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致富网>每日农经网>正文内容 [每日农经]种下黄精赚“黄金” 20160621

种下黄精赚黄金 20160621

【摘要】来到云南省普洱市,雨季的到来,给记者进山寻宝增加了不少难度。记者要找的这个宝贝就在深山密林里,那么到底是什么呢?

专题:黄精 记者 种植

 种下黄精赚“黄金” 20160621

[每日农经]种下黄精赚“黄金” 20160621

记者 孙志鹏:老乡,老乡,您这扛着锄头干什么去啊?

云南省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威远镇文朗村种植户 杨勇:挖“黄金”。

记者:挖什么?黄金啊?这可不得了啊,扛着把锄头都能把黄金挖出来。这我得跟着凑凑热闹,没准儿一不小心这就发大财了。等等我,老乡。

山上密林里有黄金,虽然是将信将疑,想想还是够诱人的,那么到底能不能找到黄金呢?

记者:老乡,咱要挖的这个黄金纯度高不高啊?

云南省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威远镇文朗村种植户 杨勇:什么纯度啊?

记者:黄金不都论纯度吗?

老乡:你搞错啦。我说的“黄金”是中药的“黄精”啊。

记者:黄精啊?我还以为能发笔财呢,你看看,真是普通话不好害死人啊。

种植户杨勇把记者带到了他自己的黄精种植基地里。

杨勇:这棵就是了。

记者:这棵就是啊?这个现在能挖吗?

杨勇:还不能挖。

记者:不能挖啊?那什么样的能挖啊?

杨勇:看,他们现在正在挖,上面的黄精就大了。

记者:走,咱上去看看去。

杨勇:孙记者, 你看,这棵就大了。

记者:哦,这么长,这个。这个现在就能挖了,是吧?

杨勇:是的,现在可以挖了。

记者:来来,咱挖出来看看。您看这上面的部分,这得有两米多长了。

树林下有丰富的松针和落叶,上面的土很松软。但挖黄精时一定要小心翼翼,免得不小心给弄断了。

记者 吴兴民:一般像这个比较成熟的黄精个头在多大啊?

杨勇:成熟的可能三四公斤吧。

记者:三四公斤?您看,这是比较完整的黄精的植株就是这样的。这下面是入药的部分。这棵长得有几年你估计?

杨勇:有四年吧。

记者:四年。你怎么看出来的?

杨勇:它一排排的。

记者:一年长出来这么一块,第二年又长出来一块。

杨勇:你看就是这样的。

记者:外形有点像大姜。这一块,我掂量着应该能有个1公斤多。像这样一棵大概市场上能卖多少钱?

杨勇:鲜的十五六元钱一斤吧,干的现在是四五十元钱一斤吧。

四年前杨勇在这一片树林下种上了的黄精,今年已经可以挖了。

黄精,又名鸡头黄精、黄鸡菜、老虎姜、鸡爪参等名称,我国野生黄精属植物种质资源丰富,并且蕴藏量巨大,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呢?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副研究员 梁泉:黄精,这是一个药食同源的植物,它按归经讲,一个是入肺,入肾,入脾。可以健脾,可以养肾,可以润肺,它有这个功效。

黄精不仅药食兼用,它还具有观赏价值,随着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野生黄精也越挖越少了。

种植户 赵仕勇:野生的越来越少了。

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野生的却越来越少,从4年前开始,杨勇开始育苗,这里就是他的黄精育苗基地,每年这个季节,他都要育上一批黄精苗。

杨勇:这是育苗,就是这个样子的。种个一两亩吧。

记者:你育了苗之后能种多少?

杨勇:五六百亩吧。

那么这用来育苗的黄精都是从哪来的呢?原来都是山上的野生黄精,杨勇也特意要带记者去山里寻找一下野生黄精。

杨勇:这个就是。

记者:噢,这个就是黄精啊?这怎么这么一丁点儿啊?

杨勇:这个很小。

记者:这叶子也是被虫吃了?

杨勇:是的,被虫吃了。

记者:咱给他挖出来,看看这个野生的长什么样。这太好挖了。这个下面很小。这个还真是跟一头姜似的。就这么大点儿。你像这种大小的长几年了?

杨勇:第三年了。

挖来野生的小黄精进行育苗,然后再移栽到树林下,就是所谓的林下仿野生种植。

这种种植模式四年收一茬,亩产量可达3吨,亩效益可达5万元左右。

在当地,还有一位种植户种植黄精很有名,记者驱车2个多小时找到了他。

记者:石大哥,您不是要带我看黄精吗?这怎么进了茶园了?

种植户石凤益:对啊,我的黄精是种在茶园里面。

记者:哦,就在这茶园里头啊。

种植户 石凤益:我们这里的黄精全部都是种在茶园里面,用套种的形式。

记者:那这个茶树跟种的黄精之间会不会争肥呢?

种植户 石凤益:不会不会,茶叶根比较深。黄精的根比较浅。茶叶落下来的叶子对黄精非常好,它不会争肥。

记者:说这个黄精跟茶树种在一块儿互相之间没有影响,这事儿我还真是稍微有那么一丁点儿不相信,那怎么来验证一下呢?这不,我请石大哥挖一颗黄精出来,咱们看看这个黄精长得到底怎么样?

记者:石大哥,这棵挖好了吗?

石凤益:挖好啦。

记者:咱们来看看。

记者:您看这一人多高。我啊,身高是2米26,开个玩笑啊,我身高是1米7多啊,那这根杆子跟我这么一比,您看,这个长度大概至少在2米以上。咱们这个黄精的杆子一般都得长这么长吗?

石凤益:嗯,这一版都这么长的。

记者:这个是长了几年啊?

石凤益:这个长了三年了。

记者:三年了。这一颗你估摸着大概有多重?

石凤益:这个最起码有一公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