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葡萄和桃子等为代表的本地特色资源 让致富果再结新果
【摘要】一朵花撑起农旅融合,一串果打响小镇招牌。今年以来,天津市武清区汊沽港镇以“桃”“萄”为媒,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积极延伸拓展农业产业链,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一朵花撑起农旅融合,一串果打响小镇招牌。今年以来,天津市武清区汊沽港镇以“桃”“萄”为媒,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积极延伸拓展农业产业链,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花开五月,万物竞茂。胡柳子村一个个葡萄棚里藤蔓展绿,新梢竞出,欣欣向荣。种植户田宗江正在自家大棚里整理葡萄架,“从4月底葡萄树发芽,到7月底采熟上市,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到棚里照顾果树,生怕一个疏忽毁了一年收成。”
葡萄是胡柳子的“致富果”,是汊沽港的“金名片”。早在2015年,“胡柳子葡萄”便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同年,胡柳子上榜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去年承担起国家标准委员会“葡萄—蔬菜日光温室立体种植综合标准化示范区”项目,今年又申报环京周边蔬菜生产基地项目。该村现有耕地面积1325亩,其中葡萄棚占地400亩,去年产量1500吨,销售额500万元。
名声越来越响,步履愈加铿锵。为让“致富果”再结“新果”,该村计划年底前引进阳光玫瑰、妮娜皇后等葡萄优质品种5000株,同时试行公司化运营,构建从选种、育苗、种植管护到采摘、销售、包装等方面的标准制定,由“各管各的”改“一标通行”,全村葡萄种植将形成合力,预计亩产、价格、销量都将上涨,亩增效益平均超500元。“接下来,胡柳子还会发展订单农业,并积极争取承接蔬菜水果粮食作物繁育基地项目,与科研院所合作,向种子要效益,从‘芯’出发,奔向振兴。”胡柳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谭祥文说。
从胡柳子村出发,东南行8公里就是汊沽港镇声名远播的津溪桃源。“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每到桃红柳绿时节,一年一度的桃花节便会在这里举办,到今年4月已成功举办七届。上个月的桃花节不仅有“桃花春色暖先开”美景,还有曲艺名家现场演出,自然风光加“文化大餐”吸引了不少游人。眼下,桃花落幕,新绿舒展,满园桃林正孕育新的“甜蜜”收成。
“收成”不止一项──
春闻花香。自2015年开园以来,津溪桃源累计接待京津冀游客超过200万人次。
秋品桃香。园内栽种久保、蟠桃、油桃等十余个品种。去年产量10吨,销售额约40万元。今年预计产量达到11吨,采摘批发等传统销售渠道将与短视频平台等线上销售渠道并驾齐驱,让更多消费者品尝到优质水果。
四季有蔬果。除了进一步增设、升级旅游配套设施外,该地还将利用温室大棚,一年四季为游客提供特色蔬果产品,按照以农促农、农旅结合发展模式,力争建成浪漫唯美新潮的都市新桃源。
“下一步,汊沽港镇将因地制宜,继续依托葡萄、桃花、桃子等为代表的本地特色资源,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做优做强都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推动农村三次产业深度融合、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汊沽港镇镇长刘绍贵说。
万宁市白糖罂荔枝种植园 红彤彤的果实压弯了树枝
5月6日,走进万宁市万城镇长星社区深路仔村荔枝种植园,红彤彤的果实压弯了树枝。随手摘上一颗,入喉甘甜如蜜,果肉脆爽,这是当地种植的白糖罂荔枝。
龙湾屯镇2.5万余公斤樱桃抢鲜上市 带动果农增收致富
龙湾屯镇作为北京市七大果品乡镇之一,通过引项目、建基地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步伐。目前,设施樱桃产业已成为该镇高效农业、优势产业和特色果业,山里辛庄村、柳庄户村、七连庄村等7个村共建设施樱桃大棚208个,种植面积达331亩,产量达2.5万余公斤。
第七届中国荔枝龙眼产业大会新闻发布会在茂名召开
近日,中国国际热作产业大会暨第七届中国荔枝龙眼产业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广东省茂名市中国荔枝博览馆召开。
大棚西瓜托起甜蜜致富路 寻求西瓜产业与休闲旅游结合的新路子
眼下正值暖棚西瓜上市季节,在天津市静海区“西瓜之乡”台头镇,各合作社、家庭农场内,农户们正忙着挑选成熟西瓜,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三社融合助农贷 聚焦脐橙产业发展全面激发乡村活力
4月23日,2023中国(奉节)脐橙产业交流会在奉节县举办。会上,多位专家指出,以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社为载体的“三社融合”是集聚生产、流通、信用三大要素的重要手段,将有效统筹政府、企业、农民三方力量,补齐产业发展短板、锻造长板,全面激发乡村活力。
奉节县脐橙种植产业 一棵树致富30万人
目前,奉节县脐橙种植面积已超过37.5万亩,年产量逾40.5万吨,年产值40.5亿元,成为当地“一棵树致富30万人”的主导产业。就在前不久,10吨奉节脐橙首次通过空运方式出口新加坡市场,香飘海外。
大红樱桃枝头挂 带动村集体经济和果农收入稳定增长
春日暖阳下,樱桃挂满枝。走进延庆镇卓家营村北京龙海源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樱桃大棚,一颗颗红彤彤的樱桃缀满枝头,甘甜的果香在空气间流淌,沁人心脾。
鲜切菠萝加工首个国家行业标准获立项 推动菠萝产业健康发展
近日,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印发《关于下达2023年农业国家和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其中,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下称“省农科院加工所”)申报的《鲜切菠萝加工技术规程》农业国家和行业标准正式获批立项,这也是首个鲜切菠萝加工的国家级行业标准,将填补国内鲜切菠萝加工技术标准的空白。
西集镇樱桃之乡 通过融媒体平台助果农抢占市场先机
初春时节,气温回升,在北京市通州区西集镇耿楼村御樽庄园樱桃园,樱桃采摘也正当时,一棵棵樱桃树长势喜人,繁茂浓密的叶片间,娇艳欲滴的大红樱桃点缀其间,在阳光的照耀下晶莹剔透。
大兴镇金黄的枇杷挂枝头 农民丰收采摘售卖促增收
绿裳铺沟壑,金果挂枝头。近期,昭通市永善县大兴、码口等地枇杷逐渐成熟,进入采摘期,群众怀着丰收的喜悦开始采摘和售卖枇杷。
辽宁省栗子房镇草莓飘香富农家 草莓种植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
4月,暖风和煦。在辽宁省庄河市栗子房镇地窨河村,村民蔡恒巍正蹲在自家草莓大棚里,手脚麻利地将一颗颗草莓摘进筐内。放眼望去,绿意满满的大棚里,秧苗下生长的草莓鲜红欲滴。
中国专家团队与柬埔寨合作 执行香蕉枯萎病防控技术培训班任务
近日,应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 秘书处邀请,中国热科院副院长谢江辉携环植所易克贤等专家一行6人赴柬埔寨执行FAO项目(GCP/INT/291/CPR)“柬埔寨第二期香蕉枯萎病镰刀菌R1和TR4小种检疫与防控技术培训班”任务。
山坡地建成高产田 开创果林产业富民之路
阳春三月,春风暖人。在重庆市万州区孙家镇快乐村,100多亩黄桃树绽放出朵朵桃花。这片果园是村民钱孝坤3年前种下的,今年进入了丰产期。“海拔900多米,坡陡土薄,过去想在这个地方种活一棵树,不容易。”
推进特色水果产业种植向丘陵山地发展 持续优化水果产业布局
据种植基地负责人梁旭丽介绍,2017年种下近200亩无籽沃柑,预计今年产量达10多万公斤,产值50万余元。水果主要通过批发和电商线上线下销售,每年都有50万—60万元的“甜蜜收入”,本来富裕的日子过得更甜美红火。
人参果成致富金果果 促进种植基地果农就业增收
走进人参果种植基地,一颗颗人参果在绿叶掩映下长势喜人,果子色泽鲜亮,个大饱满,基地的工人们正忙着采摘与打理果园。据介绍,人参果亩产达3000斤以上,单价为每斤8至12元,当前市场前景供不应求。
甘蔗春季生产技术指导 推动新植蔗栽种和宿根蔗管理
春季是我国新植蔗栽种和宿根蔗管理的关键时期。为抓好甘蔗春季田间管理,为全年生产打好基础,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糖料专家指导组有关专家,研究提出甘蔗春季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集约化西瓜育苗场大棚 保供给促增收 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快速发展
春寒料峭,走进北京大兴区庞各庄镇一个大型集约化育苗场大棚,扑面而来的却是融融暖意。一箱箱绿油油的西瓜苗乘着地面滑轨上的拖车,从大棚被农户搬到自己车上。

大棚草莓什么时间施肥好 大棚草莓施肥技术
内容提要: 大棚草莓种植已经很常见了,那大棚草莓如何施肥才能增产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大棚草莓的施肥技术。一、草莓施肥

四季草莓长什么样子 四季草莓一年结几次果
内容提要: 四季草莓长什么样子?四季草莓一年结几次果?据悉,四季草莓是野生草莓的变种,大田种植难度较大,一般是用来作观赏种植。四季草莓长什么样子

如何种植火龙果长势好 火龙果种植技术与管理
内容提要: 火龙果作为仙人掌科植物,属于典型的热带及亚热带多营养性保健水果,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们喜爱火龙果。本文介绍了火龙果种植的现状以及目前的管理和栽培技术,总结了现有的火龙果种植管理方法!一、种植方法
点击阅读更多种植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