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资讯网>农村新闻网>正文内容 甘肃榆中:西部乡村的“田园综合体”

甘肃榆中 西部乡村的田园综合体

【摘要】让游客进棚观光、体验、采摘,一个棚可以收入4万多元,没搞采摘的一个棚才两万元。去年,我在村里的鼓励下,尝试日光温室种植小番茄、西瓜观光发展采摘,到了年关腊月,西瓜竟然供不应求。在甘肃省榆中县城关镇李家庄村,这样的收入数据对比,彻底改变了已从事设施蔬菜种植10年的村民郭小燕的认知:以往,一到收获季节,她和丈夫就忙得不可开交,还要临时雇人帮忙采摘,每天凌晨4点起

 甘肃榆中:西部乡村的“田园综合体”

让游客进棚观光、体验、采摘,一个棚可以收入4万多元,没搞采摘的一个棚才两万元。去年,我在村里的鼓励下,尝试日光温室种植小番茄、西瓜观光发展采摘,到了年关腊月,西瓜竟然供不应求。在甘肃省榆中县城关镇李家庄村,这样的收入数据对比,彻底改变了已从事设施蔬菜种植10年的村民郭小燕的认知:以往,一到收获季节,她和丈夫就忙得不可开交,还要临时雇人帮忙采摘,每天凌晨4点起床赶去市场上卖,现在搞观光采摘,不仅省工省时,收入还比以前好……

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条,吸引周边城市居民进行农事体验、发展休闲消费,从而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近几年来,李家庄村的探索颠覆了郭小燕等803户村民多年的生产模式和经验:村里从改造提升原有设施农业入手,逐步探索智慧农业、乡村旅游、观光采摘、休闲垂钓等一二三产融合的发展路径。

这与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不谋而同。田园综合体今年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基于我们多年的探索实践,李家庄无论是基础设施条件、‘田园综合体’要素,还是发展潜力方面,都与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相契合。今年,榆中县被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确定为全国8个田园综合体示范试点之一,打造甘肃首个田园综合体。当前,被榆中作为田园综合体试点核心园区建设的李家庄,正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抢抓中央提出建设田园综合体这一乡村创新发展的重要机遇,大刀阔斧展开新的探索。

企业示范带动,引入智慧农业理念,设施果蔬产业让后进村华丽转身

一栋栋日光温室整齐排列的设施蔬菜种植及观光采摘区,宽敞明亮的连栋温室区,依势而建的仿古小亭……当记者进李家庄村,置身村里近几年全力打造的榆兴农庄,这些映入眼帘的设施和建筑,在向每一个造访者展示着一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勃勃生机。

然而,这个毗邻榆中县城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AAAA级旅游名胜兴隆山的小山村,昔日却是当地的一个后进村。李家庄村党总支书记张建文说,以前,李家庄村群众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胡麻、土豆等传统作物和打工为生,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增收致富难。2008年,为促农增收,村里起步发展设施蔬菜种植,建起了55座日光温室,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水电等配套设施始终不完善,生产条件较差,导致后来许多农户逐渐放弃日光温室蔬菜种植。为此,已离开家乡做生意多年的张建文,不顾身边人的反对,决心返乡发展,带动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

2014年9月,我们成立了甘肃榆兴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并初步规划改造村里原有陈旧的设施农业,依托兴隆山景区,发掘村里的资源,打造‘榆兴农庄’品牌,发展乡村旅游、生态观光和采摘体验。榆兴农业公司办公室主任刘炳伟说。

入驻李家庄后,公司首先邀请专家考察设计,对29座已经撂荒的日光温室进行改造升级。公司引入智慧农业理念和物联网技术,专门聘请第三方公司共同开发相关软件,提升日光温室的自动化水平,人们通过手机APP就可以进行浇水施肥、卷帘等操作,还可以实时收集温室内的温度、湿度等生产数据。

公司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之后,发展果蔬观光采摘和电子商务销售,引入体验式消费,让游客免费品尝,一座日光温室收入最好的达到10万元以上,与之前村民传统经营相比,收入上涨了4倍多。刘炳伟说,看到公司发展设施果蔬观光采摘的收益,很多群众动了心,吸引他们的除了收入,还有改造后日光温室清爽的生产劳动环境和新颖的销售渠道。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2014年,创建榆兴农业公司后不久,作为致富能人的张建文即被村民们推选为村委会主任。张建文说,对于重新积极投入日光温室改造升级的农户,公司除了给予贷款担保支持,还邀请专家、派遣公司聘用的大学生技术员为农户提供种植技术指导和病虫害防治服务,对农户种植的果蔬产品也由公司统一免费包销。

从2014年开始,榆兴农业公司积极建立了1号生产园区并流转土地500亩,紧接着又流转2700亩开启2号园区建设。张建文说,通过企业示范,以点带面,盘活村里沉睡的设施果蔬产业,李家庄这个发展滞后的后进村由此开始华丽转身,整个村子也站在了探索新发展路径的起点上。

整村推进谋发展,打造智慧乡村,推动一二三产融合,筹划农业综合体

做农业,除了面临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还要突破新鲜果蔬冷链运输等难题和瓶颈,所以,为了给村里拓宽发展路径,2014年我们提出了全村‘整村推进’的发展思路,为此,村里研究决定在全村展开‘三大整合’。张建文说,首先是进行劳动力整合,村里从2014年底开始对全村劳动力资源进行梳理,鼓励一部分有能力、有思想的年轻人借助乡村旅游积极创业,鼓励其他村民参与到农业生产、原始加工作坊、特色手工艺品和风味小吃制作及三产服务中去。其次,对全村的宅基地统一整合,建设村民集中居住的小区,并利用国家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调整出新的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建设全村产业发展的配套设施。第三是土地整合,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利用。

思路必须付诸实践。但自我到村里任职后,感觉村里村外的信息严重不对称,很多村民获取信息不够,有的甚至根本不了解外面的世界发生着怎样的变化。张建文说,为了畅通村民获取信息的渠道,村里大力推进智慧乡村建设,推动无线网络信号全覆盖、智能手机普及和电信、电视三网合一入户。2015年,李家庄村被评为全省第一智慧乡村示范点。得益于智慧乡村的建设,李家庄村成为了全国第二个智能养老项目华龄健康365工程的试点村。

在帮助村民转变思想观念的同时,李家庄村两委也积极调整思路,又提出了新的构想,即将李家庄村打造成集智慧农业、农事体验、科普教育、生态观光、主题娱乐、时尚运动、康体养生养老、农耕文化体验、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综合体,成为一二三产高度融合的乡村旅游区。基于这一思路,2016年李家庄村制定了全新的发展规划,力求实现以一产为核心带动三产发展,再通过一三产的发展带动二产的快速提升。

榆中县农业局局长李锦成说,李家庄村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利用精细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智能化管理的现代农业运营模式,改变经营理念,开拓农业多种新业态,通过融入物联网、互联网科技,利用智慧农业大数据云平台信息系统,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全力打造现代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到2016年底,园区已吸引游客16万人次,为村庄后续更好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积极探索建设田园综合体,目标锁定村庄美、环境优、产业兴、农民富

今年年初中央提出支持‘田园综合体’建设后,我们感觉李家庄又迎来了一次新的重大发展机遇。张建文说,为了做好田园综合体项目试点工作,榆中县专门成立了以县委书记王晓宁为总指挥的榆中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指挥部,研究提出了《实施方案》和《发展规划》,并特地将指挥部办公室设在了李家庄村委会,驻点办公。

李家庄村由榆兴农业公司牵头,吸纳全村803户村民成立了榆中李家庄田园综合体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及运营,并引进除榆兴农业公司之外的建投、农投等单位投资建设。据榆中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人员陈刚介绍,榆中县提出,将力争用3年时间,建成包括景观吸引核、农业生产区、休闲聚居区、社区配套网、居住发展带等,田园综合体以农业生产、休闲产业为核心产业,以农产品加工销售为支撑产业,以餐饮、培训、住宿为配套产业,以文化要素、休闲农产品投入等为延伸产业,实现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

李家庄村成为榆中县城中村改造的第一个项目村,用于村民集中居住的住宅楼小区目前正在建设中。棚改户刘书贵对记者说:我们上楼后,原有的宅基地腾出来了,可以用来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我们还可以在里边打工赚钱,今后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跟刘书贵一样,李家庄所有村民很快都将过上村民变居民的生活。在榆中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李家庄村率先践行城乡统筹发展,将全村4个分散的自然村农民宅基地、公共设施用地等680余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通过土地指标置换和实施异地整村搬迁重建项目,加快了村社区建设,力争尽快实现社区化管理。

通过项目的实施,李家庄村充分利用国家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新调整出了200亩集体建设用地,为全村建设‘田园综合体’发展腾出了新的空间。张建文说,在村委会和榆兴农业公司的主导下,村里通过采取建设用地、耕地入股,将农民手中的建设用地资源和耕地资源转变为股份,推动全村农民成为李家庄村田园综合体的股东,不仅盘活了农村集体资产和农民资产,更创新了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形式和农民股份合作形式,将全村农户带入了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构建了覆盖村集体、榆兴公司和全村村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村民变股东、村民变居民、资源变股金,真正激发了村民主动参与田园综合体建设的积极性。

如今的李家庄,处处是变革发展的景象,田园综合体正从规划、图纸上一点一点变成现实。记者在榆兴农业公司1号园区看到,偌大的水上餐厅项目已启动建设。除此之外,乡村大舞台、李家庄老茶馆、森林王国、盆景园、乡村动物园、农耕文化博物馆、农耕广场、作坊一条街等体现当地民俗和特色的项目也正在加快推进建设……

根据李家庄田园综合体的发展规划,未来,李家庄田园综合体将囊括智慧农业区、生态养殖区、烂漫花海区、田园野趣区、亲自体验区、养生养老区、生态田园区、李家庄小镇、榆兴农庄体验区等9大功能板块,并着力突出农业特色,打造涉农产业体系发展的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