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光华 一串樱桃卖600元的传奇故事
【摘要】大家对樱桃的第一反应是好吃,营养价值高,但是很多人经济水平不是很高的往往会对樱桃的价格望而却步,想吃樱桃也只能解解馋就好。但是像葡萄一样的樱桃您见过吗?这一串就要卖600元!这样的樱桃你还会买来吃吗?
卓光华究竟经历了什么呢?
到2007年,卓光华的建材市场运行成熟,有了大把空闲时间,可强烈的危机感,让他没办法停下脚步。正在这时,偶然看到的一份调查报告,让卓光华眼前一亮,他要做一个可以年入上亿元的产业。
卓光华:我这辈子就是做事,我并不是说我将来拥有多少钱,我要看我一生中要做多少事,家庭穷,那时候让人看不起,所以到我有成就的时候,还拼命打拼,我绝对不能输给别人。
卓光华所说的商机正是种植高品质反季节樱桃,他在那份报告里发现,我国樱桃市场有很大的缺口,特别是每年3月和4月,进口车厘子已经下架,国内的樱桃却还没有成熟,市场上只有少数温室樱桃,不仅数量少而且卖价惊人。
经销商:
这里是北京市密云区高岭镇,作为国家级水源保护区,这里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卓光华做了一个决定,投入2000万,在密云水库附近流转1000亩土地,他要种反季节有机樱桃。此话一出,就在北京的闽商圈子里炸开了锅。
朋友:这人脑子不行
朋友:我们都觉得他是傻子
2010年在众人的反对声里,卓光华风风火火地开始了二次创业,可他却不知道,自己最黑暗的一段人生就此拉开了序幕。
卓光华对农业一窍不通,根本没想到要投入会这么大,原有房屋拆迁2000万,锄草200万,平地1000万,就连建这样一个长100米的大棚,居然就要花50多万,更别提买树苗、工人工资、有机肥等其他花销。
卓光华:以为投5000万全有了,结果没想到是无底洞。
到2013年,7000多万元花出去,连樱桃的影子都没看见,手里的现金就早花没了,建材市场也卖了一个,甚至跟别人借了2千万。
可就在这个节骨眼,发生了一件事,把卓光华彻底推向深渊。他辛苦栽种3年的樱桃,居然一个月内全部死亡,技术员跑得无影无踪。
卓光华:就是皮这么皱巴巴的,然后就死了。那时候技术员都以家里有事辞职了。
卓光华知道自己不懂技术,可想着自己有钱,聘用好的技术员就能保证万无一失。可没想到投入7000万,整整三年时间,居然换来这样的结果,来北京打拼二十多年,卓光华从没跌过这么大的跟头,一时间整个人都蒙了。而让他更加无法承受的,是来自周围人的巨大压力。
妻子:那边有钱你不做,这边没钱你偏要做,以后我们去哪吃饭。
朋友:投那个无底洞
那是卓光华最黑暗的一段人生,每天除了看着已经死掉的树发呆,他什么都不做。
卓光华:很绝望,7月之前,整个人处在绝望当中。
员工刘爱华:嘴上全起的泡,我们看了都很心疼他
此时卓光华名下只剩最后一家建材市场和自己住的房子,如果卖了还债,那自己之前二十多年的奋斗将化成泡沫。
卓光华:我没想到有一天卓光华从睡大街到成功的时候到最后又沦落到求人家借钱的时候,我做梦都不敢想,但是我不肯服输。
从小因为家里穷受人不少白眼,在卓光华心中留下抹不去的阴影,他不能让自己成为别人眼中的笑话,更何况他很清楚,反季节樱桃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卓光华下了狠心把所有的财产全卖了,甚至自己住的房子也卖了。
卓光华:孙子抱着我,不要搬家,可房子卖给别人一定得搬。跟家人说的最多的一句就是对不起。
卓光华用卖房子的钱重新买了树苗,从此和樱桃结下生死之缘,樱桃做得成他就有活路,做不成他就连活下去的希望都没有。
5年后的今天,在卓光华的基地,随处可见大串大串,像葡萄一样的大樱桃,一串的卖价就要五六百元,他是如何靠着这种特别的樱桃,实现人生逆转的呢?
自从卖掉所有财产后,卓光华知道他不能把自己的身价性命交在别人手里,必须自己掌握樱桃种植技术。2013年7月开始,卓光华每天把自己困在樱桃基地,从零开始学习种樱桃,每一个环节都保证不出一丁点差错。
卓光华:这一点点根瘤菌都要捡干净
2014年春天,眼看着被捧在手心里呵护的樱桃树,长得枝繁叶茂,光树干就有碗口粗,然而危险却悄悄临近。
卓光华:只长叶子不结果
樱桃树不结樱桃,就等于一棵废树,没有产量,等于一切努力全是白费。更别提卓光华现在一点资产都没有,还有一屁股外债。为了找出让樱桃结果的办法,卓光华几乎跑遍了全国所有的樱桃基地。
2014年6月,卓光华到秦皇岛一个樱桃园考察,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大部分樱桃树也都是零零星星长着几颗樱桃,可神奇的是,却有几棵树的树杈上长着大串大串的樱桃,卓光华仔细看了这两根枝条很久,有了灵感。
回到北京之后,卓光华就开始着了魔一样,每天呆在一个大棚里,不停把树枝都掐断,没人知道他要干什么。
卓光华:回来就开始试验,着了魔一样每天掐
两个月后的一天,卓光华更是变本加厉,拿起一把剪刀,他要把所有大棚里的樱桃树都剪一遍。
妻子:每天就剪树,晚上12点多停下,早上5点多又去
员工:我们都下班了,他还在剪树
5万棵樱桃树,卓光华一天就要剪掉2000棵。他没空吃饭没空睡觉,因为这次剪树几乎决定着他和樱桃的生死。
卓光华:剪到胳膊抬不起来
员工刘爱华:胳膊动不了,脚也起泡。
2016年4月,卓光华的樱桃树真的结出了像葡萄一样,大串大串的果实。秘密就在这把不离身的剪刀上。
卓光华:这是我剪过的,就很明显。控制住生长,供更多营养给樱桃。
通过减少枝条和叶片的数量,并促进花芽的分化,将更多营养供给给能结果的枝条,卓光华种出了成串的樱桃。
汪龙返乡创业搞起大雁养殖
汪龙年轻时外出闯荡练就一身好厨艺成了月薪近万的厨师对因为对家乡的思念对孩子的爱他辞职返乡创业了,并且引入大雁饲养,更是成立了射洪县川予养殖专业合作社要带着村民一起致富。
纸上烤鱼让穷小伙张美年入千万开百家分店
你听说过纸上烤鱼吗?这是近几年出现新鲜东西,听着就非常有趣,而今天要说是纸上烤鱼的创始人张美,这个昔日的穷小伙如今已经是年赚千万的土豪了。
湖北沈林君带领百姓一起种植大棚蔬菜致富
37岁,正当壮年,有许多的冲劲和干劲,家庭中上有老下有小,压力也是不小,特别是现在老龄化的加重,更是加重的下一代人的压力。但是在崇阳县白霓镇后溪村青年沈林君却书写出了不一样的路。
杜一宝是党委书记 是企业家 更是农民致富的领头羊
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不能说是什么青天大老爷,但是可以说是一个好官了。在长春市宽城区欣园街道的一名五星村党委书记杜一宝说:“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我们要把他们的事当作天大的事。”
任井龙专研蓝莓18年 带动村民走上致富路
凡是都怕“认真”二字,因为认真起来很多时候什么事都不叫事,任井龙对蓝莓情有独钟,研究蓝莓整整十八年了,蓝莓基地目前达1300亩,年产量130吨左右,平均价格每斤达15元,年销售额约400万元。
东北女孩王艺洁不走寻常路 放弃白领工作回家养起驴
“我有一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是不是也不自觉的哼起来了!哈哈,小时候大家都差不多是哼着这首歌长大的,只是你会想到有一天你会真的有头小毛驴而且还不止一头吗?
致富能人吴天来带领贫困村民走上致富道路
虽然中国现在发展的越来越好了,人们过上的日子越来越充实了,但是中国的贫困地区还是有不少,而且贫困地区以西部山区为主。如何使这些贫困地区不再贫困,带领大家走向致富的道路是当前的重点内容。
她是如何做到东北三省农村淘宝销售冠军的
只有你不敢想的、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王琪当初面对自己身后背负着200多万元的贷款,还有370个贫困户的土豆订单和他们脱贫致富的希望,她没有选择的余地,只有往前冲,不管结果如何都要努力的试一试,最后成为了东北三省农村淘宝销售冠军,“双十一”全国农村淘宝预售第一,总销售额达到200多万元,为很多贫困家庭购买农资、农机节省了开支。
黑龙江鸡西村干部李广丽带领村民种植白瓜子走上致富路
农村的发展如何跟基层的的干部有很大的关系,如何带领村民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增加农民的收入,走上一条适合全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很不容易的,需要村干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
带领各族待业青年开农机修理铺走上致富路
什么最幸福?什么最有成就?什么最值得自豪?
投资半年赔光十年辛苦钱200万后 如何翻身做到年销售额900多万元
“投资有风险,出金需谨慎”这句话并不是只是说说玩的,它是有真实的血淋淋的教训而得出的结果。一次莽撞的投资,让你十年辛苦血本无归。
喝水不忘挖井人的赵发所带领乡亲们种果树一起致富
“喝水不忘挖井人,富裕不忘老家人”,赵发所赚得“第一桶金”后就回乡创业,带领村民一起致富。并且赵发所早在1995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星火带头人”,次年又被评为“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
虹鳟鱼游进劳模常俊英的致富梦
虹鳟鱼对于怀柔幻魔常俊英来说是改变她一生的存在,92年17年25年的岁月而这劳模山庄也开20多年,钱包富了可常俊英劳模本身色不改。
昆明有个鹅司令带领贫困村村民养鹅走出致富路
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自然环境等的地区往往都会成为贫困区,想要脱贫很多时候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而且努力了还不一定就能够成功脱贫,这也是当下要克服的一大难题。
身残志坚王学成建獭兔示范养殖基地带着乡亲一起致富
王学成本来是贫苦的残疾人。10年养殖獭兔,10年养殖中积累了丰富经验,脱去贫困还走上致富路,致富不忘乡里他带动村里养殖獭兔无偿教授养殖技术。最后和村里一起扩大养殖,建立獭兔示范养殖基地。
安徽长丰残疾人崔兴文不畏困苦带领乡亲们走向致富路
养殖养的好不愁没有收入,很多人说养殖是一个很好赚的行业,但是高收益必然也是高风险,如何养殖好是一门技术。
毒蛇变乖 凶猛来财
致富经:毒蛇变乖 凶猛来财(20170509)
穷小伙 巧借力 年入4000万
致富经:穷小伙 巧借力 年入4000万(20170512)
62岁濒临破产 3年后如何年销5000万
致富经:老人62岁濒临破产 3年后如何年销5000万?(20170510)
72岁老人的第二次创业
致富经:72岁老人的第二次创业(20170511)
点击阅读更多农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