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兜铃的功效与作用
【摘要】马兜铃别称水马香果、蛇参果、三角草、秋木香罐等,为马兜铃科马兜铃属多年生的缠绕性草本植物,因其成熟果实如挂于马颈下的响铃而得,茎称天仙藤有理气、祛湿、活血止痛的功效,根称青木香有行气止痛、解毒消肿的功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马兜铃的功效与作用吧!
马兜铃的药用功效
【性味】苦、寒。
【归经】入肺、大肠经。
【功效】清热降气、化痰止嗽,主治肺热咳喘、失音、咳血、痔喘肿痛。
马兜铃的药理作用
1、止咳作用:马兜铃对氢氧化铵喷雾引咳法模型有明显镇咳作用,作用强度与磷酸可待因相当。
2、平喘作用:马兜铃去乙醇浸液0.5毫升(2克/毫升)能显著抑制0.5毫升组胺(10克/毫升)致痉的豚鼠离休气管平滑肌,表明具有一定的平喘作用。
3、祛痰作用:用测定麻醉兔呼吸道粘液分泌的方法证明口服马兜铃煎剂(1克/千克)有微弱的祛痰作用,效果不如紫苑及天南星。
4、抗炎作用: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马兜铃10克/千克对20微升/只皮内注射组胺(50微克/毫升)的所致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5、抗菌作用:体外试验马兜铃水浸剂(1:4)对常见皮肤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鲜北马兜铃果实及叶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果实的作用比叶强,除去鞣质后仍然有效。
6、降压作用:马兜铃具有温和而持久的降压作用,适用于较早期的高血压病制剂及用法各地不尽相同,疗效亦略有差异。
马兜铃的用药禁忌
1、虚寒咳喘及脾弱便泄者慎服。
2、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并有脱水、酸中毒。
3、2012年来发现马兜铃含有的马兜铃酸有较强肾毒性。
4、国际肿瘤研究机构(IARC)2009年已将马兜铃酸列为1级致癌物,主要导致泌尿道上皮细胞癌、膀胱癌,因此尽量不要使用含马兜铃的内服药。
马兜铃的药用配方
1、治伤寒后肺气喘促:马兜铃一分,木通(锉)一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紫苏茎叶一分。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灯芯十五茎,枣三枚(劈破,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日二。
2、治肺脏虚实不调,痰滞咳嗽,面目浮肿,颊赤虚烦:马兜铃、麻黄(去节)、五味子(炒)、甘草(炙)各一两。上捣筛,每服三钱,水盏,入砂糖少许,同煎至六分,食后临卧去滓温服。
3、治肺热咳嗽,气急喘促:马兜铃七枚,桑根白皮(锉)三两,甘草(炙)二两,升麻一两,灯芯一小束。上五味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渣温服,一日三次。
4、治久嗽不愈:用马兜铃五钱,蒌仁霜二钱,北五味一钱。俱炒共为末,每服一钱,早晚食后白汤调送。
5、治血痔诸瘘疮:用马兜铃一两,甘草五钱,怀生地,于白术各二两。作五剂,水煎服。
6、治久水,腹肚如大鼓者:水煮马兜铃服之。
7、治肺气热闭,下为癃闭或为淋涩:用马兜铃、怀生地各三钱,生甘草一钱,茯苓、木通、灯芯草各一钱五分。水煎服。
8、治心痛:大马兜铃一个,灯上烧存性,为末,温酒服。
9、治瘰疬久不消:用马兜铃三钱,当归、生地各二钱,牡丹皮一钱。日饮一剂,渐消。
10、治鼻渊:马兜铃五钱,麻黄三钱,五味子一钱,甘草一钱,水二钟,煎一钟。加黑砂糖少许。卧时温服即愈。
11、治肺气喘嗽:马兜铃二两(只用里面子,去却壳,酥半两,入碗内拌和匀,慢火炒干),甘草一两(炙)。二味为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煎六分,温呷,或以药末含咽津亦得。
12、治小儿肺虚,气粗喘促:阿胶一两五钱(麸炒),鼠粘子(炒香)、甘草(炙)各二钱五分,马兜铃五钱(焙),杏仁七个(去皮、尖),糯米一两(炒)。上为末,每服一、二钱,水一盏,煎至六分,食后温服。
13、治久水腹肚如大鼓者:水煮马兜铃服之。
14、治心痛:大马兜铃一个,灯上烧存性,为末,温酒服。
萝藦的功效与作用
萝藦别称斫合子、白环藤、羊婆奶等,为萝藦科萝藦属多年生草质缠绕藤本,全草入药,果可治劳伤、虚弱、腰腿疼痛、缺奶、白带、咳嗽,根可治跌打、蛇咬、疔疮、瘰疬、阳萎,茎叶可治小儿疳积、疔肿,种毛可止血,乳汁可除瘊子,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萝藦的功效与作用吧!
茅莓的功效与作用
茅莓别称红梅消、三月泡、蛇泡簕、薅田蔗等,为蔷薇科悬钩子属落叶小灌木,果实酸甜多汁可供食用、酿酒及制醋等,药用多以药用名薅田藨出现,以根或茎、叶入药,具有止痛、活血、祛风湿、解毒的功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茅莓的功效与作用吧!
闹羊花的功效与作用
闹羊花是著名的有毒植物之一,别称黄杜鹃、三钱三、毛老虎、一杯倒、八里麻等,为杜鹃花科杜鹃属落叶灌木,具有较高的中草药价值,药用部分干燥花,其根、茎、叶和果也入药,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等症,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闹羊花的功效与作用吧!
蒲黄的功效与作用
蒲黄别称香蒲、水蜡丸、蒲草等,为香蒲科香蒲属植物水烛香蒲、东方香蒲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主产于浙江、江苏、山东、安微、湖北等地,入药具有止血、化瘀、通淋的功效,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等症,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蒲黄的功效与作用吧!
女贞子有什么副作用
女贞子是一味补肾滋阴、养肝明目的中药,别称女贞实、冬青子、蜡树、鼠梓子,为木犀科女贞属植物女贞的干燥成熟果实,呈卵形、椭圆形或肾形,可治肝肾不足、头晕耳呜、头发早白及两目昏糊等病症,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女贞子有什么副作用吧!
水飞蓟的功效与作用
水飞蓟别称奶蓟草、老鼠筋、水飞雉、水飞蓟等,为菊科水飞蓟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西欧和北非,我国在陕西、甘肃、黑龙江和河北等省栽培,喜温暖干燥环境,入药具有抗氧化、抗炎、乳汁生产、保肝等作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水飞蓟的功效与作用吧!
千屈菜的功效与作用
千屈菜为千屈菜科千屈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称水枝柳、水柳、对叶莲等,生于河岸、湖畔、溪沟边和潮湿草地,全草入药有清热、凉血、抗菌等功效,可治疗痢疾、溃疡、血崩等症,还有降血糖的作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千屈菜的功效与作用吧!
佩兰的功效与作用
佩兰别称鸡骨香、水香、都梁香等,为菊科泽兰属植物佩兰的干燥地上部分,野生或栽培于路边灌丛或溪边,分布于河北、山东、江苏、广东、广西等地,以全草入药,有解热清暑、化湿健胃、止呕的作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佩兰的功效与作用吧!
天胡荽的功效与作用
天胡荽别称石胡荽、鹅不食草、细叶钱凿口、小叶铜钱草、满天星等,为伞形科天胡荽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适应性广,覆盖能力强,可在短时间形成致密草坪,入药具有清热、利尿、消肿、解毒的功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天胡荽的功效与作用吧!
山银花的功效与作用
山银花别称南银花、山金银花、土忍冬、土银花等,正名为菰腺忍冬、华南忍冬,药用山银花是忍冬科植物灰毡毛忍冬、红腺忍冬、华南忍冬或黄褐毛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具有凉血解毒、通络利湿的功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山银花的功效与作用吧!
千里光的功效与作用
千里光别称九里明、箭草、青龙梗、木莲草等,为菊科千里光属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生于山坡、疏林下、林边、路旁、沟边草丛中,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明目、止痒等功效,多用于风热感冒、目赤肿痛、泄泻痢疾、皮肤湿疹疮疖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千里光的功效与作用吧!
铁苋菜的功效与作用
铁苋菜是南方各地民间野菜品种之一,别称血见愁、海蚌念珠、叶里藏珠等,为大戟科铁苋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我国除西部高原或干燥地区外大部分省区均有分布,以全草或地上部分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积、收敛止血的功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铁苋菜的功效与作用吧!
蛇莓的功效与作用
蛇莓蛇泡草、龙吐珠、三爪风、野草莓等,为蔷薇科蛇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全国各地都有分布,野生于山坡、草地上、路旁、沟边或田埂杂草中,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收敛止血的功效,能治毒蛇咬伤、敷治疔疮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蛇莓的功效与作用吧!
鼠曲草的功效与作用
鼠曲草别称菠菠草、佛耳草、软雀草、糯米青等,为菊科鼠麴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通常以茎叶入药,作为镇咳、祛痰、治气喘和支气管炎以及非传染性溃疡、创伤之寻常用药,内服还有降血压疗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鼠曲草的功效与作用吧!
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吴茱萸别称吴萸、茶辣、漆辣子等,为芸香科吴茱萸属小乔木或灌木,通常分大花吴茱萸、中花吴茱萸和小花吴茱萸等几个品种,嫩果经泡制凉干后即是传统中药吴茱萸,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的功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吧!
桃金娘的功效与作用
桃金娘别称多莲、当梨根、稔子树、乌肚子、桃舅娘等,为 桃金娘科桃金娘属灌木,生于红黄壤土丘陵上,两广地区极为常见,果可食用,全株供药用,有活血通络、收敛止泻、补虚止血的功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桃金娘的功效与作用吧!
西番莲的功效与作用
西番莲是一种芳香可口的水果,别称受难果、巴西果、热情果、转枝莲等,为西番莲科西番莲属多年生常绿攀缘木质藤本植物,有“果汁之王”的美誉,原产于巴西,后来在南美、南非、东南亚各国、澳洲各地区都有种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西番莲的功效与作用吧!
瓦松的功效与作用
瓦松别称流苏瓦松、瓦花、向天草、天王铁塔草等,为景天科瓦松属植物瓦松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时采收,分布于我国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敛疮的功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瓦松的功效与作用吧!
南酸枣的功效与作用
南酸枣别称五眼果、四眼果、酸枣树、货郎果、连麻树等,为漆树科南酸枣属落叶乔木,分布于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处,树皮和果入药有消炎解毒、止血止痛的功效,外用治大面积水火烧烫伤,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南酸枣的功效与作用吧!
小蓟的功效与作用
小蓟别称刺儿菜、刺角、刺角芽等,为菊科蓟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野生于荒地、草地、山坡林中、路旁、灌丛中、田间、林缘及溪旁,有人工栽培作药用,具有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的功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小蓟的功效与作用吧!
点击阅读更多农民健康