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资讯网>农村新闻网>正文内容 疏解 攻坚战 担当

北京:用担当打赢疏解整治攻坚战

【摘要】清退低端产业、治理开墙打洞、整治背街小巷……一场疏解整治的硬仗正在北京轰轰烈烈地进行。攻坚克难,需要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这场硬仗中,全市广大基层党组织讲思路、有方法,党员干部不畏难、勇担当,让党徽在疏解整治的一线闪耀光芒。党员干部勇带头,让支部凝心聚力今年,朝阳区十八里店乡梳理出低端产业265个,建立台账773份。在清

 北京:用担当打赢疏解整治攻坚战

 清退低端产业、治理开墙打洞、整治背街小巷……一场疏解整治的硬仗正在北京轰轰烈烈地进行。攻坚克难,需要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这场硬仗中,全市广大基层党组织讲思路、有方法,党员干部不畏难、勇担当,让党徽在疏解整治的一线闪耀光芒。

党员干部勇带头,让支部凝心聚力今年,朝阳区十八里店乡梳理出低端产业265个,建立台账773份。在清退低端产业工作中,该乡坚持组织带领、干部带动、党员带头、四方联动的三带四联工作法,有力保障了疏解任务的顺利推进。

组织带领,统筹指挥在前。十八里店乡党委先后10余次召开疏解工作动员会,与8个村签订责任书。疏解任务层层下达后,如何落实,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干部看支书。

党委有要求,基层必须要落实。该乡小武基村党支部书记吴立华首先从思想上增强了觉悟,他说:非首都功能疏解,思想认识非常重要,认识到位,才能落实到行动上。

打硬仗,必须凝心聚力。为了使班子成员及村干部统一思想,吴立华多次召开疏解动员会、工作协调会,到现场查看拆除进度,与村干部谈心谈话。村党总支还创办了内部刊物,广泛宣传疏解工作的重大意义和相关政策,及时告知村拆除工作进程,让广大干部群众家喻户晓、自觉参与、积极配合。

干部带动,党员带头。十八里店乡2000余名党员亲手书写忠诚履职承诺书,干部带头签约,党员带头做亲朋好友工作。同时,党员干部包片包户,各个击破。5月1日,小武基一处汽配城启动拆除工作。这处汽配城全部是简易钢结构,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而且平时人、车流量大,经常造成交通拥堵。此次拆除,打响了小武基村疏解整治的第一枪。同日,老君堂、横街子等村也都启动了拆除工作,十八里店乡疏解整治掀起高潮。

在推进疏解清退过程中,十八里店乡十分注重合力宣传,坚持四方联动,促进疏解政策入脑入心。一是充分发挥地区商会作用,分期分批组织召开政策宣讲会、答疑会,分类召开已签约户、未签约户、观望户座谈会,有效促进签约;二是联合群团,通过广播、入户、流动宣传车等形式,立体化广泛宣传疏解政策和重大意义;三是主动对接乡域内大型出租公寓及企业,拍摄疏解宣传片、安全教育片定期播放,用实际案例说法教育;四是积极邀请产业承接地与村民一起深入辖区企业,宣讲产业承接各项优惠政策措施,助推产业转移。

截至7月底,十八里店全乡共疏解小武基村、横街子村、西直河村等低端产业511家,拆除面积达260万平方米,完成全年任务的74%。

说理说情说利弊,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南四五环之间、京开高速以东,一块原本占地130亩的物流仓储基地,现在已变成了大兴区生态文明教育公园。2014年4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曾在这里亲自种下一棵树。如今,这棵树已深扎大地,枝繁叶茂。

上世纪90年代,西红门镇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工业大院开始兴盛,全镇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挤了27个村级工业大院,聚居流动人口多达12万余人,也因此形成了流动人口多、低端产业多、安全隐患多和基础设施差、环境卫生差、社会治安差的三多三差发展困境。

为了促进产业升级,早在2013年,西红门镇就在全市打响了疏解腾退的第一枪。把低端变高端、把工业大院变公园绿地,是该镇疏解腾退的两个主要任务。

为了推进工作,西红门镇党委抓住作为北京市城乡结合部改造试点镇和全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先试先行镇的机遇,提出了拆建并举、快拆快建、同步还绿的工作思路,探索形成了包片包村包进度、盯人盯事盯矛盾、说理说情说利弊的党建工作方法。

在西红门镇,拆除腾退时间最早、速度最快的是星光社区。对于该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宝全来说,这项工作最大的矛盾和压力来自工业大院的商户。商户的顾虑很多,意见也很大,他们在这儿10多年了,一下子让他们拆了房子走人,难度太大了。他坦率地说。

为了做通商户的思想工作,李宝全带着村干部家家走、户户谈。曾面对商户长达4个小时的聚众威胁,他们有理有据,耐心解释、化解矛盾,不到1个月的时间,就拆除了15万平方米。

与李宝全不同,大生庄村党支部书记李武江面临的最大矛盾群体是本村的300多名村民。拆掉大院,村民的租房收入和年终分红就都没了,这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这是块最难啃的骨头。

今年春节期间,李武江带着村两委干部和村民代表走村入户,与村民敞开心扉,听他们的意见,讲政策说好处,并把镇里拆除腾退过渡期每人1.3万元的分红金交给了他们。明白了政策,看到了实打实好处的村民,开始纷纷支持村里的拆退工作。

只要不让老实人吃亏,老百姓都会选择相信我们,工作也就好开展了。李武江告诉记者,正是因为在拆除腾退中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村里的乡村文化产业才得以顺利实施。

目前,大生庄村村民的老旧房子全部被拆除,重新建起了一座座排列整齐、红色木窗木门的四合院,而村民每年将可获得15万元的租金收入。如今,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村民们正通过腾笼换鸟迈上一条增收致富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