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菠菜有望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
【摘要】近日,在位于上海市奉贤区庄行镇的上海绿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多个蔬菜大棚内,菠菜进入了收获期。和往常不同的是,这一批成熟的菠菜是通过采收机采收的。
近日,在位于上海市奉贤区庄行镇的上海绿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多个蔬菜大棚内,菠菜进入了收获期。和往常不同的是,这一批成熟的菠菜是通过采收机采收的。随着菠菜采收机稳步向前,绿油油的菠菜整齐地随着传送带被自动装筐。通常情况下,菠菜连栋大棚里的一条畦面,过去两个工人人力采收大概需要花费2小时,如今机械化操作后,全程只需大约二十分钟。经过上海市绿叶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两个专业组的产学合作与现场推进,沪郊菠菜有望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
上海市绿叶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所所长朱为民告诉记者,实现菠菜机械化最重要的是合适的品种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农机与农艺。从整地到播种,环环相扣,最终才能实现机械采收。
首先,地要整得很平整,将机器收割时起伏造成的误差降到最低;播种也要很整齐,方便后期采收机行驶。而在品种方面,机器采收需要蔬菜株型直立、根部纤维含量低,这样剪切强度低,不会损伤刀片,从而适合机械化栽培和管理技术的应用。经过上海师范大学农科专家长期以来的不懈选育,最终得到了“沪菠5号”和“沪菠10号”两个品种。除适宜机械化采收外,这两个菠菜品种还具有草酸少、适口性好,长势旺盛、生长速度快、有光泽,叶肉厚等特点,从播种到采收的时间需要40天左右。前者是中熟品种,亩产在1100公斤左右;后者是中晚熟品种,适用于夏季蔬菜供应,亩产超过1400公斤。目前,团队还在发掘其他适于机械化生产的叶菜品种。
本次现场展示的上海绿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是上海市蔬菜标准园、市首批蔬菜机械化应用示范点,也是本市的绿叶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培育核心示范基地。今年3月17日,基地通过机械整地、机械起垄在试验大棚内形成1米多宽、近20厘米高的肥土垄台。随后,又通过播种机埋下了适合机械化采收的菠菜种子。之后经过自动喷洒、雾化等水肥管理,如期迎来了机械收割。
目前,该基地在菠菜播种到采收环节,耕地、作畦等农活全部都靠机械完成,实现了植保作业、自动灌溉和水肥一体化作业。再加上灭茬机、旋耕机等诸多新型农机的辅助,该合作社的综合机械化率达到了70%以上。
遵义道真大以食用菌菇大棚种植为产业 年产值达4亿余元
近日,遵义市道真自治县旧城镇旧城社区亭子坝食用菌园区一派繁忙,菇农万登喜在大棚里忙着采摘香菇。他满脸喜悦地说:“租了两个棚,每个大棚年租金只要2500元。这是第四茬采摘了,前三茬一共卖了10多万元。”
竹产业年产值超3600亿元 通过线上线下销往全国各地及国际市场
竹产业是我国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之一。国家林草局最新统计显示,目前,我国竹产业年产值超3600亿元,正在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马铃薯育种技术将繁殖系数提高1000倍 极大地降低种植成本和减少病虫害
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马铃薯育种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期刊《细胞》上发表,这项技术将马铃薯的育种周期由原来的10年—12年缩短至3年—5年,大大提高了马铃薯育种进程,标志着我国在马铃薯育种基础理论和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打开番茄属遗传资源 栽培特色番茄品种
日前,由新疆农业科学院加工番茄生物育种创新团队牵头多家单位,历时7年攻关的《超级泛基因组研究揭示野生和栽培番茄物种基因组和结构变异多样性》科研成果,在全球顶级科学期刊《自然·遗传》上发表。这是新疆农科院自1955年成立以来首次以第一单位在《自然·遗传》上发表论文,也是新疆科研单位的首次。
智能玻璃温室大棚水培蔬菜种植 先后试种成功200多个蔬菜品种
走进村庄西侧河北高绿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智慧生态园智能玻璃温室和智能阳光生产大棚,一排排架子上叶菜鲜嫩水灵。更让人感觉新鲜的是,3000多平方米的智能玻璃温室和9个标准化智能阳光生产大棚,蔬菜生产不用土,浇菜用的还是纯净水。
以虫治虫的豇豆绿色种植科技 至少可以多收获6次
走进林明星管理的豇豆大棚,虽已进入种植收尾期,但豆秧上仍挂满了青绿的豇豆,豆身细长、表面光滑。“整个种植期,我们没使用过一次化学农药。相较于传统种植的豇豆,我们至少可以多收获6次,商品豆的数量明显提升,次级豆数量减少50%以上,平均收购价每斤也高出1元。”林明星说。
无土栽培技术实现蔬菜种植高产省力棚内四季如春 助力产值产量双丰收
北京市密云区巨各庄镇蔡家洼村利用无土栽培技术,实现蔬菜种植高产、省力不受气候影响,给蔬菜生产插上智慧化翅膀。
政府免费搭建高效温棚种植辣椒 一跃成为富农的大产业
近日,沐浴着春日暖阳,走进具有全省“菜篮子”基地之称的海东市乐都区寿乐镇引胜沟,桃红柳绿、姹紫嫣红映衬下,河湟特有的田园风光愈加迷人。
食用菌种植大棚内 朵朵菌宝宝正等待着破壳而出
春寒料峭,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三合镇寺台村食用菌种植大棚内,气温舒爽,一排排整齐排列的食用菌棒,现代化喷洒设备时刻监测空气湿度,朵朵“菌宝宝”正等待着破“壳”而出,工人忙着分拣、搬运,给“菌宝宝”们“安家”……
金奖哲优果蔬专业合作社引入新品种 番茄种植带来新增收
近年来,上海哲优果蔬专业合作社为了提高产能下了很大的功夫。往年,番茄的种植时间都在10月下旬,但负责人担心冬季的恶劣天气会导致番茄苗冻坏,便在原先保暖方案上把种植时间改成12月,到来年3、4月份就可以上市。
上新引进蔬菜水果新品种 培育新时代的种植能手和科技农民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来农时不等人。乘着春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草业花卉与景观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漷县镇军屯村科技小院负责人张秀海带着专家团队,走进军屯村开展春耕春种的相关技术指导。
小菌菇种植撑开致富伞 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春雨绵绵,滋养万物。近日,在广西百色市德保县东凌镇多俄村食用菌示范基地里,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套袋制作菌棒、消毒接种菌种、整齐码放菌棒,观察菌菇生长情况、监测大棚温度、采摘筛选菌菇等各项工作,一派忙碌的景象。
羊肚菌种植栽培技术 大棚温室亩产超千斤迎来丰收季
羊肚菌是世界十大名贵菌种之一,口感鲜嫩清甜,营养价值高,煲汤、清炒、红烧、蒸制均有独特风味,颇受市民喜爱。不过羊肚菌一般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要引种到干旱寒冷的北方来,难度不小。
做强蔬菜产业 助力脱贫攻坚农民增收致富
永昌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好省、市决策部署,打破限制产业发展的难点和痛点,大力发展现代蔬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数字蘑菇上餐桌 食用菌生产过程已实现智能化控制
春分时节,记者在省内两家食用菌产业示范基地看到,依靠数字赋能,种蘑菇就像在工厂里生产零部件一样,产出的“数字蘑菇”,源源不断发往市场,走上市民的餐桌。
种植有机蔬菜 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带动村民们共同致富
大学园艺专业毕业后,孟伟伟到深圳一家有机蔬菜公司从事种植管理工作。在学习实践过程中,他逐渐认识到有机蔬菜市场发展前景好,还能带动群众致富,于是选择回乡创业。
持续发展壮大蔬菜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永昌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好省、市决策部署,打破限制产业发展的难点和痛点,大力发展现代蔬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油菜产业专家团提出油菜减灾保丰收措施
3月中旬,河南南部油菜已进入初花期,部分品种进入盛花期,中北部油菜也进入蕾薹期。近期的雨雪降温天气是否对油菜生长造成影响?中国农科院油菜产业专家团在李培武院士带领下在河南田间现场调研研判认为,这次雨雪和降温天气对油菜生长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但也有有利的因素,只要及时采取有效技术措施,就可以把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力保丰产丰收。

洋姜和生姜有什么区别 洋姜的作用有哪些
内容提要: 洋姜的外形非常类似于生姜,但是却不是生姜,很多人难以正确区分洋姜和生姜,那么,洋姜和生姜有什么区别?洋姜的具体作用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莴苣如何施肥产量高
内容提要: 莴苣是一耐寒的蔬菜,经济性状为肉质茎。莴苣如何施肥产量高?莴苣在有机质丰富、疏松通气的土壤上根系发展快,有利水分、养分的吸收。莴苣所吸收的养分中,氮素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任何时期缺氮都会抑制莴苣叶片的分化,使叶数减少,影响同化作用,使食用部分收获量减少,特别是生长初期,缺氮影响为严重。幼苗期缺磷,不但叶数少,而且植株矮小,产量降低。缺钾对叶片的分化影响较小,但会影响莴苣长粗,所以对于莴苣等绿叶蔬菜,仍然需要注意氮、磷、钾的配合施用。
点击阅读更多种植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