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的催产技术
【摘要】泥鳅通常2冬龄即发育成熟,每年4月开始繁殖(水温18℃),繁殖的水温为18~30℃,最适水温为22~28℃,产卵在水深不足30厘米的浅水草丛中,产出的卵粒粘附在水草或被水淹没的旱草上面,孵出的仔鱼常分散生活,并不结成群体,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泥鳅的催产技术吧!

生活习性
泥鳅为小型底层鱼类,生活在淤泥底的静止或缓流水体内,适应性较强,可在含腐殖质很丰富的环境内生活,当水缺氧时可进行肠呼吸,而在水体干涸后,又可钻入泥中潜伏。以各类小型动物为食,为批产卵,繁殖期主要5~6月,最大个体可长达300毫米,肉质优良,为出口水产品之一。
亲鳅选择
用于繁殖的亲鳅主要是从上年的成鳅池中挑选,也可以从附近市场上选购。雌鳅一般要求体重25克以上,体长14~18厘米。雄鳅体重要求不严格,一般体重12克以上,体长10厘米以上。要求体表色泽正常,光滑无病斑,体形匀称,活动敏捷,年龄2~3龄。催产时应选择发育较好、腹部卵巢轮廓明显的雌鳅和健康活泼的雄鳅配对,雌雄比为1:2。
池塘条件
不论来自哪里的亲鳅都必须在池塘中进行产前培育,培育时间不少于2个月。亲鳅培育池塘面积为1200~1500平方米,能保持正常水位60~80厘米,透明度20厘米,肥度适中。亲鳅投放前先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茶籽粕等彻底清塘消毒。待药性消失后,施放基肥,培肥水质,然后再放养亲鳅。放养密度为每亩水面投放325千克亲鳅,雌雄混养。
鳅池管理
进人3月份,水温高于10℃时即可投喂人工饲料,饲料要求粗蛋白质含量30~35%、脂肪5%,以动物性蛋白为主。池塘水温15℃时投喂量为体重的1%左右,水温20℃时投喂量为体重的2%左右,水温25℃以上投喂量为体重的3%左右。投喂时间为上午8~9时,下午16~17时。每周定期冲水1次,每次2小时,加深水位5厘米,不要大量换水,保持一定的肥度有利于大鳞副泥鳅性腺发育。

泥鳅自然繁殖技术
泥鳅被称为“水中之参”,具有很高的养殖价值,自然繁殖是指在人工控制条件下模仿自然环境条件,让泥鳅自行产卵孵化,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泥鳅子代的成活率,操作也十分简单,很适合泥鳅养殖专业户使用

捕捉泥鳅有哪些方法
泥鳅广泛分布于亚洲沿岸的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及印度等地,我国各地分布较广,但是由于泥鳅身体圆滑,有喜钻人泥土中的习性,给捕捞带来较大困难,造成养殖泥鳅的回捕率不高,直接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

养一亩泥鳅能挣多少钱
泥鳅为小型底层鱼类,生活在淤泥底的静止或缓流水体内,适应性较强,营养价值非常高,称为“水中之参”,人工养殖随着市场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其养殖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全国也都大体呈现这种趋势

台湾泥鳅的养殖技术大全
台湾泥鳅是指台湾本土泥鳅与大陆泥鳅混合杂交的品种,相比于普通的泥鳅,台湾泥鳅生长速度明显要快上许多,从3至5厘米的寸鱼到可上架出售的成鱼只需短短的三个多月时间,再加上泥鳅本身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深得消费者的喜爱,养殖户热情高涨。目前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带以及广东省东部地区的揭阳、汕头、汕尾等地区进行规模养殖。

泥鳅如何才能安全越冬
泥鳅对水温的变化相当敏感,除我国南方终年水温不低于15℃地区,可常年饲养泥鳅,不必考虑低温越冬措施以外,其他地区一年中泥鳅的饲养期为7~10个月不等,有2~5个月的低温越冬期,当水温降至10℃左右时,泥鳅就会进入冬眠期。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泥鳅一般会钻入泥土中15厘米深处越冬。由于其体表可分泌粘液,使体表及周围保持湿润,即使1个月不下雨也不会死亡。

藕田泥鳅套养技术
在藕田中套养泥鳅是迅速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生产模式,不仅可以增加藕的产量,还能提高泥鳅的养殖效率,是增加收入、提高使用率的高效办法,同时也能促进藕池水生态环境的平衡

大棚养殖泥鳅技术
泥鳅在我国南方分布教多,北方不常见,全年都可采收,但以夏季最多,捕捉后可鲜用或烘干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被称为“水中之参”,近几年来随着国际国内市场需求量的增加,现已成为养殖前景较好的淡水名优品种

大鳞副泥鳅养殖技术
大鳞副泥鳅为鳅科副泥鳅属温水性鱼类鱼类,分布于四川、浙江、台湾、辽宁、黑龙江等地,为泥鳅中个体大、生长快的品种,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有相当高的营养价值和养殖前景

泥鳅苗价格及养殖方法
泥鳅是一种特殊的鳅类,为鳅科泥鳅属小型底层鱼类,在我国分布各地,南方分布较多,北方不常见,和其它的鱼无论外表、体形、生活习性等都不同,营养价值非常高,素有“水中之参”之称

池塘泥鳅高效养殖技术
泥鳅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一种鱼,被称为“水中之参”,和其它鱼无论外表、体形、生活习性都不同,我国除青藏高原除西藏林芝地区外各地河川、沟渠、水田、池塘、湖泊及水库等天然淡水水域中均有分布

泥鳅和黄鳝哪个好养殖
泥鳅为小型底层鱼类,生活在淤泥底的静止或缓流水体内,适应性较强,可在含腐殖质很丰富的环境内生活,当水缺氧时可进行肠呼吸,而在水体干涸后又可钻入泥中潜伏,以各类小型动物为食

养泥鳅需要多少成本
泥鳅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一种鱼类,生活在淤泥底的静止或缓流水体内,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各地池塘、沟边、湖泊、河流、水库、稻田等淡水水域中均能发展养殖,而且养殖效益非常高

泥鳅的养殖技术
泥鳅是一种小型的淡水经济鱼类,营养丰富,有水中人参之称,随着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大,野生的资源已不能满足需求,所以人工养殖泥鳅兴起。在经过近年来的调整,泥鳅的养殖业发展迅速,加上市场价格稳定,经济效益也越来越高,下面来亲农网看看泥鳅的养殖技术吧。

夏季高温季节泥鳅养殖管理要点
夏季高温炎热,是养殖泥鳅的关键点,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泥鳅的摄食量也在不断增加,是生长旺季,但同时也是疾病多发季节,这时的管理难度增大。所以在夏季高温时的管理尤为重要,那么在夏季高温期间泥鳅该如何管理,一起来亲农网看看吧。

养殖泥鳅投资多少钱
泥鳅的营养丰富,在我国市场上非常受欢迎,在各地的餐馆,饭桌上也成为一种非常美味的菜肴。泥鳅不仅有着食用价值,还有着一定的药用价值,可以用来养容保颜等。现在泥鳅的市场越来越大,很多人也想在泥鳅的市场产生牟取一份经济利益。但是不知道养殖泥鳅需要投资多少钱,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提高泥鳅的成活率
泥鳅与黄鳝一样,在乡下的农田中随处可见,是一种非常美味的水产动物。在我国有各种不同的做法,可以炒着吃,炸着吃,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养殖泥鳅也成为了一种比较火热的养殖项目,但是很多朋友养殖的时候却发现泥鳅的成活率极低。那么我们该如何提高泥鳅的成活率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泥鳅养殖技术要点
泥鳅的肉质非常鲜美,是我国一种很受人欢迎的野味。泥鳅不仅可食用,还有着一定的药效作用,在我国各地池塘、水田中都有分布。其营养价值是非常高的,现在泥鳅的在我国也有着一定的养殖面积。那么养殖泥鳅有什么要点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泥鳅的养殖技术要点

无土养殖泥鳅
无土养殖泥鳅是近几年来新兴的一种养殖技术,因为使用稻田等有土养殖等方式进行养殖的话,泥鳅的成活率无法控制,其品质也不是特别好。并且现在农药等化学物质的滥用导致泥鳅的生长受到一定影响,市场一度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所以无土养殖泥鳅必定会成为以后最常见的养殖方式,下面小编就带来了的无土养殖泥鳅的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泥鳅养殖一亩产量多少
泥鳅养殖一般的规模大概就是一亩池塘的面积,包括是稻田养鱼,以一亩水稻田起。一亩养殖规模,可以说是一般人开始养殖的最初规模。养殖泥鳅以前大家都很关心,养殖一亩的泥鳅,最后的产量是多少。毕竟养殖期间会增重,也会生产。所以最后产量不一。现在可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过冬前泥鳅暂养技术
泥鳅养殖在我国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养殖项目。泥鳅与黄鳝一样,有着非常美味的味道,并且营养价值也是比较高的。而冬季因为温度低,泥鳅容易冻死,因此想要泥鳅在春季反季节上市的话,那么在过冬前便要做好暂养工作。那么泥鳅该如何暂养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过冬前泥鳅暂养技术
点击阅读更多养殖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