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蜜蜂养殖技术
【摘要】中华蜜蜂又称中华蜂、中蜂、土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是中国独有的蜜蜂当家品种,是以杂木树为主的森林群落及传统农业的主要传粉昆虫,有利用零星蜜源植物、采集力强、利用率较高、采蜜期长及适应性、抗螨抗病能力强,消耗饲料少等意大利蜂无法比拟的优点,非常适合中国

山区定点饲养。
强群饲养管理
1、选王:宜选用评分70分以上二级以上种王。选用春季或冬季换王,1年应换王1次或2次,保持蜂群强势。
2、双王群、双箱饲养:提倡双王群和双箱饲养。采用朗氏十框箱或朗氏十二框箱(比十框箱大80mm),用框式隔王板将箱内空间隔成2个室,每室养1群,巢门可开设在箱前面,可采用2块框式隔王板将蜂王分别限制在侧壁向1~2框内产卵,箱中央供贮蜜;或用囚王笼扣1只蜂王,用1块框式隔王板将另蜂王限制在侧向1~2框内产卵,箱内其他部份供贮蜜。采用中蜂十框标准箱或FWF型中蜂箱,用框式隔王板将箱内空间隔成2个室,每室养1群,巢门均开设在箱前向,平时平箱饲养双王箱,流蜜期可叠加继箱取蜜。加继箱时应从巢箱提取3~4框盖子脾或大幼虫脾1张蜜粉脾放在继箱一侧,外加隔板,在巢脾内补加空巢脾,巢箱或继箱间加隔王板,让蜂王在巢箱内产卵,或不加隔王板让蜂王在整个箱体内产卵。产蜜期应在巢箱和继箱间加隔王板。
3、保持群内饲料充足:当外界蜜粉缺乏,群内又无贮存时,应采用灭菌的花粉灌脾饲喂,或花粉代替品制成花粉饼置于框梁上饲喂;缺蜜时,用饲喂器盛蜂蜜置于蜂箱内蜂箱内饲喂。饲喂宜在夜间和每次饲喂量应可供蜂群食用2~3d为宜。
繁殖期管理
1、繁殖期:一般分为春夏、秋季繁殖期,繁殖期应注意保温,供应足够饲料,及时扩大蜂群群势,人工育王、双王同箱饲养、防治病虫害。
2、人工育王:选取5框以上蜂群,用隔王板把蜂群分为育王区和繁殖区,蜂王留在繁殖区内;育王区内放蜜粉脾和幼虫脾,育王区占原巢脾的2/3,或将育王群的蜂王暂时提出,待王台被接受后再放回。采用内径200~250mm,高200~220mm的窄式育王框,育王框上安装直径8mm、深11mm的人工王台,台与台之间距离9mm~10mm,每框内移入24h内的幼虫15条~20条,移虫后立即放入育王区;次日,再提出育王框,取出台基内的幼虫,再从母群内移入18h~24h的幼虫,培育成蜂王。
3、组织交尾群:选用与母群没有血缘关系或外地引进的良种,在人工育王前20d前培育雄蜂;育王复式移虫后10 d,从强群提出1~2框粉蜜多的封盖子脾,带蜂放入1只优质王台(注意不要挤压、倒置)组成交尾群。蜂王交尾丢失后,再放入一个成熟王台,若两次丢失,则交尾群应合并。
4、人工分蜂后的饲养:从原群中抽出一框封盖子脾、一框蜜粉脾、一框幼虫脾入在隔壁板一侧,开侧巢门放成熟王台,新蜂王交尾成功后形成新群,新群同老群同箱饲养,以母女同箱或姊妹同箱箱饲养为宜,若工蜂偏集一群时,应调整群势,改变巢门方向。及时加基造脾,扩大蜂巢,并用新脾换老脾,当群势发展到5个巢脾时,应改为单箱饲养;流蜜期或气温25℃以上时,应改为单箱饲养。
越夏阶段管理
1、度夏准备:7月底至8月底野外蜜粉源缺乏,持续高温,这个时期为度夏期。度夏前应合并2框以下的弱群,每群应调整到4~5框群势,清除箱内或巢脾上的巢虫,群内应有1~2框封盖蜜脾。
2、降温管理:应将蜂箱移至树荫或屋檐下,或搭凉棚遮荫,中午高温时可在蜂箱四周洒水降温,打开通气窗和扩大巢门,以利于蜂群降温。气温超过35℃时,给蜂群喂水和箱外洒水,为蜂群降温。
3、检查:高温天气应以箱外观察为主,防止蜂群产生飞逃“情绪”。若发现工蜂出勤少,应选择傍晚开箱检查,及时改善箱内条件。
4、天敌防治:夏季高温时,应垫高蜂箱防蟾蜍、蚂蚁为害蜂群,并经常捕打胡蜂等天敌。
5、越夏后检查:9月初,野外出现零星蜜源,蜂群开始繁殖,应及时全面检查,调整群势,清除巢虫,合并弱群并进行奖喂。
蜂群越冬阶段管理
1、最后一个蜜源流蜜期,给蜂群预留封盖蜜脾。合并蜂群更换衰老、产卵力差的蜂王。
2、在最后一个蜜源即将结束时,用强群的蜂和封盖子脾补充中小群,同时撤出蜂群中多余的巢脾,保持蜂脾相称或蜂略多于脾。
3、保持巢内充足的产卵空间和蜜粉饲料,并进行奖励饲喂。
4、越冬选择地势高、干燥、避风、安静、半阴半阳的落叶树下摆放蜂群,中、后期树林落叶后,使蜂群采光充足。越冬初期,只需在副盖上加保温物。越冬中、后期,进行巢内保温。冬季气温降至0℃以下时,蜂群停止哺育幼虫,蜂群结团,并停止采集活动,并采取包裹蜂箱、留出巢门口等保温措施。
5、越冬蜂群管理。经常进行箱外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蜂群越冬的异常状况。在巢门侧耳倾听蜂群发出轻微的“嗡嗡”声或轻叩箱壁发出“嗡嗡”声,马上静下来,属正常情况。箱外检查发现工蜂在巢门口进出抖翅,箱内声音混乱,表明可能失王,应在晴暖的中午开箱检查,若失王应诱入储备王或并入他群。箱外检查发现蜂群喧闹不安,从巢内捣出断头缺翅的死蜂,并有巢脾碎块,可能有虫害,应及时驱杀,查找堵塞学习漏洞。箱外检查发现蜂群出现骚动不安,经久不息,可能是缺水或缺蜜。若蜂团散开,表明缺蜜,应加入蜜脾;若从巢门掏出蜂蜜结晶,可在巢门喂0.2%的食盐水。

中蜂雄蜂饲养管理
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发育而成的蜜蜂,职责是繁殖后代,一生只能与蜂王交配一次,交配结束后几分钟内死亡,品质和体质的好坏,对与其交配蜂王所组成新分群的后代遗传性状和品质优劣有直接影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中蜂雄蜂饲养方法吧!

蜜蜂副伤寒病的治疗
蜜蜂副伤寒病通常是在冬末春初发生,它能导致成年蜂因病下泻而死,因此俗称下痢病。一旦发生此病,就会严重影响蜂群的安全越冬和春季繁殖。1、病体来源蜜蜂副伤寒病是由蜜蜂哈夫尼肠杆菌(Enterobacter hafniae

中蜂四季管理技术
中华蜜蜂又称中华蜂、中蜂、土蜂等,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中国独有的蜜蜂当家品种,有利用零星蜜源植物、采集力强、利用率较高、采蜜期长及适应性、抗螨抗病能力强,消耗饲料少等优点,非常适合中国山区定点饲养,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中蜂群的四季管理技术吧!

中华蜜蜂虫害防治技术
中华蜜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一个蜂种,有些地方称为土蜂,养殖中华蜜蜂是山区和半山区农民增收的途径之一,在养殖过程中,虫害的防治是蜂产品增产与否的关键环节,中华蜜蜂的主要虫害有巢虫、胡蜂、蚂蚁等。巢虫巢

春天蜜蜂的繁殖技术
1、抖蜂紧脾:早春或倒春寒天气,会使蜜蜂易受低温或寒潮的袭击,产卵圈往往因受冻而难以休息,对蜜蜂产卵十分不利。在春繁期间,将每2个蜂箱并列放在一起,在无风的傍晚,给每群蜂喂糖水(蔗糖∶水为1∶1)或对

中蜂囊状幼虫病防治技术
中蜂囊状幼虫病(简称中囊病)是一种来势猛、病期短、传播快的急性病。蜂群一经染上,难以救活,尤其对蜂王与工蜂摧残特别严重。大部分蜂群忍受不了这种残酷的煎熬,当蜂群幼虫死亡率达到一定程度时,便弃巢逃跑,最终还是逃脱不了死亡的厄运。

蜂王浆的生产技术
在自然王台中,自卵孵化为幼虫,哺育蜂就开始给其饲喂蜂王浆,一般头1~2天,蜂王幼虫所食蜂王浆较稀.且量少。其后,哺育蜂对蜂王幼虫的饲喂量逐渐增多,王台中的蜂王浆储量逐渐增加,到第4日龄末,也就是蜂王幼

蜜蜂自然分蜂控制技术
预防和消除分蜂热预防自然分蜂,维持强群,提高蜂群的生产力,是蜜蜂饲养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在饲养管理中,常采取措施。预防和消除分蜂热。在蜜粉源良好、蜂群繁殖迅速时,应适时加础造脾,扩大蜂巢,充分发挥

蜜蜂生产蜂王的培育技术
我国大部分地区,从春季到秋季都可育王,其最佳育王季节是分蜂季节。目前,我国还没有大型的专业生产王育王场,生产蜂场的生产用王一般都是由自己蜂场人工培育的。人工育王要经过挑选种王,培育种用雄蜂,人工养

蜂王和王台的诱入
蜂王和王台的诱入是当蜂群失王,残疾或衰老蜂王需要更换,蜂场有计划地更换蜂王等情况下,将它群蜂王或王台诱入需王蜂群的方法。生产上也称介绍蜂王或王台,蜂王是蜂群的重要成员,当蜂群蜂王衰老、残疾或丢失后

蜜蜂的双王繁殖技术
蜜蜂的双王繁殖就是一个蜂箱内同时有两个蜂王进行繁殖。这样蜂群繁殖更快,春繁能够快速成为强群,保证春天花期大留蜜的时候生产大量蜂蜜。冬天双王群过冬也更容易,并且如果万一一群失王,也不至于蜂群群龙无首

桶养中华蜜蜂的缺点
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一个蜜蜂品种。我国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野生中蜂蜂种资源,同时,广大农民在长期的中蜂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猎捕野生中蜂经验。采用木桶饲养中蜂,是长期以来所形成

蜂群的合并与调整技术
为了蜂群的快速健康繁殖,充分有效地挖掘现有蜜蜂的繁殖及生产潜力,在蜂群饲养管理中常采取2个或2个以上蜂群合并或不同蜂群间蜂、子或蜜粉脾调整的管理措施。一、蜂群合并采用什么方法合并蜂群应根据外界蜜粉源

蜜蜂螺原体病防治方法
蜜蜂螺原体病由蜜蜂螺原体引起的一种成蜂病害,在欧洲、美国、中国均有发生,病原菌为螺旋状丝状体,主要发生于早春,常与蜜蜂孢子虫病及蜜蜂马氏管变形虫病并发,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蜜蜂螺原体病防治方法吧!

中蜂如何换王
饲养中蜂的要点是新王、新脾,新王产子能力强,能维持较好群势,采集积极,能提高产量,一般当年不会再分蜂,所以要尽量多养新王群。每年春季,在主要流蜜期到来之前,除个别特别优秀、仍有保留价值的老王外,其余一律换成新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中蜂如何换王吧!

蜜蜂麻痹病防治方法
蜜蜂麻痹病又叫黑蜂病、瘫痪病等,是由慢性麻痹病毒或急性麻痹病毒引起的,传染快,病性重,比较顽固难治,对蜜蜂的危害很大,如不及时防治,轻则造成蜂蜜严重减产,重则会使蜜蜂出现大量死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蜜蜂麻痹病的防治方法吧!

蜜蜂养殖场消毒方法
蜜蜂蜂场通常采用的几种消毒方法在蜜蜂养殖过程中,养殖场需要进行消毒处理,蜂场消毒通常采用机械消毒、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等这种方法,这三种方法的具体介绍如下。

蜜蜂人工分蜂技术
蜜蜂分蜂是用培育的产卵蜂王、成熟王台或者储备蜂王以及一部分带蜂子脾和蜜脾组成新蜂群。人工分蜂能按计划在最适宜的时期繁殖新蜂群,个别蜂群发生分蜂热时,可以及时采取人工分蜂的方法把蜂群分开,能够制止蜂群发生自然分蜂,避免收捕的麻烦和分蜂群飞逃的损失。

中蜂围王的处理方法
中蜂容易失王也容易围王,工蜂产卵给蜂群管理上造成诸多麻烦,现象多发生在春夏之间(3~7月),这是中蜂个性暴躁、敏感的一种正常反应。当蜂群偶然受到内在与外来刺激之后,蜂王惊恐不安,部分工蜂就将蜂王层层围困,形成一个蛋黄似的小蜂团,使蜂王窒息死亡或残废。

蜂蜜的功效与作用
蜂蜜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有:护肤美容、抗菌消炎、促进组织再生、促进消化、提高免疫力、促进长寿、改善睡眠、保肝作用、抗疲劳、促进儿童生长发育、保护心血管和润肺止咳等,下面我们看一下详细介绍。
点击阅读更多养殖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