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养殖技术
【摘要】
鱼池中混养黄颡鱼
池塘中混养黄颡鱼有以下优点: 一是可以摄食池中小杂鱼虾、鱼类残饵、有机碎屑、浮游动物等, 提高鱼池净产量。二是黄颡鱼摄食水体中锚头蚤等寄生虫, 可以减少鱼病的发生。三是在不影响主养品种产量的基础上, 每亩增养黄颡鱼200~250kg, 可增收几千元。
1、成鱼池混养:成鱼池混养黄颡鱼, 对池塘主养的鱼类品种没有严格要求。养殖四大家鱼的池塘和主养吃食性鱼类( 如鲤、鲫鱼、罗非鱼、淡水白鲳) 等池塘均可混养黄颡鱼, 一般亩放黄颡鱼2000~3000尾, 规格3~5cm。
2、亲鱼池混养:可以充分利用亲鱼池的水体空间, 提高亲鱼池利用率, 而且黄颡鱼可以摄食亲鱼池中的一些与亲鱼争食耗氧的小型野生鱼类。亲鱼人工繁殖后, 每亩可放养黄颡鱼3000~5000尾, 规格4~6cm。
3、河沟混养:河沟中低值杂鱼较多, 混养黄颡鱼可节省人工饵料, 一般每亩1000~2000尾, 规格4~6cm放黄颡鱼。
4、大水面混养:大水面(水库、湖泊) 混养黄颡鱼,群体产量高, 既不影响主养品种产量, 也不需另外投饵, 一般每亩3000~5000尾, 规格5~8cm。
网箱养殖黄颡鱼
黄颡鱼网箱养殖, 既可采用大水面架设大型浮式网箱进行饲养, 也可采用池塘架设小网箱进行饲养, 这里介绍池塘小网箱养殖技术:
1、网箱设置
①设置网箱的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 面积5~10亩, 水深2.0~2.4m。
②网箱用聚乙烯网片制成, 网目规格为1.0~1.5cm, 网箱规格一般为4m*2m*2m。
③网箱用6 根竹竿固定成型, 插入池塘中。网箱面积不超过池塘总面积的50%。
2、放养要求
①放苗时间在6月初至7月底, 放养规格一般在5cm 左右, 放养密度40~50尾/m2。
②饲料投喂与池塘养殖相同, 设置网箱的池塘要定期加注新水, 定期用生灰全池泼洒。早晚两次巡箱, 检查网箱是否有破损, 网箱内定期用万分之四的食盐和万分之四的小苏打合剂泼洒, 进行消毒。及时清除残饵, 定期清洗网。
养殖管理中需注意如下事项
1、保持水体有较高的溶氧, 生长季节要适时加注新水; 如保持微流水则更佳。
2、保持合理的放养密度和放养规格。根据水体饵料生物量, 合理确定放养规格和数量, 若密度过大, 规格过小, 年底达不到上市规格。
3、鱼池混养黄颡鱼后不再适宜混养其他肉食性鱼类, 淡水沼虾、淡水螯虾的养殖池中不宜混养黄颡鱼。
4、养殖过程中, 如发现黄颡鱼规格过小, 说明池中天然饵料生物量不足, 可适当补放小杂鱼虾, 家鱼夏花或投喂人工配制的黄颡鱼饵料。

青鱼批量死亡原因
作为常见的鱼种,青鱼算是养殖的比较多的。养殖时碰到了批量死亡的事情的时候先不要慌,先搞清楚原因,能导致青鱼批量死亡的原因不多,下面就来了解下吧看看大概有哪些吧!

鱼塘设计要求及设计图
一般理想的池塘在设计的时候,要求面积较大,池水较深,光照充分,水源畅通,水质肥沃,交通方便,以利于鱼类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并利于生产管理,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鱼塘设计要求及设计图吧!

石斑鱼养殖技术
石斑鱼属鲈形目,体长椭圆形稍侧扁,口大,具辅上颌骨,牙细尖,有的扩大成犬牙。体被小栉鳞,有时常埋于皮下。背鳍和臀鳍棘发达。尾鳍圆形或凹形。体色变异甚多,常呈褐色或红色,并具条纹和斑点,为暖水性的大中型海产鱼类。石斑鱼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洁白,类似鸡肉,素有“海鸡肉”之称。石斑鱼又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鱼,被港澳地区推为我国四大名鱼之一,是高档筵席必备之佳肴。

银龙鱼怎么养
银龙鱼的鱼体呈现像是金属的银色,其中含有钴蓝色、蓝色、青色等混合颜色,闪闪发亮,非常高贵,仿佛是鱼中的贵族,令人深深着迷。你对银龙鱼的了解有多少?你知道如何正确饲养银龙鱼吗?以下为你全方位介绍银龙鱼怎么养:

鱼种越冬死亡原因及管理措施
在立冬后气温下降严重,这事对于养鱼人也是一种考验,鱼种需适时并塘进行越冬管理,以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下面整理了鱼种越冬死亡原因及管理措施,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一起来看看吧。

冬季鱼塘泛底原因及防治措施
在立冬过后,我们明显的感觉到气温逐渐转凉,这时也是冷空气频发的季节,而对于水产养殖的朋友而言,这时也是极为头疼的一个时期,如果防寒工作做得不到位,极有可能会出现泛底情况,造成大面积鱼虾死亡。那么该怎么预防鱼塘泛底呢?一起来看看吧。

网箱养鱼的优缺点
网箱养鱼现在在我国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养鱼模式。在我国各地基本上都有分布,网箱养鱼相对于传统的养鱼模式来说。有着很多优点,也是很多人选择网箱养鱼的主要原因。不过网箱养鱼也有着一些缺点,那么网箱养鱼的优缺点具体有哪些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一下

鲫鱼的养殖要求
作为目前常见的鱼类之一,鲫鱼本身还是挺受欢迎的,其大小基本能满足各种家庭的需求。就养殖行情来说也是不错的,但是想要养殖鲫鱼的就要注意一些问题,养殖鲫鱼也是有要求的,大家先来了解下再决定是否养殖吧!

养鲫鱼怎么养才不死
鲫鱼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养殖水产品,养殖的时候死亡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不少养殖户反应说养殖鲫鱼死亡率很高。其实鲫鱼是很好存活的,如果死亡率高的话,那么一定要注意自己这些方面有没有做好。

草鱼吃食后狂游不止的原因
草鱼是常见的淡水鱼之一,但是近几年来,草鱼的一种行为一直困扰着养殖,主要特征时草鱼吃食后一部分鱼头伸出水面,然后呈直线游动,持续时间长达数小时。那么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网箱养鱼技术

三文鱼的养殖技术
三文鱼也叫撒蒙鱼或萨门鱼,学名鲑鱼,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北部及欧洲、亚洲、美洲的北部地区。鲑鱼体侧扁,背部隆起,齿尖锐,鳞片细小,银灰色,产卵期有橙色条纹。鲑鱼肉质紧密鲜美,肉色为粉红色并具有弹性。鲑鱼以挪威产量最大,名气也很大。但质量最好的三文鱼产自美国的阿拉斯加海域和英国的英格兰海域,三文鱼是西餐较常用的鱼类原料之一。

冬季鱼塘如何增氧
随着温度的降低,现在也逐渐到了冬季,冬季鱼塘的水温是非常低的。尤其是在北方地区,鱼塘极易出现结冰现象。而鱼塘结冰后直到解冻前,鱼塘氧气容易不足,对鱼的生长是非常不利的。那么在冬季鱼塘该如何去增氧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一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淡水养鱼知识
淡水鱼类养殖是将鱼种投放到水体并加以一定的饲养管理,或对水体中的鱼类资源进行繁殖和保护,从而获得高产量鱼的生产方式。目前中国的淡水鱼类养殖品种有30余种,根据养殖鱼类的特点,水体条件,以及养殖措施等,淡水鱼类养殖分为如下方式:

草鱼苗死亡的原因
鱼苗的存活率低一直是比较常见的问题,养鱼的基本上都碰到过鱼苗死亡的现象,作为常见的鱼种之一,草鱼碰到这样的问题几率更大的。引起草鱼死苗有自然因素也人为操作不当的因素,后者出现这个问题的几率更大,下面就来了解下草鱼苗经常死亡的原因吧。

鲶鱼养殖技术
鲶鱼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坑塘的中下层,多在沿岸地带活动,白天多隐于草丛、石块下或深水底,夜晚觅食活动频繁。秋后居于深水或污泥中越冬,摄食程度亦减弱。肉食性鱼类,捕食对象多为小型鱼类,如餐条、鲫鱼、鰕虎鱼、麦穗鱼、鲤鱼、泥鳅等,也吃虾类和水生昆虫。以吞食为主,牙齿的作用主要是防止食物逃脱。鲶鱼是鲇科中分布最广的鱼类。俄罗斯东部、朝鲜、日本,整个亚洲东部都有分布,中国各省均有养殖。

观赏鱼的种类有哪些
观赏鱼是指具有观赏价值的有鲜艳色彩或奇特形状的鱼类。它们分布在世界各地,品种不下数千种。有的生活在淡水中,有的生活在海水中,有的来自温带地区,有的来自热带地区。有的以色彩绚丽而著称,有的以形状怪异而称奇,有的以稀少名贵而闻名。在世界观赏鱼市场中,通常由三大品系组成:即温带淡水观赏鱼、热带淡水观赏鱼和热带海水观赏鱼。

带鱼能人工养殖吗
带鱼能人工养殖吗?带鱼是深水鱼,深水鱼的特点就是耐高压,虽然我们经常品尝带鱼,但是却不能见到活着的生猛带鱼,原因就是带鱼离开高压就不能存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带鱼是洄游生物,是不适合人工养殖的。

桂鱼养殖技术
桂鱼也就是桂花鱼,鮨科鳜属。体较高而侧扁,背部隆起。口大,下颌明显长于上颌。上下颌、犁骨、口盖骨上都有大小不等的小齿,前鳃盖骨后缘呈锯齿状,下缘有4个大棘。后鳃盖骨后缘有2个大棘。头部具鳞,鳞细小。侧线沿背弧向上弯曲。背鳍分二部分,彼此连接,前部为硬刺,后部为软鳍条。体黄绿色,腹部灰白色,体侧具有不规则的暗棕色斑点及斑块。自吻端穿过眼眶至背鳍前下方有一条狭长的黑色带纹。

鲤鱼养殖技术
鲤鱼为鲤形目、鲤科、鲤属的一种经济鱼类,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是我国最重要的养殖鱼种之一,常见品种有鳞鲤、镜鲤、红鲤、荷包鲤等地方品种及丰鲤、颖鲤、建鲤、全雌鲤等优良品种。
点击阅读更多养殖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