土地生“金”,鼓起村民“钱袋子”。
鸡东县大力推进循环经济模式 强化畜牧养殖项目招商
今年,鸡东县提出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加快推进以“两牛一猪一禽”为重点的畜牧业发展方向,为全县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信心、赋予动能。今年一季度,全县猪、牛、羊、禽出栏分别达到8.5万头、0.8万头、1.5万只、27万羽,同比增长11%、15%、12%、20%,畜牧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康养文旅融合发展 带领村民走上乡村振兴路
“夏天在夜市码头摆摊卖烧烤,收入很可观,一晚上能挣2000块,有时候还会更多。”天津市静海区台头镇北二堡村村民张新晶说,得益于北二堡村沿子牙河发展旅游的举措,她家的日子越过越带劲了。
开创棚膜经济发展新模式 打造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
近年来,吉林市坚持保障“菜篮子”稳产保供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目标导向,紧紧围绕“寒地、黑土、天蓝、水绿”生态资源优势,在“四季”增收上做文章,把数九隆冬变成满园春色,把棚膜经济打造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富民产业。
推进土地流转工作 加快农业高质量规模化发展步伐
“把土地流转出去对我们农民来说是件好事,流转后土地集中连片种植啤酒花,咱还可以在合作社务工,在家门口挣钱……”文殊镇冯家沟村村民田学礼高兴地说。冯家沟村扎实推进土地流转工作,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加快农业高质量规模化发展步伐。
打造中国棉花产业新优势 开拓新疆棉花的国际市场高质量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消费国,形成了全球体量最大、最为完备的纺织产业体系,也是最大的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国。”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侯顺利,在日前举办的2023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棉业发展年会上介绍。
秦安县以花为媒赋能文农旅游 做强做大林果产业使农民脱贫致富
4月12日,2023年甘肃秦安桃花会开园仪式在秦安县“中国美丽田园”核心区刘坪镇秦洼村举行。据介绍,秦安县旨在以花为媒、以节赋能,设置五大主题板块、23项具体活动,全方位展示秦安林果产业、文化旅游、特色美食、民俗文化等方面的优势成果,旨在进一步擦亮“中国桃之乡”品牌,持续做大做强林果特色产业,促进文农旅融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天津市农副产品出村进城在展销会上竞相争艳 拓宽农民增收致富
为推动宝坻、蓟州、武清、静海农副产品“出村进城”,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天津市城管委及多家驻村工作队积极借助相关会展平台公益助农,4月6日,为期20天的助农展销会正式拉开帷幕。
安次区仇庄镇发展庭院经济 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近日,走进安次区仇庄镇宋王务村,街道干净整洁,庭院整齐划一,村民金福年正在自家小菜园里翻地。
蓟州区以绿色食品产业为重点 打造早晨在田间晚上到餐桌的供应体系
十项行动”见行见效系列报道,今天来看蓟州区,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行动中,以绿色食品产业为重点,培育“早晨在田间、晚上到餐桌”产销一体供应体系,打造服务北京绿色食品供应基地。
新疆北疆棉区棉花适宜播种期预报 确保棉花品质好质量高
2023年新疆北疆棉区棉花适宜播种期接近或略早于常年、晚于2022年。预计4月中下旬气象条件有利于北疆棉区棉花播种,其中,新疆伊犁河谷棉区在4月上旬末至中旬初、新疆精河县至新疆呼图壁县的新疆北疆沿天山一带棉区及新疆哈密市棉区在4月中旬至下旬较适宜大面积播种。
十个农村致富项目掀起乡村振兴热潮
近日,走进綦江区三角镇中坝村,时刻能感受到这里乡村振兴已按下“快进键”——产业路修通后,村民们纷纷回家修房,就业创业;90万元慈善资金的注入更是让中坝村的茶园发展蓬勃兴旺,520户村民实现增收致富;更有村民当起了“主播”,线上销售土特产,将慈善助力乡村振兴的成果传递到各地。
让创新红薯变致富红薯 国家对马铃薯种植农户开展技术指导
正值冬作马铃薯的收获季节,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云南农业大学二级教授郭华春带着4名博士生,来到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采收专家工作站科学试验基地里的马铃薯,并对当地薯农开展技术指导。
培育5个以上年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的传统优势食品产区
培育5个以上年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传统优势食品产区,25个以上年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龙头骨干企业,打造一批全国知名地方特色食品产品品牌和地方特色小吃工业化典型案例。
打造区域特色品牌 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促增收兴边富民
走进长白朝鲜族自治县,这里绿水青山,绿色发展欣欣向荣;这里民族团结,文旅融合魅力无限;这里兴边富民,百姓生活越来越好。在这片山水相连的热土上,广大干部群众踔厉笃行,唱响边疆地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奋进之歌。
签约200亿元 首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已开展
3月25日,在第七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食博会·预博会”)签约仪式现场,广东省预制菜产业联盟与河北保定市京津冀农产品市场签署了采购意向书。当天,共有15个项目在仪式上参与签约,总签约金额超过200亿元。
发展山药酒、山药粉等深加工项目 打造山药特色农业品牌
利用地处黄河故道、土壤富含矿物质的优势,近年来,大名县打造了3万亩白玉山药种植示范基地。随着种植规模扩大,村民收入增加却不明显。张铁集乡党委书记董建强介绍,为打破丰收不增收的怪圈,去年大名县启动实施特色农业品牌化发展战略,提升山药品质,申请注册了“张铁集山药”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未来10年,农村的10大“暴利”行业有哪些?
农村创业,永远都是人们最关心的话题,但是农村创业也真的不是那么容易成功的,说到底关键还是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合适当地的项目,只要项目找对了,也就成功了一大半。近年来,农村的发展越来越好,在农村创业想要挣钱必须要有新意,未来10年农村挣钱的项目有哪些呢?
广西灵山为农户们传授水稻“旱直播”技术开辟增收之路!
日前,在广西钦州市灵山县石塘镇苏村垌的农田中,举办着2023年石塘镇春耕生产工作现场会,农技特派员们也正在现场为农户们进行农技指导,为农户们传授水稻“旱直播”技术”,促进水稻更高质高效生长。
点击阅读更多农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