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畜科院首次成功培育无菌猪 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摘要】市畜科院成功培育的中国首个全人源抗体小鼠,同样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这种小鼠可替代人类研发特定的抗体药物,能应用于肿瘤、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等临床治疗,为我国全人单克隆抗体药物的源头创新带来新的契机。
上个月,重庆市畜牧科学院(以下简称市畜科院)获得国内首个无菌级(猪)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这标志着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菌猪”,将规范用于实验动物繁育和特殊病人膳食产品开发、婴幼儿奶粉评价、早产儿疾病研究等。
此前,市畜科院成功培育的中国首个全人源抗体小鼠,同样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这种小鼠可替代人类研发特定的抗体药物,能应用于肿瘤、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等临床治疗,为我国全人单克隆抗体药物的源头创新带来新的契机。
这两项突破“卡脖子”难题的技术,到底是怎样研发成功的?又会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重庆日报记者走进市畜科院一探究竟。
在位于荣昌的市畜科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有一群享受“国宝”待遇的猪儿:
1200平方米的无菌“大房子”,只住了300头猪儿,它们出生时是无菌剖宫产,由“医生”接生,吃的食物必须进行高温、高压等多种无菌手段消毒,平日的生活和运动由专门人员实行“保姆式”看护……
这些备受呵护的“无菌猪”是研究菌群与疾病,以及生长发育的一类特殊模式动物,它本身不含任何微生物,可以把研究过程中细菌微生物对实验的干扰降到最低,可用于医学、生物学、畜牧、食品、环境等诸多领域。
然而,以前“无菌猪”培育的核心关键技术只掌握在美国、韩国等少数国家手中,我国要开展相关研究,只能向国外公司支付高昂的服务费,受制于人。
为此,市畜科院2013年开始建设无菌猪培育基地,开展“无菌猪”培养技术攻关。
突破核心技术
终结国外对“无菌猪”的技术垄断
“无菌猪”是一种不含任何活的微生物的特殊模型动物,培养的难点在于——为猪仔提供无菌的生长环境和采用无菌化的培养技术。
2017年下半年,市畜科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葛良鹏和他的团队成功突破“无菌猪”培育的核心关键技术,建立了国内目前唯一的“无菌猪”繁育平台,在国内首次成功培育“无菌猪”,终结了国外在“无菌猪”技术上长时间的垄断。
葛良鹏介绍,为确保猪仔在无菌条件下正常生长,团队研发了子宫剥离器,采取切除子宫的剖宫产方式,保障猪仔出生时的无菌环境。经过千百次反复实验后,他和团队成员总结出了一个异常珍贵的数据——从将母猪麻醉开始到取出小猪传递到运输隔离器中,整个过程不能超过八分钟。
通过技术的不断优化,目前市畜科院培育的“无菌猪”存活率在80%以上,每年可提供300头“无菌猪”,年培育量创下了世界第一。
全程无菌培养
任何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
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培育出来的“无菌猪”,和普通猪到底有啥不同?
“从出生到成长,除了无菌外,培育方法也大不一样。”葛良鹏介绍。
普通猪出生后,会感染母体所带的菌群,而为了保障“无菌猪”离开母体的瞬间不被细菌感染,生产时,母猪剖腹点及其周围,会套上一层透明罩,医生在透明罩下对母猪进行手术。猪崽从母猪体内抱出来后,会立即送到无菌隔离室内生长。
在无菌隔离室,这些小猪呼吸的是无菌的空气,饮用水也是无菌的,食物则经过了高温、高压等多种手段消毒。科研人员随时对“无菌猪”的体貌特征进行观察,以免它们不小心感染到菌群。只有做好每一个细节,才能培育出不含任何微生物的“无菌猪”。
“只要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细节有一点点失误和瑕疵,都会导致这头猪夭折,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展。”葛良鹏说。
“无菌猪”大有用处
可帮助开发特殊膳食、选择婴幼儿奶粉等
那么,在堪称严苛的条件下培育出来的“无菌猪”,到底有何用途?
葛良鹏举例说,癌症患者经过化疗后,肠道消化系统大多会受到影响,无法很好地吸收营养,而现在,通过把癌症患者等特定疾病人群的菌群,接种到“无菌猪”体内,可模拟病人消化吸收特点,开发定制出促进病人康复的特殊膳食产品。
奶粉是婴幼儿普遍选择的营养食品,但家长们在选择时大都会犯难,不知道哪种奶粉宝宝吃了更有利于其生长发育,而有了“无菌猪”,这样的难题就迎刃而解了。科研人员将婴幼儿的肠道菌群植入到“无菌猪”体内,通过观察分析它们吸食奶粉后的生长发育情况,就能对婴幼儿奶粉质量体系进行评价。
由于猪和人在消化道、皮肤、心血管系统等方面非常相似,具有其它实验动物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因此不光是在特殊病人膳食产品开发和婴幼儿奶粉评价上,在儿童疫苗临床前评估、早产儿疾病研究等方面,“无菌猪”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无菌猪”培育技术也对猪的疾病净化和猪源性生物医药产品的生物安全起到保障作用。目前“无菌猪”研究成果已在医学、生物学、畜牧、食品、环境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当前,市畜科院通过“无菌猪”培育与转化应用平台,已先后和中科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香港大学、华西二院、四川农业大学等30多家单位开展合作。这些单位在进行免疫缺陷猪的饲养、检测试剂盒开发、肠道微生物与消化吸收及肠道创伤修复的调控作用等科学研究时,都需要“无菌猪”相关技术的支持。
谈及“无菌猪”未来的研究,葛良鹏说:“‘无菌猪’身体里没有任何微生物,能为科研人员研究微生物与动物健康之间的关系提供独特的平台。接下来,我们还要对‘无菌猪’的生理特性进行系统研究,从而加深对微生物-宿主,动物-人类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为畜牧、生物医药等大健康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科技支撑。”
提升生猪屠宰企业检验人员的技术能力 确保全区肉篮子安全
为进一步规范全区畜禽屠宰企业经营行为,全面压实企业安全生产和肉品品质安全主体责任,提升屠宰企业检验人员的技术能力,加强我区生猪屠宰检疫队伍建设,确保全区“肉篮子”安全。近日,区农业农村局组织生猪屠宰检验检疫人员能力提升培训。
全国首次生猪屠宰 顺利开展兽医卫生检验人员考核试点工作
为贯彻落实《生猪屠宰管理条例》,按照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统一安排,3月9—10日,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在长春市开展生猪屠宰兽医卫生检验人员考核试点工作。农业农村部屠宰技术中心冯忠泽副主任和相关技术人员赴考核现场指导并提供技术服务。

猪秋季呼吸道及消化道疾病,教你一招搞定!
秋季天气变化剧烈,昼夜温差大,是猪病的高发时节。特别是生物安全措施和生产管理没有做到位时,猪群很容易发病,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尤其多发,如猪瘟、蓝耳病、圆环病、口蹄疫、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支原体病、萎缩性鼻炎以及猪链球菌病、猪痢疾、回肠炎、大肠杆菌病、猪附红细胞体病、弓形体病等等,这些疾病急性发病可以造成大批猪只死亡,如果发展成慢性或潜伏于猪群内,可造成猪生长缓慢,增加养猪的成本,严重影响了猪场的经济效益,因此秋季是防范猪病的关键季节。

母猪脱宫的紧急处理措施!母猪场老板值得收藏

这例母猪流产的元凶到底是谁
以下内容整理自樊福好的微信群【生命管理论坛-西群】(观点仅供参考)整理:养猪信息网王诗虹-------------------------

一例仔猪猪瘟详细诊治过程
猪瘟俗称“烂肠瘟”,是由黄病毒科猪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即使猪瘟病毒仅有一种血清型(C 株),但是目前许多地方的猪瘟病毒出现了一定的毒力变异,是猪场猪瘟疫苗高强度、高密度免疫的缘故。同一个毒株由于易感动物的遗传背景、年龄、营养状况及免疫活性等因素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临床发病症状。主要有急性、慢性和温和型猪瘟。
猪精液-病毒传播的载体(三)
猪精液-病毒传播的载体(三) Porcine semen as a vector for transmission of viral pathogens-Part 3 Dominiek Maesa,*, Ann Van Sooma, Ruth Appeltanta, Ioannis Arsenakisa, Hans Nauwynckb a比利时,梅勒尔贝克,根特大学,兽医学院,畜群健康与产科学,繁殖科 a Department of Reproduction, Obstetrics and Her
猪精液-病毒传播的载体(四)
猪精液-病毒传播的载体(四) Porcine semen as a vector for transmission of viral pathogens-Part 4 Dominiek Maesa,*, Ann Van Sooma, Ruth Appeltanta, Ioannis Arsenakisa, Hans Nauwynckb a比利时,梅勒尔贝克,根特大学,兽医学院,畜群健康与产科学,繁殖科 a Department of Reproduction, Obstetrics and Her

农村高效养猪技术
近年来,随着饲料来源日益丰富,农村养猪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养猪数量有了较快增长,品种质量也有显著提高。过去以“青粗料为主,适当搭配精料”的养猪方式已经基本改变,农村养猪正朝着科学饲养的方向发展。采用科学的饲喂方式,能够合理地利用饲料,提高饲料转化率,使猪多长肉,快出栏。

发酵床养猪技术及视频

猪流感的症状有哪些
猪流感的发病率高,潜伏期为2~7天,病程1周左右。病猪发病初期突然发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常横卧在一起,不愿活动,呼吸困难,激烈咳嗽,眼鼻流出黏液。如果在发病期治疗不及时,则易并发支气管炎、肺炎和胸膜炎等,增加猪的病死率。

黑猪养殖技术
黑猪肉所含的“全蛋白质”更能辅佐修补人体组织,常吃黑猪肉能提供平衡的营养素,让现代人在节食中仍然可取得矿物质、维生素和蛋白质,下面我们来看一看黑猪的养殖技术吧!

如何组建农村养猪合作社
养猪合作社对养殖户实行统一品种、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统一管理,在降低养殖成本、减少风险的同时增加了入社养殖户的效益,改变了养殖户以往信息不畅、单打独斗的局面,提高了养殖户对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

2016年养猪前景怎么养
2016年养猪业的发展趋势总体来说其主要特征是“散户逐渐退出,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场大量发展”,但就目前发展速度来看,很难说出一个准确的分界线。在这期间,市场的多变性仍然难以掌握,尤其是过去几年养猪市场复杂多变、无规律可循、难以预测,造成养猪风险很大。

存栏上万头养猪场建设方案

100头母猪养猪场设计图
性质和规模

牧草养猪技术
利用优质牧草养猪,不但可以降低饲料成本,而且可以提高猪肉的瘦肉率,可大大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适合养猪的主要优质牧草有:籽粒苋、俄罗斯饲料菜、苦荬菜、冬牧70黑麦草、菊苣、苜蓿、白三叶等。

农村小型养猪场设计图
养猪业是我国农业中的重要产业,对保障肉食品安全供应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农村经济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你知道农村小型养猪场该如何设计吗?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些农村小型养猪场设计图吧!

猪人工授精技术
猪的人工授精研究是从公元1780年意大利生理学家司拜伦瑾尼第一次成功在地对狗进行人工授精试验后,直到19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才对马试验成功,然后以用于牛羊猪及其他家畜。到二十世纪30年代,才初步形成一套较完整的操作方法,并从试验阶段进入到实用阶段,成为繁殖改良家畜的重要手段。

母猪配种最佳时间
母猪发情周期特征因为发情的阶段不同表现也不同,在母猪发情周期平均21天里(19~23天),观察母猪发情的症状,抓住发情母猪最佳配种时间是提高母猪受胎率和猪场生产力的关键
点击阅读更多养殖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