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
【摘要】三七为伞形目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短,肉质根圆柱形,掌状复叶,伞形花序顶生,花黄绿色;萼杯状。又名:参三七、田七、血山草、六月淋、蝎子草,古时亦称昭参、血参、人参三七、田三七、山漆、三七参等。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江西、四川等地。
三七
三七是以其根部入药,其性温,味辛,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消肿定痛功效,有“金不换”、“南国神草”之美誉。因常在春冬两季采挖,又分为“春七”和“冬七”。由于三七同为人参属植物,而它的有效活性物质又高于和多于人参,因此又被现代中药药物学家称为“参中之王”。清朝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扬名中外的中成药“云南白药”和“片仔癀”,即以三七为主要原料制成。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形态特征
三七是假人参的变种,该变种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小叶片长圆形至倒卵状长圆形,两面脉上均有刚毛,托叶卵形或披针形,伞形花序有80-100朵或更多的花,花梗被微柔毛。
该变种叶的被毛、伞形花序的花数以及花柱合生至中部等特征虽与假人参(原变种)差别较大,但它为长期栽培的植物,象一般作物那样,许多形态总会在栽培条件下发生变化。另一方面,由于其特征比较稳定,也可考虑升级作为独立的种。
三七的叶有托叶、伞形花序的花数较多等特征是比较原始的性质,但已有单性花,花柱合生至中部等特征又比现存的其他人参属植物的进化程度为高,根据生殖器官保守性比营养器官大的原则,它可能不是现存人参属最原始的类型。
假人参(原变种),又名人参三七(西藏常用中草药)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短,竹鞭状,横生,有2至几条肉质根;肉质根圆柱形,长约2-4厘米,直径约1厘米,干时有纵皱纹。地上茎单生,高约40厘米,有纵纹,无毛,基部有宿存鳞片。叶为掌状复叶,4枚轮生于茎顶;叶柄长4-5厘米,有纵纹,无毛;托叶小,披针形,长5-6毫米;小叶片3-4,薄膜质,透明,倒卵状椭圆形至倒卵状长圆形,中央的长9-10厘米,宽3.5-4厘米,侧生的较小,先端长渐尖,基部渐狭,下延,边缘有重锯齿,齿有刺尖,上面脉上密生刚生,刚毛长1.5-2毫米,下面无毛,侧脉8-10对,两面明显,网脉明显;小叶柄长2-10毫米,与叶柄顶端连接处簇生刚毛。伞形花序单个顶生,直径约3.5厘米,有花20-50朵;总花梗长约12厘米,有纵纹,无毛;花梗纤细,无毛,长约1厘米;苞片不明显;花黄绿色;萼杯状(雄花的萼为陀螺形),边缘有5个三角形的齿;花瓣5;雄蕊5;子房2室;花柱2(雄花中的退化雌蕊上为1条),离生,反曲。果实未见。
生长环境
三七生于山坡丛林下,种植于海拔400~1800米的森林下或山坡上人工荫棚下。
三七喜温暖而阴荫湿的环境,怕严寒和酷暑,也畏多水。土壤为疏松红壤或棕红壤,微酸性;年平均气温16.0~19.3℃为宜。生长期间若气温持续3-5天,在30℃以上,植株易发病。栽培地宜选东坡,坡度5°-15°为宜。在低洼地种植易发生根腐病。本品属于含糖类,受潮易发霉、虫蛀,但干燥货品耐储存,最长可达十年之久。三七的生长对土壤和气候有极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三七不能连种,栽种过三七的土地必须经过至少10年的休整才能够再次种植。
分布情况
三七的分布范围仅局限于中国西南部海拔1500米~1800米,北纬23.5°附近的狭窄地带,分布于江西、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云南省文山州为原产地和主产地。野生者已少见,多为栽培。
三七栽培于云南和广西,广东(乐昌、南雄、信宜)、福建(长泰、南靖、连城)、江西(庐山)以及浙江等地也有试种。
药用植物
医学上用于防病、治病的植物。其植株的全部或一部分供药用或作为制药工业的原料。广义而言,可包括用作营养剂、某些嗜好品、调味品、色素添加剂,及农药和兽医用药的植物资源。药用植物种类繁多,其药用部分各不相同,全部入药的,如:益母草、夏枯草等。
肉苁蓉
肉苁蓉属列当科濒危种,别名大芸、寸芸、苁蓉、查干告亚(蒙语)。主产于内蒙古自治区的阿拉善盟。肉苁蓉是一种寄生在沙漠树木梭梭根部的寄生植物,从梭梭寄主中吸取养分及水份。是一项较有前景的产业。素有“沙漠人参”之美誉,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杜仲
杜仲又名胶木,为杜仲科植物。药用杜仲是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味甘,性温。归肝、肾、胃经。功效补益肝肾、强筋壮骨、调理冲任、固经安胎。 治疗肾阳虚引起的腰腿痛或酸软无力。肝气虚引起的胞胎不固,阴囊湿痒等症。《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千年太岁
千年太岁俗称肉灵芝,普遍认为是一种大型黏菌复合体,太岁中除了黏菌外还有多种真菌和细菌,其主要成分是胶质填充物。有些太岁中有一定含量的PQQ(吡咯喹啉醌),被认为有抗衰老作用。但由于目前对太岁的研究还比较少,其药用价值和毒副作用都还有待于继续考证。
蕨麻
蕨麻是蔷薇科委陵菜属的植物。多年生草本。蕨麻亦称人参果。含有维生素及镁、锌、钾、钙元素。具有较高的医疗和营养价值,它有着健胃补脾、生津止渴、益气补血的功能,故藏医称其为卓老沙僧,常以其入药。六七月间开花时的全草,还可用来收敛止血,止咳利痰,亦作滋补。
铁皮枫斗
铁皮枫斗,又名万丈须,是正宗铁皮石斛鲜条加工后的干品。成分有石斛多糖、石斛碱、石斛胺。具有补五脏虚劳;抗衰老;降“三高”;抑制肿瘤。铁皮枫斗是我国一味名贵的中药材,我国二级保护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茎丛生,圆柱型,高10~30厘米,粗3~8毫米
木蝴蝶
木蝴蝶常生长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坡、溪边、山谷或灌木丛中,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苦、甘,凉。有清肺利咽,疏肝和胃之功效。常用于肺热咳嗽,喉痹,音哑,肝胃气痛。
白芍药
白芍药也称白花芍药,是毛茛科芍药属植物,在中国已有悠久的栽培历史,驰名中外,其根并入药,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生于山坡、山谷的灌木丛或草丛中,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栽植,白芍药是中国七夕节的代表花卉,代表爱情,是花相。正如花的颜色,纯白无暇,象征着爱情无比的美好
连翘花
连翘花全世界约有11种,中国有6种,分布于欧洲至日本,有些源自朝鲜和日本,源自于欧洲南部的只有一种。其名字forsythia是为了纪念苏格兰的植物学家William Forsyth而命名。
巴戟天
巴戟天为双子叶植物茜草科植物,长3~13cm,宽1 5~5cm,前端短渐尖,基部钝形或圆形。巴戟天的干燥根,根呈扁圆柱形,略弯曲。主产于广东、广西等地。药用植物,主治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
半夏
半夏属天南星目药用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以及东北、华北等地区。药用植物,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生用消疖肿作用,兽医用以治锁喉癀。在西藏也有分布,海拔3000m左右。
玉竹
玉竹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横走,肉质黄白色,密生多数须根。叶面绿色,下面灰色。花腋生,通常1~3朵簇生。原产中国西南地区,但野生分布很广。耐寒,亦耐阴,喜潮湿环境,适宜生长于含腐殖质丰富的疏松土壤。《本草经集注》云“茎干强直,似竹箭杆,有节。”
石菖蒲
石菖蒲属天南星科、菖蒲属禾草状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具气味。叶全缘,排成二列,肉穗花序(佛焰花序),花梗绿色,佛焰苞叶状。根茎常作药用。生长于海拔20米至2600米的地区,多生在山涧水石空隙中或山沟流水砾石间 (有时为挺水生长)。花果期2-6月。
半枝莲
半枝莲别称半支莲、松叶牡丹、龙须牡丹、金丝杜鹃、洋马齿苋、太阳花、午时花,是马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半支莲株高可达55厘米,丛生密集,花繁艳丽,花期又长,是装饰草地、坡地和路边的优良配花,亦宜花坛边缘和花境栽植,盆栽小巧玲珑
断肠草
断肠草是多种草本植物或藤本植物的别称,通常是指马钱(子)科钩吻属的钩吻。在中国,称为“断肠草”的植物有9科、13属、16种之多。云南白药于2014年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最新规定修改了药品说明书,正式宣布其配方中含有草乌(头)成分。
威灵仙
威灵仙属于药用植物,药材基源来源较多,《开宝本草》、《本草图经》、《救荒本草》等所载的威灵仙,为玄参科植物;《滇南本草》所载的威灵仙,系菊科植物,而当今使用的多为《中华本草》所载毛莨科植物威灵仙、棉团铁线莲、东北铁线莲。
穿心莲
穿心莲,又名春莲秋柳,一见喜,榄核莲、苦胆草、金香草、金耳钩、印度草,苦草等。一年生草本植物,长4~8厘米,宽1~2 5厘米。药用植物,有清热解毒、消炎、消肿止痛作用。
延胡索
延胡索,又名:延胡、玄胡索、元胡索、元胡等。是罂粟科、紫堇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球形,花瓣紫红色;蒴果圆柱形,两端渐狭。夏季开花。块茎为著名的常用中药,含20多种生物碱,用于行气止痛、活血散瘀、跌打损伤等。
霍山石斛
霍山石斛俗称米斛,是兰科石斛属的草本植物。茎直立,肉质,不分枝,具3-7节,淡黄绿色,有时带淡紫红色斑点,干后淡黄色。叶革质,2-3枚互生于茎的上部,斜出,舌状长圆形。总状花序1-3个,从落了叶的老茎上部发出,具1-2朵花;花淡黄绿色,开展;花瓣卵状长圆形
苏子叶
苏子叶为一年生直立草本,高常1米余;茎绿色或紫色,方柱形,有4钝棱,被长柔毛。叶对生,草质.阔卵形或近圆形.长7~13厘米,宽4 5~10厘米,顶端短尖或骤尖,基部阔楔尖至圆,边缘有撕裂状粗锯齿,两面紫色。或仅下面紫色,上面紫绿色,被疏柔毛,下面被伏贴柔毛
点击阅读更多农业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