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资讯网>致富经网>正文内容 [致富经]小针眼儿里的大财富 20171205

小针眼儿里的大财富

【摘要】致富经:小针眼儿里的大财富(20171205)

老林:他以前做煤矿的,没做过面线,他怎么知道面线怎么做。

老林觉得林培伟一没手艺,二没经验,就这副小身板,也离做面线的师傅们差得远。面线师傅们还担心林培伟干不长,那原来的财路也就断了。

卖面粉大哥:如果合作一段时间之后,半年或多久,他突然就不做了。不做了你这个面卖给谁。再找原来客户,人家拿别人的货不会拿你的。所以大家担心这个。以前别人也发生过这种情况。

可一没本事,二没经验,长相还瘦弱的林培伟还真想出了一个赚钱招数,不过一听就不靠谱,他要空手套白狼,硬要大家卖给他。林培伟到村里挨家挨户死磨硬泡,一屁股下就不走了。

老林:烦死了,一天来跑三四趟,你说我们要干活,一个人坐在旁边每天都在那边啰嗦。看到他来都讨厌他。

记者:别人也讨厌他吗

老林:都是一样。有的都说他是神经病。整天在这边过来跑火车一样,烦死了。

大家都特别烦林培伟,远远见了他就赶紧关门。有一天,烦人的林培伟甚至挨了打。

林培伟:有一次去一家,看到你来了好几趟了,一直在那里罗里吧嗦的,一起来就直接拿着拉面的竿子甩过去,说你这个神经病。

别看现在林培伟回想起自己挨打的情景,还乐呵呵的。可当初他挨了打以后,受了刺激,人就消失了。

谁也没想到,林培伟悄悄躲起来,琢磨出了一连串智斗老师傅的招数。3个月后,林培伟又反攻了回来,不仅迅速建起了合作社,还带着反对他的老师傅们拿下了近千万元的订单。

福建省永春县是有名的白鹤拳发源地,这位苏师傅正是当地有名的拳师。虽然年过五十,但一套白鹤拳还是打的虎虎生风。林培伟消失的3个月里,就拜在了苏师傅门下,每天都来学习白鹤拳。

林培伟:个子比较瘦,臂力不够。想学习拳法,增强臂力。

苏:他悟性挺好的,继续练一定可以练成的。

可林培伟每天练拳法,难道是要回去报他挨的一面竿子之仇吗?

白天林培伟找高人学艺,晚上回家也不闲着。他每天晚上都躲在小黑屋里闭门苦练。这条麻绳就是他的道具。

林培伟说,他练的全是能帮他赚钱的功法。今天在晒面场里,林培伟要给记者现场展示一番。

林培伟:左手负责来搓,右手负责来盘。

记者:这看起来也没什么难的。

林培伟:要不你来试一下?

看起来简单,可记者一试就乱了套。胡搓了一通之后,记者手里的面变成了这样,只能重新返工了。

可林培伟练的神功不止这些,连最难的拉面线,他都修炼成了高手。

记者:这就拉好了?

林培伟:对。

记者:但看起来也没什么难的。看你拉了几下很轻松啊。

林培伟:要不然你来试一下。

记者:我也能试是吗。

看别人能拉出细如发丝的面线,记者早就羡慕坏了。能亲自上手一试,记者特别高兴。

林培伟:拉一下,再拉一下,弹一下,再弹一下。

可没想到拉着拉着就出了状况。

大姐:断了

记者:断了吗?哪断了。

林:都断掉了。

记者:我拉的跟别人不一样。好像面也不咋地。这么粗。

林:还有更粗的。

记者:看来我是不是干不了这个活。

林:你还要多加努力。这个只能我们自己吃了,不能卖了。

这时候,林培伟才透露了去找师傅学拳的秘密功效。

林培伟:都是靠臂力的。还有巧劲。压拉弹甩扯,都是要巧劲、臂力。

记者:所以说你练的那套拳法还是很有效的。

林培伟:通过练拳,还有实际的操作,我们就慢慢掌握了拉面的技艺。

可拜师学艺、闭关修炼还是林培伟赚钱计划的一小步。他一举拿下全村面线师傅的大招还在后面。

2015年,消失了3个月的林培伟又出现在村里。他一回村,就直接奔到村里德高望重的一位老师傅家。这回,他没说合作社的事儿,而是拉起了面线。

记者:能看出来他练过基本功?

老师傅:我们做面线的人,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成为行家的林培伟终于不再受人排挤,拿下带头老师傅,可把林培伟高兴坏了。

林培伟:村里有人在做面线,我屁颠屁颠跟在后面,师傅去哪我就去哪,到了哪户我就跟人家搭话。

没想到林培伟这个空手套白狼的财富计划,看似不靠谱,还真成功了。林培伟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一共50多万元,用现金现结的办法,争取到5户面线师傅加入合作社。林培伟又马上四处推销产品,他打通了泉州、厦门等地的超市和餐饮渠道,面线的市场需求量很大,靠着稳定货源和过硬的产品质量,一年就卖出了近千万元的面线。到2015年年底,共有30多户面线师傅加入了合作社。

这一竿晾晒的面线大概有4米多长,通常两头略粗,在0.5毫米左右。中间一段最细,一般0.2到0.3毫米。这最细的一段面线利润也是最高的,用来做成面线糊。可不久林培伟出了一个大问题,问题就出在最细的这段面上。

2016年春节前,面线订单需求量陡增。林培伟接了泉州一个面线糊店的订单,要求半个月内做出5万斤最细的面线。

合作社加班加点赶制面线,可收货的时候,林培伟却遇到了一个措手不及的问题。

林培伟:合作社生产的这种面线粗细不一致。

记者:粗细不一致吗?我看起来感觉还是挺细的。

林培伟:像这把面线,细的可以穿针,粗的就不行了。

林培伟找了一根针,当场检验了一下。同一把面线,有的很快就穿了过去,可有的就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