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一亩产量多少
【摘要】泥鳅养殖一般的规模大概就是一亩池塘的面积,包括是稻田养鱼,以一亩水稻田起。一亩养殖规模,可以说是一般人开始养殖的最初规模。养殖泥鳅以前大家都很关心,养殖一亩的泥鳅,最后的产量是多少。毕竟养殖期间会增重,也会生产。所以最后产量不一。现在可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一、投放
目前一亩地大概能投放长度在5厘米的泥鳅苗400斤左右,可以少一点,也可以多一点,正常一般是400斤。大概一斤会有100条左右,大概最后会投放4万条泥鳅苗。但是如果是分隔池塘吗,可能投放量会减少一些。泥鳅一般经过3个多月就可以长成,如果在养殖过程中,一斤泥鳅的饲料从1斤逐渐到2斤左右,如果是购买配制饲料,大概是1.3元一斤。
二、生长
养殖大概三个月以后,生长重量会增加,三个月以后重量会增加8倍左右。大约一亩地的泥鳅产量是3200斤左右。不过也不一定,期间会有长的重量的差异,不一定每一条都会固定重量,只是一个大概或者是平均重量。而且期间可能会出现生病死亡的,或是多增加了生产小泥鳅,所以不是绝对产量。
三、成本
如果一斤泥鳅苗在10元的话,一亩地泥鳅苗就需要4000元左右,饲料是1.3元一斤,前一个月一斤泥鳅吃1斤饲料,第二个月一斤泥鳅吃1.5斤饲料,最后一个月一斤泥鳅吃2斤饲料。总共是520斤、600斤、800斤,总计价格是2496元左右。修建一个大的池塘大概是2000元左右,一些其他的杂费、医药费用、消毒石灰之类的大概是1000元左右。
四、利润
如果一斤养成泥鳅目前大约是24到42元一斤,总产量是3200斤,大约收益是76800到134400之间。除去成本是泥鳅苗花费4000元左右、饲料花费2496左右,修建费用2000元左右、杂费1000元左右。所有成本将近一万元左右。但是可能其中会有一些情况不同的,可能产量或者花销会更贵一些。毕竟修建、养殖没有细节花费,可能会有一些变化。
以上的价格、产量、收益之类的都只是作为一个参考,不能算做真正就会是这样的情况。要根据自己当地实际,做好市场调查,这样可能对自己帮助更大。希望对需要的人有些帮助。

过冬前泥鳅暂养技术
泥鳅养殖在我国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养殖项目。泥鳅与黄鳝一样,有着非常美味的味道,并且营养价值也是比较高的。而冬季因为温度低,泥鳅容易冻死,因此想要泥鳅在春季反季节上市的话,那么在过冬前便要做好暂养工作。那么泥鳅该如何暂养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过冬前泥鳅暂养技术

稻田泥鳅养殖技术

无土养殖泥鳅技术

泥鳅的品种主要有哪些
泥鳅属鳅科,泥鳅被称为“水中之参”,在中国南方各地均有分布北方不常见但也分布各地。泥鳅生活在湖池,且形体最小,只有三、四寸长。它体形圆,身短,皮下有小鳞片,颜色青黑,浑身沾满了自身的粘液,因而滑腻无法握住。品种主要有:真泥鳅、大鳞副泥鳅和中华沙鳅。

泥鳅养殖技术

网箱泥鳅养殖技术
网箱养殖泥鳅具有设备简单,单产高,管理方便,易捕捞,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实用养殖技术,现将网箱养殖泥鳅的技术介绍如下:

泥鳅常见疾病的防治技术
泥鳅虽然生命力较强,但养殖泥鳅生活的水域是一个很复杂的环境,它们的生长和生活除了受水环境的影响外,还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以上任何一种因素的变化超越鳅鱼本身的适应能力,或是鳅鱼自身抵抗力减弱,都会导致病害的发生。

仿生态甲鱼养殖的技术要点
甲鱼,学名叫做“鳖”,又称“团鱼”、“王八”等。甲鱼肉富含蛋白质、无机盐、各类维生素、盐酸、脂肪等各类营养成分,其龟甲又富含骨胶原、蛋白质、脂肪、肽类和多种酶以及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甲鱼不仅是餐桌上的一道美食,还可以作为中药材料入药,有清热养阴,平肝熄风,软坚散结的作用,对肝硬化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泥鳅池塘养殖搭建
现在养泥鳅的农夫基本都选着了池塘养殖模式,这样的模式相对目前的养殖情况来说是最合适的。那么泥鳅池塘该怎么搭建呢?哪些方面是要注意的呢?这些方面小编在这里给广大养殖户介绍下。有需要的朋友不要错过。

泥鳅常见的几种暂养方法
泥鳅是泥鳅在成熟捕捉后,准备上市售卖前都需经过几天的暂养,它的目的是为了排出泥鳅体内的粪便,提高运输时的成活率,外加去除泥鳅在养殖时带有的一股泥腥味,改善口味。经过多年的经验,已总结出几种方法,下面来亲农网看看这几种暂养的方法吧。

泥鳅养殖注意事项
泥鳅也是比较特色的水产养殖之一,泥鳅的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畅销,很多养殖户通过它实现了发家致富。于养鱼相比,泥鳅养殖还是有一定要难度的,往往因养殖失败导致亏损的养殖户很多,那么我们在养殖泥鳅时要注意些什么,一起来亲农网看看泥鳅养殖注意事项吧。

怎么培育泥鳅苗种
泥鳅是鲜嫩味美的水产养殖类动物,市场需求大,只要有输出基本就有需求,野生泥鳅数量很少,也有一定的季节性限制,因此人工养殖可以极大程度的填补市场空缺,非常具有养殖前景。

泥鳅寄生虫怎么防治
泥鳅是我国主要的水产养殖项目,也是人们喜欢食用的肉类,有着较高较特殊的营养价值。一般在水产养殖中,最怕的就是各种病虫害发生,水环境人工养殖都比较密集,所以容易出现病虫害。在养殖泥鳅时,常发虫害就是寄生虫病,这些虫在水中大量繁殖,寻找寄主危害。介绍寄生虫为害及防治是这篇文章主要内容。

泥鳅养殖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泥鳅是餐桌上常见美食,但随着大量的捕捉,野生的也是泥鳅越来越少,而人工养殖泥鳅也成为了一种前景广阔的养殖业。近些年市场对于泥鳅的需求越来越大,价格上涨,各地养殖泥鳅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但随着养殖面积和规模的扩大,它的疾病也随着多发。那么泥鳅养殖是有哪些疾病?一起来亲农网看看吧。

稻田怎么养泥鳅
稻田是一个比较自然的小生态环境,里面有各种虫类、微生物、田螺等自然食物,所以稻田很适合养殖一些水产动物,之前有很多地方养稻花鱼,其实稻田里放养泥鳅养殖也很好。这种半自然的放养,比起人工建养殖场来养殖可以节省许多人力物力,还可以减少病害发生,放养提高泥鳅品质。那么稻田该怎么养,要注意什么,文章会给大家详细介绍。

泥鳅的养殖条件
野生泥鳅生长在适合的自然环境中,随州环境改变,野生数量也会改变。说明泥鳅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条件,需要满足的这些条件的环境,才能良好生长。具体条件会因为泥鳅的特性而产生。接下来就带着疑问进入下文,一起来了解泥鳅生长的具体需要条件。

泥鳅常见的几种养殖模式
泥鳅营养价值方法,市场价格稳定,养殖周期短,经济效益也比一般的水产养殖高,泥鳅经过多年的养殖,延伸出多种的养殖技术。那么你们知道是哪些养殖技术吗?一起来亲农网看看泥鳅常见的养殖模式吧。

泥鳅田螺混养技术
养殖泥鳅用很多种模式,这些模式往往取决于养殖环境不同,养殖方式不同,或者是不同的混养模式。今天主要介绍的就是泥鳅跟田螺混养的模式,这样的模式养殖有什么好处,能决解什么问题、具体混养过程是怎样的,就看接下来我给大家一一描述了。

养殖泥鳅的风险
泥鳅的美味是受到了大家的认可的,其市场而是比较大的,但是不能因为看到了这些就决心加入其中,因为其潜在的风险也是不小的。养殖泥鳅的时候会碰到哪些风险呢?下面就来一一了解下吧!

泥鳅的养殖前景
泥鳅是杂食性小型淡水鱼类,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半岛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在我国除青藏高原外各地的河川、沟渠、水田、池塘、湖泊及水库等天然水域中均有分布,尤其在长江流域和珠江中下游地区
点击阅读更多养殖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