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农场凭智慧物流成为北京市生鲜农产品物流标准化试点单位
【摘要】日前,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北京市2017年物流标准化试点企业的公示》,共有20家企业成为2017年的试点,包括华润、蒙牛、第零农业、正大、菜篮子、本来工坊等生鲜产品企业成为其中生鲜行业的代表。

其中,第零农业因专注于农业供给侧改革和产品升级,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和物流标准化,凭借独具特点的新智慧物流模式引发关注。

北京市商务委员会
北京第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农产品升级为基础,以电子商务为工具,服务于都市家庭(family)和农村家庭农场(farm)的专业服务公司。目前在北京有产品分拣中心1个,区域配送中心4个,基本覆盖北京主城区,已完成深度开发的超过200个小区,核心会员超过2万户,开发农场近300个。
公示显示,物流标准化试点工作是在加快推动首都物流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充分发挥标准化工作对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重要作用的背景下展开的,根据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和国家标准委服务业标准部《关于组织申报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的通知》精神要求,北京市启动了物流标准化试点工作。其中以快消品、农副产品、药品、电商等领域为重点,以物联网应用、信息平台为主线,带动物流信息化水平提升,促进构建标准化的智慧物流配送体系。
自从2017年4月开展征集申报以来,经过公开征集、专家评审等程序,最终评选出了20个试点企业。
数据化、互联网、24小时送达:智慧物流的前提
服务于都市家庭(family)和农村家庭农场(farm)之间的第零农场采取的就是F2F的智慧直达物流模式。第零农场的合作家庭农户会在每天早上通过手机终端收到需求信息,按量采摘,然后通过物流运送到分装平台,再经由物流发送到各小区对应的配送站,最后按照客户约定时间送到小区。从地头采摘到配送全程冷链物流。
同时,因为在家庭客户开拓时是以小区为中心的,因此客户集中且容易形成高频购买,从客户端也极大地方便了物流体系的建设和成本控制。目前客户对于送货时间的选择可精准到1小时以内,有超过200个小区是高频使用小区。

这里有几个重点,一个是通过互联网会员制及数据化,产品的物流供应是“按需定制”,需求多少就配送多少,定点配送又可以做到从客户预定到送达全程不会超过24小时,物流更是可以实现2小时送达。
因此,第零农场的F2F物流模式更为务实和直接,是标准化高质量生产下从农场到家庭的直接通路。
零激素、零防腐剂、零保鲜剂、低损耗:产品升级的核心
除了以电子商务为工具,突出大数据带来的智能化之外,第零农场是以农产品升级为基础和核心价值的。智慧物流的一大好处是,因为实现了24小时内从订单到送达的智慧物流,加上全程冷链物流,所以最大程度地保证了货源新鲜和物流中间环节极简,无需提前采摘、无需催熟和防腐,也不会因为无法预知市场需求形成产品浪费,很好地解决了传统供应链中多级供应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加上第零农场“零激素的引领者”这样的品牌定位和核心理念,安全健康成为第零产品升级的核心。
在传统的物流供应模式下,农场品要经过地头收货、各级批发再到零售市场,要经过数天的运输才能到达消费者的手里,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要通过提前采摘、加催熟剂保鲜剂等方式保证最后大家能吃到“新鲜”的农产品。
智慧物流最根本的问题还是解决食品安全健康的问题,这也是国家大力倡导和推动智慧物流的主要原因。让大家吃的放心吃的舒心,才应该是生鲜农产品从业者最根本的初心。

降低生活垃圾、增加农民收入:上下游联动智慧生态
物流可以说是生鲜电商的命脉,解决了生鲜电商的这一难题,就能以高质量产品满足客户需求,极大地保证了高复购率。
提高生鲜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现代化作业,并且用现代流通与之对接,避免地头到市场的脱节问题,实现在高度信息化条件下的无缝对接。一方面是成本降下来损耗也降下来,大大降低了传统模式下可能产生的浪费和垃圾;另一方面是质量提上去,快速送达健康农产品。这样既提升了购买,同时也大大增加农民的收入。第零农场通过智慧物流实现了上下游的联动和贯通,打造的是一个智慧的农产品生态系统。
据第零农场创始人李正范先生介绍,接下来第零农场的两大工作重点,一是继续大力建设生鲜农产品的物流标准化系统,另一个就是继续完成产品升级,让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更为丰富和高质的农产品品类。品质升级、安全放心、价格合理,同时产品丰富,才是高品质的服务。让每个家庭吃上放心的生鲜蔬菜,也正是第零所追求的企业理念。

安徽砀山重症女孩用嘴上电商帮父母卖梨 年销量达6万斤
可以说马云创建的电商不但成就了他自己也成就了很多人,很多人因为电商而走上步不同寻常的路,在手机上就可以买卖东西,让自己的人生路变的不一样,不再那么的辛苦。

中国农村电商发展现状与战略建议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依旧是以“三农”为主体,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9份了,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不离“三农”,而今年的一号文件中,重点在于农业电商,这次我们的农村电子商务得到了史无前例的重视,如何推进农村电商发展成了重头戏。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为此分析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了战略建议。

中国电商塑造农村消费新生态 农产品纷纷搭上电商快车
有了电商,很多农村都不一样了,目前我国农村电商服务点约有30万个。农村已经成为电商平台的重要争夺场地,电商改变了千千万万个村庄的经济链条,也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

2016年中国农村电商零售额超8945亿
随着电子商务在农村的渗入发展,去年我国农村电商销售额已经高达8945.4亿元,环比增速高于城市,商务部孙继文表示,我国将继续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对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

海南大学生返乡创业农产品网上卖
几个大学生毕业后没有选择大城市而是返乡创业,吉昌超与精通物流、互联网管理及市场营销的同村另外4位伙伴合作办了农民公社将村里的农产品拉到了网上卖,返乡创业成功不说,还让当地村民的农产品销售不在是问题。

养蜂人依托电商走上致富路 蜂农收入都在翻倍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在农村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依托电商走上了属于自己的致富路,以往没什么销路的蜂农也开始通过网络将自己的蜂蜜卖往全国各地,蜂农的收入都在翻倍。

平远县的互联网+农业农村电商
平远县的“互联网+农业”农村电商

电商进农家 方便千万家
随着当今社会的网络科技越来越发达,更多人趋向于方便快捷、足不出户的网络购物,电商服务也走进农家,成为农民新的致富手段。

他放弃3万月薪返乡创业 农村淘宝为村民增收致富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让很多农产品再也不愁销路,越来越多的淘宝村踏上了致富路,当然,每个淘宝村,总是需要那么一两个领头人,这些领头人很多都是高级人才,放弃大城市的高薪工作返乡创业的先驱。

河北东高庄村的农村淘宝致富样本
这几年,随着电商的发展,农村淘宝也如雨后春笋,很多农村已经不再为自己的农产品没出路发愁了,甚至还可以发展出更多的副业,比如河北省清河县东高庄村的农民早已离开种地老本行,转身在互联网上耕耘,开淘宝店专卖毛衣、毛线,踏上了发家致富的高速路。

农村电商新热潮 带动农业新发展
农村电商是通过网络平台嫁接各种服务于农村的资源,拓展农村信息服务业务、服务领域,使之兼而成为遍布县、镇、村的三农信息服务站。作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实体终端直接扎根于农村服务于三农,真正使三农服务落地,使农民成为平台的最大受益者。

全球首个eWTP落地大马!马云曾经吹过最大的牛终于实现了
如果说,过去阿里的梦想是为中国千千万万中小企业自由贸易服务,而如今马云的梦想就是让这一服务推广到全球,让各个国家的消费者无障碍地享受到来自全球各地的商品。这就是eWTP(世界电子贸易平台,Electronic World Trade Platform)。

做大做强农村电商 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产品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当今社会越来越多人已经离不开互联网的帮助。在真正实现地球村的时代背景下,农村地区也凭着电子商务的崛起,发展成一条新型商业贸易之路。

微商成交率低仅四招实现微商赚钱!
最近有人对小刀讲,微商的成交率太低,做微商的都知道。成交率太低,往往对微商来说是致命的,慢慢地,自己也会失去积极性。有人在后台留言,希望精英会能够给大家带来关于提高成交率的办法。怎么讲,其实做微商行业内的规则,大家都懂得差不多,不过既然有信息差存在,有人不知道,那小刀就把自己总结的一些东西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给有困惑的朋友一点帮助。

核桃小舟以公益为桨载着农户致富去
核桃小舟以公益为桨载着农户致富去

生鲜电商之路——通往地狱还是天堂
近年来,随着网购生活方式的快速普及,消费者对生鲜食材上门的需求日渐旺盛。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不管是电商平台还是传统的线下超市,都踊跃的加入了这场生鲜电商的争夺战中。然而,一阵撕杀过后,却是死的死、伤的伤。

年销3亿元 庆元县农村电商铺就致富路

一花网推花卉新品,造园艺农园
2017年立春之日,一花网(www.huaxianzi.com)隆重推出可以周年种植的彩色马蹄莲,朱顶红种球产品。众所周之,种球产品的季节性很强,一般分为秋季种球和春季种球,每年在固定的时间销售,在固定的时间种植,然后在固定的月份开花,之后进入休眠期。而在一花网,花友可以在全年任何时间在一花网买到彩马和朱顶红的种球产品,种下60天左右即可开花,随买随种,随时享受种球花卉的魅力。
重庆 800余返乡民工充电电商创业致富

辽宁东港 草莓遇上互联网+ 催生富民大产业
“叮咚!”近日,笔者来到有“草莓第一县”之称的辽宁省东港市草莓种植户张永春家采访时,恰好听到电脑里传出的提示声音。“有人下单了!”张永春笑着对笔者说。
点击阅读更多农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