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资讯网>致富经网>正文内容 [致富经]少女如何摆脱巨债 赚取羞答答的财富 20171023

少女如何摆脱巨债 赚取羞答答的财富

【摘要】致富经:少女如何摆脱巨债 赚取羞答答的财富(20171023)

记者:真的就是仙人掌,好多刺

魏姚:它就属于仙人掌科。我们为了种这个果子,大家都笑是千疮百孔,不说上万吧,上千个孔子全身扎了不少。真扎到了。你看这些地方,全身都会被扎到,这是原来扎的留下来的。

记者:你平常干活就穿成这样?

魏姚:对。这不影响,对我们来讲每天蓬头垢面那不行,咱们还得有年轻人的态度。

记者:你就穿成这样干活?

魏姚:完全不影响,你现在让我蹦哒一个都可以。

手和腿经常被扎破,为了省钱,魏姚住在临时搭的棚子,一住就是一年多。就连父母都没想到,19岁女儿种的火龙果地,不久后会比同行多收入1倍的钱。一年就还清了200多万的外债。

2013年5月,魏姚的火龙果开始挂果,一个个垂在枝头的大红果子,看热闹的人一拨接着一拨。本以为稀奇的东西会很快吸引市场的关注,可魏姚没料到,大伙的反应却是一个火龙果都不肯掏钱买。

魏姚种出的红心火龙果,皮薄易剥,果肉丰满,清甜多汁,除了可以直接吃外,还可以酿酒、做成果酱,因为含有大量的花青素,颜色是鲜艳的玫红色,可以提取天然色素。

魏姚:这边人有这这种心态在,你一个好的东西、新的东西固然是好,但是他要考虑能不能立马卖出去,能不能立马有收益,他们会有这样的考虑,

熟了的火龙果可不能等人。在树上只能最多挂7天,不然就会炸裂开。这一批成熟的就是20吨的果子,瞅着果子一天天的变红,魏姚心里全都是尽快还债的声音。

可就在7个月后,魏姚一看账面上的钱,又惊又喜,竟然有400万元!

短短7个月,怎么会有400多万呢?

2013年5月的一天,车坐了一整夜,魏姚一宿没敢合眼。她想到外面碰碰运气。魏姚一个人跟着大货车,装满了火龙果,开到了昆明的这个批发市场。

凌晨营业的批发市场,很吵,很大。魏姚见人就推销自己的火龙果。

魏姚: 一家一家的问,看见年纪大点的我就叫叔叔阿姨。我就觉得这个果子能卖出去,我多叫几个叔叔阿姨有什么,我多笑一笑也没什么。

可光是嘴甜,人家也最多是听她说两句,一看是市场上没人卖的红心火龙果,还是没人敢轻易冒险拿钱买。

转机发生在两天后,一个陌生的大哥拽住了魏姚的衣角。

他叫任正前,至今在昆明的这个批发市场经营水果生意 。

一连几天出现的这个年轻女孩很是惹眼,而且听口音,还是自己的四川老乡。

任正前: 那时候火龙果很不认这个红心。她们在地里面种地很辛苦,太辛苦了,她自己有这个精神拉到昆明来她有胆识,自己从成都过来有胆识,真的太不容易了。我也只能帮她。

被眼前这个姑娘的勇气打动,任正前有心帮帮这个小老乡。看任正前是真心相助,魏姚提出一箱16公斤的火龙果她只要5元钱,只收纸箱和运输的成本。

魏姚;你就直接卖,反正你卖多少钱都可以

任正前:开始几车不是很好卖,最主要是价格低,拿给人试用一下,慢慢慢慢就起来了。

两个星期后,这些卖到北京、上海等城市的红心火龙果,很受欢迎。一斤红心火龙果很快批发价就到了10元,比其他品种火龙果高了一倍。

2013这年的果子,卖出了400多万,魏姚不仅还清了200万元的债,还赚到了钱,父母很欣慰,但是魏姚却高兴不起来了。

记者:平常我们怎么挑火龙果。

魏姚:你它这颜色都特别鲜红,但是好多人有个误区,觉得这种已经开始发皱的是不是不新鲜什么的,

记者:对

魏姚:其实不是的,你看这个还在树上它已经就是这样皱了,

成熟度高,甜的果子都会发皱,这样的果子更好吃。你们要看它的新鲜成都你不要看它的果子,你看它的后把,只要它的的后把不发黑,不发紫那些,不发蔫,就说明这个果子是新鲜的果子,收口收的好的,反正它的的味道都会特别好。

记者:就这收的紧

魏姚:就这稍微收的小一点 紧一点

像这样的红心火龙果,很多人开始跟风种植。2015年,在云南的种植面积就达到了几万亩。

红心火龙果已不是什么新鲜品种,价格也从十元一斤降到了几元一斤。而行情的波动早就在魏姚这个小姑娘的预料当中。

魏姚更换了精品包装,但是价格不变,用口碑和品牌保住了老客户。这还不算,2015年,她只身一人去到了一个边陲小城,又租了200多亩地,还声称早就发现了一笔关于火龙果的,不为人知的财富,能让每亩地的收入增加2万多元。现在,收获这些财富的时机到了。

魏姚:咱们单单做这个东西他不划算。所以我们一直等这个面积大起来,产量上来之后我们才来做,这个时候才是他合适的时机。

西双版纳的勐腊县,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

这里的人一半以上都是少数民族,除了种植水稻、玉米等粮食外,他们大多种一种被叫做“摇钱树”的树。就在前几年,这种树一天就能给一家农户带来近千元的纯收入。

凌晨1点钟,林子里漂浮着薄薄的雾气,四处闪烁着突暗突明的灯光,我们跟着农户们走进了林子里。

云南省勐腊县 村民:这个是割胶

记者:割橡胶

云南省勐腊县 村民:这就是割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