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的分类和防治
【摘要】土壤污染物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重金属、盐类、放射性元素、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农药、酚类、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涤剂以及由城市污水、污泥及厩肥带来的有害微生物等。
土壤的无机污染
1、工业污水:用未经处理或未达到排放标准的工业污水灌溉农田是污染物进入土壤的主要途径,其后果是在灌溉渠系两侧形成污染带,属封闭式局限性污染。
2、酸雨:工业排放的SO2、NO等有害气体在大气中发生反应而形成酸雨,以自然降水形式进入土壤,引起土壤酸化。冶金工业烟囱排放的金属氧化物粉尘,则在重力作用下以降尘形式进入土壤,形成以排污工厂为中心、半径为2至3公里范围的点状污染。
3、尾气排放:汽油中添加的防爆剂四乙基铅随废气排出污染土壤,行车频率高的公路两侧常形成明显的铅污染带。
4、堆积物:堆积场所土壤直接受到污染,自然条件下的二次扩散会形成更大范围的污染。
5、农业污染:农业污染属农业区开放性的。
土壤的有机污染
1、污水排放: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含有氮、磷、钾等许多植物所需要的养分,所以合理地使用污水灌溉农田,一般有增产效果。但污水中还含有重金属、酚、氰化物等许多有毒有害的物质,如果污水没有经过必要的处理而直接用于农田灌溉,会将污水中有毒有害的物质带至农田,污染土壤。
2、废气:大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是工业中排出的有毒废气,污染面大,会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有害气体通过沉降或降水进入土壤,造成污染。例如有色金属冶炼厂排出的废气中含有铬、铅、铜、镉等重金属,对附近的土壤造成污染。生产磷肥、氟化物的工厂会对附近的土壤造成粉尘污染和氟污染。
3、化肥:施用化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但不合理的使用也会引起土壤污染。长期大量使用氮肥,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板结,生物学性质恶化,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过量地使用硝态氮肥,会使饲料作物含有过多的硝酸盐,妨碍牲畜体内氧的输送,使其患病,严重的导致死亡。
4、农药:农药能防治病、虫、草害,使用得当可保证作物的增产,但也是一类危害性很大的土壤污染物,施用不当会引起土壤污染。喷施于作物体上的农药除部分被植物吸收或逸入大气外,约有一半左右散落于农田,这一部分农药与直接施用于田间的农药构成农田土壤中农药的基本来源。
5、固体污染:工业废物和城市垃圾是土壤的固体污染物。例如各种农用塑料薄膜作为大棚、地膜覆盖物被广泛使用,如果管理、回收不善,大量残膜碎片散落田间,会造成农田“白色污染”,这样的固体污染物既不易蒸发、挥发,也不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是一种长期滞留土壤的污染物。
土壤污染的防治
1、科学污水灌溉:工业废水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有些工厂排出的废水可能是无害的,但与其他工厂排出的废水混合后,就变成有毒的废水。因此在利用废水灌溉农田之前,应按照《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规定的标准进行净化处理,这样既利用了污水,又避免了对土壤的污染。
2、合理使用农药:合理使用农药,这不仅可以减少对土壤的污染,还能经济有效地消灭病、虫、草害,发挥农药的积极效能。在生产中,不仅要控制化学农药的用量、使用范围、喷施次数和喷施时间,提高喷洒技术,还要改进农药剂型,严格限制剧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重视低毒、低残留农药的开发与生产。
3、合理施用化肥:根据土壤的特性、气候状况和农作物生长发育特点,配方施肥,严格控制有毒化肥的使用范围和用量。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可增强土壤胶体对重金属和农药的吸附能力。如褐腐酸能吸收和溶解三氯杂苯除草剂及某些农药,腐殖质能促进镉的沉淀等。同时,增加有机肥还可以改善土壤微生物的流动条件,加速生物降解过程。
4、施用化学改良剂:在受重金属轻度污染的土壤中施用抑制剂,可将重金属转化成为难溶的化合物,减少农作物的吸收。常用的抑制剂有石灰、碱性磷酸盐、碳酸盐和硫化物等。例如,在受镉污染的酸性、微酸性土壤中施用石灰或碱性炉灰等,可以使活性镉转化为碳酸盐或氢氧化物等难溶物,改良效果显著。
2016年中国农业大学排行榜
农业大学担负着培养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包括植物生产、草业科学、森林资源、环境生态、动物生产、动植物医学、水产等学科类,我国知名的农业大学有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北京农业大学等,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2016年中国农业大学排行榜吧!
中国农业未来发展趋势
“善战者,求之于势”,农业企业要想区域突围,首先就要判断洞察形势、借助有利形势、制定发展战略、完成快速转型,我国农业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十字路口,几十年来的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已至瓶颈,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再明显,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看一看中国农业未来发展趋势吧!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业气候是指与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生长发育密切有关的气候条件,包括光、热、水分等作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因子,也包括旱、涝、霜冻、大风等不利气候条件,这些条件不仅影响农业生产的地理分布,也影响农作物产量的高低和质量的优劣。
农业的区位因素
农业生产是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取所需产品的生产部门,其生产对象是动植物,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光、热、水、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且不同的动植物需要不同的自然条件。
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前景
有机农业是指在生产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而采用有机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植业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有机农业的发展前景吧!
生态农业模式有哪些
生态农业模式有哪些呢?生态农业模式是一种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兼顾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结构和功能优化了的农业生态系统,为进一步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2002年,农业部向全国征集到了370种生态农业模式或技术体系,通过专家反复研讨
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区别
传统农业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是采用历史上沿袭下来的耕作方法和农业技术的农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区别吧!
我国的土壤分类有哪些
土壤是地球陆地的表面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的具有肥力的、能生长植物的未固定的结构层,我国土壤资源丰富、类型繁多、世界罕见,按土壤质地分类土壤一般分为砂质土、黏质土和壤土三大类,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我国的土壤分类有哪些吧!
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理念
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刚刚起步,少数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武汉、济南、西安等城市郊区,先后发展了休闲农业园、农家乐、休闲农庄、民俗旅游村等多种乡村农业旅游活动方式,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休闲农业园区的规划设计理念吧!
现代农业的建设意义
现代农业定义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是最新发展阶段的农业,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
土壤改良有哪些方法
土壤改良是针对土壤的不良质地和结构,采取相应的物理、生物或化学措施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以及改善人类生存土壤环境的过程,下面我们就一起看一看土壤改良方法有哪些吧!
常见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生态农业模式是一种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兼顾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结构和功能优化了的农业生态系统,整个生产过程做到了废弃物的减量化排放、甚至是零排放和资源再利用,大幅降低农药、兽药、化肥及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
什么是生态养殖
生态养殖是利用无污染的水域如湖泊、水库、江河及天然饵料,或者运用生态技术措施,改善养殖水质和生态环境,按照特定的养殖模式进行增殖、养殖,投放无公害饲料,也不施肥、洒药,目标是生产出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什么是山地农业
山地农业是指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对山区中可耕作和利用的农业进行农事活动的总和。山地农业区是高山地域环境下形成的一种农业形态分布区。耕地空间分布呈现出:块多、面小、分布零散和存在明显的垂直带性分异等特征。
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的区别
计划经济时代划时代将户口划分为了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两种类型,农业户口指的便是靠自己生产口粮的居民,非农业户口则是指靠国家分配口粮的城市户口居民,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的区别有哪些吧!
休闲农业的规划原则
休闲农业起于19世纪30年代,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急剧增加,为了缓解都市生活的压力,人们渴望到农村享受暂时的悠闲与宁静、体验乡村生活,于是生态休闲农业逐渐在意大利等地兴起,随后迅速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休闲农业的规划原则吧!
点击阅读更多农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