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绒螯蟹
【摘要】中华绒螯蟹又称河蟹、毛蟹、清水蟹、大闸蟹或螃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经济蟹类,是中国传统的名贵水产品之一。在中国北起辽河南至珠江,漫长的海岸线上广泛分布,其中以长江水系产量最大,口感最鲜美,以苏州阳澄湖大闸蟹最为有名。
中华绒螯蟹
江苏等也生产。2013年9月16日,阳澄湖大闸蟹上市新闻发布会在苏州举行,宣布2013年的阳澄湖大闸蟹于9月17日开捕,预计总产量与往年持平,大约2100多吨,由于今年南方高温周期长,导致蟹产量有所下降。
一、形态特征
1、身体结构
身体分两部分:头胸部和腹部,附有步足5对。头胸部的背面为头胸甲所包盖。头胸甲墨绿色,呈方圆形,俯视近六边形,后半部宽于前半部,中央隆起,表面凹凸不平,共有6条突起为脊,额及肝区凹降,其前缘和左右前侧缘共有12个棘齿。额部两侧有一对带柄的复眼。头胸甲的腹面,除前端为头胸甲所包裹外,大部分被腹甲,腹甲分节,周围有绒毛,腹部紧贴在头胸部的下面,普通称为蟹脐,周围有绒毛,共分7节。雌蟹的腹部为圆形,俗称“团脐”,雄蟹腹部呈三角形,俗称“尖脐”。第一对步足呈棱柱形,末端似钳,为螯足,强大并密生绒毛;第四、五对步足呈扁圆形,末端尖锐如针刺。
2、体形特征
体近圆形,头胸甲背面为草绿色或墨绿色,腹面灰白,头胸甲额缘具4尖齿突,前侧缘亦具4齿突,第4齿小而明显。腹部平扁,雌体呈卵圆形至圆形,雄体呈细长钟状,但幼蟹期雌雄个体腹部均为三角形,不易分辨。螯足用于取食和抗敌,其掌部内外缘密生绒毛,绒螯蟹因此而得名。4对步足是主要爬行器官,长节末前角各有1尖齿。腹肢雌性4对,位于第2至第5腹节,双肢型,密生刚毛,内肢主要用以附卵。雄蟹仅有第1和第2腹肢,特化为交接器。
二、生活习性
中华绒螯蟹栖于淡水湖泊河流,但在河口半咸水域(盐度为18-26/1000,比重为1.016-1.020)繁殖;每年6~7月间新生幼蟹溯河进入淡水后,栖于江河、湖荡的岸边。喜掘穴而居,或隐藏在石砾、水草丛中。掘穴时主要靠1对螯足,步足只起辅助作用。以水生植物、底栖动物、有机碎屑及动物尸体为食。取食时靠螯足捕捉,然后将食物送至口边。营养条件好时,当年幼蟹体重可达50~70克,最大可达150克,且性腺成熟,可与2龄蟹一起参加生殖洄游。如放养密度大或生长慢,则2龄时性腺也难以成熟,不能参加生殖洄游。
1、交配
中华绒螯蟹一般在江河湖泊生长至2龄,自9月下旬(秋分前后)蜕壳为绿蟹起性腺开始迅速发育,30~40天内雌蟹生殖指数由蜕壳前的0.36%骤增至10~15%左右。至10月中下旬(寒露、霜降时节),大部分性腺已发育进入第Ⅳ期,遂离开江河、湖泊向河口浅海作生殖洄游。11月上旬(立冬)后群集于河口浅海交汇处的半咸水域,开始交配繁殖。在长江流域,中华绒螯蟹繁殖区的盐度为18-26/1000,水温为5-10℃,时间在当年12月至翌年3月。交配时雄蟹以螯足钳住雌蟹步足,并将交接器的末端对准雌孔,将精液输入雌蟹的纳精囊内。整个交配过程历时数分钟至1小时。雌蟹一般在交配后7~16小时内产卵。受精卵附着在雌蟹腹肢的刚毛上。在水温10~17℃情况下,受精卵经30~60天后孵化出溞状幼体。
2、繁殖
在河口浅海浮游35天以上,经5次蜕皮,然后进入大眼幼体期。此时兼营浮游及底栖生活,并能逆流上溯至湖沼。大眼幼体经6~10天后蜕壳而成幼蟹,开始营底栖爬行生活。
亲蟹在所抱卵全部孵化后,蛰伏在河口浅滩的沙丘上,其头胸甲及四肢有苔藓虫、薮枝虫等附着,腹部常有蟹奴寄生。产后的雌蟹至6月底7月初相继死亡。从溞状幼体起,雌蟹的寿命为2足龄,雄蟹则交配后即死亡,寿命比雌蟹短2个月。当年成熟的中华绒螯蟹寿命仅1年,且雌性占绝对优势。性腺成熟缓慢的个体,寿命较长,有的可达3~4年。
三、物种分布
中国境内广泛分布于南北沿海各地湖泊,中国唯一的中华绒螯蟹苗繁育基地在上海市崇明岛,因为崇明岛的地理位置正好在长江入海口,也是螃蟹繁衍后代的地方,六十年代以后产量锐减,实行人工移苗放流,产量有所恢复。每年9-11月为生产旺季。
中华绒螯蟹的自然分布区主要在亚洲北部、朝鲜西部和中国。中国北自辽宁鸭绿江口,南至福建九龙江、西迄湖北宜昌的三峡口均有分布。早在1000多年前就已对中华绒螯蟹的生活习性,特别是生殖洄游规律有一定的了解。随蟹苗的人工培育和放流增殖,此蟹已遍布全国,但品质以长江下游阳澄湖的大闸蟹和河北的胜芳蟹最为著名。20世纪初,中华绒螯蟹随海船移植至德国,然后沿莱茵河传布,今已遍及许多欧洲国家的水域。
中华绒螯蟹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此蟹只可食活蟹,因死蟹体内的蛋白质分解后,会产生蟹毒碱。中华绒螯蟹味美且营养丰富,历来被视为上品。每100克蟹食用部分含蛋白质14%,脂肪5.9%,碳水化合物7%。此外,还含有维生素A、核黄素、烟酸,其发热量超过一般鱼类的营养水平。中华绒螯蟹是出口品种,输往地区:香港、澳门;出口口岸:江苏、浙江、广东。
狼山鸡
狼山鸡是蛋肉兼用型鸡种之一。以产蛋多、蛋体大,体肥健壮、肉质鲜美而著称、按毛色分为黑白两种。黑色的称之为“狼山黑”,羽毛黑而发绿、发蓝,熠熠生辉,色彩绚丽。
南丹瑶鸡
南丹瑶鸡原产于广西南丹县的里湖、八圩两个民族乡海拔800-1000米的瑶族村寨中,原是野鸡群种,产于深山老林中,经当地白裤瑶族捕猎后驯化繁育而形成的优良地方鸡种。被认定为广西四大名鸡之一。
汶上芦花鸡
芦花鸡是优质鸡,原产山东汶上县,该县西北部的军屯、杨店、郭仓、郭楼、城关、寅寺6乡镇饲养数量最多,与汶上县相邻地区也有分布。芦花鸡体型椭圆而大,单冠,羽毛黑白相间,公鸡斑纹白色宽于黑色,母鸡斑纹宽狭一致。
小香猪
小香猪又名 "迷你猪 ",民间美其名曰 "七里香 " "十里香 "。 它原产于少数民族山区。古时虽有饲养但数量极少,仅做 "贡品 "专供皇亲贵族享用,不许百姓食之,从而限制了香猪的发展。解放后,濒临灭绝。
荷兰猪
荷兰猪即豚鼠,又名荷兰鼠、荷兰猪、天竺鼠、豚鼠、几内亚猪,在动物学的分类是哺乳纲啮齿目豚鼠科豚鼠属。尽管名字叫荷兰猪、几内亚猪,但是这种动物既不是猪,也并非来自荷兰、几内亚。
犰狳
犰狳(读音:qiúyú),又称“铠鼠”,2014巴西世界杯的吉祥物“福来哥”。犰狳是生活在巴西内陆地区的一种濒危物种。犰狳科共有9属21种(有1属1种已灭绝):裸尾犰狳属、圆头倭犰狳属、披毛犰狳属、倭犰狳属、犰狳属、六带犰狳属、大犰狳属、三带犰狳属、小犰狳属。
小尾寒羊
小尾寒羊,是牛科、羊亚科下动物类,是我国肉裘兼用型绵羊品种,具有长发育快、早熟、繁殖力强、性能遗传稳定、适应性强,被国家定为名畜良种,被人们誉为中国“国宝”、世界“超级羊”及“高腿羊”。 并被列入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目录》。
斑鸠
斑鸠属于鸟纲鸽形目鸠鸽科斑鸠属的欧洲和北非鸟类,体长28公分(11寸)。体淡红褐色,头蓝灰色,尾尖白色。在地面觅食,吃大量小型种子。
云岭黑山羊
云岭黑山羊是云南省皮肉兼用型地方品种,其肉质鲜美,早熟,善于攀岩,耐粗饲,抗病力强。毛色纯黑、体格大、繁殖力高的特点。羔羊初生重一般平均2 0公斤,3月龄断乳重7 1~11 7公斤,6月龄体重公羔13 3~14 1公斤,母羔11 8~14 1公斤
獭兔
獭兔,学名力克斯兔,原产法国。是一种典型的皮用型兔,因其毛皮酷似珍贵毛皮兽水獭,故称为獭兔。獭兔体型匀称,颊下有肉髯,耳长且直立,须眉细而卷曲,毛绒细密、丰厚、短而平整,外观光洁夺目,手摸被毛有凉爽的感觉。
刺猬
刺猬属于哺乳动物中的猬形目,是异温动物。它体肥矮、爪锐利、眼小、毛短,浑身布满短而密的刺。普通刺猬栖山地、森林、草原、农田、灌丛等地,昼伏夜出,取食各种小动物,兼食植物,有时危害瓜果。
美洲矮种马
美洲矮种马,原产自南美洲,最高85厘米,一种儿童骑的矮种马,1950年代在美国由多种矮种马与阿帕卢萨马杂交培育而来。矮种马必须有阿帕卢萨马型斑纹,且成马体高要在117~137公分(46~54吋),才有在美洲矮种马俱乐部注册的资格。
草兔
草兔是兔属的一种,又叫山跳子、跳猫、蒙古兔等,体形较大,体长36~54厘米,尾长9~11厘米,后足长9—12厘米,耳长10~12厘米,体重平均为2千克。身体背面为黄褐色至赤褐色,腹面白色,耳尖暗褐色,尾的背面为黑褐色,两侧及下面白色。
大宛马
大宛是古西域国名,在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据《史记》记载,大宛马“其先天马子也”,它在高速疾跑后,肩膀位置慢慢鼓起,并流出像鲜血一样的汗水,因此得名“汗血宝马”。
梅花鹿
梅花鹿是一种中型鹿,体长140~170厘米,肩高85~100厘米,成年体重100~150千克,雌鹿比较小;鹿有角,一般四叉。背中央有暗褐色背线。尾短,背面黑色,腹面白色。夏毛棕黄色,遍布鲜明的白色梅花斑点,故称“梅花鹿”。臀斑白色。生活于森林边缘或山地草原地区。
黑鱼
黑鱼是乌鳢的俗称,又名乌鱼、生鱼、财鱼、蛇鱼、火头鱼等。黑鱼生性凶猛,繁殖力强,胃口奇大,常能吃掉某个湖泊或池塘里的其他所有鱼类。黑鱼还能在陆地上滑行,迁移到其他水域寻找食物,可以离水生活3天之久。
汗血宝马
汗血宝马学名阿哈尔捷金马,原产于土库曼斯坦。汗血宝马的皮肤较薄,奔跑时,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容易被看到,另外,马的肩部和颈部汗腺发达,马出汗时往往先潮后湿,对于枣红色或栗色毛的马,出汗后局部颜色会显得更加鲜艳,给人以「流血」的错觉,因此称之为汗血马。
蝎子
蝎子是蛛形纲动物,蜘蛛亦同属蛛形纲。它们典型的特征包括瘦长的身体、螫、弯曲分段且带有毒刺的尾巴。陆地上最早的的蝎子约出现于四亿三千万年前的希留利亚纪(志留纪)。世界上的蝎子约有800余种,我国的蝎子有15种,常用以入药的为东亚钳蝎,对风湿类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鹦鹉鱼
鹦鹉鱼或称鹦嘴鱼,是生活在珊瑚礁中的热带鱼类。因其色彩艳丽,嘴型酷似鹦鹉嘴型而得名。另有一种由美洲慈鲷雄红魔鬼鱼和紫红火口杂交培育成的淡水赏观鱼,因体色鲜红,又称为血鹦鹉。
雪鸡
雪鸡共有5种,是世界上分布最高的稚类,一般分布3000~6000米,直至雪线以上。中国的两种雪鸡在夏季可到达海拔8000米的山地。能终年留居山顶,冬季向林带上限或山谷游荡,利用有蹄类的脚印寻觅食物。雪鸡以植物的茎、根、叶、芽等为食,有时兼吃昆虫和小型无脊椎动物。
点击阅读更多农业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