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视点 豫南部分麦田变白地问题如何破解
【摘要】新华社郑州5月8日电 题:豫南部分麦田变“白地”问题如何破解?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冯大鹏、张兴军
小麦拔节抽穗时节,“新华视点”记者在河南驻马店、南阳、信阳等豫南3市9县区采访发现,部分地区两熟田变成一熟田,原本应该油菜花开、小麦泛绿的田野,被片片“白地”取而代之。
几年前,“新华视点”记者在信阳市的3县12乡镇采访就发现“白地”现象存在。如今,“白地”的范围正越过淮河逐渐向北蔓延。那么,“白地”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
高空航拍昔日麦田变“白地”
从泌阳县铜山乡境内的新阳高速服务区,到位于淮河源头的桐柏县,从以丘陵为主的罗山县、光山县,到地处平原农区的息县,记者通过无人机航拍观测。在无人机先后十几次的起飞中,高空俯瞰,没有耕种的土地非常显眼,这种地被农民称为“白地”。
在罗山县东卜镇,透过升至200多米的无人机镜头可以看到,除了几块水塘,灰黄和浅绿成了画面的主色调,深绿色的麦田和黄色的油菜花零星点缀其间,对比鲜明。当无人机下降到贴地飞行时,干枯的稻茬轮番在镜头中显现,十分刺眼。
记者走入田间,发现镜头中的浅绿色,其实是各种不知名的野草。附近村民介绍,当地传统的耕作习惯为春夏种一季稻,秋冬种油菜、小麦或紫云英草。不过,现在很多人一年只种一季稻,所以这个季节里原本油菜花开、小麦泛绿的田园风光,被片片“白地”所取代。
在桐柏县月河镇金桥村,航拍镜头捕捉到了一个方圆上百亩的藕塘,水面上残荷一片。该县农业局一位干部告诉记者,相关地块早在6年前就只种一季水稻了,4年前由一名本地老板流转后改种莲藕。2016年底,因为不挣钱,老板连还长在塘里的藕都没来得及挖就跑路了。土地流转烂尾之后,既没人愿意续租,村民也不想种,一直闲置到现在。
由于无人耕种,野草繁茂,一些“白地”变成牛羊放牧场。在信阳市平桥区五里店街道办事处,记者偶遇一位村民牵着三头水牛从田头走过。他身后的地里,目之所及是成片的野草,与远处绿色地毯一样的麦田遥相呼应。该街道办丁家岗村一位周姓村民表示,无论从持续时间还是从跨度范围上看,“白地”现象在当地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
长期关注河南粮食生产的郑州一农业咨询公司负责人李鑫介绍,根据跟踪观察,豫南的麦季撂荒正从早期的局限在312国道以南地区,逐渐越过淮河,由丘陵向平原蔓延。
多种因素叠加致麦季撂荒
一年两熟变一熟,原本该种小麦的地里生出野草,原因何在?
当地一些农业部门干部解释称,这是豫南地区农业生产特有的自主休耕现象。
不过,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在确山县竹沟镇西李楼村,村民张妮家门口的一片地长满青草。张妮说,全家共有8亩地,儿子媳妇都在外地打工,已经连续5年麦季只种3亩作为家庭口粮。张妮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一亩地最高可产小麦800斤,一斤小麦卖9角钱,而种一亩小麦需要犁地钱50元,播种钱40元,麦种钱80元,化肥钱150元,收割钱50元。在风调雨顺的好年景,不计人工成本,一亩地小麦的收益在300元左右。
小户因为集约程度差、劳动力不足,种粮收益低导致种粮积极性低,而种粮大户情况同样堪忧,种粮大户毁约弃耕现象显现。潢川县种粮大户黄昌福自2009年开始流转土地,多年来实行春夏季全部种水稻、秋冬季只种一两百亩小麦的模式,去年更是全部弃种小麦,留下了800亩“白地”。
“现在劳动力紧缺,人工费涨到每天150元,投入越来越大。综合算下来,单季水稻每亩还能挣300元,种麦的话基本不挣钱甚至赔钱。”黄昌福说,“如果是休耕,传统上村民会在水稻收获后再种一季紫云英草,还田后可以培肥地力。现在这种情况,多数就是撂荒。”
此外,在息县八里岔乡,通过100米高空的航拍画面可见,大片平整的土地中,绿色麦田只占一半左右。村民尹玉霞说,去年麦播时连阴雨排水不畅,有的没来得及种,有的种了也没出,周围不少地成了“白地”。专家分析,近几年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大风、暴雨、干旱发生时,凸显当前农业生产的脆弱性,农户因降雨未能种上小麦,说明一些地方的农田基础设施仍然薄弱。
撂荒危机中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
郑州粮食批发市场高级分析师申洪源介绍,数据显示,目前,河南的高标准粮田已达5300多万亩,成为全省粮食生产的“稳压器”。2016年总产虽比上年略有下降,仍达历史第二高,此前更是实现了十二连增。“白地”大多在豫南丘陵地带,对全省粮食生产总体影响不大。
专家建议,要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就要稳定农民的种粮预期,从根本上增加农民的种粮收入。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政策,为农业结构性改革提供动力。
还有专家认为,农业支持政策要向规模经营主体倾斜,同时要注重让农民分享成果。具体来说,一要实行目标价格改革,通过差价补贴保护生产者的利益;二要用好农业补贴,探索完善农产品直接补贴等保障农民收入的政策工具。
河南省委农办综合处处长孙金峰表示,作为传统产粮大省,河南的农业生产正从单纯追求数量向数量质量并重过渡,从过去的“吃饱饭”向“吃好饭”过渡。部分农民种的小麦品种不对路,一边是优质小麦紧缺,一边是农民卖粮难,这其实是小麦生产的结构性过剩。通过调结构生产出更多适销对路、优质优价的农产品,既是未来农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也蕴藏着“白地”问题的求解之道。与此同时,随着土地流转加速,要进一步完善集约经营的风险防范体系。
记者在淮河岸边航拍时发现,偶有塑料棚点缀于大片“白地”间。村民介绍,棚里种的是土豆等作物,还有的正准备将冬小麦改成春花生,这也是根据市场需求开展结构调整的一种尝试。
专家认为,当前农业发展已进入转型关键期,这一方面给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诸多机遇,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一些转型误区,需要高度警惕。尤其在耕地红线、粮食安全等重大问题上,对已经出现的苗头性问题应及时加以引导。
养猪如何才能省饲料? 降低养猪成本必备技术!
关于养猪和成本,这两个问题是养殖户最为关注的。养猪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制造成本、资金成本和管理成本,不同养猪形式有着不同的成本构成。对于降低成本,也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今天就和大家一起算算养猪成本中饲料这笔账。
2017猪场建设选址,这几个原则是必须坚持的
猪场建设选址,做为养猪创业的首要工作,必须坚持一些原则,2016年以后对猪场建设选址又有了新的要求,做好这些要求才能以后的创业减少麻烦,并且能让猪更健康,增加养猪效益。
桃树4月份管理技术重点,果农朋友你执行到位了吗
桃园4月份管理重点
母猪数终于见底了猪价跌跌不休,何时能止!
猪价跌跌不休,何时止?
猪价跌出新低,猪价行情!4月18日全国猪价全面下滑
猪价7.5触底 存栏同比增长 养猪利润要被挤压到何时
近期,国内猪价持续处于低位状态,眼看已经到达7.5元/斤的触底价格,关于养猪利润的问题又被重复讨论。之前,在民间流传着一种猪价高于玉米价格的7.2倍,养猪就有利润可赚的说法,按照这样的理论,目前,猪价即使触底7.5元/斤,养猪依旧有1元左右的利润空间。
这项政策,农村教师感觉好心酸
全国生猪价格下跌已稳定,目前养猪还是盈利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猪肉价格比前段时间便宜了,前段时间瘦肉平均16元/斤,现在平均在14元/斤了,从物价部门了解到,今年全国的生猪、猪肉价格同比均下降,其中,生猪价格比去年下降将近两成。
肥料施的好,盆栽年年爆,简单明了的解析,学会制肥施肥
养盆栽浇水施肥是家常便饭,但往往对施肥有这4个疑问,怎么施肥?施什么肥料?肥料有什么作用?怎么制作肥料?今天就来解析一下这些问题。
30多年养殖史,甘肃金鳟的诞生地如今怎样走出困境
甘肃永昌是河西走廊的要塞,延绵千里的祁连山山脉常年积雪,冰雪融化,形成了金川河流域,富饶了当地的居民。勤劳的人民也从这样的优质雪水中掏出了第一桶金。全国星火带头人——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焦家庄乡河滩村二社青年王仲正精心培育出新的金鳟品种——甘肃金鳟,被全国水产原良种委员会审定为水产养殖新品种,初步鉴定结果为:该品种属国内首创,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具有一定的经济和推广价值。
猪价跌至2年来最低点,熬过4月或将迎来行情回暖
全国猪价在经过长达半年的涨跌调整,期间养殖户惜售严重,在供需两低的情况下,多次在8元/斤的关口陷入“拉锯战”。截止4月17日新牧猪价指数为125.00,全国生猪均价为7.7元/斤,目前猪粮比为9.21:1左右。这个价格是自2015年5月以来的最低点。
母猪产仔多少的关键在配种!
母猪一窝产12个就是很良好的母猪了,但有时候同一个母猪也有产15个、17个的,但最后那几个仔猪差不多都是体质不好夭折了。怎样才能让母猪产仔多,成活率也高呢,这个问题关键在于母猪的配种!
2017年的养殖现状令人堪忧!但是仍有大利好消息!
2017年开年以来,波动的猪价牵动了多少养猪人的心!禁养、限养的禁令不断!太多的中小养猪户说养猪越来越难了!国家监管的越来越严,工人工资、饲料、兽药价格都在上涨,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养殖户想持续健康的发展,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成本,规范管理,顺应行业发展趋势。
用这4种水浇君子兰,不用施肥也可以让君子兰花大色艳!
君子兰浇水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有的人养兰十几年君子兰还是搞不清楚怎么给君子兰浇水,不会浇水也是养不好君子兰的重要原因之一,浇水过度会引起烂根黄叶等过少则会黄尖萎靡不振。也就是说君子兰很需水又怕水。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已实行2年 你感受到变化了吗
随着国家对乡村教育的逐渐重视,越来越多的政策举措开始实行,最鼓舞人心的莫过于《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的实施。此计划一方面肯定了乡村教师对乡村教育作出的巨大贡献,同时也指出了乡村教师队伍职业吸引力不强、补充渠道不畅、优质字眼配置不足、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
黄桃树、苹果树、葡萄的这种病你遇到过吗
1.黄桃树花后用戊唑醇可以不?叶子水渍斑 ,老下雨,是不是生长过快,抗性差?
春天养猪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消毒
黑水虻处理猪粪场地建设方案案例
目前全国各地特别是东南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地方,养猪与环保的矛盾日趋激化,“限养令”、“禁养令”及强行拆移已履见不鲜。
全网最全苹果树管理技术措施,有了它苹果管理不再难!
苹果树管理技术:
养猪十年,是时候说说心里话了
中国的养殖业,从古至今这么多年,从驯养动物到现在的大范围养殖,经历了上千年的变迁。我们每一个养猪人都是养殖业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而养猪十年的养猪人,更是对这十年的变化颇有感触。猪之宝走访了许多家十年以上的养猪场,跟老板聊了聊他们对养猪业的看法。相信能够唤起您的共鸣。
点击阅读更多农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