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鱼养殖前景
【摘要】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它的叫声很像幼儿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是国家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是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重点开发品种;是野生动物基因保护品种。中国大鲵除新疆、西藏、内蒙、台湾未见报道外,其余省区都有分布,主要产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涧溪流中。

大鲵养殖前景作为特色养殖项目
传统的农业养殖业因技术含量低,经济效益低,高投入低产出,呈现出供大于求的不良局面。大鲵产业化开发可以组织农民从事大鲵商品养殖,产品由公司按市场价回收,如每户养殖大鲵100尾,一年后的纯利可达5万元以上。这是发展农村经济,农户增收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有关大鲵养殖单位已经申请了国家产业化项目支持,将作为农村一项特色养殖项目来开发。
大鲵养殖适合广大农村养殖
农村的水源丰富,而且大都是天然的山泉水,水质良好,天然饵料也多,可节约饵料成本。实施大鲵养殖的产业化,农户在家里利用空闲时间就可以养殖,劳动强度不大,投入也不多,可以吸纳大量的城乡劳动力就业。随着大鲵养殖产业化的深人,将为肉食加工业、制酒业、化妆品业等提供大量的原料,促进各行业的发展。同时,大鲵作为一种出口品种,将打开国际市场而赢得更大的商机,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促进贸易的发展。
大鲵养殖前景广阔
全国大鲵繁殖(人工繁殖与仿生态繁殖)幼苗量年产大约20万尾。按最保守的估计,全国34个省级城市,每年每市消费10吨,全年有340吨;333个地级城市,每年每市消费1吨,则有333吨;2862个县级城市,每年每县消费5吨,则有1431吨。全国总计消费超过2000吨,如果扩大内销和出口,其需求量和交易额巨大。全年的幼苗按照成活率90义计算,养殖三年后每尾2.5千克,则生产商品大鲵450吨,生产量只占消费量的五分之一。
大鲵养殖前景之空间巨大
由于野生大鲵资源存量极少,濒临灭绝,繁殖率低,因此,抓住资源锐减,尚未形成大鲵商品化养殖及国内外市场需求巨大这一发展机遇,开发大鲵商品化养殖,将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大鲵是国家二类保护野生动物,养殖大鲵需要办理水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因而竞争性小。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子二代娃娃鱼即可上市经营,也可向农业部水生野生动植保护办公室申请大鲵出口许可证。我们将水鱼(甲鱼八舞鱼和大鲵养殖的市场开发前景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娃娃鱼养殖可谓是商机无限。
1、甲鱼行情:目前,国内年产量超过200万千克。苗种产量年超过千万尾。甲鱼是人人可养殖的品种,竞争性强,另外我国台湾省和泰国养殖产量也大,因此甲鱼市场很快就饱和了。养殖甲鱼获得时间短,从高价位时的600元7千克到现在的50元1千克,只有2〜3年时间。
2、鲟鱼行情:目前国内产量可达30万千克,又因繁殖苗种量大,每组亲体产苗量不低于2万〜5万尾,因此商品鱼和苗种1〜2年就饱和了。商品鲟鱼从高价时400元1千克到现在的40元1千克,只有1〜2年。
3、大鲵行情:国内现在合法上市的产量年不足2000千克,娃娃鱼价格在1500元一斤左右,苗种年产量不足15万尾。大鲵性成熟率低,繁殖出苗量一般每组只有100〜300尾。未来10年苗种年产量不会超过50万尾。另外,东南亚国家和我国台湾省没有大鲵资源,因此,这些国家和地区就无法开发大鲵商品化养殖。大鲵商品鱼市场需求量每年为300万〜500万千克,大鲵苗种市场每年需求量不低于50万尾。由此可见,大鲵是卖方市场,未来10年也是求大于供。
大鲵养殖虽然有很大的效益和市场开发前景,但养殖者也要注意,投资大鲵繁殖项目一般在50万元以上,繁殖技术有一定难度。建议从养殖开始,自己培育种鲵,这样可减少投资成本。养殖大鲵引种时一定要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并一定要到正规的大鲵繁殖场去引种,最好请大鲵技术人员引种。同时在签订引种合同时,一定要求供种方注明所供应的苗种是大鲵,因为有很多假大鲵一般人不会识别。小资本者可专门从事苗种饲养,养殖3年到1.5〜2.5千克时,即可出售。

娃娃鱼有毒吗
娃娃鱼是无毒的,娃娃鱼学名大鲵,大鲵是我国特产的一种珍贵野生动物,因其夜间的叫声犹如婴儿啼哭,所以俗称为“娃娃鱼”,它实际上并不是鱼,它名之曰鱼而非鱼,是我国体型最大的两栖动物,它的外形有点象壁虎,体长一般为1米左右,最长的可达2米,体重为20—25公斤,最大的达50公斤。

娃娃鱼的正确饲养方法
娃娃鱼其实本名叫做大鲵,但是因为娃娃鱼这个名字因为更亲切,现在已经比大鲵更广为人知。娃娃鱼的得名是因为从前人们听到大鲵的叫声,都会以为有婴儿哭泣。以下为大家全方位介绍大鲵的特性:

2017年娃娃鱼的市场价格
大鲵是一种食用价值极高的动物,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含有优质蛋白质、丰富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营养价值极高,被誉为“水中人参”,在中国香港、台湾及东南亚市场上被视为珍稀补品,那到底市场上的娃娃鱼价格如何呢?

大鲵苗种质量鉴别技术
大鲵俗称娃娃鱼,由于大鲵苗种价格相对贵, 不少准备养殖者担心苗种问题。尤其是目前大鲵苗种市场不规范, 还有受高利润的驱使, 有人用小鲵等非大鲵苗种欺骗养殖者, 因此, 掌握大鲵苗种质量优劣的鉴别技术, 对大鲵养殖成功与否, 提高养殖效益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根据多年大鲵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生产实践经验, 从大鲵苗种的外部形态, 外部反应, 规格等方面谈一些看法。

娃娃鱼的养殖技术

大鲵的繁殖行为有哪些
雌鲵每年7~8月间产卵,卵产于岩石洞内,每尾产卵300枚以上,剩下的抚育任务就交给了雄鲵。雄鲵把身体曲成半圆状,将卵围住,以免被水冲走或遭受敌害,直至2~3周后孵化出幼鲵,15~40天后,小“娃娃鱼”分散生活,雄鲵才肯离去。大鲵的寿命在两栖动物中也是最长的,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能活130年之久。

娃娃鱼怎么杀
娃娃鱼的食用价值很高,肉质洁白鲜嫩、肉味鲜美肥而不腻,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具有延年益寿、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防癌健体等多种特殊用途,被称为水中“活人参”,但杀娃娃鱼是个棘手的问题

世界大鲵的分类及分布
大鲵,俗称娃娃鱼,在分类学中属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隐鳃鲵科包括2属3种:大鲵属和隐腮鲵属,大鲵属在日本有日本大鲵(大山椒鱼),中国有中国大鲵,而隐鳃鲵属则分布于北美的美国隐鳃鲵,俗称Hellbender。

娃娃鱼是几级保护动物
娃娃鱼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因叫声像婴儿的哭声而得名,多见于我国南方各省,在研究动物进化方面以及其他科研、教学等都有一定的价值,动物园饲养作为观赏动物

养娃娃鱼真的犯法吗
娃娃鱼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因其叫声像婴儿的哭声而得名,多见于我国南方各省,为现存两栖动物中较为原始的种类,在研究动物进化方面以及其他科研、教学等都有一定的价值

大鲵的生活习性
大鲵一般都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间,洞穴位于水面以下。夜间静守在滩口石堆中,一旦发现猎物经过时,便进行突然袭击,因它口中的牙齿又尖又密,猎物进入口内后很难逃掉。娃娃鱼有很强的耐饥本领,饲养在清凉的水中二、三年不进食也不会饿死。它同时也能暴食,饱餐一顿可增加体重的五分之一。食物缺乏时,还会出现同类相残的现象,甚至以卵充饥。平时躲躲藏藏,喜欢把身体的颜色和周围的石子一样,免得天敌发现它。

娃娃鱼养殖基地设计

娃娃鱼的养殖价值
娃娃鱼是大鲵的俗称,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近年来,娃娃鱼的价值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现综述如下:

吃娃娃鱼犯法吗
娃娃鱼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背部色彩斑斓,前肢四指似人手,后肢五趾如人足,嘴边特大叫声洪亮,酷似婴儿而名娃娃鱼,寿命在两栖动物中是较长的

大鲵的发病原因
大鲵发病的原因是鲵体与生活的环境不协调,抗病力差,体质弱所导致的结果。另一方面是水体水质不适合大鲵生活,存在危害大鲵的致病菌及病原体。

2017年娃娃鱼多少钱一斤
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叫声像婴儿的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食用价值极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含有优质蛋白质、丰富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营养价值极高,被誉为“水中人参”

刚开口的娃娃鱼苗吃什么
蝌蚪期的大鲵苗就是刚开口的大鲵苗, 吃什么呢? 大鲵从小苗刚开口吃东西时起, 经过变态( 由鳃呼吸变为肺呼吸) , 到成体最后老死为止, 终生都是肉食性的, 大鲵不是幼体阶段吃浮游生物和水草, 成体阶段转向肉食性。大鲵不是从草食性转变成肉食性的动物, 而是从小到老都是肉食性的, 只是食物的体型大小不同。例如刚开口的大鲵苗喜爱选择体型小的食物( 指摇蚊虫、蜉蝣幼虫等水生昆虫的幼虫) ; 成年大鲵爱吃体型大的食物( 指鱼、蛙、蛇、鸟、鼠) 。

大鲵是什么动物
大鲵别称娃娃鱼、人鱼、孩儿鱼、脚鱼、啼鱼、腊狗等,为隐鳃鲵科大鲵属目前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因叫声像婴儿的哭声而得名娃娃鱼,我国除西藏、内蒙古、台湾未见报道外,其余省区都有分布,主要产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涧溪流中。

养娃娃鱼真的犯法吗
娃娃鱼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因其叫声像婴儿的哭声而得名,多见于我国南方各省,为现存两栖动物中较为原始的种类,在研究动物进化方面以及其他科研、教学等都有一定的价值,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养娃娃鱼是不是真的犯法吧!

娃娃鱼是几级保护动物
娃娃鱼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因叫声像婴儿的哭声而得名,多见于我国南方各省,在研究动物进化方面以及其他科研、教学等都有一定的价值,动物园饲养作为观赏动物,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娃娃鱼是几级保护动物吧!
点击阅读更多养殖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