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资讯网>致富经网>正文内容 [致富经]见招拆招 年轻人赚钱有妙招 20171117

见招拆招 年轻人赚钱有妙招

【摘要】致富经:见招拆招 年轻人赚钱有妙招(20171117)

专题:猪场 万元 大棚

许顺:以前根本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只知道那里的猪死了,一本糊涂账。有了这个表以后,我对猪场的各个环节都了然于心。根据这个表格,可以及时发现哪些地方出了问题。这样的话就很有针对性。

2012年,生猪市场行情低迷,但许顺又用他理科生的思维,让销售额逆势增长,做到了稳赚不赔。

许顺:根据以往十多年生猪价格的信息,总结出了一个规律,一四七是大涨的年份,比如说2001年、2004年、2007年,然后二五八是生猪(价格)持平的年份,三六九的话就是亏损年。

许顺用大数据的思维,渐渐摸清市场,也找到了应对行情和管理的方法。但由于年轻人不按套路出牌,很多老员工不仅跟他意见不合,还有人和他大吵一架,炒了许顺的鱿鱼。

许顺:这老板当得太窝囊了。自己是老板还被员工炒鱿鱼。但心里还是很难受的。

员工徐帅杰:书呆子,他不懂行情,听他的有什么用,还没有我们自己懂。

员工许花园:他要管我,我不喜欢他管我。我就是不服气。他自己都不懂,还管我干嘛。

员工不服管,工作起来也有负面情绪,不按要求操作,母猪难产没法救,新出生的小猪也平均有30%被压死、饿死,许顺再也坐不住了。

许顺:后来这样说也不听,那样说饲养员也不听,想了一段时间觉得还是制度的原因。

想要员工接受自己,许顺打算先让大家尝点甜头。他算出一个92%的界限,只要小猪存活率大于这个数字,超出的每头小猪就奖励20块钱。制度出台后,许顺又召集员工开会授课,当面发钱奖励,这让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学习进取。

员工徐帅杰:不用功,开会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没面子,挺丢人的,对不对。

员工周天富:压力会变动力,把猪养好了,那工资奖金自然就多起来了。以前他什么都不懂,现在很多老养猪的都到他这里来取经。

现在,许顺已经将父亲留下的猪场,扩建到2万平方米,吸引了江西、浙江等地的客商前来购买,2016年突破年销售额2000万元。

许顺终于在养猪领域取得来成绩,而与此同时,河南省淮阳县一位叫马伟国的年青人,他15岁就考上了大学,却主动辞去城里的高薪工作,要回农村去挖大坑,并且说要靠挖坑挣钱,为此,大伙儿还编了句顺口溜来嘲笑他。

小孩儿:大学毕业去务农,房子未盖家未成,挖了南坑挖北坑,不知失败是成功。

这里是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马庄村,就在记者前去采访的时候,听到了这样一句顺口溜。从2008年开始,家家户户就都在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一个叫马伟国的人。

这个人正是马伟国,15岁就考上西安交通大学的他,竟然卖掉城里生意红火的公司,倾家荡产在村子里挖起了7个100米长的大坑。

大伯 马心连:南坑就是这个路以南,后来那儿又挖的,北坑就是这个路以北边又挖的.说他不务正业,没有眼光,还不如去南方拾个3千5千的。

二舅 高养军:挖一个坑,挖一个坑,有的不知道干啥的,好多的就是一圈的都跑过来看,你也没有啥出息,大学毕业你又回来了,本来想跳出农村的,你又跑到农村来了。

村子里到处都是对马伟国的猜测,有人怀疑他在外面犯了事儿逃回来躲债,更有人嘲笑他是要挖坑把自己给埋了。

但记者见到马伟国的时候,他却说自己不仅忍辱负重,仅用4年时间,就把这几个遭来非议的大坑,变为了创造千万财富的聚宝盆。而那些从前笑话他的人,现在也主动上门请他挖坑。

马伟国:南坑北坑都赚到钱了,现在往东发展。

记者:大家不都笑你吗?

马伟国:笑我,笑我现在他们也跟着挖了嘛,只要跟着我,他就能赚钱。

社员 李军:我是大块头,他是大智慧,可以挣钱,这个我有信心。

大学毕业,为何卖掉公司回村挖坑,这些土坑里到底蕴藏着什么样的商机,能让他仅用4年时间就实现上千万元的年销售额?

马伟国做什么都特别努力,他15岁就考上西安交通大学,毕业后不仅在西安找到一份月入近万元的工作,还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啤酒代理公司。

2008年,马伟国去山东出差,他看到路边的土地全被塑料布盖着,十分好奇,就像朋友打听。

马伟国:他说那宝马就是种大棚的能买得起。

种地能开宝马?当时也表示,我感觉挺怀疑。

马伟国了解到这些塑料布盖着的是地下温室大棚,通过向地下挖1.5米的大坑,白天利用地温和墙体吸热,晚上靠棚上的棉被保暖,就算冬天也可以保证蔬菜像夏季那样正常生长

马伟国发现家乡河南很少有这样的地下大棚,冬季的蔬菜也大多从外地引进,市场前景相当可观。这让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家大干一场。

马伟国是村里第一个考上名牌大学的高材生,村里人都对他寄予厚望,没想到竟然要回来种地,大家都说他简直是疯了。加上建大棚没有钱,马伟国只能请父母帮忙去借。一看到父亲挨家挨户去借钱,所有人都围上来指指点点。

母亲 高国凤:说啥的都有,一个村的。那两口子也傻了,他要挖就让他挖。

一出门就要被人笑话,父亲实在被逼得受不了了,为了躲避那些流言蜚语,他决定举家搬迁,到大坑旁边搭个临时板房居住,再也不愿踏进村子一步,而这个地方与村子只有一条马 路之隔。

母亲:这三四年回家基本上有数的,不是回家一趟就是回家两一趟。

马伟国:就没有考虑到他们的感受,有时候我感觉,就是挺不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