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的孵化技术
【摘要】鹅的人工孵化逐步转为电器孵化,电孵比传统的摊床孵化优点更多,如温度均恒、干净卫生、管理方便等。缺点是设备投资稍大。如采用电器变温孵化,可以显著提高鹅蛋的孵化率,现将鹅的孵化技术介绍如下:

设备及入孵程序
变温孵化鹅,一般采用多个孵化机组合配套,采用全进全出制,分阶段设置不同环境进行孵化。可将整个孵化期分3个或4个阶段。
1、如果分为3个阶段,则分别为1~14天、15~28天、29~31天。温度分别为38℃、37.5℃、36.5℃。
2、如果分为4个阶段,则分别为:1~9天、10~18天、19~28天、29~31天。温度分别为38℃、37℃、37℃、36.5℃。
后者适合有一定规模的孵化厂,前三个时期在不同的孵化机内,设置不同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孵化,29~31天在出雏机内进行。这需要2~3台孵化机和1台出雏机。
鹅蛋的结构特点
鹅蛋的相对表面积较小、蛋壳厚、壳质坚硬,不易破碎,外壳膜也厚、气孔小、内壳膜坚韧,导致气孔封得很严,直接影响了气体交换、水分蒸发、热能传导和啄壳出雏。常规的孵化技术雏鹅不易破壳。
种蛋的选择和消毒
种蛋应来自健康优良的鹅群,合理的饲料营养也是影响种蛋质量的重要因素。此外,蛋重、蛋形、蛋壳品质,蛋的新鲜度、清洁度,以及适当的公母配比,都是选择鹅蛋的必要条件。种蛋产出后一般要经过2次消毒。第1次,在存放前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按1立方米容积30毫升福尔马林、15克高锰钾熏蒸消毒20~30分钟)。第2次,在入孵时浸泡消毒可一并洗去蛋面污物(可以用0.1%新洁尔灭或0.03%~0.05%高锰酸钾水泡2~3分钟,洗净沥干后入孵)。
种蛋的保存和放置
保存种蛋的适宜温度为10~15℃。适宜时间以1周内为好,最多不超15天,超过15天种蛋的孵化率明显下降。适宜湿度为75%左右。保存时间超过1周者,每天可进行1~2次翻蛋,改变角度即可。如把种蛋箱一侧垫高,下一次翻蛋把另一侧垫高。种蛋库要清洁卫生,不能有阳光直射。
温湿度的控制
1、温度:由于鹅蛋具有外壳膜、蛋壳、气孔和内壳膜等特殊结构,孵化初期,种蛋受热慢,其含脂率相对较高,加上中后期产生大量的生理热,使散热发生困难。所以在孵化过程中,施温的原则是:入孵前期高、中期平、后期略低,出雏时稍高。应当注意的是:蛋温与机内气温是不同的,两者因胎龄、机器风力、外界气温的差异而有较大差别,电孵机测量的温度一般是机内气温,应注意监测胚蛋温度。温度的掌握因机型、气温、鹅蛋品种的不同而不同。
2、湿度:温度的原则是两头高、中间平。前期1~9天为65%~70%,中期10~18天为60%~65%,后期19~28天为65%~70%,出雏期29~31天为72%。前期,胚胎要形成大量的羊水和尿囊液,且机内温度较高,相对湿度应稍大些。中期,为排除羊水和尿囊液,湿度应稍低。后期,为防止绒毛与蛋壳粘连,相对湿度应增大到与前期相同。出雏期湿度应更大些,为72%,25天后可结合喷水来增加湿度。湿度不可过大,超过75%可造成通风不良,胚胎因气体交换差而引起酸中毒,导致胚胎窒息死亡。另一方面,出壳时湿度过大,机内细菌大量繁殖,雏鹅容易脐部感染而发生脐炎。
凉蛋和喷水
凉蛋和喷水是调整湿度的有效措施,对孵化率影响很大,在孵化前期,一般不凉蛋,中后期的蛋温常达39℃以上,由于蛋壳表面积相对小,气孔小,散热缓慢。若不及时散发过多的生理热,就影响发育或造成死胎。凉蛋可以加强胚胎的气体交换,排除蛋内的积热。孵化至17~19天时,打开箱盖,每天凉蛋一次,25天以后,生理热多,每天凉蛋3~4次。凉蛋的时间长短不等,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当蛋温降至35℃时,继续孵化,喷水是提高鹅蛋孵化率的关键。喷水的功能有三点:
1、破坏壳上膜。
2、促进蛋壳和壳膜不断收缩和扩张,破坏它们的完整性,加大通透性,加快水分蒸发和蛋的正常失重,使气室容积变大和供氧充足。
3、导致蛋壳松脆。鹅蛋的外壳膜厚,蛋壳坚硬。前者影响气体交换和水分蒸发,后者造成啄壳困难。外壳膜的存在对孵化前期是有利的,对后期不利。要除掉它,就要对19天以后的胚蛋喷水(提早喷水对尿囊血管的合拢不利)。气温高时喷凉水,气温低时喷35℃的温水。每天喷1~4次,酌情掌握。将蛋喷湿,晾干后继续孵化。经过反复喷水,蛋壳中的碳酸钙在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下变成碳酸氢钙,坚硬的蛋壳变得松软了,雏鹅容易破壳,从而提高了孵化率。

肉鹅综合养殖技术
雏鹅的选择

怎样区分公鹅和母鹅
买鹅苗时的鹅苗公母的鉴定分辨公母对于养鹅生产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公母分开后可分群饲养或将多余的公鹅及时淘汰处理,降低种鹅的饲养成本,商品鹅生产时公母分群饲养,分群管理,使鹅生长发育整齐,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该如何辨别公鹅和母鹅。

2017年养鹅的成本和利润
肉鹅养殖是近年来养殖户比较重视的家禽养殖好项目之一,鹅肥肝是一种享誉西方的美味佳肴,发达国家鹅肥肝需求量在逐年上升,缺口不断增大,国外市场的供求变化为我国鹅肥肝产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养鹅业成为朝阳产业

一亩大棚养鹅多少只
鹅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水禽,不仅耐粗饲,适应性强,而且投入少,产出多,经济价值高,产品绿色、安全,因此深受众养殖户喜爱,而为了提升养殖的成功率很多养殖户都走上了大棚养鹅的道路,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一亩大棚养鹅多少只吧!

养1000只鹅成本多少钱
鹅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食草水禽,不仅耐粗饲、适应性强、饲料来源广、生长快、饲料报酬高,而且投入少、产出多、效益好、经济价值高、产品绿色安全,非常适宜于我国广大农村尤其是丘陵地区农户规模化养殖,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养1000只鹅成本多少钱吧!

养鹅需要几个月出栏
养鹅是一项短、平、快的养殖致富项目,具有耐粗饲、适应强、生长快、投入少、产出多等养殖特点,非常适宜于我国广大农村尤其是丘陵地区农户规模化养殖,通常饲养70天体重达3.5千克即可出栏,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养鹅需要几个月出栏吧!

在农村养鹅怎么样搞定销路这一点 养鹅就是个赚钱的好项目!
养殖目前还是一个休息密集型的事儿,所以很合适在乡村搞,至于选择什麼养殖项目,这个就量体裁衣了。农民冤家们可以根据本人所在的乡村地域的实践状况,来选择合适本人的养殖项目。本文,我们独自拉出来一个项目做引见,那就是养鹅。

如何提高鹅种蛋受精率
种公鹅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种蛋受精率的高低。种公鹅要求体大毛纯,颈、交粗长,两眼有神,叫声洪亮,行动灵活,雄性特征明显。

种鹅人工授精技术
在鹅养殖中,使用鹅的人工授精技术可以提高种蛋受精率,从而大大提高了苗鹅的出壳率,种鹅的人工授精分为采精和输精两个过程。采精应选择理想的公鹅,经过几次徒手按摩训练,将射精表现良好、质优的作为采精对象。

如何提高种鹅繁殖能力
选择种鹅除了考虑到市场需求外,还要考虑繁殖性能和适应性。选留体质健康、发育正常、繁殖性状突出的,符合本品种特征的个体。挑选体格健壮、精液品质好、无杂毛的公鹅留种。

鹅的快速肥育技术
为了提高鹅的市场效益,鹅养殖户在鹅上市之前应对鹅进行肥育,其肥育方案如下:首先:选择光线较暗、环境安静、避风保暖、干燥清洁的房屋作育肥舍进行栏饲。其次以玉米40%、稻谷15%、麦麸18%、米糠10%、菜籽饼1

鹅舍的建设规划
鹅舍建筑要求冬暖夏凉,空气流通,光线充足,便于饲养,容易消毒和经济耐用,建筑材料应就地取材,可用泥木或砖墙瓦顶,地面以水泥为佳,也可利用旧房舍改造,如果短期使用可搭建简易草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鹅舍的建设规划吧!

鹅各阶段饲料配方
鹅是草食禽类,比较耐粗食,生长阶段以白天放牧采食天然青饲料和植物籽实为主,早、中、晚补饲以糠麸类饲料为主的混合饲料,精料用量很少。但是目前养鹅正逐渐向圈养鹅方式过渡,对饲料需求也越来越大,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鹅各阶段饲料配方吧!

初春如何使鹅多产蛋
春气温低,气候多变,多数蛋鹅产蛋下降甚至停产,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为使蛋鹅持续产蛋,必须创造良好的饲养管理条 件,精心管理。

肉鹅养殖技术
我国养鹅的历史悠久,而多数鹅是以肉用为主,人们习惯上称之为肉鹅,具有生长快、耐粗饲、耗粮少、抗病力强等特点,既适合于放牧、圈养,又可以舍内工厂化养殖,是鹅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具有非常高的养殖前景,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肉鹅养殖技术吧!

鹅养殖成本和利润
肉鹅养殖是近年来养殖户比较重视的家禽养殖好项目之一,鹅的生长速度快,肉料比高(2 6:1),肉鹅价格稳定等特点,是养殖户和家庭饲养场的投资首选。

果园养鹅有那些好处
鹅有取食青草和草籽的习性,对杂草有一定的防除和抑制作用。据试验,每亩果园放养20只鹅,杂草只有对照果园的10%左右,鹅数增加,杂草更少。鹅在果园觅食,可把果园地面上和草丛中的绝大部分害虫吃掉,从而减轻害虫对果树的危害。

产蛋鹅的饲养管理技术
在产蛋鹅的管理上,产蛋期母鹅行动迟缓,放牧时只宜跟随走,不可急赶。尽量少走坡地与高低不平的路,以防造成腹内与输卵管内出血导致腹膜炎等。

鹅常见的肥育技术
中鹅养至主翼羽长出以后,转入肥育期。以放牧为主饲养的中鹅架子大,但胸部肌肉不丰满,膘度不够,出肉率低,稍带有青草味。因此,需经过短期肥育,来改善肉质、增加肥度、提高产肉量 。鹅肥育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鹅场消毒的常见误区
鹅场消毒常见的几个误区,误区一:不发疫病不消毒 消毒的主要目的是杀灭传染源的病原体。传染病的发生要有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在家禽养殖中,有时没有看到疫病发生,但外界环境已存在传染源,传染源会排出病原体。
点击阅读更多养殖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