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致富网>特种养殖网>正文内容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哪些?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哪些

【摘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已于1988年12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1989年1月14日由林业部、农业部发布施行,名录中列入陆生野生动物33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长臂猿、丹顶鹤等共90多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哪些吧!

专题:保护动物

雉鹑

雉鹑别称西康雉鹑、木坪雉雷鸟等,上体大都褐色,头顶与两侧深灰,头顶与枕羽中央有黑褐色纵纹。飞羽暗褐色,羽缘具白色和棕色端斑。中央一对尾羽灰褐色具白色端斑,外侧尾羽灰裼色具黑褐斑,近端部为深黑色,羽端纯白。颏、喉、前颈至尾下覆羽红栗色,胸腹褐灰色,胸羽具黑褐色纵纹,腹羽杂以淡黄和棕色。栖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针叶林、灌丛及裸岩地带,以植物根、茎为食。中国的特产属。分布于甘肃、青海、西藏东部、四川和云南西北部。

四川山鹧鸪

四川山鹧鸪是中等体型色彩浓艳的山鹧鸪,别称砣砣鸡、笋鸡等,头顶褐,眉纹白,胸部具宽阔的栗色环带及喉近白为本种特征。眼周裸皮红色,耳羽黄棕色。雄鸟额白,头顶棕栗,上体以暗绿色为主,具较宽的黑色横斑和不规则的细纹。体橄榄褐色,胸棕灰色,腹白色,两胁灰色。栖息在海拔1000~2000米之间的常绿阔叶林中,尤以林下植被丰富的地带较为常见,没有亚种分化,仅分布在四川中部的几个县境内。

海南山鹧鸪

海南山鹧鸪是山鹧鸪属鸟类中羽色较为美丽的种类,眼先、额、眉纹、颊、头侧以及颏、喉均为黑色且连成一片,耳羽白色,前颈及颈侧基部淡橙红具黑斑,黑色眉纹上方散着白点,形成一条白纹向后延伸至后颈。见于海拔900~1200米仅存的几片山地常绿林中,主要以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叶、芽和种子为食,也吃昆虫和蜗牛等动物性食物。天敌是青鼬与猛禽,全球性易危种,极为罕见。

红胸角雉

红胸角雉是产于喜马拉雅山地区的一种华美的绯红色角雉,雄头和喉黑色,冠羽黑色而羽端红,体羽多饰有黑色边缘的白色珍珠色圆点,两翼及尾具近蓝色带皮黄色的横斑。肉质角蓝色,颈部肉椐亦蓝色,雄鸟发情炫耀时张开可见其上的绿色及红色斑块。生活在海拔2400-4300米的山地森林中,冬天则下到1800米的林区,主要以植物根、嫩芽、叶、种子、球茎等植物性食物为食,分布于印度北部、尼泊尔、锡金、不丹和中国。

黄腹角雉

黄腹角雉别称角鸡、吐绶鸟等,雄鸟上体栗褐色,满布具黑缘的淡黄色圆斑。头顶黑色,具黑色与栗红色羽冠。飞羽黑褐带棕黄斑,下体几纯棕黄,因腹部羽毛呈皮黄色故名“黄腹角雉”。有翠蓝色及朱红色组成的艳丽肉裙及翠蓝色肉角,于发情时向雌鸟展示。雌鸟通体大都棕褐色,密布黑、棕黄及白色细纹,上体散有黑斑,下体多有白斑。主要分布于浙江,在福建、广东、湖南、江西亦有分布,食物主要是蕨类植物的果实。

灰腹角雉

灰腹角雉体长68厘米,猩红色颈及眉线与黑色头部成明显反差的角雉,黄色脸颊裸皮为本种特征。肉垂及肉质角蓝色,下体鳞斑状的胸、腹部有别于其他角雉。由于脸裸出部和体羽斑纹颜色的不同,共分化为2个亚种,指名亚种脸的裸出部为深蓝色,仅见于云南西北部的贡山。藏南亚种脸的裸出部为金黄色,分布于西藏南部、东南部的察隅、错那、墨脱等地。主要以植物嫩芽、种子、浆果为食,也吃昆虫、小蛙等动物性食物,营巢于森林中的树上。

虹雉(所有种)

虹雉属鸟类主要分布在中国,数量上比较少,其分布从西藏喜马拉雅山脉,东抵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甘肃南部及青海东南部,共有三种。栖息于海拔3300~4400米的灌丛、草甸及裸岩处。典型的植食性鸟类,在高海拔的高山草甸和灌丛中靠挖掘植物的根、地下茎、球茎等地下部分为食,其呈钩形粗壮有力的喙也是为适应这种生活而进化出来的。

褐马鸡

褐马鸡是中国特产珍稀鸟类,全身呈浓褐色,头和颈为灰黑色,头顶有似冠状的绒黑短羽,脸和两颊裸露无羽,呈艳红色,尾巴高高竖起。翅短,不善飞行,两腿粗壮,善于奔跑。主要栖息在以华北落叶松、云杉次生林为主的林区和华北落叶松、云杉、杨树、桦树次生针阔混交森林中,仅见于中国山西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河北西北部、陕西黄龙山和北京东灵山。

黑颈长尾雉

黑颈长尾雉别称地花鸡,雄鸟额、头顶、枕灰橄榄褐色而微沾绿色,两翅覆羽暗赤栗色而具金属光泽,羽中部并缀有铜蓝色斑,翅黑褐色,颏、喉浅砂白色,胸沾棕,微具褐色斑点,腹和两胁淡棕白色,具棕褐色横斑,羽基具黑色和栗色相杂横斑。国内分布于云南,国外分布于泰国缅甸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