籽粒机 背后是一个数百亿的产业链!
【摘要】玉米机市场的好日子就这样延续了10年,从2005年到2015年。我承认,业界用了10年时间,把一款果穗型收获机从样品发展到量产,并以此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玉米种植生产模式。直到2016年,玉米机出现断崖式下跌,业界才不得不重新思考当初的命题,玉米收获械化的最后一公里在哪里?
其实,业界也知道,西方欧美发展的是籽粒型收获机。当然,人家的生产模式是规模化种植。果穗机和籽粒机两种机型,竟然决定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产模式。都说农机与农艺要相互适应,这又是一个典型案例。两种机型较量的本质,不是收获方式的区别,也不是产品技术路线的不同,其背后是两种生产种植模式的比拼。
那么,从果穗机到籽粒机,就不应是玉米收获机械化要完成最后一公里,而是从头再来。根本上来说,是实现玉米生产经营模式的转型、提升和接轨。
好日子
我国玉米机收试点大约开始于2005年,主要是为了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技术方案是推广背负式和自走式果穗机型。当年农业部选择了山东省和河北省开展玉米机收补贴试点,那时全国玉米机收率不到3%;后逐年扩大试点省份,到2007年扩大到9个省份,当年机收水平达到6.8%;10年后的2015年,全国机收水平就提高到63%。
也就是说,我们用了10年时间,基本实现了玉米收获机械化,用个商界词汇,玉米机市场由“蓝海”变成了“红海”;期间通过行业洗牌,一批优势企业成长起来,市场游戏规则得以完善;并且陆续解决了产品制造的诸多问题,例如,作业速度、果穗含杂率、苞叶剥净率、籽粒破碎率、总损失率、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等等,在农业机械图谱里,一个产品系列得以发展成熟。
但是,随着2015年市场上玉米价格的一路走低,过了10年的好日子风光不再,玉米机市场来到关键的十字路口,出现了下滑的苗头;到了2016年,更是断崖式往下跳。为什么呢?根本原因是我们玉米种植生产成本过高,生产经营模式落后,国际竞争力太弱。直到今天,业界也难以相信这样的结论,玉米种植10年的繁荣,农民积极性如此之高,竟是得益于国家临储政策的保护?
“连阴雨”
这仅仅是问题的冰山一角?2016年许多影响全局的大事件,给快速行驶的玉米机市场狠狠踩了脚刹车。
一是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农业部把“镰刀弯”地区的17个省区玉米结构调整列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提出以“镰刀弯”地区为主,黄淮海地区为辅,实施“粮改饲”“米改豆”,计划到2020年调减玉米种植面5200万亩,而2016年就超过了3000万亩,2017年继续调减1000万亩。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
二是实施了九年的玉米临储政策退出了历史舞台。2007年国家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实行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初衷是鼓励主产区玉米种植,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然而,2011年之后,包括玉米在内的国际农产品价格大幅跳水,而中国玉米收储价格却逐年提升,导致外国玉米及其替代品大量进口,国内库存不断堆积,玉米出现严重供给过剩。客观上看,好像是国家临储政策成为市场价格信号被扭曲的主要原因,造成粮食价格机制难以形成,实际是玉米产业链问题在市场上的综合反映。因此,做出及时调整就被解读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三是遭遇最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肆虐。2015年以来,是气象上厄尔尼诺的活跃期,导致极端天气频发,气候异常混乱,全国经历了严重的春旱和夏伏旱。在北方冬麦区是春旱严重。而入夏以后,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夏伏旱,最大受旱面积达到7722万亩。尤其内蒙古连续多年发生旱情,呼伦贝尔、兴安盟、通辽受旱严重,2016年的玉米绝收,不得已全部改为青贮饲料。
玉米机市场因此遭遇滑铁卢,而且来的如此突然,业界似乎都措手不及。原本大家的共识是果穗机在2015年达到高峰以后,2016年应出现拐点,小幅回落是预料中的事。但是,在结构调整、持续旱灾、粮价低迷等多重因素的叠加下,玉米机被夹在“天花板”和“地板”之间,失去活动空间。而市场的实际情况呢,更是惨不忍睹。
新思维
国家临储政策调整的目的是建立价补分离新机制,这一定是多因素权衡利弊的结果。毫无疑问,政策调整的出发点,首先要考虑的是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在调整中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的利益?我以为,通过调整,推动玉米种植生产模式的转变提升,应是政策调整瞄准的真正靶心。
换个角度理解玉米产业链的问题,果穗机高速发展的同时,把我国现阶段玉米种植生产模式的缺陷也暴露出来。
镰刀弯地区种植结构调整,不是不种玉米了,调减到位以后,玉米仍是粮食生产的大头。据公开数据,从2005年到2015年,镰刀湾地区玉米种植面积由0.87亿亩增加到1.56亿亩,玉米产量由2969.60万吨增至6211.61万吨。按照农业部计划,2016年一年就调减3000万亩,2017年继续调减1000万亩,本地区仍有1.22亿亩。那么,农民如何才能继续靠种玉米赚钱?如何提高玉米种植效率?如何从根本上提高玉米的竞争力?这是我们调整的必答题。
看来,玉米产业竞争力低下的问题,不是头疼脑热的小毛病,而是产业体系出了问题,必须从创新品种选育、种植模式、播收储运、流通消费等整个产业链条再造体系,围绕新形式、新常态、新技术,从根本上解决找出解决办法。
猕猴桃生产技术问答,学会受益无穷
1、猕猴桃根系生长特点如何?管理中需要注意什么?
跨境农业电商竞争力 得供应链者得天下
如果说2015年是跨境电商元年,2016年便是如坐过山车般的多变之年。而这当中的转变很大程度源于政策的“摇摆”,也就是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新政,即“4·8新政”的出台。
50亩~200亩农田做休闲农业 三大招数 想不盈利都难!
招数一:从运营推导规划
这10种最实在的赚钱办法教给你,农民要看看
1、田园欢乐谷
30年专家 猕猴桃生产技术学问大,学会这些受益无穷!
1、猕猴桃根系生长特点如何?管理中需要注意什么?
十大最受欢迎的观赏鱼排名,养殖这些鱼不会吃亏
观赏鱼是人类用于饲养及观赏的鱼种,不管是海水或者是淡水的鱼,只要是有观赏用途,就算是观赏鱼。而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观赏鱼种就已占之一大部份,一般饲养于水族箱中。随着人们生活的日渐丰富,饲养观赏鱼是提升家中格调的好方法,越来越多的人会在家安放一个鱼缸去养几只观赏鱼。下面就是最受欢迎的观赏鱼排名:
揭秘时刻 识破你不知道的农业创业骗术!
搞农业的人其实都知道,这行不比炒股炒房可以一夜暴富,但“农业搞好了同样可以赚钱”也是现在正在从事农业和准备涉足农业的人心中抱有的想法。这一两年来关于“XXX月入几十万”或“XXX种植芦荟跳出农门”一类的新闻铺天盖地袭来,难免让人蠢蠢欲动,也想去弄点儿什么来发家致富。
种一亩就能赚万元,你爱搭不理的路边植物原来都是宝
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可是苦苦寻觅多年也不曾找到发家致富的好出路,看着别人的家的地里年年好收成,又是盖房又是买车的,再看看自己家的那几亩地,既没有新品种也没见年年都是大丰收,真的是让人心力交瘁啊!
中国农民遇到这6种果子千万不要吃,但可以做药材
一、海芒果
这8种做手串的植物,中国农民想致富可以顺便种植
1、鸡母珠
蔬菜、猪肉、鸡鸭,全国性涨价了
蔬菜、猪肉、鸡鸭,全国性涨价了
为啥同样的玉米品种,你家倒伏了,别人家的没倒伏
玉米株高越高,抗倒能力越差?是最严重的错误!那么玉米倒伏有哪些主要原因呢?下面看看农技专家是怎么支招的吧!玉米抗倒不抗倒有四看
这才是梦想中接地气的屋顶花园 种满了花草,蔬菜,草莓,蓝莓!
菜友猫猫是一枚种菜种花控。高颜值的她在屋顶种的花草蔬菜长势好,种的菜收获特别多,种的花儿各种貌美,大家看了之后,各种羡慕赞叹。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她的屋顶菜园屋顶花园的一些种植经验。有屋顶的和露台的别浪费啦,光秃秃的屋顶变成有品味的花园菜园,就是这么简单:
征服全球的10种蔬菜,中国农民都有种植
1、番茄
去年还销售火爆的农作物,今年突然就卖不出去了!
在小编家乡,很多农民种植药用牡丹。以前每到立秋的时候,市场上便有很多客商大量收购牡丹籽,但是今年的牡丹籽收购市场,门可罗雀。
又到了是葡萄就叫户太八号的时候,品种培育人教你甄别真假
又到了是葡萄就叫户太八号的时候,品种培育人教你甄别真假
种萝卜有妙招,不仅高产,而且好吃
种植户老田昨天给我说:“去年俺们那里有个种植户,种的萝卜那可不是一般的好,感觉萝卜的差距也太大了吧。
农业众筹大潮退去 发展模式饱受质疑
开心农场不再只存在于网络游戏上。
盘点农村里9大另类赚钱多、风险小的职业,你也可以试试!
盘点农村里9大另类赚钱多、风险小的职业,你也可以试试!
土鸡一只上百元,你会选择买吗
?家禽市场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鸡肉也经常出现在千家万户的餐桌。鸡肉的需求,促进了我国禽肉市场的发展。
点击阅读更多农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