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具有洞庭水乡特色的移民美丽家园 生活有保障 致富有盼头
【摘要】
5月9日,常德市西湖管理区西湖镇新港村千亩蔬菜基地果蔬飘香。20多人正在采摘黄瓜、西红柿、苦瓜。基地负责人张学年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今年第一茬果蔬已经上市,西红柿批发价每公斤12元,供不应求。”
西湖管理区管委会主任吉海波介绍,该区是湖南省最大的移民集中安置区。近年来,该区将移民发展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积极发展乡村产业,移民群众增产增收,成功打造移民搬迁安置“西湖样本”。
“有了产业,生活就有保障,致富就有盼头”
55岁的张学年,3岁时随父辈移民到西湖管理区。“一家人从安化山区移民到湖区,父亲不懂种田,又没有好手艺,解决温饱成为一家人当时最大的难题。”在张学年的记忆中,父母每天起早贪黑劳作,姐姐在家照看他和2个弟弟。
刚成年,张学年就外出谋生。2002年,儿子出生,为照顾家人,张学年回到西湖管理区,和妻子龚伟珍发展种植业。从传统农业,到设施农业,张学年边学边干。4年前,他成立绿祥农业合作社,流转1100多亩土地,种植有机水稻700多亩,发展蔬菜大棚300亩,年产值超500万元。
“对移民群众来说,移居在哪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了产业,生活就有保障,致富就有盼头。”新港村党总支书记张叶清说,目前,全村310户村民发展有机水稻、水果、大棚蔬菜产业,全村户均收入8万元以上,近100户村民家买了小汽车。
西洲乡安康村德人牧业第二牧场,奶牛在转盘式挤奶机上产奶。3年前,该村以“公司+合作社+移民”方式,引进1800多头荷斯坦奶牛,与440户移民群众签订帮扶协议,每年按1600元至4000元不等的标准给移民群众分红。
西洲乡裕民村芦笋种植基地,今年第一茬芦笋进入盛产期,每天近200人在基地采笋。每亩芦笋一年能采摘3茬,年产值超2万元。芦笋基地负责人王铁青是“移二代”,一家人扎根基地,带动近100户移民群众种植芦笋。
目前,西湖管理区建成德人牧业、正航农业、楚峰农业、绿祥农业等28个产业基地,通过“公司(合作社)+村集体+移民”“合作社+移民”等模式,引导帮扶主体与移民群众建立利益共同体,通过产业基金、土地入股、资产托管等模式,对全区21个行政村进行利益联结全覆盖,带动移民就业2万余人,人均年收入3.5万元。
“新居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日子越过越踏实”
西洲乡渔民新村村民周霞梅在屋前的小花园栽种三角梅、月季、芍药,开春以来,花开不断,美不胜收。
53岁的周霞梅和丈夫李丛生,随祖辈从新化县移民到西湖管理区。为创造更好的生活,夫妻俩在外闯荡多年。“从小在这里长大,亲人都在这里安了家。在外打工时,我对别人说,这里就是我的老家。”2018年,西洲乡重建渔民新村,周霞梅和丈夫回到“故乡”,开了一家建材加工作坊,一家五口生活和美幸福。
70岁的村民张建新,去年搬进渔民新村的新房子。“新居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日子越过越踏实。”老人记得,初到西湖管理区,全家人挤在一间茅草屋;上世纪80年代集体建砖瓦房,10口之家不足20平方米;2000年开始,村民自行建房,住房条件开始改善,2015年至今,全村九成以上村民修建楼房。
“我们村近3年的变化,抵得上过去几十年。”渔民新村党支部书记刘移龙介绍,作为西湖管理区移民避险解困集中安置点,该区投入1400余万元,做好渔民新村的土地平整,通水、通电、通路和文化中心、休闲公园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为移民群众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为了帮助全区移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西湖管理区整合项目资金5.1亿元,按照“一村一策、整村推进”方式,在21个移民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乡村产业,全力打造具有洞庭水乡特色的移民美丽家园。目前,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全区建成绿色村庄。
昔日“他乡客”,今朝致富人。西湖管理区总人口5.68万人,享受移民后扶政策人口4.13万人。2022年,全区农村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37元。目前,该区建成省级全域美丽乡村示范乡镇1个、省级精品乡村2个、省级美丽乡村3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2个。
机械化种植花生一气呵成 成本低且效率是人工的10倍
春光正好,农事正忙。5月5日,在葫芦岛市连山区新台门镇新台门村,两台大型一体化播种机在平整的土地上来回穿梭,旋耕、起垄、施肥、播种、覆膜、施药等环节一气呵成,机器“一走一过”间,花生播种的全过程就完成了。
机械化育秧助力水稻高质量生产 坚持生态种植绿色发展
连日来,沪郊各地抢抓农时开展春耕,在奉贤区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穿梭的农机和忙碌的农户,新的一季耕耘已经拉开帷幕。
衢江区稻渔种养共富渔场 实现乡村共富新模式
4月26日,天朗气清,在位于后溪镇上棠村的衢江区稻渔种养“共富渔场”,村民们正用地笼捕捞小龙虾并就地进行人工筛选。这是今年小龙虾成熟后的第一轮开捕,浙江天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慧介绍道:“这波小龙虾是今年3月份入池的,本轮主要是看看小龙虾的成熟情况,并从中挑选个头超过20克的小龙虾,未达标的则放回池内继续养殖。”
全智能玻璃温室蔬菜大棚 无人培养让村民大开眼界
技术员在平板电脑上轻点几下,一盘郁郁葱葱的番茄苗就在传送带上“走”出了育苗区……4月17日,新疆阿图什市阿湖乡兰干村村民塔力甫江·吾拉衣木来到该村阿尔赛片区设施农业基地购买番茄苗,“这些蔬菜苗都是‘无人培养’的,让我大开眼界。”
任丘市多元化集体经济增收模式 引导村集体盘活村集体资源和资产
日前,任丘市石门桥镇东关张村村班子成员会上,村党支部书记陈世伟和班子成员商量确定了今年的重点工作规划:“去年咱们村的面粉厂挣了7万多元,咱把这个钱用于村里小区的配套设施建设,让大伙儿都能受益。”
种养循环生产体系开启了绿色农业的生态红利时代
近年来,北京市房山区窦店村坚持发展集体经济,全村土地由集体农场统一经营,以农业绿色发展理念构建了种养循环生产体系,小麦单产不断增加、化肥等投入品不断降低,养殖场也创建了自己的产品品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业废弃物实现了零排放,开启了绿色农业的“生态红利”时代。
大足区创新稻渔综合种养模式 推动农民就业增收致富
近年来,大足区为有效推动农民增收、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创新打造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充分利用稻田空间、水资源,开展水稻种植和小龙虾、青虾、罗氏沼虾等水产养殖,实现“一水多用、一田多收、以渔促稻、以渔稳粮”。
在线直播春季水生动物主要疾病防控技术 3万余人次收看
2023年春季水生动物主要疾病防控技术直播大讲堂在线开播。春季天气多变,水温逐渐回升,昼夜温差大,水产养殖进入疾病高发季节。
山区立体种养循环农业 发展肉牛代养规模养殖
据介绍,公司负责基地生产运营、安排劳动务工、组织技术培训和科技成果运用。村集体经济实施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联系落实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农户流转土地集中种植饲草,参与基地就近就地务工,监测户参与肉牛代养。
开启循环种植 大棚经济托起村民的致富梦
近日,走进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河西街道巴音河西村,一座座温室大棚整齐排列。掀开门帘,一股温热的气息扑面而来。大棚里各种蔬菜绿意盎然、长势喜人。几名村民动作熟练地采摘着,将一棵棵小油菜拨叶、去根、装箱,忙得不亦乐乎。
秸秆饲料供应利用产业链 绿色生态养牛饲料养出优质牛
近年来,临武县农业农村局围绕秸秆饲料化利用,完善秸秆收储体系、培育秸秆利用主体,形成了一条秸秆饲料供应利用产业链,小秸秆成了绿色生态养牛饲料,“养”出了优质牛。
萧山区加大政策资金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以绿色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
近年来,萧山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把支持农业生态建设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推出水稻绿色防控技术示范补贴、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等举措,引导农业经营主体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治病虫害技术和产品,以绿色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
大型农机具助力农业 机械化生产使收入显著提升
截至目前,全省已培训农机管理和农机驾驶操作等农机从业人员6.3万人次,检修农机具247万台(套),占应修数的89.3%。其中,检修大中型拖拉机45.86万台(套),小型拖拉机35.85万台(套),机动插秧机20.86万台(套),联合收割机9.62万台(套)。
植保无人机满载着药肥穿梭在田地上空 农业机械化振兴乡村
近几年,倪本荣带动合作社6人学习操作技巧,合作社植保无人机也增加到3架。每年他还会带着无人机,深入肥东县包公镇、肥西县上派镇和巢湖市烔炀镇等地,为当地种植大户提供植保服务。
多元化发展促种业振兴 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 构建现代种业创新体系
据了解,天津的小站稻育种已进入国内领先行列,黄瓜育种技术和品种水平全国领先,“津字号”黄瓜品种推广面积占全国华北型品种面积70%以上,花椰菜育种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薄皮甜瓜处于我国同类品种主导地位。畜禽种业方面天津拥有全球第二大澳洲白绵羊核心种群,“澳洲白羊”与“杜泊羊”种群品质国内领先,丹系长白种猪是全国最先引进的品种。
湖南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技术培训班在长沙开班
日前,湖南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技术培训班在长沙开班,来自全省承担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第三方社会化服务组织的负责人及技术骨干等100余人参加。
全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技术培训班在广州市开班
为进一步做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加快推进粪肥就近就地还田,提高科学施肥技术水平,近日,全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技术培训班在广东省广州市开班。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陈宗云、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党委书记张晔等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
畜禽粪污变废为肥 种养循环助力农户丰产增收
自2021年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以来,这样的变化在云岭大地随处可见。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云南省紧紧围绕“畜禽粪污再利用”“化肥减量化”两个目标,积极推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绿色转型,助力种植业和养殖业协调发展,探索出一条生态循环的绿色农业发展道路,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草莓种植如何管理 应注意什么问题
草莓管理上应注意什么问题呢?草莓在一年中的生长发育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下面我们介绍一下在草莓管理上各时期分别要注意什么问题。(1)萌芽和开始生长期

黄瓜株距行距是多少 一棵黄瓜苗能结多少瓜
黄瓜是由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中原的,中国各地普遍栽培,为中国各地夏季主要菜蔬之一。本文介绍黄瓜株距、行距是多少,以及一棵黄瓜苗能结多少瓜等问题,供参考。一、黄瓜株距、行距是多少
点击阅读更多农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