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养殖七步走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鹅肉成为很多消费者青睐的肉类食品。并且鹅的生长速度快、个头大、喂草生存,很多养殖户看准鹅的生长和市场优势,大力发展肉鹅养殖。可是如果没有科学养鹅技术是很难成功的,所以,经常听到很多养鹅户问养鹅如何科学配料?有没有养鹅技术?等这些关于养鹅技术,科学养殖的问题。今天,小编整理出7点科学养鹅技术,跟着这科学养殖七步走,相信养鹅户们想要的养鹅技术就可以紧握在手了。

1、进鹅苗的第一天是最为重要的,鹅苗一旦适应不了新环境就会陆续出现很多问题,不易成活。鹅苗第一天不喂料只上水,24小时之后才上水,这样做是为了让鹅苗清空肠胃把原本肚子里的东西消化掉。
2、进入鹅棚后要进行两次分窝,第一次是在进鹅后第十二天左右,第二次是在进鹅后第二十五天左右。首次分窝,就是将一间鹅舍内的鹅,均匀分到两间鹅舍内。第二次分窝,就是在第一次分窝的基础上,将一间的鹅均分到三个鹅舍内。这样做能够给鹅供给更大的生存空间,更有利于鹅的成长,不容易患病,吃料多,更容易为养殖者到来利润。
3、对于温度的把控也是养鹅里重要的一环。鹅苗进棚后的前三天,棚内温度大概保持在36度~37度之间;从鹅苗进棚的第四天到第七天,棚内温度应保持在35度;第八天到第十四天,棚内温度应保持在33度~34度;鹅苗进棚后的第十五天到第二十一天,棚内温度应保持在31度~32度;从鹅苗进棚的第二十二天到第二十八天,棚内温度应保持在29度到30从度;鹅苗进棚后第二十九天一直到卖鹅,棚内温度应保持在27度~28度。适宜的温度可以让鹅苗更好的成长。
4、一定一定要避免鹅得鹅瘟,要避免鹅瘟就得防疫,首次鹅瘟防疫,是在自进鹅后第七天,现在一般用药是使用“新城疫”来防止鹅瘟。防疫完之后,很可能会出现呼吸道感染。如果呈现呼吸道感染,就需要上治呼吸道的药,连着上三天的药;如果上了治呼吸道的药,鹅起肾肿,晚上就要上治肾肿的药。第二次鹅瘟防疫,是在第十八天进行,防疫过后,要上三天治肠道的药。但是切记自防疫之后的5天内,不能上抗病毒的药,由于疫苗本身即是失掉致病性的病毒,如果上了抗病毒的药,也会把疫苗杀死。第二十三天开端上抗病毒的药,接连上三天,接着上治大肠杆菌的药。此外,除了鹅瘟,另一个防疫任务是,在第十二天的时候防法姓囊,防法姓囊又容易出现大肠杆菌,所以在防完法姓囊之后,也要防止大肠杆菌的危害。
5、鹅吃药也是有门道的,先看鹅是否真的生病,如果真的得了病,就赶快进行医治。选择经验丰富的好医师来给鹅治病,拿到药之后,就开端拌药了,把鹅药和鹅料混合在一起。由于鹅药大多数对比苦,所以在给鹅喂料之前,大概先把鹅饿上一段时刻,这样鹅才会把拌好药的鹅料吃下去。
6、鹅喂料有一个计算公式M×2.5×N÷500=,M代表鹅的个数,N代表进鹅苗后的第几天。依据这个公式,就能够估测这一棚鹅,第几天大概吃多少料,而鹅实际的吃料数同这个值对比一下,就能够判别这一棚鹅如何。如果在这个值邻近或许在这个值以上,就证明这些鹅吃料对比快,到出栏时大概就能赚钱。如果第N天没有到达这个规范,也不必定是患病,由于有的鹅吃料早,有的鹅吃料晚。那么还有一个判别方法,看鹅吃的料,是不是每天都在增加,如果天天都在增长,那就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如果下一天增加的料比较多,就大概是成长状况良好,如果增加的很少甚至不增加,就不是好的现象了,此时养鹅户就要提高警惕。最严峻的是减料,这很可能是鹅生病了的原因,此时,就需要找医师治病了。
7、最后,是一个小细节,是关于给鹅切鹅嘴的状况,第五天切鹅嘴,也就是把鹅的喙切掉一段,这样鹅的攻击性就会减弱,更容易养殖。鹅与鹅之间的争斗也会减少,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受伤,鹅更加安心的吃料,长大。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7步养鹅技术,涵盖从购进鹅苗开始到喂料长大的一系列养鹅技术问题,从分窝配料就可以看出,养鹅是一个考验养鹅户细心耐心的活,并不是想象的那么轻松容易。特别是鹅生病后,养鹅户更要多加照顾。目前,我国养鹅的市场行情还是不错的,不过地区不同鹅肉价格也不同,养鹅户在养鹅方面不仅要有养鹅技术,也要有市场行情的分析能力,让辛苦喂养的鹅赚取更多的利润。

养殖蚯蚓赚钱吗
近几年,由于蚯 蚓的药用价值被广泛得到认可,蛋白质含量高等优势,蚯蚓养殖成为很多养殖者跃跃欲试的一个养殖品种。那么,养殖蚯蚓真的赚钱吗?看小编从市场分析到利润计算,养殖户们再决定要不要养殖蚯蚓吧。

炎热夏季养鸡场存在着隐患,作为养殖户一定要做好防范准备

鸽子养殖有技巧,吃好喂好是关键!
近年来鸽子的养殖特别火爆,鸽子的的养殖成本比鸡鸭要低的多,投入少,回报高,养殖周期短,并且鸽子肉 含有非常丰富的营养,鸽肉的口感也非常细嫩鲜美,因此鸽肉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鸡肉价格有所好转
在农村,养鸡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儿,几乎家家户户都养了一两只鸡。所以大多数人认为养鸡很简单,但是当真正步入养鸡这个行业,你就会知道大规模养鸡的辛酸与不容易。下面,小编就带您深刻了解养鸡行业的那些事儿。

十个养鸡九个赔罪魁祸首原来是它!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现在很多农民朋友们都搞起了养殖,但是很多人养鸡都赔了钱,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呢?又该如何避免呢?小黄人老师整理了以下几个要点,希望对广大的养鸡的农民朋友们有所帮助!

生猪养殖技巧:如何让猪场不发生腹泻养殖户们必须知道!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养猪户越来越多,那么养猪技巧是不是每个养猪户都知道?近日小编看到网上很多养殖户发帖问如何让猪场不发生腹泻?今天小编为了解决养猪户们所遇到问题,特此整理生猪养殖技巧:如何让猪场 不发生腹泻,不想养猪场有直接经济损失的养殖户们,以下分享赶紧学学!

仔猪常患的四种疾病防治措施,养殖户们注意了
猪养的好不好,仔猪的存活率也是一大考量数据,这仔猪存活率高就意味着赚的钱多。但是有许多的猪病也是不可控的,有很多的猪病可能会导致仔猪突然伤亡,养殖户一定要严加防范。仔猪常患的四种病该如何防治,快随小黄人老师一起来看看吧!

肉鸡得了肌腺胃炎怎么办小编教你预防与治疗
肌腺胃炎是肉鸡养殖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此病一年四季均会发生,尤其在夏季该病在鸡群中发生得更为频繁,因为高温高湿的天气环境给肌腺胃炎提供了温床。鸡群得了这种疾病养鸡户一定要引起重视,否则鸡群大量死亡造成严重损失会后悔不迭。

夏季高温养猪场风险多
7月的中旬,天气将会高温而且高湿,这段时间很适合寄生虫、病毒、细菌发生和蔓延,对猪场来说更是严峻的考验,再加上炎热的天气对猪肉的需求不利,在市场与环境双重的利空下,接下来的天气对养猪户来说是非常的不利的。

市场鱼价高鱼病多
2017年,沉寂已久的草鱼市场终于迎来回暖,在高涨鱼价的推动下,养殖户的饲料投喂量大幅度上升,而且膨化料所占的比例不断提高。

河蟹养殖弊端多
河蟹池塘养殖起源于江苏金坛一带,至今已有数十年的历史。随着河蟹产业的发展,河蟹养殖已从最初的放流式散养方式向集约化高密度的精养方式逐步转变,养殖模式也越加多样化,如河蟹精养、河蟹青虾混养、河蟹对虾混养、河蟹龙虾混养等等,这些养殖模式变化多端,但是我们发现无论河蟹养殖模式如何变化,其投喂模式并没有多大改变(冰鲜杂鱼穿插在整个养殖过程中),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原因在于担心颗粒饲料满足不了河蟹的营养需求。

42天出栏的肉鸡能吃吗揭秘快餐鸡背后的秘密!
社会上对于42天就养成出栏宰杀的肉鸡的安全问题一直争议不断,很多人认为一只鸡从出壳到出栏杀掉吃肉,只有40多天时间,这肯定是使用了什么催长的药,甚至是使用了激素。虽然此前很多媒体、企业和官方都在对此辟谣,但很多人依旧不信。今天,小编带你看看42天出栏的鸡到底能不能吃?

这三种鸡群易患疾病,肉鸡养殖户一定要引起重视
夏季高温高湿的天气有利于病菌繁殖,养鸡场的鸡群密度大,若有一只患病很容易传染给整个鸡群,肉鸡养殖户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那么夏季肉鸡养殖有哪些常见的疾病呢?肉鸡养殖户又如何防范治疗呢?小编为您总结出下列常见疾病及治疗方法。

三伏天来袭
夏季天气炎热、降水量较大,加上鸡舍内通风不畅导致鸡的新生代谢和生理机能发生变化,严重造成鸡群采食量下降、饮水增多,从而影响蛋鸡的产蛋量、饲料利用率和抗病能力,严重的则会造成鸡只窒息死亡。夏季这些问题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养殖户,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详细介绍几种具体的防治措施:

生姜喂猪好处多,增肥解毒治中暑!
生姜又叫做姜,性辛温,又温中散寒,止咳止呕,散寒力度强,农村里常说“冬吃萝卜夏吃姜,街上药铺不 用开”可见生姜的药用价值还是很高的,既然生姜有这么多好处,那可以用来给猪吃吗?答案是肯定的,不仅 可以给猪吃,还可以给猪治病呢!接下来樱桃小妹教你如何用生姜给猪增肥解毒治中暑!

豆腐渣养羊,你需要知道这些事项!
豆腐渣是用大豆制作豆腐时产生的渣滓,如果把这些渣滓扔了就太可惜了,这不符合农民们勤俭节约的性格。于是将豆腐渣用于养羊,那么如何正确的使用豆腐渣养羊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学习一下!

如何预防和治理青苔龙虾养殖户必须要知道的青苔防治方法
青苔又称“青泥苔”是丝状绿藻的总称。民间俗语说“三月青苔露绿头,四月青苔绿满江”,说明这种植物可怕的繁育能力。每年3月养殖小龙虾塘口,青苔附在池底或者水草上面,等到条件适宜则大量繁殖,给养殖户带来巨大困扰,严重时塘里的小龙虾纷纷被青苔缠死,造成巨大损失。那么如何防治青苔呢?

互联网大佬进军养猪业,营销方式值得广大养殖户学习
只要平时关注点农业资讯的人都知道今年猪肉的价格行情,使肉猪养殖户叫苦不迭。但是有一人他在互联网行业混得风生水起偏要去养猪,那么他养的猪有啥特别之处,市场前景又如何呢?

如何缓解奶牛夏季热应激?日粮营养调整不容忽视!
奶牛的热应激反应,是指奶牛由于受到夏季炎热的刺激而引起的一系列反应.奶牛一般是怕热不怕冷,最适宜的 温度是4~24℃,外界气温若超过30℃,就易发生热应激反应.

怎样养牛才能让牛少生病多长肉农村养牛出新技术
对于养牛的养殖户来说,最担心的莫过于牛生病,牛一生病,生长放慢先不说,如果控制不住,可能整个养牛场的其他牛都会被感染。所以对于养牛人来说,怎样预防牛生病非常重要!今天小编就来介绍一个农村养牛的新思路,告诉你怎样才能让牛少生病多长肉!
点击阅读更多农业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