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十大农业种植致富项目推荐
【摘要】现在是2023年了,新一轮的种植、养殖项目出来了,而要想真正致富,则需要选择适合市场需求和当地条件的种植项目,下面就来说说2023十大农业种植致富项目推荐。

1、培育蔬菜幼苗
很多人都会嫌培育育苗麻烦,因此不少人会选择购买蔬菜幼苗,所以培育蔬菜幼苗也能够获得不错的收入,有些人会利用蔬菜大棚来培育蔬菜幼苗,常见的有花菜苗、茄子苗、番茄苗等,这也导致卖蔬菜幼苗的利润空间大。
2、蜂糖李
蜂糖李被誉为李子界中的“爱马仕”,同时,它的口感味甜如蜂蜜,深受广大群众的青睐。蜂糖李在市面上每公斤能卖到50元左右,亩产量大约在1200公斤,因此,种蜂糖李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3、食用菌
在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食用菌种类数量比较多,比如香菇、蘑菇、金针菇等都是价格比较贵的食用菌的类型,这些食用菌种植比较简单,投资相对比较少,种植的经济效益也是非常可观的。
4、草皮
伴随着大家的生活水平提升,大家对于环境的美化以及净化空气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所以对于草皮的需求量变得越来越大,用途也变得越来越广,有很多农民就抓住了这个商机,开始种植草皮,一亩地的收入也能达到万元以上。
5、金银花
金银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主要具有解毒、消炎等功效,市场需求量比较大,是一种非常好的药材。金银花的种植需要选择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同时需要注意适量施肥和病虫害的防治。
6、茶油树
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远远高于豆油、花生油和菜油,与橄榄油比含有山茶甙等特定生理活性物质,并且维生素E含量高一倍,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而且经济价值较高,种植效益好。
7、茶叶
茶叶品种众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气候条件选择不同的品种进行种植。茶叶需要精细经营和科学管理,种植技术要求高。同时,茶叶还可以进行深加工,提高利润,增加附加值。
8、天麻
天麻是一种常见中药,市场需求非常大,在很多止痛的中成药中,都能看到天麻的存在。近几年来,天麻的销量在不断的增长,人们对于养生保健的意识加强,生活水平提高,常常购买天麻食用,其经济价值较高,种植效益很不错。
9、冰菜
冰菜是一种新品种蔬菜,因此很多人都很陌生,其实它的口感非常好,营养价值非常高,不管是用于火锅配菜还是做沙拉,都受到很多人的青睐。此外,冰菜当前供应量有限,所以冰菜的价格略高,在市场需求大的前提下,种植冰菜还是有很大前景的。
10、黄金瓜
黄金瓜颜色非常鲜艳,外表很美,另外汁多味美,香气浓郁,甘甜清脆。它不仅营养丰富,味美可口,还有很好的药用疗效。目前黄金瓜在市场上出现的一年四季都是非常稀少的,所以竞争力小,种植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以上就是关于2023十大农业种植致富项目推荐介绍了,大家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种植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种植项目,你认为在农村种植什么比较赚钱?

陕西清涧县特产介绍
清涧县,古名宽州,是陕西省榆林市下辖县,位于黄河陕晋峡谷西岸,榆林东南部与延安交界处及无定河、黄河交汇处。那么陕西清涧县特产有哪些?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五河县杨传燕 抓住时代带来的每一次机会
杨传燕,是五河县城关镇五交化经营部的负责人,做事脚踏实地,做人堂堂正正,致力于助农增收。身体力行的号召更多优秀的主播加入到五河的电商事业中来,助力五河电商产业的发展,是杨传燕的心愿。随着短视频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人人都开始拍摄视频,明睿的杨传燕也嗅到了商机。自学了一段时间之后,她尝试拍摄了一些农产品及日常用品,由此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粉丝。之后,她便大胆地开始了直播之路。
土地轮作培育壮大水果豌豆产业 带动群众增收8000万元以上
近年来,昭通市昭阳区因地制宜在土地上做“加法”,积极探索耕地高效利用途径,扶持引导群众采取土地轮种方式,培育壮大水果豌豆产业,让冬闲田变成了增收田,有效促进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今年,全区推广稻田轮种水果豌豆2.5万亩,预计带动群众增收8000万元以上。
青海省牦牛藏羊数突破760万 推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
一扫就知道牦牛藏羊的品种、性别、养殖合作社的规模地点,还有详细的屠宰信息、加工日期等。为稳步推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青海省持续实施牦牛藏羊原产地可追溯工程,从生产端、监管端同向发力,筑牢质量安全底线。
木耳、赤松茸、灵芝种植实实在在让土地生金 鼓起村民钱袋子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如何找到符合当地情况、促进农民增收、推进产业发展的新路径?北京市密云区不老屯镇大窝铺村大胆试、大胆闯,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和林下土地资源,种植木耳、赤松茸、灵芝等,深耕林下经济,实实在在让土地生“金”,鼓起村民“钱袋子”。
鸡东县大力推进循环经济模式 强化畜牧养殖项目招商
今年,鸡东县提出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加快推进以“两牛一猪一禽”为重点的畜牧业发展方向,为全县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信心、赋予动能。今年一季度,全县猪、牛、羊、禽出栏分别达到8.5万头、0.8万头、1.5万只、27万羽,同比增长11%、15%、12%、20%,畜牧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康养文旅融合发展 带领村民走上乡村振兴路
“夏天在夜市码头摆摊卖烧烤,收入很可观,一晚上能挣2000块,有时候还会更多。”天津市静海区台头镇北二堡村村民张新晶说,得益于北二堡村沿子牙河发展旅游的举措,她家的日子越过越带劲了。
开创棚膜经济发展新模式 打造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
近年来,吉林市坚持保障“菜篮子”稳产保供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目标导向,紧紧围绕“寒地、黑土、天蓝、水绿”生态资源优势,在“四季”增收上做文章,把数九隆冬变成满园春色,把棚膜经济打造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富民产业。
推进土地流转工作 加快农业高质量规模化发展步伐
“把土地流转出去对我们农民来说是件好事,流转后土地集中连片种植啤酒花,咱还可以在合作社务工,在家门口挣钱……”文殊镇冯家沟村村民田学礼高兴地说。冯家沟村扎实推进土地流转工作,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加快农业高质量规模化发展步伐。
打造中国棉花产业新优势 开拓新疆棉花的国际市场高质量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消费国,形成了全球体量最大、最为完备的纺织产业体系,也是最大的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国。”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侯顺利,在日前举办的2023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棉业发展年会上介绍。
秦安县以花为媒赋能文农旅游 做强做大林果产业使农民脱贫致富
4月12日,2023年甘肃秦安桃花会开园仪式在秦安县“中国美丽田园”核心区刘坪镇秦洼村举行。据介绍,秦安县旨在以花为媒、以节赋能,设置五大主题板块、23项具体活动,全方位展示秦安林果产业、文化旅游、特色美食、民俗文化等方面的优势成果,旨在进一步擦亮“中国桃之乡”品牌,持续做大做强林果特色产业,促进文农旅融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天津市农副产品出村进城在展销会上竞相争艳 拓宽农民增收致富
为推动宝坻、蓟州、武清、静海农副产品“出村进城”,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天津市城管委及多家驻村工作队积极借助相关会展平台公益助农,4月6日,为期20天的助农展销会正式拉开帷幕。
安次区仇庄镇发展庭院经济 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近日,走进安次区仇庄镇宋王务村,街道干净整洁,庭院整齐划一,村民金福年正在自家小菜园里翻地。
蓟州区以绿色食品产业为重点 打造早晨在田间晚上到餐桌的供应体系
十项行动”见行见效系列报道,今天来看蓟州区,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行动中,以绿色食品产业为重点,培育“早晨在田间、晚上到餐桌”产销一体供应体系,打造服务北京绿色食品供应基地。
新疆北疆棉区棉花适宜播种期预报 确保棉花品质好质量高
2023年新疆北疆棉区棉花适宜播种期接近或略早于常年、晚于2022年。预计4月中下旬气象条件有利于北疆棉区棉花播种,其中,新疆伊犁河谷棉区在4月上旬末至中旬初、新疆精河县至新疆呼图壁县的新疆北疆沿天山一带棉区及新疆哈密市棉区在4月中旬至下旬较适宜大面积播种。
十个农村致富项目掀起乡村振兴热潮
近日,走进綦江区三角镇中坝村,时刻能感受到这里乡村振兴已按下“快进键”——产业路修通后,村民们纷纷回家修房,就业创业;90万元慈善资金的注入更是让中坝村的茶园发展蓬勃兴旺,520户村民实现增收致富;更有村民当起了“主播”,线上销售土特产,将慈善助力乡村振兴的成果传递到各地。
让创新红薯变致富红薯 国家对马铃薯种植农户开展技术指导
正值冬作马铃薯的收获季节,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云南农业大学二级教授郭华春带着4名博士生,来到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采收专家工作站科学试验基地里的马铃薯,并对当地薯农开展技术指导。
培育5个以上年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的传统优势食品产区
培育5个以上年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传统优势食品产区,25个以上年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龙头骨干企业,打造一批全国知名地方特色食品产品品牌和地方特色小吃工业化典型案例。
打造区域特色品牌 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促增收兴边富民
走进长白朝鲜族自治县,这里绿水青山,绿色发展欣欣向荣;这里民族团结,文旅融合魅力无限;这里兴边富民,百姓生活越来越好。在这片山水相连的热土上,广大干部群众踔厉笃行,唱响边疆地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奋进之歌。
签约200亿元 首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已开展
3月25日,在第七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食博会·预博会”)签约仪式现场,广东省预制菜产业联盟与河北保定市京津冀农产品市场签署了采购意向书。当天,共有15个项目在仪式上参与签约,总签约金额超过200亿元。
点击阅读更多农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