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七成农民工就地过年是怎么回事就地过年有何补贴
【摘要】今年由于各个地区出现了疫情零散爆发,为了做好防疫工作,各地倡议就地过年,现在已经接近春节了,据了解今年有超七成农民工就地过年,那么就地过年有何补贴?一起来了解下。

超七成农民工就地过年是怎么回事?
中国劳动学会和国务院参事室社会调查中心对今年外出农民工是否选择就地过年,进行了“百企万人”快速调查。结果显示,在受访的53107名农民工当中,有77.61%的人,选择留企或留城就地过年。也就是说,今年有超七成农民工就地过年。
就地过年有何补贴?
1、苏州
对于外地职工春节期间留下工作的,凡申请参加2021年苏州市流动人口积分管理,给予15分加分。
2、杭州
政府向留在杭州过年并交纳了社保的外地务工人员发放1000元现金补贴。
3、陕西
发放每人450元线上培训补贴,需要农民工参加线上培训时间超过36课时。
4、安徽
合肥市经开区对在岗参与生产、培训的省外留肥的员工给予一次性2000元津贴。宣城市泾县对按照企业生产计划在岗上班的外来职工据实给予每人每天100元补贴。
5、福建
福州市要求企业符合连续生产、员工超过30人、稳定用工等条件,奖补标准为人均3870元;对于春节期间连续生产的重点企业,奖励每人300元的补助。厦门对春节期间留厦在岗的全市防疫定点酒店非厦门市户籍员工,按照50元/天 人发放补贴。
6、湖南
长沙望城区,对于留地过年的员工每人发放过年红包、生活补助、消费券等千元大礼包,且按照200元/人的标准进行补贴支持给外省家人寄送新年礼物,且赠送200元一季度畅游望城消费卡,以及其它等。
7、上海
对于2021年春节期间,生活家庭困难失业人口,会发放一次性节日补助,每位补助对象一次性补助700元。
8、哈尔滨
春节期间在哈过年的外地员工给予500元/人消费券补贴,赠送新春福袋1份。
9、济南
春节不返乡的外户籍人员,按照每人每天2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一次性用工补贴,每家企业补贴最高不超过50万元。
以上就是关于就地过年的补贴介绍了,今年受疫情的影响,全国多地提倡“就地过年”,以减少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这样看来还是有很多人响应了号召,这也给疫情防控减轻了压力。
关于就地过年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东北冻梨为什么是黑色的冻梨怎么做
梨是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吃常见的营养水果,而冻梨是新鲜的梨经过冷冻制成的食物,是东北地区的特产之一,并且冻梨不仅好吃营养也非常丰富,故而深受人们的喜爱。那么东北冻梨为什么是黑色的?冻梨怎么做?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除夕的由来是什么有哪些风俗禁忌
除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那么除夕的由来是什么?有哪些风俗禁忌?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

南方降雨将持续至春节前,这场雨要下多久
据中国天气网消息,2月8日,南方降雨范围还将进一步扩大,强降雨主要集中在云南及华南一带,对缓解旱情有利,但当地需谨防次生灾害及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气温方面,今天冷空气将南下影响长江以南地区,江南多地降温明显,公众需及时添衣保暖。南方降雨将持续至春节前,这场雨要下多久?

把面发,打糕蒸馍贴花花,腊月二十八都有哪些习俗
今天已经是腊月二十八了,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进主食,蒸馒头,蒸枣花,还要提前把面发。有的地方,人们还要贴年画、贴窗花,热热闹闹过年了。民俗中,除了要“把面发”,还要“贴花花”。此时开始,家家户户还会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福”字,寄托对幸福生活的向往。那么“把面发,打糕蒸馍贴花花”,腊月二十八都有哪些习俗?

腊月二十九的习俗是什么有哪些历史由来
明天就是腊月二十九了,在腊月二十九这一天,不同的地方民俗也不一样,老话说“一蒸,二做,三扫”。我们这里的习俗就是蒸馒头,做饺子馅,还有就是提前为年夜饭做一些打算。再有就是打扫卫生,包括屋子院子和厕所。那么腊月二十九的习俗是什么?有哪些历史由来?

大年三十是哪一天大年三十可以洗澡洗头吗
今天是腊月二十九,而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除夕,在这一天大部分在外打工的朋友都会赶回自己的家乡和家里的父母妻子儿子等团圆,那么大年三十在2021年是几月几号呢?大年三十到底可以不可以洗澡洗头?

雨水节气是什么含义有何气候特点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之雨水,一听这个名字,大家估计就知道接下来这段时间雨水会比较多了,那这个雨水节气是什么含义呢?有何气候特点?下面小编就来告诉大家吧。

雨水节气有哪些习俗雨水就一定会下雨吗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二个节气,此时正是春雨降临的开始,同时也预示着温暖的春天即将到来。和大雪、小雪等节气一样,雨水节气也是一个表示降水量的节气,那么雨水节气是不是代表一定会下雨呢?雨水节气有哪些习俗?一起来了解下吧。

正月初几才算正式过完年了春节从哪一天开始哪一天结束
很多朋友都曾问过,春节一般到什么时候结束?初七、正月十五、还是二月二呢?虽然大部分人初七、初八就回来返工上班了,但是这个年节却并没有真正的结束,有的家里想必很多老人也经常会说过完正月十五这个年才算正式过完了,有的地方是正月十九。下面咱们就一起了解下?

描写农民春耕农忙的诗句有哪些看这篇文章就够了!
一般来说春节假期过完,不少地区的农民朋友就要开始春耕农忙了,春耕不是指具体哪一天,还是一段时间。有的地区气候回升得快一些春耕也会开始得早一点。每年各地春耕开始的具体时间都会根据当地气候而定。接下来一起了解下关于农民春耕的诗句有哪些?

松针价格多少钱一斤有哪些功效作用
松针其实就是植物松树的叶子,因为它是针状,所以被人们称为松针。松科松属植物中的西伯利亚红松、黑松、油松、红松、华山松、云南松、思茅松、马尾松等的针叶均称为松针。据研究,松针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那么松针价格多少钱一斤?有哪些功效作用?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松针阴干还是晒干有哪些价值
松针,松树的针形叶,叶状似针,故称“松针”。现在松针在市场上的需求较大,具有一定的保健价值及食用价值。但是松针是油性植物,容易沾染污垢,一定要清洗干净。用软毛刷刷洗或用软布蘸洗涤剂包起松针搓洗。洗净后,用清水泡一泡。那么松针阴干还是晒干?有哪些价值?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

元宵节是怎么来的习俗有哪些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而且这一天表示我国的春节结束,在古代,很多人会在元宵节带着家人一起去赏灯,民间还会有很多和元宵节相关的活动,观灯游玩的同时可以让人体会到节日的热闹气氛,欢度元宵节,那么元宵节是怎么来的?习俗有哪些呢?接下来一起了解下吧!

雨水节气有什么特点描写雨水节气的诗句有哪些
时间飞逝,转眼间新的一年已经开始,而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也将重新迎来一个轮回,今天是公历年2021年2月18日,也是辛丑年(牛年)正月初七,今天还是雨水节气,雨水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接下来带大家一起了解下雨水节气有什么特点?描写雨水节气的诗句有哪些?

大年三十除夕有哪些习俗和禁忌
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源自上古时代岁末除旧布新、祭祀祖先的风俗。2021年除夕是2021年2月11日,星期四,农历腊月三十,也叫大年三十。那么除夕有哪些习俗及禁忌?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南方的春耕是什么月份关于春耕的谚语有哪些
立春过后,各地的春耕工作也即将展开,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因此各地春耕的时间也是不尽相同的,具体的还得看温度、水份等气候因素的影响。那么南方春耕的是什么月份?关于春耕的谚语有哪些?一起来了解下吧。

农历几月是春耕
今天是正月初七,立春也已经有半个多月了,气候也逐渐回暖。很快就要进入春耕时期了,那农历几月是春耕呢?这期间各种蔬菜的播种时间是什么时候?想了解的朋友可以看看下文。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什么意思
农业生产讲究的是农时,每个季节都有对应的不同风景,比如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不过很多人对于这些农事概念的意思还不是特别了解,而实际上深刻认识它们的含义,对于农事生产等都十分有帮助。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具体意思。

北方春耕是几月春耕要注意什么
现在春节已经过去了,我们知道春节之后没多久就会迎来春耕,我国南北方气候有所差异,春耕时间也是不一样的,那么北方春耕是几月?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南方春耕是几月春耕农忙有哪些注意事项
我国是农业大国,很多农事活动都有时间规定,比如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一概以时令为转移。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农民朋友们也要开始准备春耕了。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当下正是春耕生产的关键时期,那么南方春耕是几月?春耕农忙有哪些注意事项?
点击阅读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