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资讯网>农村新闻网>正文内容 红原 牦牛 再造

红原牦牛,社社联合再造老产业

【摘要】图为合作社社员正在为牦牛挤奶。  相比于单个合作社存在的小而分散、势单力薄,合作社联合社的优势在于将数个合作社联合起来,规模更大,实力更强,能更好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农业产业链的延伸。那么合作社联合社如何去激活当地传统支柱产业?请看本报记者发自四川红原县的报道——  草原面积15万亩、各类牲畜1万余头、参社社员1万余人…

专题:红原 牦牛 再造

 红原牦牛,社社联合再造老产业

   

  图为合作社社员正在为牦牛挤奶。

  相比于单个合作社存在的小而分散、势单力薄,合作社联合社的优势在于将数个合作社联合起来,规模更大,实力更强,能更好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农业产业链的延伸。那么合作社联合社如何去激活当地传统支柱产业?请看本报记者发自四川红原县的报道——

  草原面积15万亩、各类牲畜1万余头、参社社员1万余人……这是红原县更攀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下称联合社)聚拢的生产资料和生产者。去年8月,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44个合作社抱团成立联合社,被赋予改变红原牦牛产业小散弱格局,带动贫困农牧民增收脱贫的双重任务。更攀联合社将如何运作?将对红原牦牛产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助力贫困农牧民增收?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粗放经营——

  生态好产品却无好收益

  肉可食,乳可饮,毛皮可用,连粪便都能生火取暖……说起高原之舟牦牛的好,联合社社长八宝停不下来。

  资料显示,牦牛是青藏高原上仅存的冰期动物,与企鹅、北极熊并称为世界三大源种动物,至今仍然以原始自然状态生产,拥有超强的免疫力、抗寒性、抗缺氧和抗紫外线的能力。全球仅存1700万头牦牛,其中95%生长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以红原为中心的四川、青海、甘肃三省11个县是全世界牦牛集中度最高、可形成牦牛乳制品产业化生产的地区。

  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红原县,草原辽阔,水草丰茂,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孕育出了牦牛的优良品种——麦洼牦牛,被誉为牦牛之乡。牦牛产业一直是红原的支柱产业,是全县牧民日常收入的主要来源。

  在当下绿色生态、有机等健康理念受到社会推崇的大背景下,业内对牦牛产品十分看好。青藏高原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放养方式保障了牦牛产品天然、绿色的品质。红原牦牛乳业董事长谢剑告诉记者。

  然而,看到发展前景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红原牦牛产业仍处于低收入、低产出的粗放经营阶段,牦牛产品单一、产业化程度较低、精细加工能力较弱、市场拓展不够广等诸多突出问题。红原县县长嘉央罗萨说。

  红原牦牛酸奶产业曾面临的困境很能说明问题。在红原县,牦牛酸奶作为餐后甜点深受人们喜爱。在国内酸奶市场不断做大的背景下,牦牛酸奶却始终藏于深闺,不为外界知晓。

  牦牛酸奶加工工艺简单,牧民像蒸馒头一样在家里自己制作。也正因为如此,过去很少有人考虑牦牛酸奶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县里仅有的几个酸奶小作坊也是无生意可做。八宝介绍说,酸奶加工方式长期处于粗放状态,产品包装再简单不过了,很难保证产品质量,且保质期短,对外出售也很廉价。

  形成合力——延伸产业链打造红原牦牛品牌

  2016年8月,红原县44个合作社抱团,成立更攀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联合社拥有草原面积15万亩、牲畜1万余头,覆盖全县11个乡镇34个村。

  联合社将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进行联合和合作,通过统一的企业产品标准、统一品牌体系、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产品包装、统一产品营销,有效提升牦牛产业组织化程度,加大原产地产品保护力度,打造优质高端牦牛品牌。红原县农业畜牧和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宽敞明亮的厂房、琳琅满目的展厅……日前,记者跟随八宝社长走进了占地4.2万平米的联合社工厂。八宝告诉记者,厂房于今年6月6日开工建设,8月6日主体工程全部完成,现在只等生产设备入场。

  按照生产计划,更攀联合社将主要围绕牦牛产业,以奶类制品和肉类产品生产加工为主。其中,奶制品将包括鲜奶、酸奶、牛奶冰糕、牛奶冰激凌、黄油、酥油、奶渣、奶酪、干酪素等9个品种,年生产奶类达450吨;肉类产品包括精品分割牦牛肉、牦牛肉食品、风干牦牛肉、血肠、肉肠、牦牛杂类火锅等6个品种,年生产肉类达180吨。除此之外,还包括地毯、唐卡等工艺类产品,蔬菜、蘑菇等农产品类以及贝母、虫草、大黄等野药材类三大业务板块。

  在联合社步步推进的同时,科技攻关团队传来好消息:经过1年时间对120多个批次的奶粉样品进行比对试验,牦牛乳中的苯甲酸含量降至最低,突破了长期面临的技术瓶颈,极大提升了产品品质,解决了牦牛乳粉的技术提升和大众口味问题。

  依托于联合社,下一步红原还将建立统一的牦牛肉类、奶类食品安全信息平台,突出优质、安全、绿色,让广大消费者吃上安全放心的青藏高原优质生态畜产品。

  股份运作——

  利益共享贫困户享受到分红

  发展壮大支柱产业是增强区域经济实力的发动机,也是搞好精准扶贫的新引擎。除可解决近1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到联合社就业务工外,要如何建立起完善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帮助贫困户脱贫摘帽呢?

  更攀联合社的做法是:以股份制运作,量化至股份合作的每一个成员。联合社建设用地、厂房、机器设备、附属工程、项目资金、援建项目等都进行清产核资形成股份,其中全县136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以政府扶贫资金1500万元入股,持股比例为20%。

  红原县扶贫移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这样的方式,将经济组织合理捆绑,建立贫困对象与经济实体利益联结扶贫链,通过利益链的牵引和链接,就能够打通贫困对象产业扶贫利益链的毛细血管,增强吸收营养和造血功能,形成直接受益、合作受益、综合受益、全面受益的利益联结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联合社还将探索建立脱贫转股机制,即到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后,贫困户所持有的20%股份将转到34个村村集体名下,成为村集体的重要收入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