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兰农业 科技+管理打造塞北最大花卉供应商
【摘要】呼和浩特位于北方半干旱区,气候干冷,周边广泛种植耐旱作物,田地里少见五颜六色的鲜花。直到三年前,呼和浩特市内的鲜花销售,还主要靠从北京或者昆明空运。而现在,李艳、李娜姐妹创办的蒙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当地最大的花卉供应商,每天都能为市内花店提供沾土带露的鲜花。姐妹俩用农业与科技浇灌出的创业之花,正在这片塞北的土地上含苞待放。
“带着文凭种地”的创业者 2013年年底,呼和浩特市郊区的许多大棚基地迎来过两个“来看地的小姑娘”。“这一片地盐碱化比较高”“这里的灌溉水源不够足”“这片大棚离公路有点远,交通不方便”,各大棚的负责人并不清楚这两个20多岁的小姑娘想找一块什么样的地,但他们看得出来,“她们很懂农业,对土地的要求很高”。 这两个姑娘就是李艳、李娜姐妹,那时她们正准备迈出创业的第一步——找一片合适的大棚基地种植鲜花。 姐妹俩常笑称自己是“花二代”。“我爸爸17岁从老家来呼和浩特,就开始做鲜花生意,开过花店,也种过几个大棚,我和我姐从小是在花棚里长大的。”李娜说道。 受父亲的影响,姐妹俩在2012年大学毕业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工作是继承父亲的花卉生意,她们抱着“带着学到的新技术帮老爸老妈种花”的想法,回到当了20年花农的父母身旁。 这对从小在花棚里长大的姐妹,对花卉经营有着与父辈们不一样的想法。她们发现,本地成规模的花卉供应尚处空白,而从外地空运鲜花价高易损。抓住这个商机,李娜姐妹不再安于像父辈一样做一名普通的花卉商人,她们想从源头上参与到花卉生产和交易中来,在当地建立大规模花卉种植基地。 创业路上的首要难题是土地。寻找一片土质优良、交通便利的土地建设花卉大棚是根基。2013年年底,跑遍了整个城郊的她们,选定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罗家营村,在这里租下了152个大棚。2014年4月,李娜姐妹成立了蒙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她们是懂技术的新一代花农,更是农业创业者。 罗家营村的土壤适合花卉种植,村子邻近机场高速,往返市区运输十分方便。而且当时村里已有100多个大棚具备雏形,稍微整修一下就能直接使用。 环境优势、交通优势、成本优势,在这些优势的背后,还有一个问题困扰着蒙兰公司,这个问题也出现在每个公司发展的最初阶段,那就是薄弱的资金链。 李娜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个大棚的年租金是6000元,一年的租金有90万元,请工人和技术员的工资一年接近200万元,再加上种苗、化肥、农药的钱,蒙兰公司在2014年总共投入了400万元,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回本盈利。 农业创业前期投入大、收益缓,在蒙兰公司成立之初,资金投入就像无底洞,投钱完善硬件设施,但迟迟不见收益,资金坎横亘在公司发展的各个阶段。 面对创业初始阶段的压力,国家针对大学生创业的无息贷款解了她们的燃眉之急。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壮大,她们又在赛罕区蔬菜局的帮助下,于2016年以实际产业为抵押,贷款100万元,为公司发展注入了一汪活水。 农业科技化下的成本管控 大棚气流循环系统、吸热均施肥一体系统、双层腹膜、滴灌设施……蒙兰农业公司的大棚内随处可见充满科技感的小设备。 蒙兰公司在扩大花卉种植规模的同时,也在不断思考怎样让花“长得更舒服”,在这个过程中试验了许多优化花卉生长环境的发明。 呼和浩特的冬季漫长而寒冷,大棚无法起膜通风,而长期通风不足花卉势必生菌。蒙兰公司刚成立的那年冬天,种植的玫瑰、非洲菊、雏菊等花卉,因为棚内空气流动不畅而大面积生病。为了帮助花卉顺利过冬,李娜发明了大棚气流循环系统,通过大功率气流输送机,引棚外新鲜空气入棚,补充植物冠层光合作用所需二氧化碳。在改善了植物生长环境的同时,替代了造价昂贵的同种功能设施,这项发明也在2016年夏天成功申请了专利。 农业创业,听上去虽然是传统领域,但科技含量却一点都不低。现代农业不再是粗放经营,现代化与科技化已经成为主流。科技助农,才能降成本、增规模、创效益。“面朝黄土闷头干”的时代已经过去,靠科技种地才能有收获。农业与科技如鸟之两翼,帮助蒙兰公司展翅翱翔。 在没有普及滴灌设备前,花农手拿水管浇花,一名花农一天只能浇一个大棚,用上滴灌设备后,一名花农可以同时给三四个大棚浇水,大大降低人工成本。传统大棚种花,运用滑轮拉绳法给大棚通风,费时费力。蒙兰公司对风口改造,首创双层覆膜法,减少了因防风口漏雨水而造成植物坏死的损失。此项改造后,每棚的人力成本可下降3000元,材料成本下降100元。 2015年的一天,李娜的一位顾客在看到花卉基地里的各种农业小发明后,问李娜姐妹:“你们这么懂技术,为什么不申请做科技特派员?”这让一直埋首大棚的李娜姐妹,第一次开始思索如何用更专业系统的方式辅助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她们的视线离开了自家的152个大棚,投向国家的各项兴农助农政策。 农业现代化,不仅是技术的更新换代、传统业态的迭代升级,也体现在农业观念的现代化,农业不再只属于在田里劳动的人,有许多人以新身份进入到农业领域,比如农业科技特派员。李娜了解到,农业技术工作者可以申报科技特派员,科技特派员分为科技创业型和技术服务型两类。针对自己农业创业公司的需求,她和姐姐李艳申报了花卉科技特派员。在通过考试后,2016年姐妹俩正式成为蒙兰公司的科技特派员。 成为科技特派员的李娜和李艳开始定期接受专业培训。“2016年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关于绿色防控的培训,原来花果蔬菜可以不打农药,通过生物的方法,比如雄蜂授粉、捕食螨,来预防病虫害,这种方法令我们耳目一新,准备在棚内尝试。”李娜说道。 农业像一张大网,由于土地间很少有阻隔,虫患灾病常常连片发生;农业新技术的推广效果,也随辐射网范围的扩大而增强。在成为科技特派员后,李艳和李娜对于农业的认识更具全局性,开始用更科学系统的方式评估种植收益,努力把公司的发展嵌入到地区农业发展的大网中,达到双向促进。 创业的过程中,蒙兰公司始终坚持以科技支撑农业。2016年底,蒙兰公司旗下的蒙兰花果山采摘园入选科技部第一批国家级“星创天地”名单,成为内蒙古21家入选基地之一。星创天地为蒙兰公司的创新创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在政策支持和指导下,降低了创业门槛和风险。 在这些显而易见的便利之外,星创天地还为蒙兰公司带来了一个隐形福利——知名度提高了。“通过参加星创天地的展览,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我们公司,越来越多的人被吸引到我们的花果山采摘园。”李娜介绍道。 休闲农业产业链化身企业“活广告” 如何吸引顾客?三年前蒙兰公司刚成立的时候,李娜姐妹常思考这个问题。 如何容纳源源不断的顾客?如何发展更多的回头客?这是她们现在思考的问题。 扩大大棚规模,成立公司进行规范经营,延伸产业链,创业之初,姐妹俩曾有这样的发展规划。在完成了第一步与第二步之后,她们现在的着力点集中于扩大经营种类、延伸产业链。 蒙兰公司的152个大棚中,有60多种花卉,其它的种植蔬菜、果树。除了花卉销售,瓜果采摘也是公司主要的业务领域,而蔬菜种植则是为了轮作改良土壤。 春节期间,公司每天售出1000支非洲菊,年前销售了1万盆仙客来。情人节临近的几天,每天玫瑰的销量约2000支。由于玫瑰花比昆明空运的每支便宜3元,早在情人节前一周,公司的花就被各处客商预订一空。 通过种植花卉瓜果,蒙兰公司参与到农业产业链的源头,通过采摘业务,又将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不再是单纯的供应商,将花果全部送到花店超市出售,而是直接和终端顾客对接,邀请顾客自行到采摘园采摘。 油桃、草莓、西瓜、樱桃,甚至白玉苦瓜,蒙兰花果山采摘园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瓜果供采摘。采摘园还和中小学、公司合作,接待集体的踏青郊游活动。2月14日,记者在采摘园碰到了一对刚刚摘完草莓的夫妻,他们说过年期间就想来摘草莓,但被告知草莓在年前已经被摘光了,要等一段时间长出来后才能开放采摘。“为了能摘到草莓,多等几天我们也愿意,周边很少有这么大规模的采摘园。” “周边少有”“本地最大”,蒙兰公司总是尝试在空白领域延伸自己的商业触角。2017年,公司将试水生态餐厅,尝试“农业+休闲”的模式。 采摘园距离市区有40分钟车程,顾客在到园采摘后,无法在周边就餐,吃饭休息只能回到市区,费时又费力。为了满足顾客的餐饮需求,公司准备在园内建设一座生态餐厅。 采摘园邻近大青山、圣水梁等旅游景点,预计生态餐厅建成后,还可以吸引前往周边旅游景点的顾客。未来,蒙兰公司计划将采摘园同周边景点相融合,打造一条城郊自然休闲旅游线路。 据李娜介绍,规划建设的生态餐厅占地600平方米,能容纳300人同时就餐。餐厅的设计将以田园牧歌风格为主,“餐厅就建在大棚边上,仿造大棚的造型,里面铺满植物,顾客摘下的瓜果可以直接加工送上餐桌,全面营造一种回归自然的休闲感。” 独致富不如众致富的经营模式 通过农业创业获利的,不只有蒙兰公司,还有罗家营村的村民们。村民们可以在采摘园打工,基地雇用了20名一年期的长期工和40名夏季短期工,每天70元的工资对村民来说是笔不小的收入。如果家里有大棚的,还可以将大棚承包给蒙兰公司,一个大棚每年能分红6000元。 除了由公司直接经营152个花果大棚外,蒙兰公司还尝试了“公司+基地+农户”的新型经营模式。公司鼓励村民在自家的大棚种植鲜花,为村民提供种苗、技术,并对花卉进行统一的收购销售,以此践行着星创天地在农业创新创业过程中“推广一项技术,带动一批农户,致富一方百姓”的使命。 “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的运用,是主观的选择,也有客观的必然。公司想要扩大规模,但采摘园周边的土地有限,一时也没有找到其它合适的地方。号召周边村民利用自家分散的大棚经营种花,并由公司统一管理,既扩大了规模,又降低了成本。这样一来,周边农民除了依靠劳动力和大棚土地参与分红,还能依靠鲜花产品参与分红。 模式已经具备,但在推广的过程中还存有障碍。因为农业的收益回报比较慢,初期需要大量投资,但回报是在一季一季的花果成熟之时慢慢积累的,村民们短时间看不到用自家大棚种花的收益,对蒙兰公司提出的这种经营模式还处于观望状态。 对此,李娜表示:“蒙兰公司也是在成立三年后才逐渐收支平衡的,希望通过公司实际的发展情况打消大家的疑虑,让大家看到农业创业虽然收益慢,却是一个收益持久的工程。”韩长赋在延安调研时强调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加快发展现代农
11月16~17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陕西省延安市调研并宣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他强调,各级农业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农
长吉图 绿色产业让绿色生态流金淌银
2016年以来,长吉图区域高度重视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积极探索绿色强省、绿色惠民新模式,着力打造生物质原料收储、生产制造、市场消费、技术创新、政策扶持“五大支撑体系”,努力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辽宁省政协举行加快科技型农业发展界别协商会
省政协举行加快科技型农业发展界别协商会8月13日,省政协举行加快我省科技型农业发展界别协商会,这是今年省政协8个重点协商活动之一。省政协农业
玉州区 当前晚稻病虫发生动态及防治意见
发生动态我区晚稻移栽已基本结束,早移栽稻田已进入分蘖期;由于近来台风的影响,两迁害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的发生比去年偏早偏
辽宁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正式入户登记
12月15日,辽宁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宣传月暨入户登记启动仪式在鞍山举行,这标志着普查工作正式开始入户登记,整个入户调查需要3个多月时间。
威海前三季度水产品产值达百亿
今年1月至9月,威海市实现水产品产量103万吨,同比下降2.9%;实现水产品产值100亿元,同比增长8.7%。 今年,威海市渔业虽然受到海冰、持续
黑龙江垦区将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贡献
近日,被誉为“中华大粮仓”的黑龙江垦区确定“十二五”期间粮食生产的奋斗目标,力争建成国家级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为保证国家粮食
陕西大量转基因玉米遭铲 政府称农户确实存过错
近日,本报曾报道陕西榆林市靖边县出现大规模转基因玉米遭强铲之事。昨天,靖边县政府发布通报,8月时全县对玉米制种田进行全面排查检验,确定转基因玉米制种共计3630.9亩,依据相关规定,在8月31日已将转基因玉米全部铲除完毕。同时,靖边县公安机关已对涉案人员进行立案侦查,目前,经纪人刘某某已被刑事拘留。
内蒙古加强四个合作 推进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
内蒙古自治区农业部门创新工作思路,探索技术模式,加强与保险公司、农药及药械企业、新型经营主体、科研机构的四个合作,建立五统一、四结合、1
持续降雨致黑龙江农业涉灾面积达4千万亩
黑龙江多地持续遭水害后,各地高度重视,快速反应。省农委也于日前先后派出8个指导组,分赴全省抗洪排涝、生产自救第一线。指导农业抗灾自救,力争农业
高通孟樸 科技赋能 让智慧农业扎根田间
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在参与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各类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创新企业扶贫方式,形成一批宝贵的、可复制、可推广的企业扶贫经验与智慧,成为助力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人民网扶贫频道特别开设“脱贫攻坚企业有方”专栏,呈现优秀企业的扶贫故事。
让都市农业绿起来 党代表热议推进农业现代化
强化重农强农信号,以经营规模化、主体法人化、产业融合化、生产标准化、服务社会化为引领,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优质安全农产品,培育农业新主体、新业态、新功能,建设绿色都市农业强市。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辟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新渠道。
盘点玫瑰花的价格表
玫瑰花品种非常多,比较常见的品种有红玫瑰、白玫瑰、黄玫瑰、蓝色妖姬、路易十四、戴安娜、卡罗拉、海洋之歌、大桃红、香格里拉、香槟玫瑰、冷美人、粉佳人、卡罗拉等。下面就来介绍一下玫瑰花的价格表,我们一起来看看。
香脆椒是哪里的特产
香脆椒是一道非常美味的下酒菜,做法简单,香辣爽口,让你一吃就停不下来。那么香脆椒是哪里的特产?一起来了解下吧。
黄桃多少钱一斤
夏季的水果很多,黄桃作为夏季最受欢迎的水果之一,汁多肉厚,味道可口,甜多酸少,果香浓郁,维生素含量很高,那么黄桃多少钱一斤?下面一起来看看。
黑龙江政协重点提案-互联网+农业-助力农业升级
12月5日,记者从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了解到,近日省农委将完善修订后的《黑龙江省“互联网+农业”行动计划》(2016年)印发给各地市。行动计划中体现了政协提案所提建议。
热爱农业之家禽业
爱农业之家禽业
马铃薯主食开发如何快起来 ——重庆市马铃薯主食产业开发
编者按:今年年初,农业部出台《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提出推进马铃薯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由原料产品向加工制成品转变、由温饱
齐齐哈尔12万吨蔬菜储备确保市场供应
齐齐哈尔市积极做好冬春蔬菜储备工作,切实维护蔬菜市场平稳运行,维护城乡居民正常生活秩序,确保全市蔬菜供需平衡和价格稳定,满足即将到来的春节供应。目前,全市储备蔬菜品种有土豆、洋葱、胡萝卜、白菜、萝卜、甘蓝等近十个耐储存、易周转的菜种,冬储菜总量达到12.2万吨。
稷山板枣生产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7月5日,记者获悉,稷山县板枣生产系统日前成功入选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全国此次有30个传统农业系统被评为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稷山板枣生产系统是我省唯一入选者。
点击阅读更多农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