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鲤鱼在美国泛滥成灾
【摘要】20世纪70年代,亚洲鲤鱼被引入美国,用于清除池塘中泛滥成灾的藻类和其他植物,后来这些鲤鱼疯狂繁殖,导致它们被美国视为入侵物种。亚洲鲤鱼入侵美国疯狂繁殖引发美国人恐慌,同时也令中国爱吃鱼的人们感到无奈。曾有不少中国网友甚至在网上发起了“到美国去,吃剁椒鱼头”
20世纪70年代,亚洲鲤鱼被引入美国,用于清除池塘中泛滥成灾的藻类和其他植物,后来这些鲤鱼疯狂繁殖,导致它们被美国视为入侵物种。亚洲鲤鱼入侵美国疯狂繁殖引发美国人恐慌,同时也令中国爱吃鱼的人们感到无奈。曾有不少中国网友甚至在网上发起了“到美国去,吃剁椒鱼头”的号召。
美国日前派专家赴华考察鲤鱼消费
网友调侃组团赴美吃掉它
近来,包括鲤鱼、青鱼、草鱼、鲢鱼在内的8种原产亚洲的鱼类被美国视为最危险的外来鱼种,美国政府甚至欲花180亿美元修巨型堤坝,防止“亚洲鲤”进入五大湖区。
日前,美国亚洲鲤鱼专家组的加维一行分赴中国多地,与中国多个部门和组织的专家就如何解决美国入侵物种亚洲鲤鱼问题进行调研考察。“这次美国专家访华的目的之一也是考察中国的鲤鱼销售市场,为在美国成灾的 “亚洲鲤”寻找商业贸易的可能性。”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区淡水项目专家杨波说。
如果大部分中国人住在密西西比河两岸,和寒冷的五大湖区,亚洲鲤鱼的问题,早就被我们红烧或者清蒸掉了。”
形势危急
某些河流“亚洲鲤”占9成?
上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为了清洁水体,从东南亚进口了一些包括大头鱼、鲢鱼、草鱼在内的8种亚洲鱼类,投放到南部部分养殖湖区。10年后,湖区遇上洪水,这些亚洲鲤鱼就趁乱逃到野外并开始大量繁殖。
“亚洲鲤”什么都吃,每天能摄入相当于自身体重40%的水草和浮游生物。它们有些可以长到4英尺(约合1.2米)长,体重可重达100磅 (约合45.4公斤)。这些入侵的“亚洲鲤”跟原有鱼类争夺食物和空间,对美境内的生态系统形成了威胁。
根据较早前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美境内亚洲鲤鱼的泛滥成灾,其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俄亥俄州的桑达斯基河以及伊利湖的一条支流。有的数据更耸人听闻:在美国的一些河流中,亚洲鲤鱼的数量已占鱼类总数的90%。
谈鲤色变
严禁携带“亚洲鲤”跨州
美国科学家认为,亚洲鲤鱼生长迅速、体形庞大,在五大湖中几乎没有天敌,也没有竞争对手。它们不仅吃光所有本土鱼类赖以生存的食物,而且繁殖迅速,很可能会破坏湖区生态平衡,甚至给湖中其它生物种群,比如鲑鱼,带来灭顶之灾。
这引起了不少美国民众的恐慌,一旦这些鱼进入美国鱼类主产区——五大湖区,该地渔民赖以生存的鲑鱼捕捞将会受到重大影响,造成难以预估的损失。一旦亚洲鲤鱼流入几乎贯穿美国的密西西比河,那么将会有31个州受到影响。
美国农业部官网甚至提醒美国市民不能持有活的亚洲鲤鱼,也不能携带该种鱼跨州,即使是已经死亡的亚洲鲤鱼,也不能扔进新的水域。
方案一
180亿美元修大坝 劳民伤财等不起
当今奥巴马政府已累计花费了近2亿美元,主要是侧重于治理芝加哥地区的湖泊与水道,并为密西西比河流域及密歇根湖筑起了电气化的围栏与屏障等。
今年1月,美国陆军工程兵团就提出8项提议以阻止亚洲鲤鱼北上,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巨型堤坝的建设工程。
据悉,该工程如果动工,将耗时25年,花费高达180亿美元。有反对者担心,此举劳民伤财,不切实际,等堤坝建好,亚洲鲤鱼可能早已“统领”五大湖区。
方案二
出口到中国市场 互惠互利能双赢
加维一行日前分赴上海、武汉、重庆,与中国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长江水产研究所,西南大学和中国TNC(大自然保护协会)的专家就如何解决美国入侵物种亚洲鲤鱼问题进行调研考察。
加维说:“我们希望双方的知识交流,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控制亚洲鲤鱼在美国的蔓延,还可以帮助中国在长江恢复亚洲鲤鱼。”杨波告诉记者,美国专家们不仅参观了上海水产市场和武汉的水产加工厂,还亲自品尝了红烧鲤鱼和鱅鱼头泡饼等美食,看到了中国亚洲鲤鱼消费市场的需求。
组团到美帮吃要不用鱼抵债
“亚洲鲤”在北美肆虐的消息一经传出,就引起了不少中国网友的热烈讨论,他们表示要组团去美国吃剁椒鱼头,并戏称如果美国政府将修堤坝的钱用于支付中国游客的机票和住宿,美国的困境将会大大缓解,还能带动当地其他消费。
有人如此调侃:“如果大部分中国人住在密西西比河两岸,和寒冷的五大湖区,亚洲鲤鱼的问题,早就被我们红烧或者清蒸掉了。”
此外,还有网友认为这会是一个平衡美国财政赤字的潜在办法:“如果美国人不爱吃鲤鱼,他们可以出口到中国,以代偿部分债务。”当然,也有网友认为,美国人并非不爱吃鲤鱼,而是不会吃,让他们尝尝中国厨师的手艺,恐怕会在一定程度上勾起他们对于野生“亚洲鲤”的食欲。
你知道动物尾巴的作用有哪些吗
世界上大约生活着150余种动物,动物身上大都长着尾巴,动物的尾巴形形色色,尽管长短粗细不一样,但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有,而且用途也不一样,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动物尾巴的作用有哪些吧!
亚洲鲤鱼在中国为什么没有泛滥呢
“亚洲鲤鱼”在美国泛滥成灾的新闻,曾引起了国内网友的一片调侃之声,为什么“亚洲鲤鱼”中国等亚洲国家并没有泛滥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分析分析。
2.5米长森王蛇吞食响尾蛇
都说人心不足蛇吞象,可是你有没听说过蛇吞蛇呢?据英国《镜报》12月1日报道,近日,美国一段“蛇吞蛇”的视频在网络上疯传,引来众多网友围观。
世界上十大捕捞之最
你知道捕捞到的最大的龙虾有多大吗?你知道捕捞到的最大的鲶鱼有多重吗?下面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看一看这些捕捞之最吧!
印度有关牛的趣闻绝对让你大开眼界
在印度,牛向来被当地人视为“圣兽”,牛不仅是“文明之母”,更是上天赐予印度人民的礼物,是印度图腾、文化和宗教的象征,下面印度这些有关牛的趣闻绝对让你大开眼界!
上海现黄金木价值两个亿
上海惊现天价黄金木,看似普通一根却价值2亿好吓人。12月9日,据报道,上海现黄金木,一根木头2个亿。这到底是根啥木头呀?为何这么值钱呢?它又有什么来历?下面就一起来揭晓这根黄金木的神秘面纱。
狮子恶战水牛同归于尽
津巴布韦的南卢安瓜国家公园。一头雄狮饥不择食,为生存,向一头比自己体型大得多的成年水牛发动袭击。经过一个钟头的浴血厮杀,双方遍体鳞伤,狮子带着满身的伤惺惺离去。
世界上十大魔鬼鱼排行
水中的“巨型魔鬼”一般身长都在两米以上,体重超过90公斤,包括猛犸象般粗壮的鲑鱼狗熊那么大的鲶鱼和重达半吨的黄貂鱼等等,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世界上最大的鱼都有哪些吧!
我国十大毒蛇排行榜
毒蛇是指能分泌特殊的毒液的蛇类,毒蛇的唾液通常从尖牙射出,用来麻痹敌人,你知道我国境内的毒蛇有那些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国的十大著名毒蛇排行榜吧!
贵州洞穴惊现巨无霸蝌蚪
2015年3月14日,遵义洞穴探险金牛队队员,在遵义城郊一处海拔约780米的洞内溪流中,发现一只体长14厘米的巨型蝌蚪。经从事洞穴生物研究多年的贵州省洞穴协会秘书长钱治查证,这只巨型蝌蚪是红点齿蟾的幼体。红点齿蟾幼体蝌蚪个头较大,但长达14厘米的幼体实属罕见。
湄公河巨鲶极度濒危
湄公河巨鲶是世界体型最巨大的淡水鱼种之一,最长三米,可重达300公斤,没有触须、牙齿和斑纹,生活在中印半岛的湄公河流域。2005年,柬埔寨渔业部门放生一条湄公河巨型鲇鱼。这条1 5米长的大鱼有接近50公斤重。在世界的大河之中,湄公河的生物多样性仅次于亚马逊河。
1米长锦绣龙虾卖60万
11月6日,温州渔民捕获1米长中华锦绣龙虾卖出60万天价。网络爆料一渔民在温岭石塘海域捕鱼时,捕捞到一只色彩斑斓的“神虾”,个头有近一米,经过辨认这只神虾是中华锦绣龙虾。目前中华锦绣龙虾已经被人以60万天价买走。龙虾是很名贵的海鲜
自然界中生物的奇特生存技能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每一种动物都掌握了高超的生存技能。在处理某些问题时,动物的智慧更加简单、有效。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动物比人类更加聪明。了解动物生活习性,增长知识;感悟动物生存智慧,学以致用。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自然界中生物的奇特生存技能吧!
盘点一下世界上八大最吸金的动物
在商品经济社会中,神马都可以是商品。虽然,我们常说人类是万物之长,然而很多时候,人却不见得比其他动物珍贵和值钱。看看下面这些动物,再想想那些贫民窟的穷苦人民,你就知道,世界真的很残酷。
大象被鳄鱼咬住鼻子疯狂挣扎脱险
据英国《每日邮报》2月5日报道,来自美国密歇根州的阿什利·刘易斯日前在南非萨比金沙禁猎区(Sabi Sands Game Reserve)拍到惊人一幕,一条4米长的鳄鱼咬中一头大象的鼻子不撒口,直到被拖出水面吊在空中。
巨骨舌鱼一亿年前已存活
由于舌中有坚固发达的牙齿,因此得名。这种庞大的鱼类长着尖而长的头、青色的金属般的背、古铜色的侧部和大块的鳞片,有的鳞片边缘显出鲜艳的红色。头部骨骼由游离的板状骨组成。这种鱼成体长度可超过2 5米,重量超过100公斤,主要生活在南美洲的河流中。
世界上最大的蚊子金腹巨蚊
在东京博物馆里展示着世界上最大的蚊子,这只蚊子体长足足有40厘米,简单的说比人的手掌还要大,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世界上最大的蚊子到底有多大吧。
盘点一下世界十大最丑的动物
据美国广播公司报道,人有美丑之分,动物也是如此。在奇妙的动物世界里,有很多长得奇形怪状甚至是面目可憎的“丑八怪”。对于这些动物,人们大多会投以不屑的眼光,或者肆意虐待它们,甚至对大肆捕杀这些动物的行为也能够容忍。
盘点动物界异类搭便车
近期,一张黄鼠狼飞骑啄木鸟的照片在全球范围内走红,引起网友热烈讨论。实际上,动物界向来不乏爱“搭便车”的懒惰鬼们。下面这些摄影作品中,摄影师们就拍下了一只小猴子骑在一只大鹦鹉背上的情景。
感恩节为什么要吃火鸡
是从什么时候起,感恩节开始了吃火鸡了呢?感恩节为什么吃火鸡?火鸡也是我们的朋友,在感恩节你就是这么感恩你朋友的?不要让肉食的美味欺骗了你的舌头,而吃下火鸡的肉。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感恩节为什么吃火鸡?
点击阅读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