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村村通公交来了,农民却说高兴不起来,这是为啥
【摘要】与十多年前的农村相比,现在的大多数农村都已经旧貌换新颜,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农村道路。过去,大人赶集、小孩上学都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

也因此,“要想富,先修路”的标语喊了好多年,后来也终于迎来了柏油路,村里村外不再是坑坑洼洼了;再往后的“村村通”,更是将水泥路通到了无数的村落。
农村交通条件改善了,但出门还是不方便
这些年,农村的交通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老年人出门、小孩上学等还是不够方便。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公共交通工具,想要搭车可能需要走上大半天的山路,才能到达一个招呼站。
正因如此,早在2017年2月28日,在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印发"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中,就明确提出,到2020年,农村的交通要实现"建制村通客车"的要求。
今年3月23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全力推进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工作确保完成交通运输脱贫攻坚兜底任务的通知》,明确要求2020年9月底前,加快推进剩余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
“村村通公交”多省份在行动,有人很期待
虽然目前大多数的农村还普遍存在公共交通的短板,农村人外出、进城办事及小孩上学等都存在难题。但其实在不少省份已经开始布局农村交通运营线路,有些地方还提前实现了“村村通”的目标。
在那些已经开始实现“村村通公交”的建制村,如天津、山东、河南等省份的一些村子,已经开始了乡村公路改造升级、购置新能源车辆、布局站点等工作。看起来的确是令人期待,不少农民朋友也都翘首以盼。
“村村通公交”,有农民却说“高兴不起来”
作为对农村熟悉的朋友来说,可能乍一听村村通公交都会觉得这是件大好事,农民朋友应该都会拍手称好。但其实,据了解,针对这件大家看来的好事,不少农民却高兴不起来,为啥呢?
1、“村村通”公路还有不少问题
要想通公交,首先就要有公路,目前还是有不少村落并没有实现“村村通”,而对于已经实现了“村村通”的建制村来说,又有不少都面临着公路窄、不好会车,路面失修、坑洼不平等问题。
2、“村村通公交”后车费的问题
目前,在一些已经实现了通公交车的地方也有不少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车费的标准。据反映,农村公交收费比较高,也没有固定的标准,比如有些地方7公里收8块钱,有些地方人和货物都要收费。
这样的收费标准无疑是比较高的,老年人可能赶趟集卖点土特产挣得钱也就够坐个公交。而且,农村站点之间的距离也比较远,如果不是住在站点附近,其实也并不方便。
3、公交跑了一段时间后不跑了
这个也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个现象,因为国家对于农村公交有燃油补助等支持,所以有些人就打起了这个补贴的主意。先是申请跑起了公交,可是一段时间后就不干了,却依然领着燃油补助。
当然,这其中也还有另一种原因,就是农村路况不好、线路比较长,一段时间跑下来,经营者会发现根本不赚钱,也就不愿意再跑了。
4、农村分散、人口少,村村通公交是资源浪费
此外,也有人反应农村比较分散,而且农村里也就春节前后人比较多,平时基本都是些老弱妇孺在家,上学的孩子要么去城里了,要么走路或者自己骑自行车就能解决出行,如果真实行“村村通公交”其实是一种资源浪费。
你赞成“村村通公交“吗?你们村子里,现在已经开通公交车了吗?对此以上内容,大家有任何想法的,也欢迎在留言区分享讨论。
关于村村通公交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农村一户一宅和城市一户多宅的区别是什么想了解的农民朋友快看!
现在农村推行的是一户一宅的原则,很多农村朋友表示为什么城市里就不限制一户一宅。大家首先要搞清楚,城市买房子和农村一户一宅的性质上的区别,下面一起来看下。

加快启动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工作重点有哪些
近年来,互联网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方方面面,而且现在随着国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并开始加快启动实施互联网与农产品相融合,促进农产品产销衔接、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帮助农民脱贫增收,有着相当关键的作用,那么互联网结合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的工作重点有哪些呢?接下来一起了解下吧!

4月份食品价格上涨14.8%,全国CPI同比上涨3.3%,为什么都在涨价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控制,复工复产脚步的逐渐加快,生产消费等秩序也加速恢复。据今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3%。其中,城市上涨3.0%,农村上涨4.0%;食品价格上涨14.8%,非食品价格上涨0.4%;消费品价格上涨4.7%,服务价格上涨0.9%。具体情况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

农村厕所革命有哪些国家标准看看这三项标准!
据了解,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批准发布《农村三格式户厕建设技术规范》《农村三格式户厕运行维护规范》《农村集中下水道收集户厕建设技术规范》等3项推荐性国家标准。

今年第1号台风黄蜂生成!水产养殖户朋友该如何做
今年第1号台风黄蜂已正式生成,据中央气象台预计,“黄蜂”将以每小时10-15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并逐渐向菲律宾东部沿海靠近,强度逐渐增强,可能达到台风级。预计15日登陆菲律宾,随后转向偏北、偏东北,在台湾以东洋面减弱消失,未来两天“黄蜂”对我国海域无影响。

农村网民数量突破2.5亿,将会带来哪些农村电商创业模式
今日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表示,到目前为止,农村网民数量突破了2.5亿,网购已成为农民生活的常态,越来越多的服务和电商进入农村,改变着农民的生活和消费习惯。那么这些数据,将会给农村带来哪些机遇?

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3%,下半年猪价是涨是跌呢
随着新冠肺炎爆发以来,国内的消费情况就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有数据显示,现在国内的消费价格同比上涨了3.3%,很多的商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或下跌,那么我国下半年猪价是涨是跌呢?接下来一起了解下吧!

境外非洲猪瘟疫情传入风险增加,政府有哪些防控举措
日前,全国非洲猪瘟联防联控机制视频会议在京召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下一阶段防控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会议指出,通过各方面共同努力,全国非洲猪瘟防控阻击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当前防控形势仍然复杂严峻,非洲猪瘟病毒污染面大,境外疫情传入风险增加,一些地方措施落实存在薄弱环节,疫情时有发生,那么政府有哪些防控举措?

河北大名120亩麦地被夷为平地土地流转该不该征求农民同意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在很多农民都将农村的耕地荒废了,现在基本上种植粮食的农民很少了,因为粮食的价格低迷,农民基本上没什么利润可图,近日,河北大名120亩麦地被夷为平地,这是怎么回事呢?土地流转该不该征求农民同意呢?接下来一起了解下吧!

中国减贫时间线是什么样的中国减贫成功的主要四大因素
今天,2020年两会开幕,相信很多朋友都会有所期待吧。同时,2020年也是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以及“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过去40年,中国共有7亿多人摆脱贫困,今年14亿中国人将共同努力脱贫。那中国减贫时间线是什么样的呢?中国减贫成功的因素有哪些?下文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

中国减贫时间线是怎样的如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由于国内爆发了新冠肺炎,中央政府就将疫情防控作为了头等大事来抓,主要是为了让人民把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而且现在国家为了实现全国人民的减贫,全面实现小康社会,防控疫情就成为了重中之重,那么中国减贫时间线是怎样的?如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呢?接下来一起了解下吧!

武汉市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到底哪些野生动物不能吃呢
野生动物作为了国家保护动物,但是市场上还是会有人进行野生动物交易,而且吃了这种野生动物之后,人体会感染一些病毒,而且具有很大的传染性,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武汉市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现在很多野生动物已经在禁止食用名列。

吉林省启动鲜食玉米品牌建设!吉林省为什么能成为黄金玉米带
众所周知,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简单来说,品牌就是知名度,而知名度也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之一。为实现吉林鲜食玉米产业振兴,近日,吉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鲜食玉米品牌建设加快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标志着我省将全面启动鲜食玉米品牌建设,加快粮食产业发展。

生态护林员的选聘条件有哪些生态护林员补贴标准每年为多少钱
最近有不少朋友在后台咨询生态护林员补贴标准为多少每年?但其实更多的农民朋友都不知道什么是生态护林员,主要是做哪些事情?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北方多地气温破40度!全国总工会规定发放高温津贴
据最新的天气动态可知,近期,中东部天气呈现“南雨北热”,南方经历接连不断的暴雨,北方也在经历今年以来最大范围高温天气。而今日,多地高温屡创纪录,中央气象台已连续3天发布高温预警,同时,高温少雨也导致一些地区出现严重旱情。

芒种都忙些什么芒种有何饮食讲究
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也意味着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其一词最早出自《周礼》中的“泽草所生,种之芒种”,其字面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今年的芒种在6月5日,而芒种的到来也表示农民即将开始忙碌的田间生活。

确定了!能养的33种畜禽种类已公布
近日,经过专家讨论及公开征求意见的《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终于发布了!这也意味着,野生动物与家养动物正式划清界限,各地禁养措施不日也将在各地贯彻落实。

国家恢复地摊经济有哪些利与弊之前为何要取消
地摊经济,顾名思义就是人们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的一种经济形式,不管是在城里,还是农村我们都能够见到这一现象。最近,国家开始恢复“地摊经济”,这也是能够让人们尽快就业,有收入的一种方式,毕竟今年的疫情对很多中小型企业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许多人面临失业的危机,生活上有着很大的困难。那国家这次恢复“地摊经济”有哪些利与弊?之前又为何要取消?下面小编就来告诉大家!

中国农科院发布十大科研进展!非洲猪瘟疫苗临床试验引关注
6月1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召开2017-2020年重大科研进展发布会,面向社会发布了“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2020年十大科研进展”。这些进展涵盖农业生物技术、重大动植物品种选育和推广应用、农业重大疫病防控、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等多个学科领域。其中非洲猪瘟疫苗临床试验进展引关注,具体内容下面一起来回顾下。

请注意!穿山甲已从药典中除名,不再入药!
最近仍然有不少农民朋友在后台咨询小编穿山甲还能人工养殖吗?还可以入药用吗?现在可以告诉大家在我国最新出版的《中国药典》2020年一部中,穿山甲、马兜铃、天仙藤、黄连羊肝丸等四个品种未被继续收载。并且早在六月五号的时候,穿山甲就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点击阅读更多农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