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

【摘要】蚕豆又称罗汉豆、胡豆、南豆、竖豆、佛豆,豆科、野豌豆属一年生草本。为粮食、蔬菜和饲料、绿肥兼用作物。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亚洲西南部至北非,相传西汉张骞自西域引入中原。蚕豆营养价值丰富,含8种必需氨基酸。

专题:蚕豆

蚕豆
 蚕豆

碳水化合物含量47%~60%,可食用,也可作饲料、绿肥和蜜源植物种植。为粮食、蔬菜和饲料、绿肥兼用作物。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30-100(120)厘米。主根短粗,多须根,根瘤粉红色,密集。茎粗壮,直立,直径0.7-1厘米,具四棱,中空、无毛。偶数羽状复叶,叶轴顶端卷须短缩为短尖头;托叶戟头形或近三角状卵形,长1-2.5厘米,宽约0.5厘米,略有锯齿,具深紫色密腺点;小叶通常1-3对,互生,上部小叶可达4-5对,基部较少,小叶椭圆形,长圆形或倒卵形,稀圆形,长4-6(-10)厘米,宽1.5-4厘米,先端圆钝,具短尖头,基部楔形,全缘,两面均无毛。总状花序腋生,花梗近无;花萼钟形,萼齿披针形,下萼齿较长;具花2-4(-6) 朵呈丛状着生于叶腋,花冠白色,具紫色脉纹及黑色斑晕,长2-3.5厘米,旗瓣中部缢缩,基部渐狭,翼瓣短于旗瓣,长于龙骨瓣;雄蕊2体(9+1),子房线形无柄,胚珠2-4(-6),花柱密被白柔毛,顶端远轴面有一束髯毛。荚果肥厚,长5-10厘米,宽2-3厘米;表皮绿色被绒毛,内有白色海绵状,横隔膜,成熟后表皮变为黑色。种子2-4(-6),长方圆形,近长方形,中间内凹,种皮革质,青绿色,灰绿色至棕褐色,稀紫色或黑色;种脐线形,黑色,位于种子一端。花期4-5月,果期5-6月。

栽培历史

蚕豆的起源和分布 一般认为蚕豆起源于亚洲西南和非洲北部。在死海北面的古城杰利科遗址中发现有公元前6250年的蚕豆残存物,在西班牙新石器时代和瑞士青铜器时代人类遗址中也曾发现蚕豆种子。蚕豆在中国的栽培历史悠久,最早的记载是三国时代张写的《广雅》中有胡豆一词。中国蚕豆栽培历史非常悠久,在浙江省吴兴县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有蚕豆的出土。李时珍说:“豆英状如老蚕,故名蚕豆”,王祯《农书》则谓豆于蚕财成熟,其义亦通。蚕豆花、叶、英壳,均可作药用。如果上述说法成立,则蚕豆在中国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但是根据万国鼎先生认为:确指蚕豆的记载,最先见于北宋宋祁的《益部方物略记》(1057年),叫做“佛豆”。如今四川仍称为胡豆。蚕豆这一名词,最先见于南宋杨万里(1124—1206年)的诗序中。从我国的一些古书记载来看,这种作物可能在宋初或宋以前传入我国,最先栽培于西南川、滇一带,元明之间才广泛推广到长江下游各省。

中国蚕豆相传为西汉张骞自西域引入。自热带至北纬63°地区均有种植。中国 以四川最多,次为云南、湖南、湖北、江苏、浙江、青海等省。

蚕豆,又叫胡豆,佛豆,江南一带,喜欢在立夏时节食豆,因此又称作立夏豆。宁波人则习惯叫倭豆,而且在立夏前后,几乎是家家户户都吃蚕豆,都喜欢吃蚕豆,不少人家还将蚕豆跟大米饭一锅煮,称为“蚕豆饭”。

据《太平御览》记载,蚕豆是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的豆种。确实,蚕豆既是粮食,又是小菜,既是“闲食”,又是补品。

生长习性

蚕豆生于北纬63°温暖湿地,耐-4°C低温,但畏暑。蚕豆生长对温度要求随生育期的变化而不同,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16℃~25℃,最低温度为3℃~4℃,最高温度为30℃~35℃。在营养生长期所需温度较低,最低温度为14℃~16℃,开花结实期要求16℃~22℃。如遇-4℃下低温,其地上部即会遭受冻害。虽然蚕豆依靠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但仍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各种元素供其生长,缺素常出各种生理病害。

地理分布

蚕豆在全国大多数省份都可种植,长江以南地区以秋播冬种为主,长江以北以早春播为主。除山东、海南和东北三省极少种植蚕豆外,其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种有蚕豆。其中秋播区的云南、四川、湖北和江苏省的种植面积和产量较多,占85%,春播区的甘肃、青海、河北、内蒙古占15%。云南是蚕豆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占全国的23.7%,常年种植在35万公顷左右,以秋播为主。

主要品类

1、崇礼蚕豆:强春性,早熟,全生育期100~110天,分枝少,花白色,有效分枝2~3个,株高80~100cm,单株荚数一般8~10个,单荚粒数2~3粒,百粒重120g左右。籽粒窄圆形,种皮乳白色。籽粒含蛋白质24.0%,脂肪1.5%,赖氨酸1.55%。该品种株型紧凑,适宜密植,喜肥喜水,丰产性好,一般亩产150~200kg,最高产量达280kg。

2、临蚕5号:春播蚕豆品种。生育期125天左右,分枝一般为2~3个,百粒重180g左右,种皮乳白色。具有高产、优质、粒大,抗逆性强等特点,适应于高肥水栽培,根系发达,抗倒伏,一般亩产350kg左右,是粮菜兼用的优质品种。

3、临蚕204:春播蚕豆品种,生育期120天左右,分枝2~3个,结荚部位低,百粒重160g左右。具有高产、优质、粒大的特点。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一般亩产为350kg左右,最高亩产达420kg。是出口创汇的优质品种。

4、临夏马牙:春性较强。甘肃省临夏州优良地方品种,因籽粒大形似马齿形而得名。全生育期155~170天,性晚熟种。该品种种皮乳白色,百粒重170g,籽粒蛋白质含量25.6%。适应性强,高产稳产。平均产量350kg/亩,最高可达500kg/亩。适宜肥力较高的土地上种植。是中国重要蚕豆出口商品。

5、临夏大蚕豆:春播类型。该品种种皮乳白色,百粒重160g左右,籽粒蛋白质含量27.9%,平均产量250~300kg/亩。喜水耐肥,丰产性好,适应性强,在海拔1700~2600m的川水地区和山阴地区均能种植,1981年开始在甘肃省大面积推广。适于北方蚕豆主产区种植。

6、青海3号:春播蚕豆品种,具有高产、优质、粒大的特点,分枝性强,结荚部位低,不易裂荚。种皮乳白色,百粒重160g左右,籽粒蛋白质含量24.3%,脂肪1.2%。根系发达抗倒伏,喜水耐肥,适宜在气候较温暖、灌溉条件好的地区种植。最高亩产达400~450kg。

7、青海9号:春播蚕豆品种,具有高产、优质、特大粒的特点,分枝性强,结荚部位低,不易裂荚。种皮乳白色,百粒重200g左右。根系发达,植株高大、茎秆坚硬,抗倒伏,喜水耐肥,适宜在气候较温暖、灌溉条件好的地区种植。最高亩产440~480kg。春蚕豆区推广品种。

8、湟源马牙:春播类型。该品种种皮乳白色,百粒重160g左右,属大粒种,是青海省优良地方品种。湟源马牙栽培历史悠久,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产量高而稳。分布在海拔1800~3000m的地区。一般水地产量250~350kg/亩,山地150~200kg/亩,是中国主要蚕豆出口商品。适于北方蚕豆主产区种植。

9、日本吋蚕:春播蚕豆品种,由中国农科院品资所引进。生育期为120天左右,花白色,结荚部位低,结荚多,分枝少,单荚粒数一般为4~5粒。不易裂荚。百粒重150g以上,种皮乳白色,一般亩产300kg左右。抗逆性强,是粮菜兼用的优质品种。

10、品蚕D:春播蚕豆品种,生育期125天左右。具有高产,优质,小粒,耐旱耐瘠的特点。分枝一般2~3个,单株荚数18~29个,单荚粒数2~3个,百粒重50~60g,种皮乳白色,种子蛋白质含量28.36%,种子单宁含量少,不含蚕豆苷等生物碱,株高115~156cm,一般亩产300kg,高者达350~400kg,是一个粮饲兼用的好品种。适于北方蚕豆主产区推广种植。

栽培技术

蚕豆是人类最早栽培的豆类作物之一,世界上种植蚕豆的有50多个国家,集中在黑海和地中海沿岸,我国有40多个栽培品种,本世纪50年代产量居世界第一,年产30亿公斤以上。作为粮食磨粉制糕点、小吃。嫩时作为时新蔬菜或饲料,种子含蛋白质22.35%,淀粉43%。民间药用治疗高血压和浮肿。国外有用蚕豆提取抗癌物质的报道。

1、开沟分墒:为保证苗齐、苗壮,防止烂豆死苗,一般田块2—2.5m开墒,埂头较高的田块2.5—3.5m开墒,沟深18—20cm,宽30cm。大理市海西片等地下水位较高的田块实施垄作,垄面宽50—55cm,沟深30—40cm,宽40cm。

2、播种期:蚕豆播种期应以盛花结荚期能够避过重霜冻的出现时间为依据,确定不同生态地区蚕豆最佳播种节令。即:海拔1550—1700m的豆作区10月5日—15日播种;海拔1750—1900m的豆作区10月10日—20日播种;海拔1950—2200m及以上地区在10月15—25日播种。

3、合理密植、规范条点播种:在海拔1550—1700m的豆作区播种基本苗1.2—1.5万株/667m2,株行距为15—18×750px;在海拔1750—1900m豆作区播种基本苗1.8—2.2万株/667m2,株行距为13×650px或16×500px;在1950—2200m及以上豆作区播种基本苗2.3—2.8万株/667m2,株行距为13—15×450px。播种方式采用条点明豆。

4、合理施肥:播种后亩盖优质厩肥1500—2000kg/667m2或盖适量稻草;在豆苗2.5—3台叶期施普钙30kg/667m2,硫酸钾10—15kg/667m2;在洱海湖边区的大理市、洱源县,为减少对洱海等湖泊的污染,以减少磷肥用量,播种时用0.5—1kg/667m2土壤磷素活化剂(昂力素)拌种,豆苗2.5—3台叶期施普钙15—18kg/667m2。

5、灌水:在整个生育期间应及时灌好现蕾开花水、盛花结荚水、灌浆鼓粒水等3—4次。

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措施:在苗期根据苗情以控水或灌水达到墩实的壮苗,做到苗齐、苗匀、苗壮。胶沾泥豆田,播种后要及时盖草保温保湿。

2、中期管理措施: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及时防治病虫草鼠危害,做好水分管理。进行田间整枝间苗,拔出瘦弱植株和病株,保证群体健康生长。

3、后期管理措施:保证灌浆期对水份的需求,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20—25%,低于18—20%,必须立即灌水;高产田块和迟熟田块,终花散尖期进行打顶摘芯,利于通风透光,增粒重,促早熟。

4、注意事项

蚕豆忌连作,连作使植株生育不育,根瘤菌数目少,活性低,结荚少,发病多,种蚕豆就实行至少3年以上的轮作。蚕豆适应稍粘重而湿润的土壤,但是栽培在土层深厚、肥沃的粘壤土或砂壤土上为好。

适时采收蚕豆嫩荚,可分次采收,采收自下而上,每次大概7-10天,后期采收老熟的种子,可在蚕豆叶片凋落,中下部豆荚充分成熟时收获,晒干脱粒贮藏。

病虫防治

蚕豆的病虫害防治,除了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和整枝,搞好防旱排渍,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的抗性外,化学防治也是很必要的。

1、蚕豆立枯病

蚕豆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病,但以嫩荚期发病较重,主要侵染蚕豆茎基或地下部,也侵害种子。茎基染病多在茎的一侧或环茎出现黑色病变,致茎变黑。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开始喷洒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溶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700溶液,或21%咪锰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100~1200溶液等。

2、赤斑病

叶片上先出现赤色小点,小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严重时各部位均变成黑色、枯萎。茎秆内壁有黑色菌核。

【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喷施1:2:100 的波尔多液。以后,每隔10天喷50%多菌灵500倍液1次,连喷2-3次。

【小贴士】初期喷波尔多液比喷多菌灵好。

3、锈病

叶片上出现锈斑,直至叶片干枯。严重时植株全部枯死。

【化学防治】可用15%粉锈宁50克对水50-60公斤喷施。每亩用药液40-60公斤。施药后20天左右,再喷药1次。

4、枯萎病

主要是根部发病变黑,主根短小,侧根少,叶色变黄,植株呈蔫萎状,顶部茎叶萎垂。

【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可用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浇施根部,用药2-3次,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5、蚕豆褐斑病

可以侵染蚕豆的茎、叶、荚和种子。叶片染病初呈赤褐色小雀斑,后扩展为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病斑中央为淡灰色,边缘呈深褐和赤色,直径3~8毫米,其上密生黑色呈轮纹状排列的小点粒,病情严重时互相交融成不规则大斑块。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施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600溶液等,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1~2次。

7、蚕豆黄萎病

初仅在植株一段发生黄化,另一侧颜色正常,茎部上面的叶片,自下部开始向上部逐渐黄化,黄化叶片起初呈苍绿色或绿黄色,后完全变黄。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轮作。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浇灌50%混杀硫悬浮剂500~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350倍液,每株灌兑好的药液500毫升。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8、蚕豆炭疽病

主要危害叶片、茎秆及豆荚。叶片受害初期,表面上散生深红褐色小斑,后扩展为1~3毫米、中间为浅褐色边缘为红褐色的病斑。病斑融合后成大斑块,大小10毫米,病斑圆形至不规则形,多受叶脉限制,病叶很少干枯。后期病斑上产生黑色小点。

【药剂防治】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等。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9、蚕豆花叶病

【农业防治】选取抗病品种,注意加强田间管理。

【药剂防治】及时喷药治蚜,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采收前三天停止施药。

10、蚕豆根腐病和茎基腐病

【药剂防治】定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份与50份细干土混匀,撒在苗基部,每亩用量1.5千克。

增产技术

1、去主茎:适时将主茎除去,使养分集中供给冬前分生的次生茎,促进蚕豆次生茎第2年多开花、多结果。去主茎的时间要在元月初,方法是:用刀从主茎离地10厘米处割下,最迟要在元月中旬结束这项工作。

2、去无效枝:蚕豆在立春后发生的分枝很少开花,即使开花,也易形成华而不实,而且与年前发生的有效枝争光、争水、争肥。因此,在3月份的蚕豆初花期,将这些小分枝、细嫩分枝除去,促进蚕豆集中用肥,利于增产。

3、摘顶心:蚕豆的花是侧生的短总状花序,开花时间长达20~30天。在开花结荚时,养分不能集中供给开花结荚的需要,常导致落花、落荚,分枝顶部多形成不孕花,因此,后期适时摘除顶心能控制植株生长,提高产量。此项操作尤在4月10日前后进行为宜。另外,在运用上述技术时,要根据植株生长生育情况灵活掌握。在去主茎、去无效枝时要选在晴天进行,而且动作要轻。

营养价值

1、营养成分

蚕豆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磷脂、胆碱、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和钙、铁、磷、钾等多种矿物质,犹其是磷和钾含量较高。

每100克蚕豆所含营养素为热量335.00千卡、蛋白质21.60克、脂肪1.00克、泛酸0.48毫克、碳水化合物59.80克、叶酸260.00微克、膳食纤维3.10克、维生素A52.00微克、维生素K13.00微克、胡萝卜素310.00微克、硫胺素0.37毫克、核黄素0.10毫克、尼克酸1.50毫克、维生素C16.00毫克、维生素E0.83毫克、钙16.00毫克、磷200.00毫克、钾391.00毫克、钠4.00毫克、镁46.00毫克、铁3.50毫克、锌1.37毫克、硒2.02微克、铜0.39毫克、锰0.55毫克。

2、食用指南

①一般人都可食用。

②老人、考试期间学生、脑力工作者、高胆固醇、便秘者都适合食用。

③中焦虚寒者不宜食用,发生过蚕豆过敏者一定不要再吃。

④有遗传性血红细胞缺陷症者,患有痔疮出血、消化不良、慢性结肠炎、尿毒症等病人要注意,不宜进食蚕豆。

⑤患有蚕豆病的儿童绝不可进食蚕豆。

扩展阅读

2014年7月,武汉76岁老人贪吃蚕豆,导致肝脏严重受损近来,患者总觉得累、恶心、厌食,小便、皮肤变黄,到医院检查后显示,胆红素显著升高,谷草转氨酶是正常的近30倍,肝脏严重受损。询问得知,老人爱吃蚕豆,近三个月每天大把地吃。检验科医生怀疑,很可能是得了一种溶血性疾病。随后,主诊医生确诊,是一种十分凶险的溶血性疾病——“蚕豆病”,不及时治疗将有生命危险。

该院检验科主任说,蚕豆病又称“胡豆黄”,是因为身体中缺少一种酶,这类人群吃了蚕豆,全身血液中的红细胞会发生溶血,将使患者的红细胞不能抵抗氧化损伤而遭受破坏,严重时可因循环和肾功能衰竭而死亡。而蚕豆,正是一个破坏红细胞的强氧化剂,也就是发病的“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